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命若琴弦》寻找生命的意义论文_张小林

从《命若琴弦》寻找生命的意义论文_张小林

(武汉大学,湖北省 武汉市 400072)

摘要:史铁生的《命若琴弦》写于20世纪80年代,在那个众小说流派层出不穷的年代,史铁生通过简单的故事和朴素的语言,用理性的思维进行突破,在荒诞的现实中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小说《命若琴弦》实际上通过两个方向探索着生命的意义,一是向人自身以外进行探索,向外部环境探索,通过外物来为自己的生命寻找意义。二是向内探索,通过体验生命的过程寻找生命的意义。而无论是向内还是向外都是无法单独存在的,必须是向外和向内同时进行寻找,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

关键词:史铁生;《命若琴弦》;生命意义

小说中的老瞎子和小瞎子是残缺的代表,他们的世界没有光明。他们每人一把三弦琴,走乡串户,靠着说书谋生。在老瞎子的琴槽里,他的师父为他封着一张药方,在他弹断一千根琴弦之时,就可以取出这张药方,抓药治病,使眼睛复明。所以对于老瞎子来说,使眼睛复明成了最终极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弹断一千根琴弦,是实实在在地弹断。所以就如同小说标题一样“命若琴弦”,老瞎子的生命的意义就在这琴弦之上。而琴弦对于老瞎子来说,是身外之物,而通过琴弦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实际上就是一种向外的寻找。

实际上这和我们的生活极其相似,我们通过向外的寻找,给我们设定目标,我们常常把希望目标看做是生命的意义。我们上初中的时候,考上好的高中是我们的目标,到了高中,考上好的大学是我们的目标,到了大学,一份好的工作是我们的目标。当我们的达到这些目标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喜悦的,我们可以说找到了生命的意义,而当我们在为这些目标奋斗的时候,我们看见目标就在前方,那便是我们活下去的意义。而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依然会时时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例如考出好的成绩,得到老师同学家人的称赞的时候,这些称赞能使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所以我们生活中很多的人都在向外寻找着生命的意义,外物带给我们的满足是我们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不论是来自他人还是他物。当然这样的方式也是极具意义的,希望,目标等对于我们的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假如当时老瞎子的师傅告诉他是要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或许老瞎子到死都没有弹完依然是看不见,但是在他死去的时候是带着希望的,至少不是遗憾和麻木的。老瞎子或许就是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才要求小瞎子弹完一千二百根。这就是要给小瞎子一个活下去的希望和目标,也就是小瞎子生命的意义。

当这个目标达到了以后,老瞎子兴高采烈的去找药,结果发现那希望的药方只是一张白纸,一直支撑着老瞎子的精神堡垒顷刻间崩塌,他的心弦断了,就像是一根不能拉紧的琴弦,再也难以弹出赏析悦耳的曲子。他“在药铺前的台阶上坐了一会儿,他以为是一会儿,其实已经几天几夜,骨头一样的眼珠在询问苍天,脸色也变成骨头一样的苍白。有人以为他是疯了,安慰他,劝他”(史铁生《命若琴弦》),所以当希望失去的时候,生命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所以老瞎子也就这样堕落下去。但是他最后想到了小瞎子,想到了小瞎子和兰秀儿,而不巧的是,兰秀儿果然嫁到了山外去了,小瞎子的希望也瞬间没有了,所以当老瞎子找到他时,依然选择将那个谎言延续下去,告诉小瞎子只有弹断一千二百根才行,这是在小瞎子希望破灭的时候给他注入了新的希望,帮助他找到了生命存在下去的新的意义。从这儿就更加凸显了希望目标等外物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但是老瞎子在希望破灭之后是如何撑下去的呢?他一路上回忆之前的种种经历,在那时不论是翻山赶路弹琴,还是心焦忧虑都是欢乐的,他想到了师傅的话“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所以他明白了,生命真正的意义不在与那个目标,那个目标只是一个谎言,是不存在的虚无,而他一生的经历体验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

至此,小说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开始由外转向内,开始由外部的事物转向人自身。因为在向外探索的时候,除了我们自己,我们探索的那个对象是不稳定的,正如小说中的那样,我们很多的目标是谎言,是虚无,是不存在的。而且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的目标希望等也在不断受到冲击,或许是希望的破灭,或许是目标的已经实现。而探索对象的不稳定,往往使我们失去生命的意义,甚至于失去我们的生命。

目标的虚无就如同小说中的老瞎子,本身的目标只是一个谎言,所以当谎言被揭穿的时候就是崩溃的时候。而目标的实现也会给人很大的空虚感,当我们的目标愿望得到满足之后,伴随着喜悦的往往是莫大的空虚和失落,这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奋斗的方向而生命不知所措,以至于走向堕落。所以,我们才要向内寻找生命的意义。

小说中的向内寻找就是体验生命的过程,这个时候,寻找生命的意义的主体就变成了我们本身,外部的种种变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样看待这样的变化,怎样体验这些变化。这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自我的重要性。但是有时候外部的种种变化之会击倒自身的,有时候我们是不容易发现那些好的积极地变化的,所以我们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还是会受到种种制约。

我们生命的意义不一定是要得到外物的反馈,开花就只享受开花,不是为了结果才开花,外界的种种变化都不是开花的意义,开花本身才是意义所在。就如同暗夜里的夜明珠,不是为了照明而放光,是因为享受放光而放光,黑暗和光明都没有影响。所以我们生命的意义根植于我们自己,我们只有向自己追问自己生命的意义,才能在外界纷乱的变化中依然前行。

但是这里必须强调一点,追问自己不是只有自己,向内寻找也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为所欲为,生命的意义必定是内外的结合,就如同最后老瞎子悟到的一样,在弹断那些琴弦的过程中,享受生命的过程,在大的追求下找到自己内心的意义所在,那样即使是大的目标无法实现,还是可以在自己内心的满足下继续前进,否则就会沦为自私自利的小人。

生命的意义不在某个固定的时间,也不仅仅是会实现某几次,它是伴随着我们生命的时时刻刻,它存在与生命中的点点滴滴,所以只有向外的探索和向内的探索相结合,才能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同样属于他人社会的,长久而不破灭的生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璇.存在的价值——探寻史铁生小说《命若琴弦》的生存意识[J].名作欣赏,2017(24):125-127.

[2]宿亚琳,王君.史铁生小说《命若琴弦》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J].黑河学院学报,2017,8(07):179-180.

[3]张惠玲.苦苦追寻“生命”的意义——由《命若琴弦》看史铁生的生命哲学[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08):122-123.

[4]史铁生.命若琴弦[M].北京:求真出版社,2012.1

作者简介:张小林(1996.09-),男,民族:土家族,湖北省武汉市人,学历:本科。

论文作者:张小林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  ;  ;  ;  ;  ;  ;  ;  

从《命若琴弦》寻找生命的意义论文_张小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