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孔子的智慧》之传播学阐释
张 伟
(三明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摘 要: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译者既是原语文化信息交流的接受者,又是原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跨文化信息交流的传播者,译者的双重身份决定了自身在翻译与传播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拟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林语堂在《孔子的智慧》对孔子形象的重塑,对儒家典籍的创造性再现,以及对儒家思想体系的创新性表述,从而探究《论语》英译适应时代发展和读者需求的新模式。
关键词: 林语堂;《孔子的智慧》;文化传播
从1809年英国传教士马歇曼《论语》英译本问世开始,这本犹如西方《圣经》一般存在的儒家经典著作的英译历史已有两百余年。早期的《论语》英译本大多出自西方传教士之手,直到1898年国学大师辜鸿铭不满西方译者歪曲中国传统文化的做法,亲自动笔翻译起儒学经典,开创了国人主动对外传播传统文化的先河。1938年,学贯中西的文学大师林语堂编译出版了《孔子的智慧》,成为继辜鸿铭之后又一位主动承担起中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文化使者。林语堂《论语》译本不仅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而且诠释了译者作为传播者在文化传播中的主体性。本文拟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林语堂在 《孔子的智慧》对孔子形象的重塑,对儒家典籍的创造性再现,以及对儒家思想体系的创新性表述,从而探究《论语》英译适应时代发展和读者需求的新模式。
一、传播学与《论语》英译及传播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指的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进行信息、观念、态度或者情意的传递,以期发生相对应变化的活动。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传播媒介和接受者形成一定的传播关系;信息的交流是一个传递与接收的过程,也是一个资源共享的过程;传播者与接受者在信息交流的同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本质上来看,翻译活动其实就是一种促进信息交流的传播活动。著名翻译家孙致礼先生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以达到沟通思想情感,传播文化知识,促进社会文明,特别是推动译语文化兴旺昌盛的目的。”[1]翻译家吕俊先生也指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的活动,其本质是传播。”[1]由此可见,传播学与翻译的跨学科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1809年英国传教士马歇曼 《论语》英译本问世,《论语》英译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论语》早期译者以西方传教士为主,他们译介《论语》带有强烈的政治和宗教色彩,为了向中国人宣扬西方文明和圣经文化,达到宗教传播的目的。与此相反,中国的国学大师以文化传播为己任,力图通过译介《论语》等儒家典籍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为了让西方人能够读懂《论语》,改变对中国人固有的偏见,辜鸿铭对《论语》原文进行大量改译,用西方人熟悉的歌德、莎士比亚、华兹华斯等文学家来阐释孔子思想,辜鸿铭译本无疑是国人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有益尝试,并且在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下起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此外,众多的西方汉学家、海外华人、国内翻译家也纷纷加入到《论语》英译的行列,积极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为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译者与传播者:孔子形象的重塑和儒家思想的传播
翻译的本质即是传播,然而翻译却是一项比较复杂的传播活动。首先,传播学一般只会涉及到传播者—传播媒介(或符号)—接受者三点一线的单向传播,而翻译则是原语文化的单向传播和原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双向传播;其次,传播者关注如何将信息传递给接受者,如何最大程度地实现传播目的,译者作为原语文化的接收者和目的语文化的传播者则要将接收到的信息通过新的符号或媒介再次传递,并且尽可能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仅仅是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言转换,更是原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译者正是在原语和目的语之间架起一座语言与文化的桥梁,再现原语的文化内涵和深刻思想,从而达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目的。因此,译者在不同语言符号转换的过程中既要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又要适时地采用传播策略,完成从读者到译者,从接受者到传播者身份角色的转换,实现特定的翻译目的和传播目的。
在开始使用在线社交应用时,用户需要先向在线社交应用提交自己的隐私需求,即,对不同类型的请求者,他们最后看到的隐私信息的详细程度。这些不同的需求以隐私规则的方式存储在数据库中,由在线社交应用进行管理。用户只要定义好自己的隐私需求,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系统会将他的需求应用到他所有发布的消息中,不需要用户自身来管理各种权限的请求者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内容,简化了用户的工作。
(一)林语堂及其《孔子的智慧》
传播学认为,“传播的目的在于使受众的态度、行为、情感等方面产生传播者所期望的那种变化,因而,传播者应具备一定的可信度才能产生传播效果。”[1]其次,接受者在接收信息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收,而是主动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因此,译本能否顺利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选择性心理。[1]20世纪30年代,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美国正处于极度的精神迷惘之际,很多人出现信仰危机,沉溺于金钱和物质欲望无法自拔,有识之士寄希望于东方哲学帮助他们摆脱精神困境。与此同时,深谙中国文化的林语堂在赛珍珠夫妇的引荐下出版了《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不错的市场口碑,成为打入美国市场的畅销书作家。一方面美国读者对中国文化充满了好奇,另一方面林语堂又想通过译介中华典籍让西方人了解真正的中国,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孔子的智慧》在美国出版发行,这本译作受到美国读者的喜爱,达到预期的文化传播效果。
