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营销及其应用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企业论文,及其应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企业营销,包括理论和实践方面,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已形成其固有特征,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现实中的我国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营销,却面临着种种矛盾与困惑,是经济轨转型的客观反映。因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市场营销,任重而道远。
一、现代企业营销的基本特征
综观国内外企业市场营销规律性,可从下几方面表达其基本特征。
第一、以服务营销求企业生存发展。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组织产销活动日益明显。从而正确处理产、供、销关系,重点是强化服务营销,成为企业经营核心所在。所谓服务营销,就是把顾客当代社会一切有物品或劳务需求的消费者,当作服务对象;并以此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原动力,而展开多元化、系列化、全方位的销售服务。具体如在产品结构上,不仅满足现实需求,更着眼潜在需求;产品质量上,从高起点高投入着手,设计出高质量产品去占领市场,同时还从市场细分化策略中开发出差异产品,去满足特定消费需求;在销售服务上,以整体产品观念,实现产品信息与实物的结合,去指导流通、交换全过程。或如保健品营销,既要有产品合格证件,还要有营养有效成分、功能所占比例资料,使用、保管、运输条件方法等,从而使消费者获得放心,大胆购买使用的保证。有资料表明, 企业或公司服务质量提高1%,则销售额增加1%。〔1〕因此,同时还坚持现场指导、跟踪调查、巡回服务等,亦常见于现代企业活动之中。
第二,以战略观总揽企业市场营销。现代企业管理突出一个特点,就是从生产、财务管理,转向战略管理为主。这种管理重心转移,乃是市场环境变迁、竞争剧烈化的客观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企业营销,应有战略观或从战略高度去总揽企业开拓市场营销的全过程。一般可分解为业务发展战略、市场营销战略和企业形象战略等三个战略目标。如业务发展战略,作为基础战略,可以有密集性增长、一体化增长、多角化增长等战略规划的选择。〔2〕再如, 目标市场和市场营销组合的确定,构成了市场营销战略的基本内容,是企业实现总体战略的重要环节。此外,反映企业整体水平的形象战略,能以良好形象争取顾客的长期合作,亦成为企业开发市场的根本所在。凡此种种,涉足市场之初,就应有所筹谋,发展过程应求同步协调,才有战略系统营销增效作用的效果。
第三,以系统论协调企业营销行为。现代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运行,母子系统的相互依赖关系,越来越突出。其营销行为必然受到系统论的约束。系统论成为企业营销行为的重要理论基础,或可有如下“四观”含义:“整体观”,指影响企业营销因素各部分,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共同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目的观”指企业营销作为一个子系统,应受宏观环境因素或母系统的制约,并为一定目的的服务;“相关观”,指企业营销与各职能部门,相互关联、协调一致性;“适应观”,指企业营销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或可转化为:(1 )企业与外部环境,通过营销功能作用,如资源输入——产品输出——社会反应——修正营销行为,达到动态平衡性;(2 )以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有序行为,形成共同为消费者服务的整体性、(3 )以营销诸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实现营销组合的高效性、协调性等。最后,通过这种动态平衡性、整体性、高效协调性的实施,来体现系统论中的可控制性。
第四,以营销创新激发企业内潜。现代科技发展,消费水平提高,市场环境变化不羁,竞争剧烈状况等,推动着以产品为基础的营销诸要素不断衍生组合;营销创新,成为企业适应衍生组合、求得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现代企业如何实现营销创新?首先,组合要素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等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之间,多元化策略的应用,能派生出丰富多彩的组合个体形式。其次,科技进步、生产力水平提高,应用于诸如产品的多层次开发,价格的合理化调整,促销手段的推陈出新,合作伙伴的优化选择,为营销创新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再次,坚持企业创新构思发端于社会进步,来源于发展变化中的最好市场机会,或把握了与市场需求的吻合性,与市场环境的无相悖性等,都能激发企业无限的创新活力。从而成为众多优秀企业长期执着的追求。
