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南城供电分局 523000
摘要:本文主要从供用电合同履行与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目前供用电合同管理存在的难点及问题、解决措施分析,这几方面介绍了题目。本文旨在与同行探讨,共同进步。
关键词:合同管理;难点及问题;措施分析
一、供用电合同履行与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是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和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社会的法制建设逐步深入,由于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法制经济。经济利益双方的约定和合同就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依据。所以当前供用电合同的履行与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日益突出。而且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电企业将会逐渐变为供电商的角色。供用电合同也是规范和约束供方和用方的行为,满足双方的需求,完成经济交往的重要手段。所以要认真签订和履行好供用电合同,规范合同管理,强化合同意识。另外,由于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公民的法制观念将逐步增强,广大客户对电力服务和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供电企业也必须依法适时调整经营方针和策略,以供用电合同形式来协调好供电方与用电方的关系。
(二)是电力企业实现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通过供用电合同的履行和管理,不仅要使供电企业正确行驶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而且要使企业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因违法违规经营导致民事赔偿,行政处理。通过供电方和用电方的共同履行供用电合同来最终完成电力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全过程,最终实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合同的履行与管理实质上就是效益管理,合同管理同样创造效益。科学、规范和严格的供用电合同管理是电力企业实现自身效益的必要手段,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供用电合同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履行期长,其管理也是艰巨而严肃的。
(三)是电力企业贯彻诚信服务,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合同是市场运作的根本纽带,合同行为是企业对外行为的重要表现形式,《合同法》也明确规定合同的权利行使、义务的全面履行都应当遵循诚实守信和自愿公平的原则,通过供用电合同的签订履行将能提升电力企业的诚信和自律程度,打造企业的诚信形象,规范企业的营销管理,强化优质服务,不断提高企业营销管理水平,通过供用电合同的一视同仁的管理方式,不论大客户还是小客户都不以其小而忽略,不以其大而失控。所以,诚信履行供用电合同既是积极开拓用电市场,扩大客户群体的有效营销手段,同样也是优质服务,诚信服务的具体体现,它不仅能保证供电方规范营销行为,促进增供扩销,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能赢得客户和社会对电力企业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二、目前供用电合同管理存在的难点及问题
2.1缺乏对用电客户履约能力的预控和约束在现实工作中,供电企业往往遇到这样的问题:
①目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一些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增加,因资金链断裂引起的关停、转移、倒闭事件屡见不鲜,且将长期存在,这种企业实际已无能力履约缴纳电费,对电费回收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
②产权分界点在签订合同中明确后,相关的维护和运行义务的归属应该严格按照产权分界点划分进行,但实际操作中,因用电企业无相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能力,加之供电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用户对供电企业的普遍期望,用电客户往往将自身产权范围内的设备运维职责和故障引起的损失转移或归咎于供电企业。有时供电企业迫于社会舆论压力,不得不超越合同约定范围进行抢修等,而这些活动一旦造成二次损失或引起不满又很难得到合同和法律的保障。
2.2合同主体资格易变动,定位困难
签订合同的主体需具备民事行为权利和行为能力,否则,该合同处于无效或效力待定状态。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主体认定困难。
①用电企业在用电过程中,一旦发生营业执照没有通过年检、变更或被注销等情况时,供电企业很难第一时间通过有效的途径核实客户法人资格的合法性并采取相应措施,仍与该企业维持或签订供用电合同。
