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高中作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演变、问题与出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路论文,价值取向论文,作文教学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百年高中作文教学的价值取向演变
从课程标准的视角看,百年高中作文的价值取向演变分为20世纪前50年、50年代至90年代、2003年至今三个阶段。
(一)20世纪前50年的价值取向
20世纪前50年,高中作文教学价值取向经历了从关注“经世致用”到关注“自由表达”,再到关注“实际应用”的历程。从1900年到辛亥革命的十年间,语文教育从内容和形式上留有封建主义的一些特点,又体现出近代资产阶级的新思想。高中作文从专注于读经讲经,写八股文,转为增加了经世致用的内容,开始关注作文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比如1902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中,规定了中学课程有读经、词章的课程,在“词章”一科中,关于作文教学的内容要写联系社会需要的文章:“第一年作记事文,第二年作说理文,第三年作章奏传记诸体文”[1](P267)。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更加强调高中作文题目应“就各学科授各项事理及日常必须各项事理出题……且能适于实用”[1](P269),关注国事,治事、救世,反对脱离实际的虚空的八股议论或学术论文。
辛亥革命至“五四”前后,关注学生兴趣、特长,注重学生的自由发表成为此时高中作文教学的价值取向。1912年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提出:国文旨在使学生通解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作文要抛开不符合学生兴趣的束缚,写“实用简易之文”,解放学生。20年代初,在《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国语课程纲要》中明确规定,作文教学目标为:能自由运用语体文发表思想,注重内容的实质和文学的技术[1](P278-279),更加强调学生可写多种类型和体裁的作文,重视文章的内容而非形式。
20年代末直到整个40年代,作文更加强调实际应用。除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写“宣言、契据、广告、章程、公文书札”等应用文件类的作文外,理论界也极力倡导作文要切合实用。比如,刘半农强调新时代的作文教学绝不是要教学生写充满八股文陈腐气息、严重脱离实际的文学文,而是要写为工作实际和生活需要的“应用文”;梁启超在其1922年的《作文教学法》和1925年的《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两部著作中,都提出作文教学应重在指导学生写作记载文和论辨文这两类实用价值最大的文章。叶圣陶也在其专著《作文论》中主张作文教学要为生活服务。
(二)50年代至90年代的价值取向
50年代中后期,由于汉语与文学分科,而高中语文学科只设文学课程,这一时期总体上对作文教学有所忽略,写作教学没有与汉语、文学教学进行很好的配合。1963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对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作文教学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奠基作用。大纲在“教学要求”中对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中阶段,作文能够思路畅达,文理通顺,用词确切。在“教学内容”中规定:“高中阶段,要求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应用文和一般的说明文、议论文。”大纲将教学内容分为“课文”、“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作文”三部分,“根据培养读写能力的要求和步骤,在课本里编入一些有关读写知识,讲记叙、说明、议论和布局谋篇等知识”[1](P417-418)。按照记叙、说明、议论的顺序编排,形成有层次、有序列的训练体系:强调读写结合的训练。加强文体训练,注重写作知识指导,读写结合是这一时期高中作文教学的主要价值取向。
1978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个大纲的精神与1963年的大纲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但也有一些发展。就写作而论,一是提出要丰富作文方式,使作文训练形式灵活多样。如,1978年大纲指出作文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命题作文只是作文的一种方式。二是强调作文训练的系统性。大纲明确提出:“要研究中学生作文训练的途径,步骤和方法,使作文更有科学性和计划性。”[1](P440)随着义务教育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之后国家教委几次对大纲进行修订,在作文教学方面表现出进一步完善作文训练的科学化和强调作文文体形式的发展轨迹。如,1986年和1990年的大纲对写作能力均分年级提出要求。1990年高中语文大纲要求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继续掌握和巩固更为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之外,还要学会写日常工作生活中所用的各类应用文,如调查报告、各类总结和计划书等。这一阶段总体体现出重视文体,强调写作训练的序列性和系统性,力图使写作科学化的价值取向。
