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竞争:中外银行新伙伴关系的形成_银行论文

合作竞争:中外银行新伙伴关系的形成_银行论文

合作竞争:中外银行新型伙伴关系的形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伙伴关系论文,中外论文,竞争论文,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入世后包括外资银行在内的我国银行业,逐渐从自成体系和无序竞争,发展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阶段。面对外资银行带来的利益和挑战,无序竞争不是最佳策略,最好方法就是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进行合作竞争,即以合作求竞争,来共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形成中外银行“双赢”的格局。

一、中外银行合作竞争的概述

合作竞争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企业管理理论。它是从合作的角度对竞争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研究,去探求一种通过企业间有意识的相互合作去求得单纯竞争所得不到的经营效果的行为,即基于“双赢”(win-win)基础上的经营方式。合作竞争这个词是由Novell公司的总裁和首席执行官诺尔达创造的。而把合作竞争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由两位学者美国拜瑞·J·内勒巴夫和亚当·M·布兰登勃格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早提出来的。中国学者黄少安则于2000年提出了以合作为主线的“合作”经济学的新思路。

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中外银行也可以借鉴合作竞争思想来强化中外银行间的合作竞争关系。中外银行的合作竞争作为一种新型的竞争关系可以定义如下:中外银行合作竞争是有别于竞争和合作的一种博弈关系,由单纯的竞争、对抗转变为既有竞争、对抗又有协同、合作,合作的目的是为了竞争,竞争以合作为主要方式,合作与竞争为同一关系的两个方面,独立的竞争者通过合作强化竞争优势。

相对于传统竞争方式,合作竞争给银行业带来更多利益,因此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合作竞争关系日益成为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潮流。不同银行通过合作竞争,就形成了一种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关系,这种新型的关系就被称为伙伴关系。中外银行的新型“伙伴关系”(Partnering)可以理解为中外银行之间通过合作,以合作竞争的方式合力创造价值。中外银行的这种新型的伙伴关系是建立在中外银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的基础之上的。中外银行通过合作竞争建立的“伙伴关系”,可以汇集合作多方的核心资源优势研究新的市场关系,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共同研究与开发新产品,培育新的消费者群体;可以增进客户的满意度,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要;可以充分利用金融资源,规避防范金融风险,中外银行通过形成“伙伴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抗性竞争度,形成一种“双赢”局面。即中外银行双方(多方)都能从中获利,一方银行利益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另一方银行利益的减少。

中外银行合作竞争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对中外银行双方的互惠互利。中外银行需要从排他性竞争走向合作竞争,建立一种业务领域上相互渗透、服务手段上取长补短的全新伙伴式竞争合作关系,达到资源共有、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目的。

二、中外银行合作竞争动因的理论分析

中外银行进行合作竞争动因可以由以下的理论进行解释:

(一)资源依赖性观点

有关资源依赖性的观点是由美国学者佩弗和萨伦塞克在1978年提出来的。资源依赖性观点的前提假设是:1.资源异质性假定,即企业在资源/能力方面是不同质的;2.资源黏性假定,即至少在短期内,企业的资源能力具有“黏性”。其基本观点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复杂环境要求必须依靠其他组织才能获得所需要的资源,由于存在企业的资源异质性和资源黏性的约束,因此企业不得不通过组织之间的协调与管理,采取各种形式的合作,以解决对资源的需求,同时也降低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资源依赖性观点把环境视为一种获得稀缺资源的来源,从而认为企业在经营环境中需要依赖其他企业。资源的依赖性造成了企业战略的脆弱性,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可以看成是一种降低战略脆弱性,进而降低风险的方法。

中外银行都具有各自独特的竞争优势。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经营管理技术优势、国际声誉优势、薪酬待遇、激励制度优势、产品及业务创新优势以及国际网络优势等方面。而中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本土经营优势、国家信誉的支持、政策优势以及人文优势等方面。

