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计算机公共课改革问题,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对计算机公共课缺乏兴趣及毕业生“就业难“这个问题进行思考,阐述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可行性实施方案建议。
关键词: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课;改革
1 传统授课模式
高等院校计算机类公共课课程内容具有应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特点,如大学计算机基础、网页设计和VFP等,针对操作性强的特点,以前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教师主要是通过PowerPoint演示等方法进行教学,学生记忆计算机操作方法和操作思路,然后在上机课中完成相应的实验内容。然而根据相关调查,约70-80%甚至更多的学生课堂上课到30分钟以后就开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玩手机等现象,如果教师不及时督促,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很不理想,甚至无法学习后续课程。因此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师理论教学和学生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原则,表现在理论授课和上机实践的时间间隔较长,学生对上一次课讲授的内容没能及时训练,知识得不到及时巩固,甚至有可能部分或大部分都已经忘记了,完全达不到掌握相关知识的目的。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是机房授课。
2 机房授课模式
为了强化实践,加强计算机类公共课中操作性内容的教学,我校计算机类课程现已开始采用机房授课的形式,这种模式是将公共课程的教学从传统多媒体教室改在装配有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和装有相应机房教学管理软件的机房上课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讲练结合,实时辅导,任务驱动,强化实践,注重实效,是一种“多媒体教室+机房+机房教学管理软件”的教学新模式,具有很好地实践性和及时反馈性,适合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机房授课模式使得教师可以在讲理论的同时,提出相关问题,启发学生思路,使学生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如果学生有疑问,教师可以当场给予指导,使课堂内容及时消化,不至于遗留下来,影响后续知识的学习。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要想使机房授课发挥最大的作用,还需要在机房软硬件方面给予保证。
2.1 保证机房硬件设备运行正常
由于计算机类公共课学生多、教学工作量大,所以当这类课程均采用机房授课模式时,对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就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一旦计算机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教学。为此需要对计算机采取多种防护措施,确保其时刻正常运行。为此我校机房采取了硬盘保护技术和网络克隆技术,协同管理机房的所有设备。首先是对硬盘进行保护,目前的保护方式通常有软保护和硬保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无论软保护还是硬保护都不能绝对保证计算机的安全,所以当硬盘被破坏不能进行还原时,快速恢复问题是机房管理中最大的难点。网络克隆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了强大的作用,提高了计算机的维护效率。
2.2 保证机房各种网络软件运行正常
要想使机房授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各种网络软件必不可少。首先机房管理软件可以对整个机房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其次网络教室软件可以使教师对学生和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管理。这些软件的使用使机房教学更加灵活。
机房管理软件应该具备对计算中心机房设备进行统一管理的功能。首先应该实现课程预约功能,要求本学期有课的学生必须在学期初或上学期末进行预约选课,只有预约选课成功的学生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使用机房。对于每门课程预设一定的权限,只有预约成功获得权限的学生才可以访问,而对于权限之外的软件不能进行访问,从而避免学生上课时打手机、玩游戏或浏览其它网页等。同时机房管理软件也应该具备对学生的考勤功能,尽量监控学生的迟到、早退和旷课等现象,并定期公布这些违反纪律学生的名单,督促他们尽快把重点放到学习上来。其次机房管理软件具备服务器中没有登记的非法用户不能上机,保证了上课期间非本班学生无法登录,从而断绝了其它外来因素进入课堂,打乱教学秩序的现象,保证了正常的课堂秩序。
机房授课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教师如何使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课堂内容和课堂秩序来学习,从而避免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学生在没有完全掌握该知识点的情况下着急自己动手操作,导致教师讲课与学生练习混乱,这显然不符合机房授课的初衷,为此机房网络教室软件的采用就显得非常必要。网络教室软件通常具有交互管理的功能,教师能够监控学生上课的所有状况,如控制学生端的操作,允许学生提问,给学生布置作业,收作业;同时教师在教室机上演示操作的时候,控制学生的计算机只能收看教师机的演示操作过程,而学生在此过程中无法操作自己的计算机,达到教师控制学生的计算机,从而控制学生学习过程的目的,这样通过网络教室软件能够实现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管理,避免以往机房授课变成学生自由上机的情况[5]。在实践过程中,我校在机房授课过程中利用凌波软件对课堂教学进行管理。该软件具有屏幕广播、远程遥控、屏幕监视、声音广播、双向对讲、网上配置、锁定电脑、发布消息等功能。其中屏幕广播可以实时传送教师或某个学生的电脑画面到某组或全体学生的电脑屏幕上,教师可以用这个功能进行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演示Word、Dreamweaver等软件的操作,还可以让某个学生进行示范;屏幕监视能够实现让教师或某个学生对某组或全体学生的电脑画面进行实时监视,教师可以不离开座位就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对整个网络上学生机的监控与管理;屏幕日志能够定时把全体成员的电脑屏幕画面,以jpeg图片文件格式,保存到教师机指定的文件夹中,便于无人值守或事后查看学生电脑的使用情况。
2.3 机房教学需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
当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由多媒体教室转向机房之后,教学方法也应该做出相应改变。在众多教学方法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适合于计算机类公共课机房授课的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通常由创设情境、确定任务、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四部分组成,体现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下面以Excel排序为例,来说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教学过程。首先,上课前给学生先设定一个情境,假设刚刚完成期末考试,在进行综合测评时要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序,要求利用Excel来完成这个任务;然后允许学生以组为单位先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和查看资料,学生已经掌握Excel进行成绩排序的函数使用方法;最后具体完成任务并由一名同学进行汇报。在此过程中设定任务完成时间为10-20分钟,当10分达到时,会提醒学生已经有几个同学完成了任务,从而刺激其他学生尽快完成该项任务。本例通过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克服了传统授课方法完全靠教师操作的缺点,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操作的能力。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难点是设计一个好的任务,这需要授课教师精心准备,只有科学合理的任务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结束语
多数高等院校计算机类公共课教学近几年才进入机房,这种新的模式更加符合当今计算机类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能够达到讲、练结合,提高学生理解和动手能力,培养具有较高计算机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由于这项改革在一些院校才刚刚开始,是否能够达到我们的预期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可新.论文科院校计算机类课程机房授课是在必行[J].办公自动化,2010.184:48,55?
[2]胡声洲,刘福来.高校计算机基础课机房授课模式探讨[J].科技经济?
论文作者:於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机房论文; 学生论文; 计算机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法论文; 管理软件论文; 课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