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青少年健康促进与干预策略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国内外论文,策略论文,健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9154(2013)07-0017-06
CLC number:G806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13) 07-0017-06
我国自1985年以来历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青少年整体身体机能和素质持续下降,肥胖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体质问题[1]。同时,相关研究认为,身体机能和素质下降,青少年肥胖人数增多主要是由于青少年锻炼行为不足而引起。锻炼行为不足作为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正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生态学支持的综合体[2]。而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干预研究的依据主要在于青少年自杀、吸毒和心理抑郁症状等方面,而对于青少年锻炼行为不足的干预缺乏系统研究。因此,如何对锻炼行为不足的青少年进行干预,对偶尔运动青少年进行有效健康促进,提高运动的参与率和运动兴趣,养成有规律参与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应成为教育工作者以及全社会各部门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青少年健康促进与干预理念、策略以及我国不同学科背景下的青少年健康促进与干预政策和目标等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以便为完善或发展我国青少年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1 我国促进青少年锻炼行为的政策及其目标
从表1可知,当前我国所制定有助于促进青少年锻炼的相关政策集中体现为:保证学生在校期间1小时的锻炼时间。通过比较发现,这些政策仅仅对锻炼时间有明确要求,而对于锻炼目标没有具体要求,即对于青少年锻炼过程中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及运动应达到的成绩没有做太多的要求,缺少具体的激励措施。还有,对于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没有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具体目标,如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这很容易导致那些缺乏体育兴趣的青少年参加锻炼仅仅是走过场,虽然有1小时的锻炼时间,却因缺少运动强度和兴趣导致失去效果。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效率是政策制定的关键因素。因此,未来政策的制定应对锻炼要求做到更加完善和详细,应根据青少年生理、心理阶段发展特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项目制定锻炼标准、评价和激励机制。保证每个青少年在不同阶段都有一个可选择的参与目标或计划,实现锻炼过程的阶段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锻炼效果。在持续锻炼中使青少年提高体育意识、兴趣和技能,获得更多运动体验,使参与体育锻炼成为日常生活方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 国内外青少年健康促进及干预策略
2.1 不同学科视角下青少年健康促进理念及干预策略
2.1.1 健康促进理念
从表2可知,不同学科领域对于青少年锻炼行为的健康促进理念有其各自特征。健康教育学的相关研究中强调全社会各部门共同努力来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即强调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从社会、经济、环境全方位解决健康问题的新理念。解决健康问题主要在于政府主导、社会支持、跨部门合作和社区参与,对于解决因青少年锻炼行为不足引起的各类健康问题同样遵循这一原则;学校体育学的相关研究中强调体育在教育评价体系中的位置,提出应提高各级部门对于体育课程的关注程度;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中强调锻炼行为的阶段特征,主观态度、自我效能等心理因素对锻炼行为有一定影响,但不是锻炼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社会学的相关研究中强调家长在青少年锻炼行为形成中的关键作用。
2.1.2 干预策略及主要成效
表3可知,不同学科对于青少年锻炼行为干预的探索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局限性很明显:对于青少年锻炼行为干预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如何制定有效运动方案、增加体育参与率来提高体育在青少年生活中的位置,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将是艰巨、复杂的过程。
2.2 国外与青少年锻炼行为相关的健康促进理念、干预策略与主要成效
2.2.1 健康促进理念
表4表明,相比我国青少年锻炼行为的健康促进理念,国外更强调体育的参与频率以及体育在健康生活中的重要性,提倡全社会各部门广泛参与,并且贯彻到人的一生中。当前,行为、生活方式、环境、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力的逐步增强。据WHO的估计,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占60%,遗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学因素仅占8%,气候因素占7%。每周3次适量的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与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积极的休息与适量睡眠等看作日常生活中有益于健康的基本行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生活方式关注的增加以及体育认识的提高,体育在生活中的位置将得到有效提升,体育锻炼已成为健康生活方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我国青少年锻炼行为健康促进的理念方面应强调体育的生活化、长期化和规律化,真正实现体育与健康生活方式的融合。
2.2.2 干预策略及主要成效