由于中外银行存在的竞争优势的差异性和资源的相互依赖性,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可以看成是相互之间一种务实的做法。中外银行通过合作竞争共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改善金融资源配置的配置效率,促进资金合理流动,降低金融风险,共同把中国金融市场的蛋糕做大,则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都能够获得大的生存空间,实现双赢的良好局面。

(二)博弈论观点

博弈论为企业进行合作竞争提供了另一个角度。以“囚犯困境”模型为例,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单方背叛是占优策略,两囚犯都应将“坦白”作为各自的最优选择。而在多次重复博弈中,博弈双方通过相互合作可以获得比单方背叛更高的经济利益。美国学者罗伯特·爱克斯罗德进行的多次重复博弈试验提出一报还一报(TIT FOR TIT)策略。该策略以合作开局,随后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一报还一报策略对于揭示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合作行为的形成具有深刻含义。同时,如果个体能够重复采取该策略来处理之间的利害关系,他们就会开始形成小型的合作关系。随着参与合作的人数越来越多,最终合作的力量就会最终占上风,相互合作的个体就能生存下去。从这个角度来看,重复博弈所产生的一报还一报,已经渐变成了的合作博弈。黄少安也指出,由于现实中信息可传播性和知识可累积性,人们的有限理性是不断提高或递增的,“合作”可能比“竞争”在许多情况下更有利。

中外银行竞争是动态的竞争。在动态博弈中,由于信息相对完备、博弈具有重复和多阶段性,中外银行之间采取相互合作的态度是其最优选择,而激烈的对抗性竞争只会两败俱伤。

(三)交易成本学说观点

交易成本的概念最早是由科斯教授提出的,所谓交易成本,是指市场交易顺利进行所需要的费用或支付的代价,这包括在市场交易中寻找交易对象,签订交易合约,监督执行和履行合同,建立保障合同履行的机构等所发生的成本。节约交易成本是实行竞争合作的一个重要动机。科斯认为,市场协调和组织协调这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协调和配置资源的制度都是有成本的,科斯就把企业的边界定在外部交易成本与内部管理成本相等的地方,而企业的扩张与缩小则完全取决于交易成本的节约。威廉姆森认为,企业通过选择市场契约或内部管理这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来达到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最小化的目的。

根据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中外银行合作竞争的伙伴关系的建立就是为了获得一种成本最低的制度安排。一方面合作伙伴之间为共同的利益会自觉地避免机会主义行为,以维持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合作伙伴关系会帮助银行避免内部化生产其产品的需要,当银行通过其自身提供某些产品和服务的交易成本较高时,银行就会趋向于进行合作以降低这些成本,通过市场争取主动。

驱动中外商业银行合作竞争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利益,合作所带来的利益要大于不合作的利益。中外商业银行合作竞争可以看作是经济主体间分享合作剩余的活动,合作行动的完成包含着创造合作剩余和分配合作剩余两个过程。其中合作剩余是指中外银行通过合作所得到的纯收益R[,1]与如果不合作或竞争所能得到的纯收益R[,2]之间的差额R[,3],有R[,3]=R[,1]-R[,2]。对于任何一个参与合作的而言,必须R[,3]>0,否则各方就没有参与合作的动机。中外银行竞争合作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资源互补或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从而为中外银行提供了合作剩余的源泉。而参与合作的各方,由于参与合作的具体情况不同,会有不同的合作剩余产生。

三、中外银行合作竞争新型伙伴关系的内容

通过以上分析,由于合作竞争能够给中外银行带来更多的利益,即这种合作竞争关系是互惠互利的,因此,建立和加强这种新型伙伴关系是中外银行的共同需要。在实践中,中外银行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强化这种关系:

