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相关基本规则对印度钢铁工业发展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印度论文,工业发展论文,钢铁论文,规则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印度于1994年4月15日签署了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最后文件,成为WTO的创始成员国 。加入WTO既为印度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要求印度调整与WTO基本规则不相一致的现行 政 策、法规,从而对印度经济发展形成新的挑战。本文拟结合WTO相关基本规则,分析其对印 度钢铁工业发展的影响。
一、独立后印度钢铁工业的发展
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迅速推进工业化计划的必然结果就是钢铁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大 。 印度自独立初开始,就把发展钢铁工业作为战略任务来考虑。对于尼赫鲁总理来说,钢铁是 国民经济力量的象征,也是未来印度繁荣昌盛的先兆(注:鲁达尔·达特等:《印度经济》,新德里,1998年版,第586页。)。
1947年独立时,印度的钢铁生产设备总能力为130万吨,其中,塔塔钢铁公司为100万吨, 印度钢铁公司30万吨(注:鲁达尔·达特等:《印度经济》,新德里,1998年版,第587页。)
;独立后,虽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就已经考虑钢铁工业的发展, 但大规模的钢厂建设是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实施的。1954年印度与克鲁伯——德马格联合 企业签署了在鲁尔克拉建立1座综合钢铁厂的协定。1955年印度同前苏联政府签定协定在比 莱建第2座钢铁厂。1956年又同英国财团签署在杜加普尔修建第3座钢铁厂的协定。同时提 出使两家私营钢铁厂生产能力扩大1倍的计划,即塔塔钢铁公司的设备能力扩大为200万吨, 印 度钢铁公司的设备能力扩大为100万吨(注:印度政府:《1999年印度参考年鉴》,新德里,第431页,表20.4。)
。新建的3座公营钢铁厂的设备能力均为年产100万 吨钢,分别于1956年动工,1959年开始投产,而两家私营钢铁厂的扩建工作也于1959年完成 。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又分别在比哈尔邦的波卡罗和安得拉邦的维沙卡普兰修建了2座 公营钢铁厂。此后,又在杜加普尔修建了合金钢厂,在萨勒姆修建了不锈钢厂(注:印度政府:《1999年印度参考年鉴》,新德里,第431页,表20.4。)。1997~19 98年度,印度主要大型钢铁厂的钢铁产量为:比莱钢厂:粗钢422.3万吨,销售钢352.4万吨 ;杜加普尔钢铁厂:粗钢136.5万吨,销售钢125.9万吨;波卡罗钢铁厂:粗钢353.4万吨, 销售钢274.8万吨;鲁尔克拉钢铁厂:粗钢117.6万吨,销售钢118.0万吨;萨勒姆钢铁厂: 销售钢17.7万吨;印度钢铁公司:粗钢29.8万吨,销售钢29.8万吨。上述6家钢铁厂合计的 粗钢产量为1 059.6万吨,销售钢产量为918.6万吨(注:印度政府:《1999年印度参考年鉴》,新德里,第434页,表20.4。)。
除了大型、综合型钢铁厂外,印度政府还鼓励建立用电弧炉炼钢的小型钢铁厂,1990年3月 底时,全国共有179家小型钢厂,其生产能力在1997~1998年度底达847万吨,占全印钢产量 的30%(注:印度政府:《1999年印度参考年鉴》,新德里,第432页;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第587~588页。)。
这样,印度钢铁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例如,粗钢总产量从195 0~1951年度的150万吨,增长为1997~1998年度的2 470万吨;成品钢总产量从1950~1951 年度的100万吨,增长为1997~1998年度的2 340万吨。1998~1999年度,印度的粗钢总产量 为2 310万吨,成品钢总产量为2 382万吨。又例如,印度从一个钢铁净进口国,转变成为一 个钢铁产需量大体平衡的国家。1960~1961年度,印度的钢铁进口量为132.52万吨,1970~ 1971年度为68.34万吨,1980~1981年度为203.11万吨,1990~1991年度为192.05万吨,199 6~1997年度为225.79万吨,1997~1998年度为246.73万吨,1998~1999年度为226.65万吨 。而1996~1997年度印度的钢铁出口量为270万吨,1997~1998年度为300万吨,1998~1999 年度为240万吨,均高于当年钢铁进口量(注:印度政府:《1999~2000年度经济调查》,第S-83~85页;印度政府《1998~1999年度经济调查》,第107页。)