②政府政策调整时,对用电方资格的重新认定缺少相关的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土地管理等政策出台后,相关用户的性质和合法性势必发生变动,供电企业在执行省级政府的相关文件时对用户的界定比较清晰,但是对地方政府,特别是乡镇一级政府的在这些工作中对用电企业的定性很难有清晰的定位,基层供电企业对这些合同主体的资格认定存在盲区,这些都给合同的签订和管理带来困扰。
2.3基层合同管理漏洞依然存在
在县级供电企业,尤其基层供电营业所中,供电企业合同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疏漏,未签合同、合同签订不及时、合同条款不规范、内容附件不完整、信息更新不到位等现象还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
(1)合同内容前后矛盾、用词用语不严谨、权利义务约定不明确、不完备,导致约定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等,不利于合同的正确履行和责任的清晰认定。
(2)由于电网及负荷调整改造,用户供电线路名称、编号发生变化,信息更新不及时,以致所签合同中供电电源、产权分界点等与现场不符,易发生纠纷。
(3)在发生合同变更和合同转让的法定情形时,忽视对合同的书面变更及重新修签,合同有效期届满时未及时续签,致使发生纠纷时无所适从。
(4)合同附件不完整。当合同并签订人并不是用户法人,而附件中法人对合同签订人的授权委托书缺失,那么一旦发生法律纠纷,供电企业将难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解决措施分析
3.1划清合同分界线,明确客户产权范围
对合同中的重点内容和敏感条款的修订要谨慎细致。
①清晰界定产权分界点。对供电设施的产权分界点要描述到电力设施上确切的位置,并附产权分界点图形,必要时也可附照片加以说明。图形上所反映的供电方式、产权分界点、计量点、用电计量装置关系与合同文本中填写的内容要前后对应。
②明确电费缴费细节,特别是对分次结算、分期划拨、预付费等用户的电费缴费方式的描述一定要明确且与事实相符,避免争议。
③对用户的权利义务要明确,特别是对产权分界点以内的设备维护等容易发生纠纷问题要有精确说明。
3.2加强人员教育培训,实现合同管理专业化
供用电合同管理是一项涉及生产经营、用电营业、计量稽查、供电优质服务等多个专业的综合性业务,因此,规范的合同管理必须有一支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自我约束能力,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解和应用水平,沟通协调较好能力的专业队伍做支撑。
①开展职业道德培训。将职业道德教育与生产经营管理有机结合,加强员工对本职工作的正确认识,稳定其对自身工作的情感,提高他们在合同管理中的自我约束能力,提升其对企业的忠诚度。
②开展合同管理流程标准的培训。学习合同管理相关制度、办法、流程,进一步明确相关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③开展合同条款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针对统一下发的格式合同条款,逐条解读条款的意义及可能引伸的法律问题,并就客户可能提出的异议展开探讨,给出规范的解释。尤其应加强对产权分界、电价分类、电费结算方式、违约责任等容易产生分歧和纠纷的知识点的解读。
④开展合同系统应用培训。不仅要学会利用合同系统起草、会签合同,更要通过系统的合同到期提醒,合同问题检索等功能的应用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和效率。
⑤开展沟通礼仪培训,促使相关人员增强与其他部门沟通配合的能力,提升与客户交流和谈判的水平,确保合同规范、及时签订。
3.3严格履行分级审核会签,实现合同签约流程化
要完善供用电合同的管理,提高合同签约质量,审核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通过制定完善的合同分级审核制度,并严格执行,使签订中存在的问题被提前发现并整改,保证供电企业和客户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供用电合同履行审核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和层级的密切配合,根据工作实际,襄州公司建立了分层级分专业的立体审核体系,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审核质量。第一级,基层站所层面,抄表人员负责起草供用电合同,对合同的条款进行全面初审;第二级,在公司管理层面,生产部门负责审核供电线路、产权分界,营销部门负责审核计量方式、电价执行、自备电源、电费回收等重点环节,合同专业负责再次的全面把关;第三级,分管经理亲自审核签约。
结束语
以上几个方面工作需要严格执行,既可以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也有效制约了在供用电合同管理中出现失职、越权或滥用职权行为,保护供用电双方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魏炜.企业合同管理制度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2(5):23~25.
[2]汪洋.浅析如何规范电力企业合同管理[J].知识经济,2012(2):78~79.
[3]任如芳.加强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的若干思考[J].时代金融,2012(8):45~47.
论文作者:叶志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1
标签:合同论文; 合同管理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产权论文; 客户论文; 企业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