第五,以信息论引导企业创新决策。现代企业各种营销决策,应以市场调查和预测为基础。一项有成效的决策,一般都依据于准确、可靠的市场信息。对一个企业来说,一项重大的营销决策,实际上就是其未未营销科学的设计,从而构成“信息——决策论”的基本内容。如从市场信息分析中,必须考虑影响企业营销的各种因素,原料来源的保障条件,以及这些因素、条件的协调配合;还必须考虑到决策目标,如何按系统、层次的横向展开和纵向伸延等问题。所以有人比喻,企业管理组织机构好像人的骨骼,而信息源则好像人的神经系统。运用信息论指导营销活动时,要求信息具有完整性、效益性。所谓信息的完整就是信息来源必须全面、真实、准确、可靠,只有完整的信息,才有决策成功的把握。一般的信息系统由采集和利用两个子系统组成,保证这两个子系统的双向沟通畅流,是现代企业营销决策的必要前提。此外,还要善于利用信息的开放性,有的放矢地推介企业产品、价格等创新动向,达到留住老客户、招徕新客户的目的。
二、现实企业营销面临的困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为我国全面推进现代企业营销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处于新旧经济体制换型时期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其矛盾与冲击而致市场营销面临诸多困扰。
一是开发投入不足,市场创新乏力。当代世界市场,科技进步推动,发明创造层出不穷,新产品源源应市,需求花样不断翻新,从而向每一个企业提出严重挑战:必须大力开发新产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才有生存立足市场之地。而这正是我国企业受困的症结所在,关键是抱残守缺者多,开发紧迫感、使命感欠缺。比较国外,尤其发达国家企业开发投入比重尤为明显:从事技术开发的人才,一般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5—20%,开发投入经费一般占企业营销的5—15%。〔3〕两项投入比例差距十分悬殊:如梅州市国营大中型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不足职工总数的3%,新产品开发费用仅占销售收入的1%(均低于省均水平)。 〔4〕如此低的投入,哪来高质量的产品开发?
二是消化引进失衡,难成创新生产力。改革开放打开了视野,引进带来的效益比较直观可见;但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却常被忽弃或遗忘。据资料,发达国工业引进与消化吸收所花费用的比例,一般为1:10; 而我国恰恰相反,为10:1。从现代企业营销考察, 这是一种缺乏战略眼光的短视行为。诚然,站在竞争前列的企业,所投入的每一种费用,都是为了开发创新,或是形成开发创新的生产力。引进是其中一种投资形式。而消化吸收则是更具开发潜力,或形成创新生产能力数以倍位计的、意义更深远的一种投资形式。有人把仅有引进而无(或很少)消化创新的投资行为,喻为“猴子摘桃”(意边摘边扔),难道这不正是我国许多实力雄厚的企业,却缺乏生机活力的现实写照吗?梅州市物资总公司属下的一个企业,肯花上百万元引进一套自动化起吊设备,却不肯花钱搞技术培训,操作维修又跟不上,用了两年就让它睡大觉,结果又回到肩挑人拾的老路上去。此类典型不胜枚举。
三是盲目开发引进,抑制了创新效果。赶时髦追潮流,固然有争雄创新的积极因素一面,但按现代企业营销观,追逐市场目标时,应去掉共同需求,选择有特色需求,才能形成自有产品特色。而我国“追新赶热”族,却往往以盲目性,或急功近利行为,削弱了自有特色的光泽,常见于“热过而冷”,难有创新效果的持续。如梅州市在80年代中后期的食品饮料开发热中,有关专家早已呼吁,易拉罐生产已饱和,且有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之嫌;而有的部门企业,还硬着头皮上了3 条生产线,目前开工率不足30%。90年代,一度水泥热销,但随着广梅汕铁路及205、206国道收尾或竣工,水泥需求急剧下降,高潮时形成的巨大生产能力,目前只能利用60%左右。又据资料,80年代以来,梅州市引进的产品开发项目,粗略估计,与国内(省内)重复率达98%,而产出品却因质量低劣,成本过高,无法与珠三角抗衡,只能在低产出——低效益中艰难地维继。〔5〕
四是经营思想不端,丧失市场主动权。因缺乏对市场经济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在经济体制转轨中,企业常发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悖的行为。如:不重视销售渠道的选择和培育,盲目波动价格,造成市场混乱,亦为不法奸商侵权和牟暴利行为产生可乘之机;企业促销手段不从做足功夫着手,而是追求眼前利益,或如广告失实,盲目模仿缺乏创意,难达“捉客”效益;推销手段仅从实现自身产品价值出发,很少为满足社会和消费者利益着想;以狭隘利益为目标,不讲求产品内在质量,片面追求外型或包装精良;以卖出商品为最终目的,很少进行售后服务等等。企业由于种种经营不良行为,而丧失市场主动权者,梅州市亦累见不鲜。近十年间,有的部门,部、省优产品比重呈直线下降趋势;商标侵权案280多起,伪劣假冒行为累禁不绝;周转失灵, 造成产品积压,仅梅州市物资公司达9000万元;产不对路、销售困难者乃至亏损面达76%等。