。由此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印度 的钢铁工业已经实现了自给有余,略有出口。而每年进口200万吨左右的钢铁,主要是满足 国内市场对不同种类、型号钢铁的需求,属调剂余缺性质。当然,在钢铁进出口额上,印度 仍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因为印度出口钢铁产品价值低于进口钢铁价值。
印度具有发展钢铁工业的许多优势,如印度拥有大量高品位的富铁矿,而更重要的是铁矿 和煤矿很接近,有利于降低钢铁的生产成本。此外,印度现已能自己独立设计、建造大型钢 铁厂,这也是印度钢铁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尽管拥有这些优势,印度的钢铁工业与世 界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仍面临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
二、WTO相关规则及对印度钢铁工业发展的影响
WTO相关规则明确规定了各成员国应当履行的义务和所享有的权利,它既为印度钢铁工业的 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要求印度调整与这些规则不相一致的政策制度和经济运行体制,从而 对印度钢铁工业的发展形成新的挑战。对印度钢铁工业发展关系最为直接、影响较大的主要 有以下相关规则。
1.《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相关规则与印度钢铁工业发展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在前言中明确指出,某些管辖投资待遇的措施会对贸易造 成限制或扭曲效果,于是该协议规定任何缔约方不得实施违背《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3条 “国民待遇”和第11条“一般禁止使用数量限制”的任何措施。协议后附有一份清单,列示 出被认定为与上述条款不符的措施,即:当地成份要求、贸易平衡要求、进口用汇规定、国 内销售要求。该协议所禁止的措施不仅包括上述强制性措施,还包括那些“采用后会带来利 益 ”的措施。虽然该协议未对“利益”二字加以解释,但其所包含的是包括与税收有关的所有 形式的“利益”,且含义也比“补贴”二字更宽泛(注:郑志海、薛荣久主编:《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
9年8月,第67页。)。由于印度长期奉行对外资既利用又 限制的政策和外汇管制政策,为该协议所禁止的措施多数都与印度有关,尤其是在当地股权 要求、技术转让要求、外汇平衡要求、贸易平衡要求等方面,印度历来对外资都有严格的强 制性规定(注:参见陈继东:《独立后印度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56~62页。),钢铁工业也不例外。
印度1956年的工业政策将钢铁工业列入表A,即新建钢厂只能由政府进行。虽然允许当时现 存的私营钢铁厂扩大生产能力,但印度政府把钢铁工业视为其经济计划的坚实核心,力图通 过建立一系列公营钢铁厂使公营部门占据钢铁生产的主导地位。因此,上述一系列大型综合 性钢铁厂的兴建都是印度政府与外国政府或企业签订协议而实施的,不允许外资插手印度的 钢铁企业建设。对于外资与现存私营钢铁企业之间的合作,印度政府则通过许可证制度、外 汇管制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加以管制。在这种经济运行体制下,公营部门日渐占据了印度钢铁 生 产的主导地位。例如,1950~1951年度时,印度的钢铁产量全部是由私营部门生产的,而到 1997~1998年度时,公营部门的钢铁生产占全印钢铁总产量的85%(注:鲁达尔·达特等:《印度经济》,新德里,1998年版,第589页。)。
尽管印度自1991年以来实施力度较大的经济改革和政策调整,已经逐步放宽了对钢铁工业 的管制措施,允许私营部门和外资进入这一行业。但到目前为止,与WTO相关规则相比还有 相当距离。加入WTO,使外国的资金、技术及其先进管理办法能更方便地进入印度钢铁工业 ,从而有利于缩小印度钢铁工业与世界发达国家钢铁工业之间的差距,促进印度钢铁工业的 技术进步和发展。但另一方面,印度钢铁工业失去过去所享受的国家保护之后,将面临来自 国外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印度钢铁工业现存的公营部门效率低、长期持续亏损、设备利用率 不高、行政作价制度等等问题将更加凸现。公营部门钢铁厂还没有做好迎接外来竞争的准备 ,大量小型病态钢铁工厂的生存问题也是不容易解决的难题。概言之,全面开放钢铁工业既 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重大的挑战。
2.《进口许可程序协议》相关规则与印度钢铁产品市场开放
《进口许可程序协议》要求进口许可制度是透明的和可预见的。协议要求有关各方公开足 够的信息使贸易商了解授予许可证的根据。该协议强调进口许可程序的非歧视性,力图减少 行政管理措施的随意性。