1938年,林语堂应美国兰登书屋之约出版了《孔子的智慧》,这本《论语》英译本从形式编排到内容处理再到语言表达都是独具一格,做到了儒家典籍通俗解读又不失庄重的创新英译模式。此前,无论是西方传教士还是国学大师辜鸿铭基本按照《论语》语录体的排列模式进行翻译,翻译策略的选择不尽相同,译本呈现的形态却大致相似。林语堂却另辟蹊径,整合了儒家经典《四书》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着重阐述了儒家思想体系之核心价值观:政治与伦理的合一、礼——理性化的社会、仁、修身为治国平天下之本、士等,选译了《论语》不足40%的内容,并且从夫子自述·旁人描写、孔子的感情与艺术生活、谈话的风格、霸气、急智与智慧、人道精神与仁、以人度人、中庸为理想、论为政、论教育、礼与诗等十个方面对孔子及其弟子语录分类整理。最为重要的是,《孔子的智慧》中有一个章节专门介绍孔子生平,书中有大量篇幅介绍孔子为人为政的趣闻轶事,为西方读者了解孔子及其思想打开了一扇窗。
(二)孔子形象的重塑
农业现代化初具雏形。农业这条“四化同步”中的“短腿”渐渐变长、变强。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首次登上6亿吨台阶,并且连续5年稳定保持在这一水平。不仅粮食连年丰收,其他重要农产品也供应充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出新步伐,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现代农业建设迈出新步伐,农业机械化、科技化、良种化、规模化、设施化水平明显提高。[5]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有了明显改观。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良好,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5%。农村逐渐涌现一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竞相发展,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迸发出乡村发展的新活力。
(2)教学内容的呈现一目了然.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快,网页制作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使得网站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包罗万象,一本教材无法覆盖课程教学的所有知识点,因此网络学习平台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考虑网页元素相对不变的思路,采用网页元素按目录结构的形式组织章节内容,并按顺序排列,便于学生课内和课外的学习,实现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无缝衔接,同时教师团队以网络学习平台为桥梁和纽带开展协同工作,促进课程建设的深入开展.
西方人或许知道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如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般受人敬仰,然而很多西方人对《论语》却一知半解,对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更是知之甚少。那么生活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夫子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圣人?孔子思想是怎样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孔子思想缘何对中国人影响如此之大?这些问题很难用一套格言警句阐释清楚。林语堂以《史记·孔子世家》为蓝本英译了孔子传记,并结合自己独到的见解为西方读者描绘了一个生动形象、丰富饱满的孔子形象。
林语堂认为,孔子之所以拥有崇高的地位取决于三个要素,孔子思想对中国人极具吸引力,孔子思想尊重并掌握中国古典学术和历史知识,孔子本人的品格魅力。正如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和意大利圣人圣方济各一样,孔子的人品可爱不凡。首先,孔子为人和蔼谦逊,对弟子的谈话犹如师生之间的漫谈,其语言艺术自当妙不可言;孔子也像普通人一样嫉恶如仇,厌恶伪善之人,憎恨丑陋邪恶之物;孔子是一个性格单纯、情感丰富、真实快乐的人。其次,孔子学问渊博,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孔子坚信历史的价值,相信人类文化的延续,从古典学术和历史知识中探求君子之道;孔子倡导遵循人类本性至善的方向为人处世,研习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技能。再者,孔子是一个兼具贵族气质和幽默品质的人;孔子的贵族气质表现在他对礼、乐的独到见解、对饮食衣着的极度挑剔、对言行举止恭谨自律等方面;孔子骨子里浸润着风趣幽默的特质,于人生困顿之时敢于自嘲,依旧保持优雅的姿态。
孔子的弟子颜回曾感慨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3]后世之人也多半将孔子奉为神秘莫测、高山仰止的圣人,然而,林语堂消解了孔子在读者大众心目中的圣人光环,还原一个有血有肉、亦嗔亦笑、与人为善、态度温和的布衣凡人的平民形象;同时,林语堂通过夹叙夹译的翻译模式描写了孔子知识渊博、志存高远、悲悯苍生、人品卓著,“从天子王侯以下,凡是中国研讨六经道义的人,都将孔夫子的话尊奉为最高的衡断标准”,真可谓“一位圣明到极点的人了”。[3]
(三)儒家思想的传播
1895年,林语堂出生在福建省尤溪县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是教会牧师,家庭氛围的文化熏陶,林语堂从小耳濡目染,所以对中西文化倍感兴趣。从1919年开始,林语堂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德国耶拿大学和莱比锡大学求学,并获得文学硕士和语言学博士学位。1936年,林语堂开始旅居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并且用英语创作和翻译了大量文学作品。虽然平生近半时间定居海外,林语堂一直致力于向西方世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自诩为“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假荫不是经过唐代政府规定,通过直系父祖官位或家世门第进入仕途。有些官吏、非官宦家族或私人个体没有达到门荫的官方规定,他们通过假冒或改姓名等途径,满足可用荫的条件,获取入仕捷径。唐代假荫入仕的方式主要有:
