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编辑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期刊论文,编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写、审、修、编、排、校等环节将全部实行电脑联机网络化
在未来时代里,当信息高速公路迅速发展的时候,期刊编辑工作也将发生大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论已被推广应用到许多学科领域并获得了广泛的适应性。在未来社会里,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计算机普遍使用并形成网络化,期刊信息的传播将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
科研工作者在完成了科学研究课题之后,将不再是采取手抄笔写进行科研总结。取而代之的将是计算机进行写作、列表、绘图、处理数据、修改等,直至将科研成果表达完善为止。然后,科研工作者将用电脑写好的论文存入磁盘或输入光盘,再通过联网机将论文传给相应的期刊编辑部。
编辑部的人员组成也会随着传播手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未来的社会里,编辑部人人都会使用且拥有多媒体计算机。他们通过联网机收到作者“投送”的论文,并在联网机上登记编号,完成初审工作。在信息高速公路到来之时,论文的审稿方式也将发生改变,没有必要通过邮局邮寄文稿。供采用的第一种审稿方法可以是设置计算机专家审稿系统,用联机审稿系统进行文稿的审读并提出审稿意见;第二种方法是由专业编辑通过查阅专业数据库资料进行审稿;第三种方法是通过联网的计算机系统,由信息高速公路直接向有关专家输送文稿信息,专家即可在计算机上将审稿意见“面对面”地通知编辑部,并与编辑人员直接交换意见。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审稿,得到审稿意见的编辑部,则利用联网的多媒体计算机将审稿意见综合后通知作者;也可以通过联网的计算机系统由编辑人员直接在计算机上与作者“面对面”地交换修改意见。作者将文稿修改完成后,由信息高速公路直接向编辑部输送文稿信息。编辑部得到作者修回的文稿信息后,再不用像过去那样手抄笔改了,也不用浆糊加剪刀了,而直接按照编排规范和标准在计算机上进一步完成编辑、加工、排版、校对。
总之,在未来的社会里,论文的作者、审者、编辑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他们将通过联网的计算机系统,由信息高速公路直接输送信息来完成写作、投稿、送审、退修、加工、编排、校对等各项工作。这样,不仅极大地减轻了劳动负荷,而且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二 期刊信息将由单一的印刷媒体向信息高速公路或磁盘形式转变
迄今为止,期刊主要以印刷媒体向社会传播。读者获得期刊,需要通过邮局订阅和传递,获得期刊信息的周期长。图书馆和资料室也都以印刷媒体的形式保存期刊,占地面积大,不卫生,不易搬运,也不便于保管,更不利于读者查找和检索。
在未来的社会里,如果人人都会使用且拥有多媒体计算机的话,图书馆和资料室也将采用磁盘或光盘的形式保存资料。磁(光)盘占地少、卫生、轻便、便于保管和查找,具有检索快捷等优点。因而,以纸张为介质的期刊将大大减少。
未来的期刊编辑,在联网的多媒体计算机上完成收稿、送审、退修、加工、编排、校对工作之后,不必再将制好版的期刊信息送往印刷厂去印刷,也免去了装订、发行等过程,而可直接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联机网络,将期刊信息输送到指定的数据中心或信息中心,即可供读者检索、查询和“借阅”。一般来说,信息中心和读者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也将是借助信息高速公路来完成。另外,期刊编辑部或信息中心也可以将待传的期刊信息制成磁(光)盘的形式向社会出售。
三 期刊的载文形式将由综合性向专业化转变
多少年来,期刊编辑界一直在探讨期刊的改革问题。其中,最大的一个课题即是研究期刊在市场经济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问题。由于不少综合性的期刊尤其是高等学校学报所刊载的专业信息分散,存在着内容多科性与读者专一性的矛盾,不利于读者查找和购阅。对专业人员来说,订购和保存大批综合性期刊实在是个负担,弊多利少;对编辑部来说,编辑出版综合性期刊,面临的是日新月异、五花八门的众多学科和专业,不便于选题、组稿、拓宽稿源,以致形成优稿匮乏,学术质量不高,发行量小,经费短缺;对作者来说,由于上述原因致使综合性期刊满足不了高品位读者的需求,社会影响不大而不愿将高质量、高水平的优秀论文投寄综合性期刊。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行,综合性期刊包括高等学校“综合版”学报必然要向专业化转变,这是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因为,印刷媒体改为磁盘或光盘以后,盘中存放的资料应该分门别类,这和图书分类上架是一个模式。同时,期刊信息还将直接通过信息高速公路网络,输送到指定的数据中心或信息中心,专业期刊便于经信息中心检验归类,以供各类读者随时检索、查询和借阅。
期刊,包括高校学报由综合性向专业化转变,按照《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进行分门别类,走“专业化”的道路以后,专业期刊或专业学报具有较多优势:首先,专业期刊(学报)将会使信息的编辑、储存、传播和检索带来极大方便,有利于编审者独立地向数据库和信息中心输送,提高信息传播的效果和效益。第二,专业期刊(学报)有利于引进竞争机制,吸引更多高水平稿件,同一学科文章汇集,便于筛选审定,择优刊用,提高质量,有利于期刊(学报)向优质高效转移。第三,专业期刊(学报)便于读者购阅和保存,能获得本专业更多的信息,消除了期刊(学报)“综合版”模式带来的多科性与读者专一性的矛盾。第四,有利于编辑部工作的开展。期刊形式的变革并不会影响编辑部的存在,只不过是编辑部将改变形式和职责而已。期刊由综合性向专业化转变之后,编辑部按学科设置是比较理想的。综合性的编辑部改成专业性的编辑部以后,各学科的编审者仍承担着把关任务。编辑基本由相应专业人员组成,“学科空位”现象自然消除;作者队伍相对集中,便于编辑人员掌握和联系,以及稿件的送审和编辑加工;同时也便于编辑人员更好地开展专业研究,学习有关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四 21世纪需要复合型的编辑人才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不仅对期刊的发展提出挑战,而且对编辑的知识结构、知识范围、业务能力的要求也会更高。未来的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仍离不了编辑部门和编辑人员。编辑仍是期刊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这就势必促使期刊编辑工作者不仅要在原有的专与博的基础上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熟悉和掌握信息时代所必备的通信技术,而且还要进行新的探索,建立适合于信息时代要求的作者——编者——审者——读者之间的新型关系,以便及时地为人类社会提供具有科学性、创造性、开拓性的最新信息资源。
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编辑的工作内容、方式、方法、手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那么,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编辑呢?21世纪编辑素质不但应具备现时代要求的一切良好品质和素养,而且还应具备以下4种适合信息时代要求的素质:1.每个编辑人员的专业应越来越精深,同时还应具备广博的其它学科知识的素养,在适应专业化分工的同时,以适应横断学科、交叉学科等学科综合化的要求。2.每个编辑人员都应掌握现代化手段,熟练地使用多媒体系统和有关技术,能自如地与作者、审稿人、读者、数据库和信息中心联系。不但会随心所欲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对稿件进行审阅、加工、编排,而且还应具备调试、维护能力。3.编辑人员应十分熟悉并能熟练运用各种信息的分类知识、标引知识、标准化规范化知识,具有得心应手地对来稿进行分类、标引和处理能力。4.编辑人员应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两门外语,能审修而且能向数据库、信息中心输送外文摘要、关键词,做好题录工作。更重要的是,在世界范围内的信息高速公路联成一体之时,能直接向国际大型数据库和信息中心输送、检索必要的信息,并能顺利地开展国际交往和学术交流。
标签:电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