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文化研究中的误区及理论对策_文化论文

当前文化研究中的误区及理论对策_文化论文

当前文化研究的误区及理论应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误区论文,理论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08)01-0190-05 [收稿日期]2007-06-19

当代消费文化研究一般被称作文化研究,这是一种狭义的文化研究(culture study),即西方学者有关当代文化现象尤其是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现象的理论研究,这种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向,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转向”:(1)相对于西方20世纪上半叶哲学社会科学“形式主义”研究范式及所谓“语言转向”,学术界将这种新趋向表述为哲学社会科学的“文化转向”;(2)传统的文化研究或文化学往往侧重于对过去的历史遗留文化的研究,而新兴的文化研究则侧重于对当下文化尤其当代消费文化的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体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转向”;(3)新兴的文化研究乃是新的社会历史状况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反映,即西方已进入成熟的消费社会,中国则正经历由传统的生产型社会向富裕的消费型社会的转向,因此,文化研究也体现了一种“消费转向”。总之,文化研究的兴起与西方进入成熟消费社会这一重大社会转型密切相关,同时也标志着西方当代人文学术发展的一种重要转向,体现了全球范围内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种新态势,具有极其重大的思想史转型意义。传统的美学、文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都受到了这种文化转向的影响,而西方的文化研究又往往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传播学等学科研究交融在一起,因此,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化研究已成为考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趋向、把握其发展脉络的一个重要视点。

文化研究是与消费社会相关的一种转型理论。消费社会有着多方面的含义,从现代社会转型理论来说,消费型社会相对于传统的“生产型社会”而言的,它标志着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大众生活达到一定富裕程度后的一种新的社会转型。消费社会绝非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这种社会转型带来了文化、政治等领域一系列的深刻而重大的变化,有西方学者把与消费社会相关的消费主义现象视为“晚期资本主义”的重要文化现象(如美国学者杰姆逊等)。从社会发展实际来看,西方已出现成熟消费社会,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视文化产业化等皆表明,中国也正经历一场重大的社会转型,即由传统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重要的“实际”之一。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方法论特征之一,高度重视对消费社会转型中出现的种种实际情况的研究,已成为对我们而言重要的时代使命之一。西方新兴的文化研究作为一种学术运作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极强的现实性,受其影响,传统人文科学如美学、文学研究等都特别强调“介入性”,这对强化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与消费社会转型相关,文化研究对于我们探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中的种种问题,又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但是,在当前消费文化研究及文化消费活动中,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和误区。

第一,当前的消费文化研究还主要是对当下西方形形色色的文化研究、文化批评学派的横向移植,缺乏对中国当下文化现实问题足够和有效的关注,现实感和本土意识还不够强。如有些研究只是单纯地引进西方理论,停留在搬弄概念上,或者直接用西方理论简单地分析中国当代消费文化现象,其中一些观点显得较为偏激。在价值取向方面呈现出一种“反传统”的姿态,存在着与中国当下主流价值话语相脱节的现象。这方面突出的现象是,译介西方当代消费文化研究理论成为时下学术界一股新的理论引进潮,这种理论时尚在青年大学生中的影响较大。近年来,学术界有关文学(理论)死亡的论争,就与这一理论时尚密切相关,一些宣扬文学死亡、以文化研究完全取代文学研究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对文学艺术基本认识的混乱,对文学艺术研究及高等院校的文学艺术教育等皆有不小的冲击,使得大学生只关注时尚文化,而对人类历史上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的兴趣进一步降低。时尚文化在满足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很大作用,但其对人文素质的负面影响也不应忽视,而这些则关乎国民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二,大众消费文化的迅速兴起和发展,对传统意识形态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而人们的观念转变还相对滞后。随着当代中国向消费型社会转向,经济、政治、文化这三大领域之间的旧有关系会有较大改变。但人们对这三大领域关系的一般认识还停留在传统基础上,在考虑意识形态问题时,仅仅把目光局限在传统的文学艺术、理论活动上,对大众日常消费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及社会整合功能远远重视不够。例如,这些年来,电视媒体的各种“选秀”节目、网络上的游戏,打着“文化产业化”的旗号对红色经典的解构、“恶搞”等,经常引起社会争议。对此,有关主管部门的处理总体上来说比较妥当,但理论工作者介入太少,对这些消费文化现象研究得很不够,因此,相关部门的管理思路还不清晰,处理方法还主要是事后应对,缺乏积极的事前引导。随着全球化、符号经济及现代传媒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众文化消费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会更加突出,在意识形态方面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在这方面如何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