总体说来,50年代至90年代初,作文教学尽管在不断改革,但实质上一直仅仅停留在“文体训练”和写作“技术化”和“科学化”上,逐渐陷入技能化、机械化训练的死胡同。有鉴于此,1996年的新大纲淡化了“文体训练”,转而关注学生写作中思维的发展,提出在作文训练中,要重视思维发展对于语言运用能力的促进作用,在写作中要教给学生各种思维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以思维训练来谋求作文能力的提高。体现出注重思维训练和素质培养,文体训练有所淡化的价值取向。
(三)2003年以来的价值取向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新的价值取向:减少繁琐的各类写作知识对学生的束缚和限制,张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如“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重视学生写作过程的心理体验,注重作文与生活的联系,如“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激发写作欲望”;注重学生写作习惯、态度、健康文风的引导,重在培养写作者的评判能力、选择能力和理性精神,如“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于写作的题目、文章的类型及各类文章的标准、技巧知识没有加以统一的规定,而是强调学生写作的态度、兴趣、习惯、方法等,通过日常的过程性培养、积累来提高作文素养。作文教学的价值取向由以往关注学生的作文成品转向关注学生写作文的过程和心理。
在这种新的作文教学价值取向下,教学领域出现了如话题作文、新概念作文、快速作文、创新作文、开心作文等新的作文教学改革尝试。近十年的高考作文考题大多文体不限,重视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创新。近几年除全国统一命题外,不少省市逐步实行自主命题。这些做法无疑可以更好地从各地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能够个性化和生活化表达,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
二、审视与反思
(一)从关注文本转向关注写作的主体
总结百年高中作文教学价值取向,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演变轨迹,即从关注文本本身到关注写作的主体。20世纪,人们先是分析文章的构成要素,通过分析文本的要素来建立一套写作知识体系,以此为中心来指导作文教学。比如我们长时间将“写作知识”分为审题、主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文风等。如训练学生写文章要凤头、猪肚、豹尾,在写记叙文时要把握六要素,写议论文时要把握论点、论据、论证等。但由于这种知识体系型的写作理论难以适应普遍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需要,进入80年代以后写作教学与研究的重心开始转向了文体技能训练。但无论是按文章写作要素分解训练还是以文体分类为主的系统训练,其关注的中心都是围绕学生写出作文的显性成果——“文本”进行的。至于这个文本是如何成就的,为什么会这样,则无人去反思。2003年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变写作教学的状态,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就必须要关注学生写作的过程,进行写作主体的建构。中国古代文论是重视创作主体研究的,认为写作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活动,始终受到写作者的思想境界、人品、气质个性、知识修养等方面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多年苦心经营写作,打磨写作技巧,却终未能写出名篇大作。同样,系统的写作学知识也许会提供给学生某种现成的写作模式,但终究不能解决学生写作中的根本问题,如缺乏真情,没有个性等。正如学者颜纯均所说:“要真正提高写作能力,就要改变写作者的准备状态,即写作者主体心灵,知识的认知结构,写作者的眼光和胸襟等。”[2](P79)写作不能再仅局限于作品本身的分析和学生课堂写作本身的规律研究,而且要将视野投放得更宽更长远,研究写作主体如何在生活实践中通过各种方式来积累学识,积淀文化,培养观察力、感受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敏感性、审美能力,提高整体素养。所以,激发写作兴趣,关注学生写作中的心理过程,张扬写作主体的个性就成为作文教学的重点。
(二)注重作文教学的生活化