三、建设有特色企业营销的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改革传统意识,立足现代营销。
如前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变革守旧意识,实现重心转移,即由以生产为中心,转变到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以满足社会整体和长远利益需求为营销立足点。这种新型营销观,要求企业善于发现顾客需求,更要努力创造需求,创造满足需求的多种手段。现代企业营销观,不仅要深刻认识服务经济时代产品与服务难以分割,服务遍及每个角落条件下,企业营销的基本规律;更要树立服务营销信念,并要求全体员工为之共同奋斗。只有形成共同价值观,才能寄望以有计划的企业整体活动,去满足顾客的现实和潜在需求,进而才有企业价值的实现。
思考之二,改善组织机构,强化营销职能。传统管理体制,多头管理,层次过多,形成企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运转不灵;近年改革机制转换有所触动,但未有根本性改观。而营销时代企业组织机构显著特点,将是从劳动分工转变为以产品分工为主的组织形式。企业生产靠内部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分工而设置的组织机构,将让位于外部产品分工为主的组织形式,以适应“先营销、后生产”为主要手段的需要。为此,必须逐步减少企业管理层次,改变“重生产、轻经营”,“重供应、轻销售”的组织结构。具体如:逐步扩大基层的营销管理职能,增强中间层次协调经营的职能,而战略规划和战略控制,则主要集中于上层决策部门。企业组织机构职能以产品分工为主;有能力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还可利用跨国公司产品分工的有利条件,易于适应国际市场并轨的需要。
思考之三,重视资源开发,提高创新活力。传统时代,企业生产活动以开发自然资源为主,来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而在营销时代,将以营销创造价值作为企业活动的主要内容。为此,从市场调查到产品开发,从市场试销到实现批量生产,以及市场策划到售后服务等,每个环节都需要有专业人才去加以构思创新。对一个企业来说,谁拥有人力资源,谁拥有市场资源,谁就能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因而,许多有作为的企业,都把人力资源和市场资源开发,视为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通过不断努力,增强实力,提高企业知名度,使之成为杰出人才的献身场所。所以为开发市场资源,而重视市场渠道的选择,如建立稳定的市场分销渠道,与中间商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特别注重选择对市场创新颇具潜力的分销商和传播媒体,施以互利互惠的信赖感等,皆不失为增添活力的明智之举。
思考之四,重构企业文化,形成内凝聚力。未来营销时代,随着企业实现效益途径的取舍,或由单纯追求规模经济效益,转向追求整合经济效益,而有企业文化的自身特点。整合经济不仅存在于企业外部的产品分工,而且存在于企业内部,劳动者整体素质改善——重点文化技术、技能的不断提高过程,或现代企业文化形成过程。生产时代的劳动,以简单或复杂劳动为主,企业对职工有较大的支配权,企业文化教育以灌输式为主。而营销时代,随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职工的劳动将以创造性劳动为主——现代企业文化启发式、激励式培育的必要条件。职工参加企业劳动,将不仅仅限于获得基本生活资料为满足,而在于提高生活质量、获取更高层次的需求,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为目标。而对于有创业精神的职工,又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为此,企业必须为之提供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重在鼓励其去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并激发其为企业、个人的潜在价值的实现,而孜孜以求的探索奉献精神,从而形成以内凝聚力为核心的现代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
注释:
〔1〕《市场营销导刊》1994年第2期。
〔2〕《市场营销学》中央电大1993年2月版第37页。
〔3〕《市场营销导刊》,1994年第4期,第14页。
〔4〕《梅州企业》,市经委刊物,1993年第3期,第17页。
〔5〕《嘉大经济调研资料》,1994年7月。
标签:市场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