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基本特征与衡量指标_农村人口论文

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基本特征与衡量指标_农村人口论文

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本质特征及其衡定指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化与论文,城镇化论文,指标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工业化的进展必然促进资本、产业和人口向城市集中,因而有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归宿或结果之说。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正是沿袭了这样一种发展模式而陷入困境。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的工业化是沿着二元道路推进,即城乡工业化的同步迈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城市化因不能容纳众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而出现了非持续发展的征兆。因此本文认为,以农村工业化启动农村城镇群建设,使农村城镇成为围绕大中城市的环状带,并构成农村市场的空间和农村要素聚集的载体,借以支持农业和城市产业,可能是协调城乡工业化并使之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一、农村工业化的目标指向

衡量工业化的进展有两个关键指标:工业总产值在GDP 中所占比重和城市人口在国内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从1760年的工业革命开始,英国花了90年时间使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并使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的50%。到1994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从1950年的28.4%上升到45%。预计到2025年城市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50%(联合国:世界城市化展望—1994年修正案)。

然而,比较各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却有十分惊人的相似之处。工业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化,最显著的标志则表现为工业比重的上升,尤其是在达到中等收入水平时,结构变化更为明显。 在人均收入达到265—520美元和521—1075美元的阶段,工业比重上升的幅度较大。就城市化进程考察,与工业化起步阶段相适应的城市化水平较低(20%以下);在工业化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提升较快(50%以上);当城市人口比重突破70%以后,城市化发展趋于缓慢或停滞。可见,工业化和城市化都可描绘成双“S形曲线”。在发达国家,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完成则表明两种同步趋势将被“后工业化”和“逆城市化”所替代。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实施工业化战略固然有利于壮大经济实力和加速经济增长,但由此而造成的两难处境也颇令人忧虑:一是工业化并未培育出高成长性或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为步入“后工业化”社会创造条件;二是城市化脱离农村片面膨胀,无助于农业成长和农民收入提高。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当对传统的工业化战略进行修正,提出一项有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的工业化战略。这种新战略的基本规定性可以概括为:“有一套满足各种基本需要的工业产品组合;应把生产放到人口众多的地区,即农村地区和小城镇进行;生产应以企业经营和技术方面的本国人才为基础;应当提供同国内资源相称的就业机会”。①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两个战场”。建国后兴起的工业化浪潮主要集中在城市,以大工业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其发展速度超过了城市工业,到1995年乡镇工业总产值已达到41500亿元,占全社会工业总产值的42.12%。应当肯定,我国工业化建设从城市主战场向农村地区分流,从而形成城乡两个战场的格局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选择。从理性的角度考虑,发展农村工业化应当符合以下三个目标:

一是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和农业或城市和乡村的“二元结构”矛盾,并非是一种自然历史现象而恰恰显示了城市的权力和资源配置的非均衡(世界银行,1986)。例如,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只有20%用于农村,而只占30%人口的城市却得到了80%的投资。在我国,工业与农业之间存在着悬殊的比较经济利益。以1981年为例,农业人均创造净产值615元,只相当于采矿业的15%、 制造业的14—64%、初级基础设施部门的17.8%和服务业的37.1%。1984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还只有1.71∶1,到1993年已拉大到2.55∶1。正因为如此,农村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追求产品附加值和收入的增长。而且,针对上述情形,我国乡镇企业要真正承担起“以工补农”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历史任务,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发展的力度。

二是有利于支持弱质产业成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是农业国家,相对于工业化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穷落后大都与农业的弱质性相关。关于农业的弱质性,主要是由于它使用非再生性的资本(土地)和较为落后的技术而导致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较低,而且是一个自给自足的部门(刘易斯,1954);普雷维什则认为,农业落后的原因和特征可以概括为:农业劳动力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重较大;农业劳动者使用较为原始的生产工具;人口增长率较高(普雷维什,1950)。至于如何解决农业的弱质性,又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刘易斯认为,只有优先发展现代的工业部门,才能为农业提供技术装备手段并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刘易斯,1954);普雷维什则指出,工业和农业必须协调发展才能解决农业落后的根本问题,农业与工业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农业离开工业或工业离开农业都无法取得“自主性”发展,因此,强调农业的技术进步是至关重要的(普雷维什,1951)。可见,发展农村工业决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追求收入增长的问题,只有当它同农业关联,并有利于支持农业成长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三是有利于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解决农业落后的根本问题在于提高农业生产率。李嘉图曾经强调农业进步对提高整个社会生产率的重要性,指出农业产出的增长极限也就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经济增长的上限。马克思也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②而且,农业一定程度的发展还是产生工业的基础和前提。然而,制约农业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地滞留于土地耕作。因此,如何把过剩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耕作中转移出来,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共识和政策目标。但是,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向何处又是一个难题。 在拉美地区, 尽管在1950—1975年期间有4000万农村人口流入城市谋生,但农村的失业和半失业人口仍不计其数(G·戈麦斯和A·佩雷斯,1979);1980年全地区1.37亿极端贫困人口中,农村人口占近60%(O·松凯尔,1993)。 我国从80年代兴起的农村工业化在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方面是比较成功的。在整个80年代,全国农村工业吸纳了1亿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这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机(辜胜阻、成德宁,1996)。

