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中乙胺碘呋酮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黄红娟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目的:研究乙胺碘呋酮对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患者,把他们分为每组各有3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用乙胺碘呋酮治疗,比较疗效和副作用。结果:对照组实验的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服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40.0%,观察组患者服用药物后产生副作用的概率为6.7%,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药物相比,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患者服用乙胺碘呋酮,疗效更明显,副作用少,安全程度高。

【关键词】乙胺碘呋酮;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1-0100-02

患儿在接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时常会出现心律不齐的症状,我院详细分析研究了乙胺碘呋酮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中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成每组各3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男16例,女14例;年龄在0.5到5.2岁之间,平均(2.9±0.3)岁;观察组中有男13例,女17例;年龄在0.4到5.2岁之间,平均年龄(3.2±0.5)岁。经临床研究确认,患者都没有对药物出现过敏反应,且没有一般资料上的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研究的进展要以征得患儿家属的同意为前提。安排对照组患者服用常规药物(盐酸普罗帕酮片),每天分3次进行,共服用0.3克;对照组患者每天服用3次乙胺碘呋酮片,每次各0.2克。

1.3 判定标准

显效:患儿心悸、胸闷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的各种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患者的症状基本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更严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O进行分析处理,用(x-±s)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儿临床有效率为73.3%,试验组患儿临床有效率为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一般来说,处于怀孕状态的女性,任何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异常。除此之外,部分胎儿出生后,由于没有及时通道,这就导致了先天性心脏病的产生。在我国大量畸形新生儿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在其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严重影响了家庭生活和社会发展。目前医学界主要用手术来治疗的,但是术后会产生一系列并发症,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2]。为了探讨乙胺碘吠酮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效果,我院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3.3%;对照组患儿用药后副作用发生率为40.0%,试验组患儿用药后副作用发生率为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现阶段,乙胺碘吠酮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一般药物相比,它的效果更明显,安全性也更高,患者只需进行短期的使用即可见到明显的效果,避免了长期依赖药物的麻烦。除此之外,与药物注射相比,采用口服的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药物摄入过多,给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另外,有临床研究[3]表明,用乙胺碘吠酮治疗心律失常时一般不会造成窦性心率过缓,而且还可以防止患者血压降低。在本研究中,服用该药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3.3%,且基本不存在不良反应,与文献报道一致[4],意味着乙胺碘呋酮既安全又高效。

总的来说,使用乙胺碘吠酮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性高,应该得到大范围的推广。

【参考文献】

[1]高文波.乙胺碘呋酮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中的应用[J].中国处方药,2016(1):91-92.

[2]王丽琳,傅国平,徐海燕,等.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心律失常的分析与治疗[J].当代临床医刊,2015,28(3):1426-1427.

[3]孔英,徐卓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诊治[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7,24(3):175-178.

[4]李世杰.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相关心律失常的机制及临床研究[D]. 南京医科大学,2015.

论文作者:黄红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中乙胺碘呋酮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黄红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