林语堂指出,“西方人读《论语》而研究儒家思想时,最大的困难在于西方人读书的习惯。”[3]西方人习惯让作者一直讲述,他们只管倾听,然而,《论语》的特点是需要读者摘取几句格言和警句,仔细咀嚼消化,同时在实践中反复思索,得其精要,这显然不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再者,仅凭一部《论语》也很难让读者对儒家思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因此,林语堂从儒家经典中选取若干前后思想连贯的章节,集中阐述了儒家哲学的核心价值观。这样,西方读者容易对儒家思想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一直以来,西方社会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表现得颇为强势,肆意歪曲、贬低中华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林语堂编译《论语》是基于一个中国学者对儒家思想的理性认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心。20世纪上半叶,很多接受西方教育留学海外的中国人依然对儒家思想及其价值观念深信不疑。在林语堂看来,儒家思想具有中心性和普遍性,其倡导的人道主义精神本身具有非凡的力量。儒家思想不仅仅是为封建社会服务的一套政治哲学,更是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社会生活中的人道主义文化。现代社会,“儒家思想,在中国人生活中,仍然是一股活的力量,还会影响我们民族的立身处世之道。西方人若研究儒家思想及其基本的信念,他们会了解中国的国情民俗,会受益匪浅的。”[3]林语堂在《孔子的智慧》一书梳理了中庸之道、大学教育、教育目的、教育方法、个人修养、礼教与政治、礼教与社会生活、礼乐与政治、礼乐与社会生活等重要内容。中庸之道是君子为人处世之道,讲究 “仁”“诚”“智”“道”,顺应人之本性和天地自然之法则;个人生活的修养是庶民百姓到君主帝王一切行为的基本,孝亲、忠实、诚信亦是为仁为君的根本原则;儒家思想,俗称“礼教”,“礼”包含着宗教性崇拜、祭祀婚丧等庆典仪式、社会交往的习俗等等,是包括社会秩序、社会规范、典礼仪式在内的社会传统;儒家思想强调尊师重教,引导学生自由思考,坚持因材施教,学习与思考相辅相成;音乐出于人的内心自然而发,或愉快或哀怨,或激愤或悲伤,礼乐与为政的终极目的极为相似。
三、结语
21世纪,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向世界译介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摆在中华典籍译者面前的首要任务。中华典籍外译不仅要注重翻译技巧的选择,还要考虑传播策略的取舍,传播学与翻译理论的跨学科研究无疑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开拓新的研究视角。精心编排的内容、启迪人生的格言、娓娓道来的叙述,诙谐幽默的语言,《孔子的智慧》兼具语言与形式之美,内容与品格之美。林语堂作为一个译者和传播者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拘泥于译本的形式,主动顺应时代发展和读者的阅读期待,为中华典籍外译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黄玉霞.《论语》外译的传播学视角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02-105.
[2] 姜倩.普及型《论语》英译应何作为:基于对八个海外译本的思考[J].上海翻译 2017(3):69-75.
[3] 林语堂.孔子的智慧[M].黄嘉德,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157,74,35,3-4.
[4] 刘雪芹.典籍复译的危机:《论语》英译二百年(1809-2009)之启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63-170.
[5] 彭清.传播学视角下的民族典籍英译研究 [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3-86.
[6] 尚延延,杨萍.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主动选择:林语堂《论语》英译的译者中心性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112-117.
The Study of The Wisdom of Confuciu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ZHANGW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anming University,Sanming,Fujian 365004)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the translator behaves both as the receiver in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in the original language culture and as the communicator in the cross-cultural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original language cultur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culture.Thus the translat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This paper analyzes Mr.Lin Yutang’s remodeling Confucius’image,reproducing creatively Confucian classics and paraphrasing innovatively Confucian thought system in The Wisdom of Confucius,in order to explore a new model in translating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o adapt to times and readers’needs.
Key words: Lin Yutang;TheWisdom of Confucius;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2109(2019)04-0074-04
收稿日期: 2018-09-15
基金项目: 2015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50537);三明学院2015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150626)。
作者简介: 张伟(1982-),女,汉族,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翻译研究。
(责任编辑:白 琳)
标签:林语堂论文; 《孔子的智慧》论文; 文化传播论文; 三明学院外国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