二、农村城市化概念的重新界定

显然,农村工业化在中国的成功尝试无疑为发展中国家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不过,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农村工业化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基本雷同,农村工业与农业生产的关联度较弱,形成所谓城乡工业同构化倾向;农村工业的布局不均衡,东部发达地区乡镇工业总产值占全国乡镇工业总产值的70%左右,而中西部地区只占30%左右;乡镇工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不断减少,如1984 —1988 年乡镇企业年均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1260 万人, 而1989—1992年平均每年只吸纳260万人;农村工业分散布点, 未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同步发展。据统计,1990年我国乡镇企业有80%分布在自然村落,12%分布于集镇,只有8%分布在建制镇。

可见,要解决我国农村工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除了要坚持以上所讲的三个目标取向外,还要提高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关联度,发展农村服务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尤其要抓住农村产业的空间布局(城镇化)这个关键环节。关于农村工业化的必然归宿——城市化问题,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曾下过定义:经济结构论者把农村城市化视为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中份额的上升(库兹涅茨,1971);经济发展论者将农村城市化理解为农村人口和经济活动逐渐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刘易斯,1954);社会发展论者则把农村城市化看作是农村由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转化的自然历史过程(高佩义,1990)。

我们认为,农村城市化不同城市化,尽管城市化的某些特征也适用于农村城镇,但农村城镇与一般城市相比应当具有自己的鲜明标志。这个标志就是农村城镇与农业的直接沟通与协调,其引擎和中介就是农村工业化。抓住这个要害,才能认识农村城镇化的本质。根据这一认识,本文把农村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定义为以下五个方面:

1.产业组成的关联化

产业组成是指各个产业部门的组合状况,通常表示国民经济第一、二、三次产业的集合及其构成比例。作为一种空间组合结构,一个国家内部的产业组成包括城市产业和农村产业两大系统;就农村地区看,农村产业结构表现为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复制,即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基本部门。但从实质上看,农村产业结构中只有农业才是原始产业,工业和服务业只是派生产业。换句话说,农业由于其自身的重要性决定了它是农村产业的基本组成,农业对其他产业成分有所依赖,但其他产业决不能脱离农业而孤立发展(刘朝明,1992)。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作为原始产业或基本组成是农村产业的“第一车间”,农村工业和服务业作为农村产业的“第二车间”和“第三车间”,必定要从“第一车间”吸纳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这就是农村产业组成关联化的内在规定性。象这样一种产业组成网络的结点只能落在农村工业和服务业聚集地的农村城镇,此外没有其他更为合理的选择。

2.经济要素的集中化

在农村产业中,农业再生产更多地依赖固定性资源(土地)和自然条件,即只有农业才是同自然的再生产一致的(马克思,1861)。由于这一特性,农业生产只能做到投入要素的集约化而不能使资源利用做到集中化。相反,农村工业化则通过资源配置的集中化表现出来:首先是束缚在土地上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实际上就是从生产率低的部门转向较高部门(王创、戴思锐,1996);其次是突破自然再生产周期的限制,利用有限空间集中投入资本、技术、装备等生产要素进行连续性的工业生产;再次是突破农业分散经营方式的局限,转而采取规模化的专业生产,从而有利于提高资源生产力和增进经济效益。农村工业化还会产生其他集中效应。如居住地的集中化、公共设施的集中化、服务业的集中化和市场的集中化等等。因而,农村工业化必然引起农村城市化的兴起,同时,农村城市化又是支持农村工业化发展的充分条件。总之,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之间有着内在联系,两者是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的因素。

3.就业方式的多元化

农业劳动力过剩是农村发展的最大限制。处于贫困状态的农民无论是企图提高农业生产率,或期望收入达到较高水平,都必然会作出向非农工作部门转移的选择。从各国实践中看,农业劳动力转移在初期阶段一般以就地转移为主,即流向农村小城镇。例如农村地区和小城镇提供的离土就业机会,非洲国家占2/3以上,东南亚国家为1/2—1/3。由于就地为离土劳动力提供的行业较少,且农村地区基础结构薄弱,以致发展中国家又出现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趋势。如非洲国家在近30年中有30%的农民转变为非农劳动者和城市居民。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也采取了就地(乡镇企业)和异地(城市民工)两种基本形式,但仍不足以解决问题。看来,乡镇企业布局的分散化和农民向城市的盲目流动,还需要通过发展农村小城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国江浙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在这方面已进行了成功的尝试。以色列在农村地区建立的“安静中心”,在为周边移民村提供社会化服务方面作出了示范。农村小城镇为农民就业带来的变化将是多种身份,既有专业的身份,又有兼业的身份,既有固定的职业,又有流动的职业。