第三,对鼓吹文化享乐的消费主义的危害性认识不够。今天在全球蔓延的消费主义,不仅包括传统的“物质消费”,而且包括“文化消费”。西方符号经济的飞速发展,富人们不断膨胀的文化享乐欲,是造成全球范围内人与自然尖锐对立,即全球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法评估这种鼓吹文化享乐的消费主义对西方社会的危害,但西方发达国家已将这种危害成功地转嫁给不发达国家。从国内来看,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中的一些人在人生价值观上出现了迷失,热衷于炫耀性、夸饰性的文化消费,并以此来炫耀个人财富和地位。

与此相应,国内一些学者更关注富人群体的消费,片面夸大消费文化的娱乐功能,似乎是在为富人群体骄奢淫逸的消费生活方式寻求“文化”、“美学”上的理论依据。也就是说,在为所谓“娱乐至死”等极端享乐主义观念作理论辩护。

如上所述,当前文化研究出现的偏差在于,试图使极端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倾向“文化”化、合理化、理论化,为了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应当在理论和实践上采取一系列应对之策。

(一)重视和推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研究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文化在经济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以文化为主题的美学、文艺学等人文科学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对于这些学科来说,文化研究成了一种新的研究维度,因此,拓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论的文化维度,这同时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研究指导的努力方向。在当下的思想文化和学术语境中,这种理论努力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既适应了当下学科建设发展之内在要求,又可以调整西方话语和理论资源支配中国当下文化研究、文化批评的格局,而后者反过来又可以大力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论的发展。当前文艺美学、文化研究的特点,一是具有批判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品格,但一段时间以来,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被片面政治意识形态化,而中国文化批评批判精神的缺失又正是中国政治文化的结果。随着后现代、后殖民、性别批评等思潮的东渐,理论批判的理性精神逐渐回归;二是具有现实性和当下性,它对大众审美文化的研究,正是对传统文艺学排斥大众文化的一个补救。在当下中国,较之于纯文艺,正在日益勃兴的文化产业、日常的审美文化是我们所面临的更为广泛的文化现实,纯文学因为其过于强烈的精英倾向而只能是小众文化。除了各种影视文学因受众广泛而保持着一种传播霸权外,网络文学、广告文学、手机文学等也已成为文艺的一种新形态,而被受众所追逐、猎奇。我们必须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现实走向,并将其视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传统的文学艺术研究当然要有所继续和发展,但是,对于各种新的审美文化所涉及的独特语境和问题视阈,马克思主义美学也必须拥有话语权。

在理论资源方面,重视从文化的维度认识、分析、评判种种美学、文学现象,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这自然应该成为今天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学理论的题内之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具有丰富的文化建设方面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现代文化异化倾向的批判,对无产阶级创造的解放全人类文化的展望,对西方帝国殖民化东方国家,对东方民族文化宰制的批判,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列宁曾提出了两种民族文化的理论,认为任何一个民族里面都有两种民族文化存在,存在被剥削的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文化和压迫阶级的文化。今天看来,这种思想显然已被英国“文化研究”的重要流派伯明翰学派等所吸收,其阶级分析法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有明显的继承关系。普列汉诺夫、布哈林、托洛茨基、巴赫金等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以及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乃至新时期“三个面向”的文化建设目标、先进文化的创造以及“和谐社会”等理论,都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理论阐释空间,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论建设的有益资源。

加强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研究指导的重要途径,是针对当前的新的社会历史现实,不断发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过去被相对忽视的理论资源,使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焕发出新的理论和现实力量。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现代理论,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普适性;作为一种系统理论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中的某个部分可能会突显出来。从西方文化研究的理论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其重要思想资源之一,对此加以改造和发展就具有一定的接榫之处。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一方面是包括美学、文学研究在内的传统的人文科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新的拓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与时俱进,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新的实际更紧密结合的需要,同时也将有利于加强文化研究在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二)重视文化研究的中国化

