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的提高与技术要点研究论文_赵伟

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的提高与技术要点研究论文_赵伟

(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西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贵州 550081)

摘要:热控系统在电厂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厂安全、稳定工作。一旦热控系统发生故障,将给机组运行带来严重的危害,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提高热控系统可靠性技术,其影响着整个机组的运行效果与电力生产的工作效率,并针对机组运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电厂热控系统;常见问题;可靠性

1 热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1.1热控系统的监控功能在逐渐增强,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故障的离散性也不断增大。如果热控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比如:电源、电缆、测量和执行设备、控制逻辑,热控设备的外在环境、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人员的素质等出现问题,会导致热控保护系统的误动或者是机组跳闸,使机组的整体安全运行受到影响。 所以要对热控系统做好从最初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到后面的维护、检修的整个过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评估。

1.2因为很多种原因导致热控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信号保护的方式和配置、系统安装、调试、检修维护质量,以及热控技术在监督的力度与管理方面等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导致热控保护系统能及时预防的误动仍在不断发生。电力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快,发电的成本也在不断的提高, 电力企业的安全考核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市场的竞争环境也在不断加强,所以电厂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就是努力提高机组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及可靠性。

1.3就目前来看,热控设备的管理仍然处于传统的模式,它的运行状况在任何条件下,进行设备检修时,大部分运用定期检修和校验的方式,这样不但会增加设备异常的概率,而且还会导致物力、人力资源的浪费。有的单位在采购设备的时候,没有设备选型作为参考依据,甚至对要采购的设备质量的好坏都不了解,买入的设备质量很差,对机组的安全运行构成严重的威胁。所以,如何制定合理的检修、校验周期,对在线运行的设备进行可靠性分类,是电厂管理层在工作中需要及时解决的重要问题。

1.4设计和安装也存在着不足,因为每一台设备都是和每套可控系统相对应的,由于指标和设备性能是不相同的,因此想要一套完美的热控系统的设计是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尤其是新设备在投入生产的初期阶段,由于系统逻辑的设计没有完善,会使系统由于部分热控信号误发而出现故障。另外热控系统故障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热控设备系统的安装、调试存在着缺陷。一方面是设计上的不足,另一方面是不能按照设计的规范要求进行安装,从而使些元件的安装没能够达到设计的要求,进而使系统发生故障。

2 提高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的优化技术

2.1可研设计阶段

(1) 硬件方面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控制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厂的管理模式正朝着少人值守或无人值守的方向发展。设备操作的简单化、集约化,对热控元件的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为保障机组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就必须采用符合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和热工自动化设计规定,选用技术成熟、可靠的且在电站有成熟使用经验的热控元件。

(2) 软件方面

在热控系统设计工作中采用冗余设计方法和提高软件自诊断能力,可以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率。比如对控制系统CPU、通信模块、电源模块设计为冗余配置,并为控制系统设计完善的自诊断控制逻辑,当系统发生故障时,能提醒运行人员注意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为分散危险点,将对重要控制点的控制通道和互为备用的设备通道分布在不同的卡件上,以此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另外,对一些重要的关键参数(如汽包水位等)的测量采用多重化设置;对一些重要的关键参数(如汽包压力等)的控制,设置断线和电源消失等报警信号,必要时设置闭锁功能等,从而提高整个机组的运行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安装调试阶段

(1)全面检查和优化联锁逻辑

在测试阶段如发现不稳定因素及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及时对控制逻辑组态进行优化。对一些重要的设备保护测点,要尽可能做到三取二逻辑判断,并判断每一测点的质量好与坏,一旦发现测点发生故障则要立即退出保护功能,变为二取二,防止设备出现误动作;对于其调解作用的测量信号的被调量宜采用三区取中的方法,保证调节的品质。

(2)提高热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在施工阶段选择合理的接地方法,科学的接地工艺以及正确的电缆敷设方法,是提高热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的重要手段。首先,热控系统只允许一点接地,并与电气接地网共地。其次,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别由不同电缆传输,信号电缆应按传输信号种类分层敖设,严禁用同一电缆的不同导线同时传送动力电源和信号,避免信号线与动力电缆靠近平行敷设,以减少电磁干扰。

2.3运行检修阶段

(1)制定严格的运行操作制

电厂的运行是依据主要生产工艺和专业规程制度进行的,作为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相应的操作制度,为电厂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这些制度包括:例行检查制度、操作制度、维修规程、责任追究和激励制度等等。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要用小的标示牌,注明一些现场关键设备的名称、作用、用途等性能,对一些危险和重要设备设置警示牌,以免非专业人员的触碰引起电厂热控系统的故障。

(2)制定完善的热控系统责任制

建立和完善电厂热控系统责任制。根据不同工作人员承担的任务不同,将责任进行逐层分解,达到层层落实,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以激励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要责任制包括:系统点检责任制、系统周检责任制、系统硬件管理责任制、系统软件管理责任制、机房管理责任制、系统电源管理责任制、控制系统故障处理及检修管理责任制、控制系统备件管理责任制等

(3)制定定期维护检修制

做好设备维护工作对保障机组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日常的设备维护工作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使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加强定期维护工作和试验,对逻辑组态、标签、画面进行定期备份,定期清理操作员站的磁盘。定期更换键盘、鼠标,以避免因鼠标、键盘失灵引发的机组运行问题。定期清扫设备所在环境的卫生,这对提高设备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保障设备稳定运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制定专业技术培训制

当前由于一些专业操作人员文化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不强的现象仍然存在,导致在生产中,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运行人员的误操作造成的。这就要求发电企业必须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职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减少因操作失误而引起电厂热控系统发生故障。

3 结语

为了满足社会电能的需要,我国电厂的装机容量不断增大,因此电厂的运行参数也不断提高。热控系统作为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高电厂热控系统的可靠性,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此,企业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运行管理工作,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使热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改善,使得电力生产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长生.火电厂热控系统考核故障原因分析与技术措施[J].中国电力,2011(21).

[2]朱北恒.火电厂热控系统容错设计[J].浙江电力,2011(8).

论文作者:赵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的提高与技术要点研究论文_赵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