从“五四”时期,人们就看到了学生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如梁启超主张作文要应世之需,蔡元培、刘半农等倡导写“应用文”,叶圣陶提出作文教学为生活服务等。而在50年代以后,高中作文教学主要注重写作知识传授下的文体训练,忽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学生写作文习惯于闭门造车,结果无话可说,作文中套话和假话连篇,无病呻吟的写作现象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况下,新一轮课程改革彰显生活化作文观,倡导“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的理念。正如叶圣陶所说:“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作文不是为了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须。”[3](P52)写作教学应始终坚持指导学生进行以真实生活为题材,以生活需要为目的的写作练习,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善于表达。注重作文教学的生活化不仅在课程标准中提出,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也体现出作文生活化这一价值取向,为作文教学生活化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如汶川“5.12”大地震受到了高考作文的关注、2009年辽宁卷关于明星做广告的问题、2011年湖南卷“谢谢大家,你们来了”、四川卷“总有一种期待”、山东卷的“这世界需要你”等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的问题与出路
(一)如何处理虚拟写作与真实写作的矛盾
目前,尽管作文题目相对自由宽松,但学生的写作却依然雷同呆板,缺乏个性,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4](P7)但是实际上,学生在学校所进行的写作活动,只是一种模拟训练,既不是为了工作和交际,也不是自我心灵的抒发,没有真实情境的需要和用途,教师是唯一的读者。教师看学生的作文是批改作业,而不是真正的读者。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写作时读者意识和发表意识的缺乏,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环境下的写作教学直接导致学生闭门造车,这也正是目前尽管作文题目相对自由宽松,而学生的写作却依然雷同呆板、缺乏个性的原因。
我们知道,实际生活中,判断一篇文章写得好不好,要看文章写给谁看,适不适合文章的读者对象;从写作者的角度看,当有了明确的读者对象和交际需要的时候,写作才会更有动力。因此,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在学生平时练笔中引入“读者意识”,给学生设定真正的读者情境,改变学生写作中要面对虚假读者对象的状况。第一,是读者让学生明确写作是他们生活的一种需要,是一种精神享受,是记述自己、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一种方式,是整理自己思想、挖掘自己潜能的有效途径。作文成为一场心灵的对话与独白,成为学生向往拥有的另一张说话的嘴巴,成为学生“我手写我心”的必要的交流方式。第二,培养学生写作的发表和读者意识。一个写作者不经历发表,不可能明白文章的价值和意义,也是无法唤醒人的写作责任感、成就感和使命感的。作文最终也是为读者存在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创设多样化的读者情境,提供作品发表的各种形式和平台,如博客、投稿等,不仅要让学生有读者意识,还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种读者群的变化,会自觉地以虚拟读者的形象来审视自己的写作。有了读者意识,改变的不只是作者的写作视角与技巧,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渴望用文字进行交流与对话的写作热情。而有了这样的热情,学生才会不断审视、修改自己的作文,从而使写作能力得到持久的发展。
(二)如何解决生活化取向下却“无话可说”的尴尬
在新的作文教学价值取向下,作文的题目已经很开放,很多样化了,可是为何很多学生的作文依然模式化?较多的解释是:学生接触社会比较少,生活范围狭窄,只有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才能使学生的作文“有话可说”,才能有所创新。尽管许多教师为了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让学生积累素材,以便有话可说,频频带领学生参观体验,或每天记录新便闻,或阅读记忆素材集锦等,但学生作文仍然读之无味。我们如何看待这种现状?其实,学生并不是缺乏生活,每个学生都处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都经历着或大或小的事情,也许这些生活看似是乏味的、零碎的、无意义的,因而学生的眼睛看到了这些事,耳朵听到了这些事,但这些事未必能触及他们的心灵。但这确是生活的真实状态,一件事情有没有意思、值不值得回味与记录,决定因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学生的心灵感受。生活中天天都有新鲜事,只是因为没有感受到。可见,把学生不会写作归结为学生生活单调,没有生活经验,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因此,日常生活中真实深切的感悟是学生有话可说的关键。