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李 杰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李 杰

李 杰 黑龙江省鸡西市实验中学 158100

一、挖掘教材特点,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挖掘教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概率预测这一课,在教学时我做了如下改进:模仿商场的活动,设置了一个转盘,让学生体验中奖的可能性。我还把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幸运52”中翻笑脸的游戏引入课堂,极大地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养成会想问题、会问问题、会钻问题和会拓展问题的好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感而发地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这一点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他它有利于学生树立起科学的思想与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如在上“用字母表示数”时,讲到关于用火柴棍拼n个正六边形所用火柴的根数时,不是由我直接得出结果,而是鼓励大家动手拼一拼、摆一摆,在实际操作中,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了多种结果,如:1.5n+1,2.6n-(n-1),3.4n+2n-(n-1)等等,我表扬了同学们的大胆思维,敢于创新。这样,同学们不知不觉地参与其中,乘着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我适时地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代数式,哪个最简便,最直接。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心理压力减轻了,从而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解题,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独创性。整节课,人人有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说理、动脑思维的机会,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得出结论,教学效果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

二、把握适度设问,培养学生敏捷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是否适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敏捷性。这里所说的适度,就是指设计的问题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认识规律,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的发展。如果教学每节内容都能设计出适度的问题,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思维的积极性也就会自然产生,教师再辅之以恰当的启发点拨,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也就会越来越敏捷。教学中,经常听到有的老师埋怨学生“笨”,思维迟钝,脑子不开窍。其实,这与教师教学时提出的问题有关,或启而不发或发而不着边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有个别学生确实存在着智力差异,但是,教师这时首先应冷静思考一下,设计的问题是否偏离了大多数学生的认识实际。

三、突出纵横比较,培养学生求同思维能力

人们认识事物是从区分事物开始的,而要区分事物,首先就得进行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求同过程是从相关联的具体材料中进行比较,从而归纳出规律性结论、寻求到共同点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设计一些比较型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同能力。在学完“相似三角形”后,我让学生从定义、判定、性质等方面比较“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相似多边形”与“全等多边形”、“相似多边形”与“相似三角形”,找出异同点,发现联系及区别;学完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的内容后,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性质和判别的异同点;在解题教学中进行题设、解法、结论的比较等等。这样在比较中学习,不但沟通了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有利于让所学知识形成网络体系并加强了记忆、理解、掌握和应用,而且使学生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对事物本质规律的理解水平相应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求同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利用变式训练,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能力的同时,不要忽视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求异思维,就是抓住特点,寻求变异、伸展扩散的一种思维活动。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敢于设想,大胆创造,标新立异,独树一帜,随时注意多方位思考,变换角度思维,使他们思路开阔,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的心理状态,通过活跃的思维达到求异、求佳、求新。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等问题创设求异的情境,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探索问题的能力,同时设计一些开放型问题,通过寻求问题的结论或条件或某种规律,来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讲解“求解相交两圆的圆心距”的问题时,学生往往会犯得出一个解而丢掉另一个解的错误。我先用运动的观点向学生解释两圆相交的形成,当两圆相切时,如果一圆的圆心继续向另一圆的圆心靠拢,当两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两圆相交。然后我在黑板上画出了圆心在公共弦两侧的相交两圆,待学生根据已知求出圆心距后,让一圆的圆心继续向另一圆的圆心靠拢,当两圆的圆心在公共弦的同侧时,再让学生计算两圆的圆心距,这时学生发现在相同已知条件下两种情况算得的结果并不相同。由此得出两圆相交有圆心在公共弦的两侧或同侧两种情况的结论。学生通过类似的“变式”练习,不仅有利于彻底根除多值问题中漏解的毛病,而且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也会逐步增强。

五、发挥深度联想,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

人类的创造活动,往往离不开创造性联想。心理学家认为:把不同事物联系起来思考,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方式。事物之间总是互相联系的,在数学教学中概念、规律的形成,总是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的转变,若能把握好其转变过程,充分利用类比联想、化归联想、数形联想、反向联想、因果联想等进行创造性的联想,再根据所学内容和课型进行设计,就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

论文作者:李 杰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6月总第17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1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李 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