4.经济运行的市场化

农村工业化的兴起,突破了农业自然再生产和农村自给自足生产方式的局限,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市场取向型革命。作为农村工业化的主力军,乡镇企业扮演着市场主体的角色。乡镇企业与农业的关联,不仅仅表现为为农业提供资金、技术装备和社会化服务,而且还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市场营销组织形式。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农户与市场的连结,这一点从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形式(市场+中介组织+农户)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丁力,1996)。按照传统的做法,农产品的市场主要是放在城市,工业品的市场则部分面向农村,这是一种不合理的市场分工格局。农村城镇化有可能成为解决这种分工格局的突破口。当然,把农村市镇作为农产品的市场,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当地非农居民的消费问题,而是着眼于对农产品进行加工、营销、运输、贮藏,以及发挥农村市镇对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功能。可以说,农村市镇是介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市场。这种过渡市场正是城市向农村的让渡与补偿。这种让渡与补偿,较之城市向农村提供资金、技术和工业品支持具有更为重要和更为长远的战略意义。

5.社区环境的生态化

农村是“绿色”的标志,因此,无论是发展乡镇企业或农村城镇,都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到头等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我国乡镇企业的急剧扩张和分散化布局却使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据报道,1990年我国乡镇工业排放废水18.3亿吨(1994年增加到43亿吨),排放废气1.22万亿标准立方米,工业废渣产生量1.15亿吨。目前全国遭受“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1.5亿亩,有82 %的江河湖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另一种现象,乡镇企业向农村集镇的集中过度又会挤占绿色空间,形成与“城市病”类似的所谓“农村病”。如温州、宁波、绍兴等乡镇工业发达的地区,小城镇多得几乎首尾相连,不仅难以产生城市规模效益,而且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可见,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小城镇必须坚持走城乡结合、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按照城乡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要求建设农村城镇,实现城乡人口流、物质流、价值流、信息流的良性循环。

三、农村城市化的指标体系

主体特征 衡 定 指 标

产业组成 1.农业与乡镇工业相关系数

关联化

2.城镇产业结构指数

3.城镇用地比率

经济要素 4.农产品加工增值率

集中化

5.农村城镇化水平指数

6.社会服务网密度

就业方式 7.非农化就业率

多元化

8.劳动力流动率

9.城镇劳动力比重

经济运行 10.农产品商品率

市场化

11.商品供需差率

12.商品购买力实现程度

社区环境 13.生态社会效益率

生态化

14.生态环境约束

15.生态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关联

主体特征计 算 方 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产业组成1.=Σ(x-x)(y-y)/√Σ(x-x)[2]·(y-y)[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联化 2.= √城镇产业产值比重×城镇产业就业比重

3.=(城镇占地面积/农业用地面积)×100%

经济要素4.=(农产品加工增值/农产品原料投入值)×)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中化 5.=√城镇常住人口比重×乡镇工业产值比重

6.=服务网点数/所服务地区企业数或居民数

就业方式7.=(本地城镇在业人数/劳动力资源总数)×100%

多元化 8.=[(流入本地劳动力+本地流出劳动力)/本地劳动

力资源总数]×100%

9.=(小城镇就业总数/本地社会劳动力总数)×100%

经济运行10.=(农产品市场销售/全部农产品产量)×100%

市场化 11.=(本期商品供需差额/本期商品购买力)×100%

12.=(一定时期已实现的购买力/同期社会商品销售值×100%

社区环境13.=以货币表现的社会效益/生态工程投资总额

生态化 14.各类污染物的环境容量≥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

15.=P'r=P·R·Δα·Δβ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进一步提出衡量农村城市化的指标体系,并对

各个指标的计算方法列于下表之内。

- -

表中计算方法1:X,Y分别代表农业产出量(x)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乡镇工业产出量(y)的平均数,Σ为总量符号。

计算方法15:用利润的增量(ΔP' r)来表示经济效益的变化,即当投入的资源量(R)不变,当系统流量的效率(α)发生变化时, 必然使产出的能量发生变化。

注释:

①《世界各国工业化概况和趋向》,第34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885、715—716页。

标签:;  ;  ;  ;  ;  ;  ;  ;  

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基本特征与衡量指标_农村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