当代西方的文化研究主要关注的是西方社会中的种种消费文化现象,文化的经济化与经济的文化化,乃是文化研究的重要主题,与此相关,文化研究的最突出特点,就是高度重视在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织中,考察当代社会的文化现象和经济现象。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还存在严重不足。因此,引进西方文化研究相关的理论资源非常必要。然而,经济活动中的文化因素,显然具有更强的民族特性,如果说物质产品的生产可以不分中外的话,那么,文化产品的生产则无法离开民族文化。因此,如何一方面充分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在大众文化消费品生产、销售及增加普通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又高度重视对中华民族文化资源的充分开掘,是在经济日益全球化、文化化趋势下我们所要研究的一个极为迫切的时代课题。因此,我们必须强化本土意识,文化的经济化与经济的文化化,既有着相通的普遍规律,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何将西方文化研究理论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而进一步实现本土化,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这既是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关键在于,只有将西方理论中国化,才能使文化研究在我们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中真正发挥出其现实作用。

今天,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的一支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建设的意义也将日益凸显出来,这不仅有利于优化、提高我们的软性制度环境和国民素质,而且对于世界文化的建设也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建设马克思主义文化视角的文艺美学,不仅要发扬马克思的文化批判精神,对当代的文化分层、文化霸权、民族文化不平等等问题继续予以批判,以理性批判精神维护人文理性对于社会文化建设的批判功能,而且还要发扬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的功能,促进文化融合与文化共存,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所没有涉及的,也正是需要我们力主大力发扬的方面。我们要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建设具有融合各个阶层和阶级矛盾、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的新文化。这是因为,文化不仅分阶层和地域性,是一个社群共同体的凝聚力所在,而且是一个民族文化身份的标志所在。全球化与民族化应在对立中和谐,全球化不可能导致文化的一体化,因为文化的历史要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悠久得多,文化的生命力与延续性也非常强大。一方面,民族文化在全球化中融入其他文化,吸取他者积极的文化养分,同时,在文化自身的建设中沿着自身的文化逻辑从传统走向现代,文化的多元化正是全球文化的内在要求所在。因此,建设和发展新文化是新世纪人文学者的使命,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贡献所在。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找准中国文化发展的方位

找准中国文化发展的方位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战略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复杂性,这其中涉及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对文化的基本功能的认识必须作出相应调整,在观念上必须要有大的转变:(1)在革命战争时期,我们曾强调包括文化的政治意识形态功能,其实主要是强调文化的“斗争”功能,而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则要求我们侧重于对文化的“和谐”功能的探讨;(2)在全球化的思潮下,文化问题还是一个经济问题。在消费社会转型中,文化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旧有关系已经发生根本变化,因此,对这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必须作相应调整。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在文化日益经济化、经济日益文化化的时代,一定要把文化发展放在总体战略的高度看。一方面,文化建设决定了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另一方面,文化是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谋求民族政治、经济利益的重要方式。

正确处理好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经济功能与政治意识形态功能之间的关系,是需要加以着重解决的一个时代课题:(1)由于文化大规模向经济领域和大众日常生活的渗透,像网络游戏、娱乐活动、服装设计与表演、产品包装与发布、品牌理念、广告创意及各种销售策划、购物空间设计、家居设计等等,也就不再仅仅只是纯粹的经济现象和日常生活问题,由于被越来越高度地“文化”化,这些社会现象与社会活动方式,实际上也不同程度地成为表达政治意识形态或大众政治诉求的方式,随着文化与经济双向交织的进一步发展,相关研究应当相应的扩大自己的视野,不能再把目光仅仅局限在传统的文学艺术、理论活动上。(2)西方文化研究中过于夸大大众消费文化的政治意识形态功能,往往在大众一般的消费活动和方式上赋予其过分浓重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对此,在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对策。(3)西方的文化研究者尤其是法国一些学者如鲍德里亚等,对消费文化的意识形态控制功能多有揭示,当然,他们主要是从批判性的乃至消极的角度来看待大众消费文化现象的。对此,我们可以从建设性的积极的角度来看待大众消费文化的这种社会整合功能。由此可以得到的启示是:增加社会和谐稳定,不仅要重视财富的分配,也要重视财富的消费,如何强化和正确发挥消费活动尤其是文化消费活动的社会整合功能,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对在全球日益泛滥的极端消费主义保持足够警醒

