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城市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们开始意识到新时期生态城市规划问题的重要性,因此要求相关部门必须系统、科学规划城市生态建设。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新时期生态型城市规划问题的探讨进行了分析。第一个方面是,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概念;第二个方面是,新时期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构建原则以及规划理念;第三个方面是,新时期生态城市规划的目标;第四个方面是,新时期生态城市规划的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生态型城市;规划问题;探讨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同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大力关注,因此,在新时期下生态型城市规划问题的探讨尤为重要。所谓生态城市,有它具体的系统内涵,即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生态结构系统等等。生态环境反应自然环境的诸多方面,如大气,水土,植被;生态结构包括人的活动及其产物,如工业与城市、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社会以至城市交通、能源消耗等等。这些系统内涵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只有综合集成,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因此,生态城市的要点就是建设成为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一、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概念
生态城市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狭义上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因此,为确保生态型城市建设和规划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要与规范城市规划标准相统一,并以此当做参考依据。所谓的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标准,就是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城市规划原则,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开发与建设,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能动的调控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通俗来讲,就是在城市规划中融入生态要求,并在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环境具体要求给予考虑,然后实现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的和谐、有机统一,最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时期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构建原则以及规划理念
(一)新时期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构建原则
在进行新时期生态型城市规划问题的研究之前,要了解新时期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构建原则,然后在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遵守生态城市规划的构建原则,从而能够有效地有利于生态型城市的建设。生态城市的要点就是建设成为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因此生态城市规划标准的构建原则主要包括:第一点是对应原则,即与国家生态市指标中与规划相关内容相对应,使城市规划能直接为建设生态城市,达到国家考核标准服务。第二点是兼容原则,即充分采纳与运用现有的规划地方标准与政策法规。第三点是简洁原则,即针对生态城市规划,省略常规规划标准中城市用地分类的内容。采取文字规定与指标表格相结合的形式,以达到简单明了的目的。第四点是地方原则,即城市生态建设的过程中,既要体现城市的特色,又要回应并解决城市生态系统现状问题。第五点是持续原则,即与建设生态城市的阶段相呼应,将规划标准作为伴随迈向生态城市目标的全过程的动态体系。
(二)新时期生态城市规划的理念
为实现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的和谐与有机统一,最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在生态城市规划中遵循以下理念。即要从整体上优化区域生态,统筹城乡的发展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复合生态效益;适应生态区域,保护自然环境;恢复土地健康,平衡控制城市开发;突出地域特色,尊重历史文化;优化能源效能,节约保护资源;鼓励社区建设,提供健康安全;应用传统适用技术,发展新型生态技术;立足现实基础,规划与生态系统共同衍进;强调社会公平公正,加强公众参与。
三、新时期生态城市规划的目标
(一)建立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有序结构
在新时期生态城市规划的建设中,要致力于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抑制过猛的人口增长,从而建立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有序结构。也就是说,在新时期生态城市规划的建设过程中,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相适应,要抑制过猛的人口增长,从而减轻环境的负荷。同时,要使土地利用类型和利用强度与区域环境条件相适应并符合生态原则,然后城市人工化环境结构比例要协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在新时期生态城市规划的建设过程中,才能够促进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建立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有序结构,从而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
(二)致力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同步化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区域背景,城市的活动有赖于区域的支持。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城市生态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调节城市生态系统活性,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离不开一定的区域。人工化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结构的建立也需要一定的区域空间。因此,新时期生态城市规划的建设,离不开区域生态系统的建设,所以在新时期生态城市规划的建设过程中,要致力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同步化。
(三)致力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要致力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而不能理解为限制、妨碍了城市经济社会系统发展,要将三者看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整体。致力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发展,实现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最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新时期生态型城市规划的策略
(一)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对生态化城市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能够确保城市规划和城市布局的合理性,实现人与生态之间的平衡,对生态城市规划进行科学地编制,促进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有机统一,构建经济、社会、环境相统一的生态城市规划体系,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立高效,健康,和谐的聚居环境,提高人们居住环境的质量,使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兼顾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从而达到协调统一。
(二)对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交通进行合理规划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汽车已经逐渐进入了千家万户。私家车的日渐增多,充斥着整个交通道路,不仅市交通堵塞的现象增加,而且小汽车排出的汽车尾气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因此,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做好城市道路建设,减少交通阻塞现象,降低环境污染,可以对小汽车出行采取限号规定,减少汽车的出行,提倡大家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对于距离较近的行程可以采用步行或者自行车出行。总之,新时期生态城市规划的建设,要对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交通进行合理的规划,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在新时期生态城市规划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和修复能力,不仅有利于资源的节约,而且也有利于减少废弃物,从而有利于生态城市建设。比如对于城市垃圾的处理,可以建立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便利的废弃物分类和收集系统,完整的环保工作体系和废弃物分类回收网络,实现从废弃物到资源的闭合循环,从而使资源的利用品质得到大大的提升。
结语
城市生态规划的科学内涵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倡导社会的开放性,经济的高效性和生态环境的和谐性。因此,新时期生态城市规划的建设,有利于建设一个有吸引力的,高质量的居住环境,改善居民的总体生活状况,同时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生态型城市规划的建设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浩,李建东.生态城市规划实效论——兼议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矛盾性与复杂性[J].城市发展研究,2012,(3).
[2]黄宇驰.生态城市规划及其方法研究——以厦门为例[D].北京化工大学,2004.
[3]沈刚.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敏感性分析和生态适宜度评价研究——以浙江省安吉县生态城市规划为例[D].浙江大学,2004.
[4]沈清基,安超,刘昌寿.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及规划建设的基本原理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0,(5)
[5]杨培峰,易劲.“生态”理解三境界——兼论生态文明指导下的生态城市规划研究[J].规划师,2013,(1).
论文作者:李立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城市规划论文; 生态论文; 城市论文; 新时期论文; 生态型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原则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