印度自20世纪50年代初即开始实施一套严格的许可证制度,其中的进口许可制度成为实施 进口替代贸易政策的有力工具。尽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实施经济改革,逐步放宽了进 口许可制度的管制力度,缩小了非自动许可的范围并减少了相关项目,逐步扩大自动许可项 目并简化批准手续。但从总体上看,印度至今仍是一个实施较为严格进口许可制度的国家。 因 此,该协议的相关规定使得印度必须进一步改革其许可证管理制度,才能适应该协议的要求 。而在这一调整进程中,印度必须考虑进口与出口的平衡和国内市场开放程度等一系列问题 。
加入WTO使印度面临开放钢铁产品市场问题,这对印度来说,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方 面,开放钢铁产品市场可以更好地满足国内市场对各类钢铁产品的要求,从而有利于促进经 济发展。印度的工业化进程迄今尚未完成,国内市场对各类钢铁产品的需求持续旺盛,对某 些种类的钢材的需要则长期靠进口来满足,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印度一直是钢的净 进口国。为了保持贸易平衡和外汇平衡,印度长期通过进口许可制度来控制钢材进口规模, 许多需要进口的钢材因得不到许可而难以进口,从而不利于经济的更快发展。随着印度参与 WTO程度的加深,钢铁市场将进一步开放,这一问题将得到缓解。同时,开放钢铁市场还有 利于国内企业获得质优价廉的钢材。长期以来,印度钢铁产品实行行政作价制度,钢材价格 受政府管制,严重背离市场规律。由于印度公营钢铁厂严重亏损,效率低下,设备利用率低 。致使产品成本高,价格也居高不下。在国内保护市场条件下,这一套体制尚能维持运行, 但一旦钢铁市场对外开放,国外质优价廉钢材将对本国同类产品形成挑战,国内用户有可能 获得价格更低的钢材,从而有利于提高下游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开放钢铁市场 还有利于印度钢铁出口扩大。如前所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印度钢铁出口量已经超 过了钢铁进口量。WTO相关规则要求各成员国均应开放国内市场,这将为印度钢铁产品的出 口扩大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遇。
但另一方面,开放国内钢铁产品市场将对印度钢铁工业形成激烈竞争。主要表现为:第一 ,钢铁企业的经营困难加重。如上所述,印度公营钢铁企业目前面临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 是在长期国内保护体制下形成的,积重难返,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扭转。钢铁产品市场 的开放将打破过去公营钢铁企业产品通过分配体制进行销售的局面,用户通过市场购买自己 所需钢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公营钢铁企业有进一步加大亏损的危险。第二,国内钢铁产 品价格波动加大。如上所述,印度钢铁产品价格长期受行政控制,严重背离市场规律,在开 放钢铁产品市场条件下,国内产品面临同类进口产品的激烈竞争,产品价格随行就市,过去 钢铁产品价格相对平稳的局面将难以为继,价格波动幅度加大难以避免。
三、印度的相关对策及实施效果
由于WTO相关规则对印度钢铁工业发展具有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双重影响,印度政府正在利用 相关协议所设立的过渡期和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规定来分阶段逐步达到相关要求,以减轻对 印 度钢铁工业的冲击,趋利避害。
1.印度的钢铁工业政策
近年来,印度政府对钢铁工业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主要内容包括:
(1)对私营部门和外资开放钢铁工业。根据1991年7月印度政府新的工业政策的规定,包括 小型钢厂在内的整个钢铁部门已从许可证管制中解脱出来。私人投资者和外资现在可以自由 进入钢铁工业而不再需要办理相关许可证。印度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改革来大幅度地增加其钢 铁生产能力。这与WTO的相关规则是一致的。但需要指出的是,印度政府为了掌握管理外资 进入钢铁部门的手段,保留了“选址许可”规定,即在允许外资自由进入钢铁部门的同时, 外资在什么地点设立钢铁企业需要办理“选址”许可证。这样,印度政府可以从钢铁工业布 局的角度来引导外资在印度设厂的地区选择,不符合印度钢铁工业布局规划的设厂要求可以 不发放“选址”许可证。这与WTO的相关规则不尽一致,但却是印度维护本国钢铁工业利益 的一种措施。
(2)取消对钢铁产品的价格和分配控制,实行市场定价和自由流通。这项改革措施出台后, 已经导致多种钢铁产品的价格上涨。
(3)取消钢铁产品的进口限制,所有钢铁产品都已允许自由进口。
(4)降低钢铁产品的进口关税。钢铁产品进口关税下调后,有利于缓和国内钢铁市场因取消 行政定价而导致的钢铁产品价格上涨。此外,用于钢铁生产的进口投入物的进口关税也相应 作了调整。例如,在印度政府1998~1999年度预算中规定,用于钢铁生产的7种投入物从特 别关税中免除,具体列出的“二等品”和“次品”钢铁生产投入物也被允许以特定的C.I.F( 成本、保险加运费)价格进口(注:印度政府:《1998~1999年度经济调查》,第99页。