(一)开展技术合作

在技术合作方面,中外银行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开发潜在的市场,共同设计新的服务品种。中资银行具有熟悉本地市场环境的优势,而外资银行具备较强的业务创新能力。因此,中外银行通过在新业务领域包括证券化、信用卡、电子商贸、资产管理、信用保险以及商人银行等业务方面加强合作,就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达到既降低产品开发的成本又分散巨大风险的双重目的。一方面,外资银行可借助中资银行的网点扩大其影响力,使得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加快在中国的发展步伐。同时,由于获准进入我国的外资金融机构大多是国际著名的跨国银行或是其母国中经营业绩优秀的银行,它们的进入给我国带来了先进的经营技术、融资渠道和管理手段。中外银行通过有关人员培训、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以及有关最佳国际惯例的技术和经验交流,对于我国金融机构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业务技术,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参股中资商业银行或举办合资银行

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是中外银行合作的重要途径。2003年12月银监会发布了《境外金融机构投资人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以制度化和透明度建设为宗旨,以进一步促进和规范境外金融机构对中资金融机构的投资入股行为。随着这种合作的深入,外资银行的持股比例趋于提高,参股的途径日趋多元化,外资银行对被参股银行的影响力也逐渐深化。通过引进外资银行参股,或与外资银行建立合资金融机构,中资银行机构获得了补充资本金的重要手段,增强资本充足率,又可得到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促进银行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扩大对外影响力,享受国际品牌效应,为国际化经营和境外资本运作提供必要的铺垫。

外资银行入股首选中小股份制银行,尤其是那些资本总量较小,较容易控制的中小银行。外资金融机构通过参股中资金融机构,可以迅速实现本土化,找准切入点,借助中资金融机构的资源优势、网络优势以及与客户的渊源关系,迅速扩大业务和产品范围,占领市场。

(三)结成战略联盟

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在资源和能力上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而与此同时,用户对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层次和要求越来越高。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市场也将越来越多地提供标准化的金融产品。这样,中外银行就可以联合起来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实现在信用卡、销售结算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和特约商户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以降低成本,从而保持和提高银行的竞争能力。中外资银行在通过合作竞争建立广泛的战略联盟的过程中,中外银行可以采取相当灵活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对与之联盟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进行调整。例如,在进行项目融资时,就需要中外银行通过动态的合作有效地组织包括项目评估的银行家、专业人员、信用评级机构和市场营销专家等各类资源。中外资银行通过建立广泛的战略合作,就可以达到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的目的。

四、中外银行在建立伙伴关系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慎重选择合作伙伴

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是中外银行成功实施伙伴关系的关键步骤之一。建立竞争合作的伙伴关系确实可给中外银行带来切实利益,但由于实行此种策略具有较高的风险,因而,应慎重选择合作伙伴。按照尼尔·瑞克曼的观点,评价标准包括:第一,是否存在创造贡献的潜能;第二,是否拥有共同的价值观;第三,是否存在有利于伙伴关系的环境;第四,伙伴关系的机会是否与企业本身的未来相谋合。如果上述四个条件均符合的话,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合作伙伴。

(二)合理分配合作剩余

中外银行的合作竞争伙伴关系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要使这一合作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需要平衡各个成员银行合作剩余分配。合作剩余的分配应该体现效率和公平。中外银行合作伙伴在制定合作剩余分配时应遵循的原则包括:第一,互惠互利原则。即分配方案可使每个合作成员的基本利益得到充分保证;第二,效用最优化原则。即从实际情况出发,全盘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合理确定合作剩余分配的最优结构,促使各成员银行实现最佳合作、协同发展;第三,风险补偿原则。在制定分配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各成员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大小,对承担风险大的成员应给予适当的风险补偿,以增强合作的积极性。

(三)构建合作竞争激励机制

为克服中外银行伙伴关系内部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减少和克服机会主义行为,使伙伴关系有效地实施下去,就需要构建有效的合作竞争激励机制。其中声誉激励是形成合作的基础。声誉是一种能证明个体行为取向特征的非常重要而有效的信号,对于形成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声誉效应使得各方为提高声誉重视对自己行为的约束。但合作如果仅靠声誉和信用来担保,则其基础是脆弱的,还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外在制度,来惩罚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保证合作的顺利实施。

标签:;  ;  ;  

合作竞争:中外银行新伙伴关系的形成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