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清照,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女词人,以封建时代女性少有的卓越才情和不同于男性词人的独特眼光,同时结合自己一生的经历与体验,在词中展现了封建时代女性的生活尤其是情感和心灵上的喜怒哀乐,使女性第一次成为了有血有肉、有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的人。本文结合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以及她描写的抒情词中的女性形象,从而展现少年、中年和晚年女性的内心情感世界。
关键词:李清照;少女;少妇;老妇
一、情窦初开的妙龄少女
李清照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官至礼部员外郎,曾受到当代文豪苏轼的赏识,被其赞为“后思学士”之一。由此可见,李清照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养和文化熏陶,家境的富足和生活氛围的宽松都为她早期的词作奠定了一种轻松、愉悦、天真烂漫的基调,在其中体现出的是对未来和爱情无限的憧憬和期待。
《点绛唇》是李清照早年所作的词。词的上阕是:“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词人着重刻画了一个身材娇小、额间鬓角还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汗、刚刚跳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娇美形象。“蹴”、“慵整”这些词恰恰表明了少女那些不拘小节的行为,这一点正好说明了少女还没有经历过封建礼教地约束,她还处在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时代。
下阕道:“见有人来,袜划金钩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少女忽然发现有人来了,她连袜子和鞋子也顾不上穿,害羞地朝屋里跑去,头上的金钗也不小心滑落了。主人公虽是大户人家的女子,可能还未接受完整的“礼”的教育,但从小必定是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因此当突然之间见到一个陌生人时,生理和心理的本能促使她不得不遵守“礼”。当她害羞地跑到门边,却没有躲进屋里去,恰似白诗中提及的那位“半遮面”的琵琶女,少女以门作掩护,却又不敢正眼瞧,偏要装作轻嗅青梅的模样,心思却早放在了陌生人身上。李清照在词中把一个情窦初开,又受着封建礼法约束的少女的复杂情感,十分细腻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除此之外,少女身上透露出来的勃勃生机也代表着中国古代广大女性在爱情上追求平等,敢于吐露自我情感的气度,让后人看到了封建社会中女性情感世界中真切而勇敢的一面。
二、自信欢愉的幸福少妇
李清照十八岁的时候就嫁给了赵明诚,两人在书画收藏、做诗赋词等方面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其婚姻生活非常幸福。这种美满的生活也使李清照创作的词渗透出坦率热忱的情感,特别是在爱情这一方面。
以《减字木兰花》为例,上阙写到:“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它体现的主要内容是女主人公买花的场景,这一幕将主人公见花欣喜的动作情态生动地展现了出来。而后一句的“泪染”二字将花拟人化,像用眼泪轻匀地点缀在上面的,这些描写使这朵花显露出娇而不艳的情态,从侧面恰到好处地烘托出女主人公新婚生活的幸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下阙则是描写主人公戴花的场景,“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动作和内心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位新嫁娘矜持却又忐忑的心理。她将自己与买来的花相比,害怕自己的容颜比不上这朵带着清晨露珠和霞光的鲜花,带着一点儿嫉妒的心理去猜疑丈夫的心,企图获得安全感。这些率真的描写突破了封建礼教对女子的束缚,让读者对女性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体会。然而,整首词在这里戛然而止,并没有确切的写出郎君心里的看法,而是留了一个余地让人思考,含蓄蕴藉。正值新婚的李清照将自己的内心细腻真切的感受融入进这首词,从这方面来说,词中女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算作是词人的内心活动,寥寥几笔就营造出了浓郁的生活氛围,抒发了满满的爱意和闺中乐趣。
三、孤寂忧愁的暮年老妇
李清照晚年时期遭遇了丈夫离世、国家沦丧的悲惨经历,生活上颠沛流离,时间将她从一个天真活泼、憧憬爱情的少女转到婚姻幸福、多愁善感的少妇,再转变为历经一切、白发苍苍的老妇。世事无常,虽然人生的风风雨雨给了她强烈的打击,使她晚年孤身一人、国破家亡,但李清照却保持了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选择归隐于平淡的生活。而这首《声声慢》便是最能体现她晚年凄凉却又高洁品行的词作之一。
上阙提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开篇一连用七组叠词,奠定了音韵和谐的基调,仿佛有位伤心之人在不停反复地倾诉自己的忧伤,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而乍暖还寒的天气也为之增添了凄凉之感,令主人公难以入眠,只好喝点酒暖暖身子,却又乍然听到了孤雁的一声悲鸣。主人公在看到孤雁时蓦然觉得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思的那只,可惜早已物是人非,这一奇特的描写表达了她内心对往昔的追忆和美好逝去的悲痛之情。下阙“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深秋的菊花凋落了一地,主人公却早已提不起兴趣去赏玩它了,一个人待在窗边,等待着黄昏的降临,可黄昏真的来到的时候,却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秋雨,细如愁绪,不停地钻入耳朵,更添烦闷感。在词作最后,李清照直接抒发了内心的感受:怎一个愁字了得!整首词从环境、景物的描写转变为直抒胸臆,更让读者领会出一种李清照所想要表达的女性内心世界无法言说的愁思与痛苦。
四、总结
在封建社会中,社会生活的空间具有很强的性别文化属性。男性一般属于社会,女性则属于家庭。这种社会分域对女性视界形成了极大限制,也就是说,它使女性不自禁地把一切生活的寄托都归于爱情。而李清照的晚年不仅失去了爱情,也失去了她深深依恋的祖国,这种沉痛的打击却没有让这个坚强的女子倒下,反而默默承受了命运带给她的痛苦,在词作中展现了她勇敢、坚韧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邓依晴,《自是花中第一流——试论李清照诗词中的女性形象》,《大众文艺》,2014(23):18-19
[2]杨武,《“清”词“照”我——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淑女情怀》,《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旬刊》,2013 (4):103-104
[3]余敏,《酒泪相伴愁随一生——浅谈李清照词中女性形象》,《成功:教育》,2009 (12) :264-265.
作者简介:方梦迪(1996.12-),女,浙江省宁波市人,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文学。
论文作者:方梦迪 叶风芝 谭清元 汪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李清照论文; 女性论文; 少女论文; 内心论文; 主人公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词人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