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泗阳县供电分公司 江苏宿迁 223700)
摘要:随着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的保障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能够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并阐述自动化技术对于电力系统发展的影响,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新技术
电力系统是将利用自然资源通过发电装置转化为电能,再利用配电线路、配电装置以及变压器等将电能输送到各个地方。而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就是基于电力系统运行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检测装置实现各个环节实施的自动化,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具有高准确度、高效率、综合调控能力强等特点,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极大保障。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进程
近年来,现代电力系统已经成为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以及电力设备于一体的多功能变电站。由于电力系统内元部件的发展,强化了电力系统的数据检测与采集功能,能够保证某一区域内的稳定发展。同时电力系统需要进行自动化处理的信息数据越来越多,需要考虑的因素种类越来越多,逐渐呈现出闭环控制的发展趋势。
现阶段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控制方案上趋向最优化、智能化、协调化、区域化等发展特点,由计算机自由选择一套最适合该电力系统运行情况的调控方案,并进行智能化监控,出现问题及时向上反馈。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分析上,更多的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搭建多机系统模型来应对和处理问题。在控制技术的应用中,自动化技术更多的体现出集成性特点,集合了微机、网络、电力线路、通信系统技术等综合性应用。因此其在人才队伍的构建上也打破传统单兵作战的方式,开始需要多兵联合作战[1]。
二、影响电力系统自动化未来发展的新技术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力系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现阶段主要有三项技术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有所影响,同时这三项技术也是电力系统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
(一)智能控制技术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影响
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在发展的40多年时间内主要经过了单输入、单输出控制的阶段;线性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及多机系统协调控制阶段;以及最后的智能控制阶段。纵观发展至今的控制理论可知,进行智能控制是其发展目标。电力系统智能控制技术能够解决传统控制技术无法解决的一些难度系数比较高的问题,尤其针对那些模型不确定、非线性程度比较高、要求适应程度比较高的系统而言,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更加高效的完成相应任务。在新形势下,电力系统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前景比较良好[2]。
(二)FACTS技术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影响
在电力系统发展急需高效先进的输配电技术时,FACTS技术应运而生。FACTS技术是主要是用来提高传统输配电质量以及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技术,又称“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或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技术通过在输电系统的重要部位处加装具有综合功能的电力电子装置,如ASVC静止无功发生器等通过大功率电力电子元件进行快速开关,从而对电力系统内的参数如电压、电抗等进行调整,进而保证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稳定。FACTS技术不同与其他高压输电系统,其是将电力电子系统、计算机处理技术、控制技术等高效可控的高新技术进行综合的新型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系统运行质量和安全系统,从而保证电能输送的质量和效率。FACTS技术主要应用于高压输电网络中,不仅能够减少输配电过程中电能的损耗问题,而且能够缓解资源枯竭的问题,节约能源。由此看来,FACTS技术不仅能够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而且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成本[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DFACTS技术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影响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于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供电质量问题也成为人们当前关注的重点问题。一方面供电质量严重影响电器设备的运行使用,甚至影响使用寿命和功能,另一方面供电质量对电力系统内电力电子设备也有一定影响,这使得现阶段对于供电质量、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DFACTS技术是一种主要应用于配电系统中的交流技术,其主要是针对供电质量不高等问题而采取的灵活解决方案,如在需求量比较大的供电端使用新型电力电子控制器等,从而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质量,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前景
(一)对于电力市场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电力市场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用户对于电能的基本需求,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以此为基础,对我国现阶段的电力市场的运作方式进行转变,通过应用新型技术促进供电质量和电能转换率的提高。同时对于我国电力市场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结合我国基本情况,提出最佳的电力系统运行模式[4]。
(二)对于智能保护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分析
通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进程课程,为了促进电力系统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如FACTS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实现电力电子装置的精准化、智能化、电子化发展,从而极大的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效率和质量。根据相关调查可知,通过应用自动化技术、设置分布式自动化处理装置,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三)对于电力设备检测以及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分析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力系统的综合性特点,就需要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中融入光纤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传感器技术、模式识别技术等新型技术,实现优势整合,从而能够对电力设备、部件的运行情况进行诊断,实现绝缘监测。同时为了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需要综合变压器、电容型设备、发电机等设备以及直流系统等组成相应的电气设备监控系统,实现对于设备的监控,便于做好及时调度工作。
(四)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培训仿真系统
为了更好的发挥自动化技术的作用,就需要对电力系统内的操作运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电力知识以及技能操作能力。现阶段电力系统运行人员一般是接受仿真系统的培训指导,就是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将电力系统最新成果与电力系统理论相结合,进行培训教学。
结束语:
现阶段,虽然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已经进入到智能监控、依靠计算机技术进行灵活调控的阶段,但是由于我国电力行业需求量比较大,电网建设比较复杂,而进行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在对电力系统未来发展新技术进行研究探讨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对于现有技术和设备的优化升级,早日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全覆盖。
参考文献:
[1]涂欣.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7(1):173-173.
[2]尹平.新形势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新技术及前景[J].数字化用户,2017,23(24):97-98.
[3]任子妍.电力自动化新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J].环球市场,2017(12):115-116.
[4]冯林涛.浅析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中国高新区,2017(2):64-65.
作者简介:
殷祥(1992.4-),男,江苏泗阳人,南京工程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士,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泗阳县供电分公司,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论文作者:殷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8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能论文; 系统论文; 质量论文; 电力论文; 现阶段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