“作文所凭依的不是一种技术,也不只是一种能力,作文素养是综合性的、全方位的,有的素养是无法或难以通过作文教学得以提高的,须靠整个教育形成的合力和学生的自我涵养”[5]。教师、家长、学生应形成一股合力,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能力,关注现实生活,有爱心,有责任感,在此过程中逐步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要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一个学生有了“发现意识”,才会集中注意力来观察,才会去关注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把心灵的世界捕捉下来,呈现出来,就会觉得写作是自己个人的心灵审视和旅行。另外,学生要有话语的自由。语言的自由往往表现为话语使用的自由。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我们的作文评价标准和观念仍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强调观点正确,表现主流的健康思想,立意要深刻不能平庸,要真实不能虚构等等,使得学生在写作时顾虑多多。因而学生大都有两套话语体系,一套是公共话语体系,用来写给老师、阅卷者看的,另一套话语是自己熟悉的、喜欢的私人话语体系,虽然稚气,但充满真情、创新和个性。但为了得高分的稳妥,学生就要努力地照搬公共话语体系,往往就勉为其难,无话可说,或者无病呻吟,文过饰非。作文教学首先要让每个学生的私人话语体系自由生长,用自己熟悉的话语体系来写作,然后才是引导学生对原有的私人话语体系进行改良、发展和创新。
(三)如何解决“不限文体的话题作文”写作中的问题
高考作文经历了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再到话题作文文体不限的转变。这样的命题导向从一定意义上说,给作文教学营造了一种宽松的环境,给考生开辟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空间。它试图杜绝那些放弃自我、人云亦云、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对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写作能力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近年来,为了追求高分数,学生的高考作文中开始出现“八股”倾向。针对话题作文,一些高考优秀作文套路形式明显:先引出文章主题,然后谈自己的观点,其中大量引用诸子百家的话,背几句古代诗词,用古今中外名人名言来证明这些观点。在作文中,片面追求“文采”,故意用大量华丽辞藻,说一些看似富有哲理而实际模棱两可的“警句”;对于文章的内在逻辑,对于自己到底表达怎样的观点和情感,却是毫无用心。这些文章看似冠冕堂皇,颇有文采,但其中的多数文章仍然显得苍白无力,内容空泛:或者要貌似深沉,装小大人,或者要代圣人言,或者要强调新颖,采用新奇文体;或者要抛出哗众取宠的观点。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另一特征是不限文体。这又导致新的问题,学生面对不限制文体的宽松环境,写作时不考虑表达需要和自身实际,或写成抒情加议论加举例的新八股文,或为高分而极力追求另类的文体,结果往往是内容空泛,粗制滥造。这样下去,其结果正如钱理群所言:让写作陷入盲目表达,结果同样会使学生失去自我,失去写作的相对自由与独立[6](P8)。
针对上述情况,当前作文教学要重视文体写作。我国的作文教学受传统影响,一直比较注意文体的写作,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写作知识也多是一些文体写作知识,如记叙文的要素、说明文的方法等。高考作文文体不限的本意是要改变过去因过分强调文体知识而束缚学生个性的弊端,使学生能个性化地自由表达。但是,个性化表达并不代表随意表达,我们不应该忽略文体。文体的选择,实际是对写作目的与目标读者的确认,而只有确认了写作目的与目标读者的写作才可能是“真实的写作”。而对连最基本的文体写作还没有过关的高中生大谈“淡化”文体,就像孩子还不会坐时便要他走路一样,是缺少基本功的。文体不明,学生写出的文章往往没有真情实感,华而不实,缺乏基本写作规范。所以,文体区分仍然是需要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体的分类,有关各类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理论架构也需不断更新、补充、变化,这些知识应及时进入到高中的写作教学中。其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于写作的文体就有新的分类和要求,把文体分为:理论类文体,如评论、杂文等;文学类文体,如小说,诗歌等;实用类文体,如访谈录,研究报告,会议纪要等。这改变了之前“更为复杂的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的分类法,将文体分得更具体,更多样化,更合理。所以,针对不少高考作文思维浅薄、语言浮华、逻辑混乱、内容空洞的弊端,广大教师应更新文体观念,以规范训练应对高考作文。最终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从清晰、规范的表达走向生动、个性化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