表5可知,国外青少年锻炼行为相关的干预策略及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重视青少年的锻炼数量和频率,并且制定出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健身计划和活动项目,激励青少年积极参与锻炼;(2)发挥包括学校、公共卫生部门在内各组织团体的作用和功能,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改善健身条件,使青少年在体育参与过程中有良好的设施保障;(3)大力宣传体育在健康生活方式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创设有利于青少年参与锻炼的舆论环境,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到锻炼中,使其成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总之,科学的健身计划、完善的保障体系与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国外对青少年锻炼行为有效干预的三大主要策略。
3 对我国青少年健康促进与干预的启示
3.1 全社会协同努力是首要条件
当前,缺乏运动锻炼已成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实施有效干预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难点。单靠某一部门努力很难改变青少年锻炼行为不足的现状,需要建立政府主导,学校、家庭与社区多部门合作及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是一项需要家长参与、教师引导、社会配合的系统工程。政府部门可以设立国家体质奖,表彰获得最高健康百分比的学校或社区组织;设立个人体质奖,奖励从事体质健康工作的管理者或体质比较突出的青少年[16]。教育部门可以尝试建立一套不同年龄阶段的体质测试系统,将体质指标或体锻技能标准细化到每个学年。让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生理特征选择健身计划、追求自我锻炼目标,体验运动技能进步带来的快乐。
3.2 家庭体育、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有效结合是关键因素
家庭体育应注重家长的引导与参与,家长不仅关注孩子学习的进步,更要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发挥家长在青少年锻炼行为形成中的先锋作用。学校体育应拓展课内外体育活动的空间、形式和内容,注重趣味性、多样性、技巧性的结合,发挥学校体育在青少年锻炼行为形成中的主力作用;社区体育是城市体育文化集中体现,应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活动开展侧重娱乐性、健身性、自由性相结合,培育形成良好的体育健身文化氛围,发挥社区体育在青少年锻炼行为形成中的设施及舆论保障作用。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应有机结合,提供便捷的体育参与途径,满足青少年多样化、多元化的体育需求,提供便利和服务,积极倡导体育生活化理念,目的是使体育融入青少年日常生活。3.3积极发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重要策略《“十二五”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中强调,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探索创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和国家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使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数量达到5000个以上,保持青少年户外体育营地数量稳步增长。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应与各层次、各等级的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相结合,使有规律参加体育俱乐部成为青少年获得体育意识、提高运动技能及形成运动习惯最好的方式。同时,应重点发展群众体育开展比较活跃,以及趣味性较强、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征的项目,吸引更多青少年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3.4 选择与青少年身心特征相适应的运动项目、强度和数量是有效保证
2005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起专家团推荐,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中等到大强度的体力活动对绝大多数青少年健康有益,健康收益将伴随体力活动量和活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强调活动项目应该是令人愉悦、多样化和适合个体体质状况[17]。对于小学生运动干预的实验研究表明,运动方案是否控制运动强度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效果不同;运动对于塑造小学生良好身体形态、增强身体机能、发展身体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均起到积极的作用;运动干预方案实施应对运动频率、运动强度、每次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项目加以科学的控制,并定期针对性地调整或循环运动项目,以利于身心健康的均衡发展[18]。青少年要对自身体质有一定的认识,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明确每次锻炼完成的强度和数量,通过运动能力提高来增加运动兴趣和身体素质。
3.5 建设科学健身示范校是发展趋势
对于青少年锻炼行为不足的干预将是长期的过程,而建设科学健身示范校是很好的尝试。教育、体育、卫生等部门应围绕阳光体育运动计划,以促进青少年锻炼行为、逐步发展运动技能为理念,构建符合青少年体质健康科学健身示范校。通过科学健身示范校的建立,培育良好的体育参与氛围,进而推广建设经验,充分发挥示范校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同时,设立体质健康教育网站,搭建网络式、信息化的健身平台,为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建立包括健身指导、运动技能提高、体育设施的使用等方面的网络平台,提供信息服务,为青少年更好参与锻炼提供智力支持,促进青少年体质的长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