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按劳分配论文,结合起来论文,生产要素论文,分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还是讲“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十五大把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从“补充”提高到“并存”地位,从“兼顾效率”发展到“坚持效率优先”;并且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对生产要素分配原则予以确认。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更加务实的作风。
在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生产要素分配原则一直被斥之为资本主义性质而遭到否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特别自我们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以来,作为市场体系核心的生产要素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生产要素市场的运转,在客观上是按照生产要素分配原则进行的。生动的实践已经突破灰色的理论框框。笔者亦曾较早地撰文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共性分配原则,必须把它从资本主义的个性中剥离出来。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能指责这一客观存在的分配原则,而要在理论上确认它、研究它〔1〕。当然, 理论界对这一分配原则也有过争论。党的十五大尊重实践,对生产要素分配原则实事求是地予以确认,这对促进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对促进实践中的要素市场的发育成长,以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早日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因为,物质生产成果是人们投入的劳动力、经营力、资金、技术等多种生产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生产要素又分别属于不同的利益主体,要素所有者进行生产投入、转让要素所有权,都要取得相应的一份报酬。这样,生产成果的分配就在各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之间、依据各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所实际作出的贡献来进行,多贡献多得,少贡献少得。从资源的市场配置来看,生产要素具有报酬,使各种要素能够进入市场流动并形成要素价格,价格信号的市场波动,引导着各种生产要素流向最需要的部门,从而有效地实现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生产要素的有偿使用,迫使每一个生产经营者在进行投入时要精打细算,寻求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以便用最低的生产成本来获取最大的利润,这就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市场经济配置资源具有效率的秘诀也就在于此,即人们的所得必须与其所作的努力和贡献直接联系起来,收入要与投入相对应。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是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因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将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方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就要实行按劳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不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已经不是经典作家论述的那种通过计划机制直接实现的分配方式,而是通过市场机制间接实现的分配方式。衡量劳动的尺度不再是自然劳动时间,而是得到社会承认的有效劳动时间。其分配模式应当是:微观自主分配,客观调节收入。即由市场来调节企业工资水平,使报酬与贡献相对应,打破平均主义分配;国家则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运用税收手段来规范和调控企业的分配。另一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就要允许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现阶段实行这一分配方式,使人们的所得与其努力和贡献相对应,不仅打破了平均主义分配,调动了个人的生产劳动积极性,而且还调动了人们进行社会生产能力积累的积极性。例如,收入与投入相对应会促使人们将自己的积蓄等不断用于投资,结果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育成长,提高了社会生产能力,也增加了社会财富。从社会资源配置方面来看,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可以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中,资金、技术、经营管理人才等等都比较紧缺。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多投入就能多收入,会使这些供不应求的稀缺资源的要素价格不断上升,不仅吸引本国这方面资源向需求部门流动,而且这种收入分配方式符合国际惯例、实现了国际接轨,也吸引国外这方面资源向国内需求部门流动,结果供求不平衡的矛盾能得到缓解,社会生产能力的扩张促进了经济总量的增长。因此,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就能实现效率优先。这也符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以上主要是从效率角度来分析分配方式的。如果从公平的角度来看,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自然是公平合理的(对有劳动能力者而言);按生产要素分配,多投入多得、少投入少得、不投入不得,自然也有其公平合理的地方,但是这种分配方式会较快地拉开要素所有者之间的收入差距,特别是按资分配在这方面的作用较显著。这会引起人们的担心,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否会导致悬殊的收入差距,偏离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我认为这要具体分析。首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及其按劳分配为主体,这样大部分人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按劳分配,由劳动量差别引起的收入差距只会是适度的而不会是悬殊的,这就在制度上将会引起悬殊差别的收入分配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之不成为人们收入构成的主要因素。即通过基本制度来保障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其次,按生产要素分配会拉开收入差距,虽然这是现阶段我们为实现效率而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是通过政府再分配手段的运用,可以调节过度的收入差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收入分配的运行过程为:市场分配机制调节收入的初次分配,以着重解决效率问题;政府分配机制调节收入的再分配,以着重保障公平的实现。在一些发达国家里,人们在初次分配中形成上百倍的收入差距并不鲜见,但是通过政府再分配的调节,收入差距可以缩小到10多倍,足见政府宏观调节对保障公平分配实现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收入分配方式的转变,要尽快建立健全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系统,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再次,要通过竞争起点的公平来防止两极分化,因为政府再分配调节只是从结果的公平上努力。实现起点的公平,目前主要是加快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择业,为人们之间的公平竞争创造一种机会均等的条件和环境。此外,要创造一种人人都能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均等的条件。
注释:
〔1〕参见拙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问题》, 《江淮论坛》1993年,第3期; 《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与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京)199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