当下,值得注意的是,消费主义已成为后工业化资本主义的重要意识形态,仰赖于强大的现代传媒技术支撑下的资本与信息的跨国流动,消费主义正以强劲的势头迅速在全球扩散,并成为全球化浪潮中的一股重要的潮流。消费主义是西方当代文化研究的价值立场基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则,必须对这种消费主义采取批判的态度。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发展来看,与之相对立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崇尚个人主义,所以消费主义与个人主义(个人享乐主义)当然有关。我们说,生产、劳动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中处于重要地位,生产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体现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崇尚劳动、强调在创造性的生产中体现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观念,可以表述为生产主义,它对批判鼓吹在奢侈的消费中体现人生价值的消费主义具有直接针对性。西方当代消费文化研究者往往也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视为生产主义(如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一书中就有分析)。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除了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集体主义思想以外,还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生产主义的价值观,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一种创新的拓展方向。

消费社会与传统生产型社会的不同特点,是多方面的,“时间”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评析维度,即大众消费、闲时间的逐渐增加,乃是消费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消费”尤其关于“自由时间”的论述,是西方消费文化研究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理所当然应该成为我们思考和探讨消费社会转型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生产”与“消费”即是一对经济学范畴,同时也是一对涉及人的生命活动意义等人生价值观问题的哲学范畴——后者在传统研究中被相对被忽视了,而在消费社会转型中,这方面理论的现实意义则越来越突显出来了。在西方消费主义思潮中,一个颇为盛行的观念是:消费、休闲等自由时间的增长,是社会进步、人类不断获得自由的重要标志,并且把增加用于消费、休闲的自由时间视为人类自由解放的重要乃至唯一途径——而这种认识往往是以马克思“自由时间”论为理论根据。国内一些学者也信奉此点,实质上这是对马克思相关思想明显的误读。西方学者I·费彻尔在《异化的扬弃》中指出:“马克思认为幸福的集中体现就是活动、积极性,而不是消极的消费”[1](P116)。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劳动可以给人们提供两种欢乐,即“生产的欢乐和对产品的享受”(在异化劳动中劳动者恰恰丧失了这两种享受)[2](P55)——“产品的享受”可以产生消费的欢乐,马克思对此并不否定,但强调作为“自由的生命表现”的生产劳动同样可以产生欢乐。从和谐社会理念来看,马克思所强调的是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两种基本形态的“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和谐。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劳动给每一个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3](P333)——由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重视“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和脑力的能力”而产生的“生产的欢乐”,乃是一种重要的人生价值观,并且还是共产主义人生价值观的体现之一——相对于消费主义而言,这似可称之为生产主义的人生价值观,亦应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西方文化消费主义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迷失,因为消费主义所谓的文化消费已不仅仅是满足个人生存、生活需要的问题,同时更是确立社会身份乃至确立人生价值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文化消费主义观念中,人的生命的价值,主要不是通过生产而是通过消费,主要不是通过充分发挥出自身能动的生命创造力,而是通过一掷千金的文化消费或附庸风雅的文化品位等来衡量和评估的。改革开放之初所制定的一个重要国策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大家走向共同富裕——“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现在已经实现,而“共同富裕”则成为一个现实而又严峻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显然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比如利用经济、政策等多方面的手段对财富再分配体系等进行重新调整等,而现实情况是,先富起来的人群中的一部分人在人生价值观上确实出现了迷失,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为极端消费主义所俘获,在过度的无节制的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中一味注重炫耀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这种现象已经非常突出和严重了,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尤其要积极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财富的创造中而非财富的消费中证明自身生命的价值,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和社会进步的成果,进而有利于增进社会和谐,有利于集聚社会各方面的潜能,充分调动各阶层的积极性和能动创造性,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当然,我们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大举措出台的情况下,应有所调适,即构建与自主创新、创新型国家、创新文化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绝不能提倡或鼓励消费主义盛行于世。

标签:;  ;  ;  ;  ;  ;  ;  ;  ;  ;  ;  ;  

当前文化研究中的误区及理论对策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