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及防治对策论文_吴斐

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及防治对策论文_吴斐

太平置业(杭州)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是关系国家以及社会的发展,决定百姓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相关问题频频曝光,不仅浪费了社会经济资源,也造成百姓惶恐,给公共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本文从建筑工程质量产生问题进行研究,并分析总结了施工项目的控制方法,同时提出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策略,希望对行业改善有所贡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控

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施工技术、工程质量控制等方面运用了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和处理方法。在施工前做好施工准备,施工中组织调配,科学制定施工方案。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技术和建筑质量的提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充分体现了我国的经济实力。

一、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目前,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豆腐渣”工程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和美观,更为严重的影响着民众的生命安全。

(一)施工人员素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线的施工人员大多是具有施工经验但知识水平有所欠缺的务工人员。他们虽然能够按时完成施工任务,但在施工过程中他们更多是凭借经验进行施工,并不能严格按照作业要求进行规范操作。

而监管人员的玩忽职守、糊弄了事的态度更是加剧了危险的发生,对于施工过程中质量和安全上存在的隐患只是一说了之,不会进行后续跟进和抽查。所以甲方现场代表更应深入建筑工程施工一线,详细掌握施工过程,从而加强施工监管,确保施工单位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和作业标准。

但是甲方代表除监管施工现场外,还要忙于建设单位的各项工作,分身乏术,不能很好的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从而容易导致施工现场质量问题的出现。

(二)混凝土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为先浇筑强度等级高的,后浇筑强度等级低的,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分层浇筑,但一些工程总是忽略这些问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常常会使用不符合强度标准的混凝土,并且在搅拌过程中也会加入不符合标准的材料,从而严重降低了混凝土的使用价值,并且影响了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除材料不符合标准外,工程中我们经常看到在混凝土表面存在很多蜂窝,大面积的蜂窝聚集便会形成麻面,造成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渗透性变差,少量的蜂窝虽然不会对结构造成影响,但严重影响混凝土建筑的美观。

在建筑工程验收过程中,大多出现的问题便是混凝土强度偏高或偏低,混凝土原材料不符合要求便会造成强度偏低;若配比不正确,原材料计量不准确或混凝土试块未按规定制作和养护都会造成混凝土强度的变化。

(三)钢筋问题

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钢筋垫块发生移位或垫块太少会造成钢筋紧贴模板,导致拆模后裸露;钢筋混凝土构件面小,钢筋过密也会造成钢筋裸露;在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发生位移,也会造成露筋。

在施工过程中一般会采用垫一砂浆块来保证钢筋厚度的准确性,但在拆模后发现混凝土表面留有大量砂浆垫块痕迹,从而影响构件的整体美观。在绑扎钢筋时,施工人员未按照技术操作要求规范执行,从而给工程带来多余的麻烦甚至返工,所以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

(四)质量控制问题

建筑施工过程中领导统筹人力资源能力不足,导致部分员工不服从领导安排,从而产生工作上的消极态度,甚至出现磨洋工的情况发生,从而使施工过程中造成质量控制不当,易形成安全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专业人员计较少,人员管理水平不高,阻碍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的良好发展。

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措施

预防和这里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必须对问题的根本进行分析找到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从根本解决问题。

(一)提高人员素质

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进行意识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甲方可要求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对员工进行相关的施工要点学习,明确责任分工,并实行奖惩制度,给予严格遵守的员工物质奖励,对于不按照施工规范施工的人员进行批评并做停工反省处理,从根本上提高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施工过程中通过加强监督管理机制提高人员安全意识,甲方可要求施工单位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在人员作业过程中,进行监督提醒人员的安全意识,也使员工遵守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施工规范,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二)提高混凝土合格率

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表面蜂窝的行程,在施工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一切确定后才可浇筑混凝土,期间进行搅拌时间控制在1-2分钟内;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米,如超过,则采用串筒、溜管或震动溜管等措施进行混凝土下料。

混凝土如摸后,必须掌握振捣的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出现气泡且表面呈现出浆的树屏状态时最为合适,并且最大程度的减少蜂窝的行程。

除蜂窝外,还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严格控制配比,保证计量准确,且混入的施工原材料符合标准,按照砂子、水泥、石子、水的顺序依次进行上料,然后均匀搅拌,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搅拌机的容量合理确定混凝土搅拌时间。

(三)提高钢筋质量

钢筋的主要问题便是露筋问题,针对露筋问题应加以预防:进行垫足垫块,保证钢筋厚度;选配合适石子,避免因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如果碰到普通混凝土难以浇灌时,可以换用细石混凝土,在振捣混凝土时应尽可能防止钢筋震动,以防钢筋变形位移。

钢筋在焊接上也应进行质量防控,在员工上岗前应检查焊工是或否有从业合格证,禁止无证上岗;正是施工前,必须按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试验,焊接完成后进行自检,保证焊接质量。

(四)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过程中,可建立组织机构控制制度,按部门分权分责,同时要求各部门进行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其次建立内部牵制制度,一项工程业务必须由多部门进行共同班里,切忌出现“一人独大”现象的发生。在制度完善过程中,应不断细化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权职范围,了解个人职责,并且建立资金安全控制制度,时刻对建筑工程资金进行清查工作,保证资金的准确性,避免贪污现象发生。

(五)合理运用科技提高安全管理

在当下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安全管理的一项利器,管理人员应合理的进行运用,通过信息技术构建更加安全的施工环境,切实保证人员安全,推动建筑工程的建设发展。

目前有很多可以运用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技术,比如BIM技术、VR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等,这些都需管理人员结合自身需求进行选择。比如BIM,可以构建安全管理信息模型,工作人员根据每日的施工实际对模型进行调整,可以根据模型的变化判断施工中那些风险相对增长,从而进行预防;视频监控技术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多处视频监控安装,进行高度覆盖保证施工现场无死角,便可以足不出户了解施工现状,从而全盘监督施工安全,提高安全控制的有效性。

总结

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不断提升,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并且在管理过程中质量意识薄弱,造成房屋、桥梁坍塌事件的发生,所以我们应严格把控建筑施工的质量关。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受多因素影响,只要建设单位在施工钱要求施工单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及操作规范学习,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控制及质量监督,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便可以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尚一.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及防治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9,(7):33.

[2]张爱霞.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成因及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分析[J].魅力中国,2019,(1):358.

[3]葛友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2410.

[4]谢汉翔.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1305.

[5]许世国.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7):77-78.

论文作者:吴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及防治对策论文_吴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