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防止和纠正学生写错别字,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根据学生的认字规律及具体学情进行识字教学,变被动纠正为主动预防。
关键词:错别字 预防 纠正 方法
语言文字是人们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人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工具,如果写了错别字,就会影响正确表达。但在小学生的学习经历中,写错别字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一、经走访调研和课堂观察,笔者发现,影响学生写错别字有主客观的原因
其中,客观原因主要有下面四点
一是汉字音形义的复杂性。汉字结构复杂,字形变化大,笔画多。由于汉字的演变,有些字的音、形、义之间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同音字、形近字繁多,学习起来确实有一定的困难。
二是受到母语方言制约。方言与普通话发音及用法上的差异,也增加了识字写字的困难。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语种繁多,方言复杂。如笔者所在的地区就有粤语、桂柳话、客家话、九都话等方言,这些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和用法都存在着差异。如说客家话的学生写“有的同学东张西望”时就写成“有的同学命头命脑”、“我去公园玩”写成“我去公园了(liǎo)”等。
三是教师教学技能短板。教师进行识字教学时缺乏一定的技术性和艺术性,在有效教学方面存在差异,甚至有部分教师进行识字教学时没有在字理的基础上授课,致使学生对汉字认识只停留在音形上,而对字义缺乏一定的认识,更别说深刻的理解。
四是社会上汉字书写不规范的负面影响。社会上的广告、宣传栏及墙壁文化,随处可见的错别字,如使用已不推广使用的简化字、异体字、繁体字甚至乱造字。如“比赛”写成“比賽”,“山峰”写成“山峯”等,这些都给学生识字写字造成不良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影响学生写错别字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小学生对汉字观察的专注力不持久。小学生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不易持久,容易为新异的事物所吸引。而生字教学新异性较差,学生对其往往不太感兴趣。如教师教法过于单调的话,学生往往易分心而收不到预期效果。
二是小学生对汉字书写的能力有待加强。小学生观察能力不够全面,对物体明显部分易观察到,对细微或受掩蔽部分则不太容易观察到,因而所得印象模糊。在识字教学时,对字形大部分相同而只有细微部分不同的形近字,往往被学生错看成同一个字。如“士”和“土”、“未”和“末”等十分容易混淆。
三、预防和纠正小学生写错别字的五种方法
既然找到了小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那应如何防止和纠正学生写错别字呢?根据多年的课堂观察及识字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教师耐心指导。教师要端正态度,高度重视学生写错别字的问题,讲方法、讲策略。就正常的学生心理,哪个学生也不想写错别字,学生既然写了错别字,说明教师的教学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像有的教师一旦发现学生写错别字,不分青红皂白就罚学生重写五十遍甚至更多,以为这样做学生就会记得牢固,不敢再犯错了。其实不然。因此,要想靠罚来防止错别字的出现是不科学的。教师应该想法调动起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万一学生写了错别字,一般不要责罚他,更不要随便的打个红“X”了事。你如果只用红笔把学生写错的字圈出来,然后让他认真观察错在哪儿后再改正,其效果会比你把错别字打“X”并帮其订正,然后再让学生重写十遍二十遍的效果要好得多。
其次,加强字理教学。生字教学时,一定要做到音、形、义相统一。让学生在记清形的情况下读准音,分清字义。只有音、形、义统一认识了,学生才不易写错别字。如“休”,一个人走路累了,靠着大树歇息一会儿。每一个汉字,都有它特定的内涵,能衍生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教师可借助媒体资源,进行生动有趣的字理教学,写错别字的现象就会日益改善。
再次,可用对比法来进行生字教学。如“士”可与“土”相比较来记住字形,“湖、糊、蝴”则用部首辨析法来帮助学生利用部首来分清字形、辨清字义。对比法在生字教学中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既可以帮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来记住字形、分清字义,又可以有效地进行复习,让学生在记住生字的同时又复习了原有的知识。
第四,合体字也可以用分析部件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如教学“思、相”等字,你只要让学生观察一下它们的部件结构,学生很容易就记住“田在心上是思,木目相连为相”,这样字形很快就记住了,再让他们把音读准,理解字义也就容易了。
最后,注意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日常生活说方言的地区,进行生字教学时还应该注意普通话与方言的比较。如“玩”用方言怎么说,普通话又怎么说,在对比中越辨越明。只有学生明白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才能更好地用普通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达到减少错别字的目的。
当然,要想在短期内彻底消除小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是有困难的,因为他们还处在小学阶段,知识面比较窄,词汇还不丰富,观察能力也不够成熟。但如果教师有目的地去预防和有效地纠正,并长期不懈地抓下去,写错别字的现象是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的。
论文作者:黄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错别字论文; 学生论文; 汉字论文; 教师论文; 方言论文; 生字论文; 字义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