)。又例如,在印度政府1999~2000年度预算中规定,免去 钢铁产品进口的非正常关税(注:印度政府:《1999~2000年度经济调查》,第113页。)
(5)设立政府钢铁部门工作小组,专门研究该行业发展所面对的各种问题,对政府提出相应 解决办法和对策(注:印度政府:《1998~1999年度经济调查》,第99页。)。
(6)加大投资力度,增强本国钢铁工业竞争力,逐步向外国开放印度市场。钢铁工业是印度 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印度政府明确表示要加大对这类基础产业的支持,并在各年度预算安 排中注意增加投资(注:《对外经贸研究》,2000年7期,第5~6页。)。总的来看,印度政府的钢铁工业政策随着工业政策改革的推进而不断调整,使之既与WTO规 则接轨,又保护国内钢铁工业正常发展,收到一定成效。
2.近年来印度钢铁工业的发展
从印度钢铁工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看,印度政府的上述应对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表 现为:
(1)加入WTO后,印度钢铁产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加入WTO前的1994~1995年度,印度的粗 钢总产量为1 590万吨,成品钢总产量为1 780万吨。1995~1996年度粗钢产量增加为2 248 万吨,成品钢产量为2 140万吨,1996~1997年度粗钢产量为2 386万吨,成品钢产量为2 27 0万吨,1997~1998年度粗钢产量为2 470万吨,成品钢产量为2 340万吨,1998~1999年度 粗钢产量为2 310万吨,成品钢产量为2 380万吨。在上述4年时间里,印度粗钢总产量增长 了45.28%,成品钢产量增长了33.70%,其持续增长态势是确定的。由此可以看出,加入WTO 对印度钢铁总产量增长的积极促进作用是明显的。
(2)开放钢铁产品市场并未导致印度钢铁产品进口贸易失衡。加入WTO前的1994~1995年度 ,印度的钢铁进口总量为216.14万吨,价值11.63亿美元。1995~1996年度钢铁进口量为219 .92万吨,价值14.56亿美元。1996~1997年度钢铁进口量为225.79万吨,价值19.34美元。1 997~1998年度钢铁进口量为246.73万吨,价值14.21亿美元。1998~1999年度钢铁进口 量为226.65万吨,价值11.78亿美元(注:印度政府:《1999~2000年度经济调查》,第S-34页。)。在上述4年中,印度钢铁进口量仅增加了10.51万 吨,进口价值仅增加了0.15亿美元。由此可见,开放钢铁产品市场和允许钢铁产品自由进口 并未导致外国钢铁产品“潮水般”涌入印度市场,钢铁进口量和进口价值均保持了相对平稳 的态势,增幅不大。
(3)印度钢铁进出口贸易逆差稳中有降。1996~1997年度印度钢铁出口量为270万吨,价值2 39.6亿卢比,当年度进口钢铁225.79万吨,价值686.6亿卢比,虽然出口量大于进口量44.21 万吨,却有407亿卢比的贸易逆差。1997~1998年度印度出口钢铁300万吨,价值293.7亿卢 比,当年度进口钢铁246.73万吨,价值528.1亿卢比,出口量大于进口量53.27万吨,贸易逆 差降为234.4亿卢比。1998~1999年度出口钢铁240万吨,价值250.9亿卢比,当年度进口钢 铁226.65万吨,价值495.6亿卢比,出口量大于进口量13.35万吨,贸易逆差为244.7亿卢比(注:印度政府:《1998~1999年度经济调查》,第107页;《1999~2000年度经济调查
》,第123页。)。由此可见,近年来印度在保持钢铁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的同时,使贸易逆差稳中有降。
(4)印度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略有改善。近年来国际市场钢铁产品价格略有下降 ,这从印度进口钢铁的平均价值中可以看出。例如,1996~1997年度印度进口钢铁的平均价 值为每万吨3.04亿卢比,1997~1998年降为每万吨2.14亿卢比,下降幅度达42%,1998~199 9年度为每万吨2.1866亿卢比,与1996~1997年度相比,下降幅度为39%。在这种情况下,印 度 出口钢铁的平均价值却持续上升。例如,1996~1997年度印度出口钢铁的平均价值为每万吨 0.8874亿卢比,1997~1998年度增加为每万吨0.979亿卢比,上升幅度为10.3%,1998~19 99年度进一步增加为每万吨1.0454亿卢比,比1996~1997年度上升了17.80%(注:印度政府:《1998~1999年度经济调查》,第107页;《1999~2000年度经济调查
》,第S-85页。)。印度出口 钢铁平均价值的持续上升,是其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的反映,结合同期国际市场钢铁产品价 格下降的背景来看,在这期间印度钢铁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改善的态势是明显的。
总的来说,在开放钢铁行业和国内钢铁市场条件下能取得上述成效,应当说是相当不错的 ,说明印度政府所采取的对策已收到一定成效。
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