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教育与中学地理课程改革_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教育与中学地理课程改革_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教育与中学地理课程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课程改革论文,地理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华大地正在积极稳步地推进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地理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中学地理新课程确立并贯彻了一些新的课程基本理念,这些理念是地理新课程的精髓、灵魂。地理课程改革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地理科学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影响侧重在教学内容的革新和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上,而可持续发展教育所起的指导作用和影响则更加全面、更加深刻。中学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及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课程设计思路、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无不融入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想。

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环境问题古已有之。从古至今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在发展变化。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远流长,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都保持有传统的“永续利用”思想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哲学家子思和孟子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强调“天道”和“人道”或“自然”与“人为”的合一。“天人合一”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古代哲人圣贤的这些谆谆教诲作为我们的祖先维护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了人类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一种最宝贵的,也是一种最朴素的、自觉的理性认识,代表了人类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东方的起源。

20世纪是人类对可持续发展思想觉醒和复苏的一个世纪。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源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深切反思和热切关注。18世纪初工业革命以前,环境问题处于萌芽阶段。当时工业生产并不发达,由工业生产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还不突出。自工业革命后,尤其是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人口膨胀和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很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热”。人类在创造了空前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极其沉重的环境代价,环境问题随之恶化,并从局部地区向全世界蔓延,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和谐、健康和持续发展。痛定思痛,迫使人类开始反思和总结自己所创造的文明,努力寻求新的发展模式。

20世纪50~60年代是人类环境意识觉醒和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孕育的时代。自20世纪50年代后,基于对环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敏感认识,西方许多中小学教师对此表示关注,凭着自发的热情,开展起环境教育方面的工作,主要讲授一些有关环境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旨在唤起中小学生对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关心。在这时期,人们提出了许多关于发展的观点,其中最有代表性、最有影响的是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中提出的重要结论:单纯的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发展本身除了“量”的增长要求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总体“质”的方面有所提高和改善。

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1962年在其《寂静的春天》中以自己的勇气、智慧和远见卓识,向人类发出了痛心的警告:化学物品还在污染环境,如果人们对杀虫剂的危害不予重视,那么鸟类将首先灭绝。到那时,原来生机勃勃、百鸟争鸣的春天将出现死一般的寂静。她还告诫世人,人类一方面在创造高度文明,另一方面又在毁灭自己的文明,环境问题不解决,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卡逊所提出的警告,不仅引发了全球的环境运动,而且也开始改变了科学的方向。人类不得不认真回顾自己的发展历程,对自己干扰自然界的行为进行重新认识和采取行动,探索走出困境和新的发展道路。

20世纪70~80年代是人类对环境与发展关系认识发生飞跃的年代,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与环境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1970年4月22日,由美国哈佛大学丹尼斯·海斯发起并组织了第一个“地球日”活动,要求美国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保护地球。1972年由一个非政府的国际性协会——“罗马俱乐部”编写的《增长的极限》一书出版,提醒人们注意地球的承载能力,提出了“不要盲目地反对进步,但是反对盲目的进步”“发展是有限制的”“科学技术是有限制的”等很有启发的观点。在这样的背景下,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第一次把环境与发展问题提到世界议程上。会议向人类发出了“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独一无二的地球”的呼吁,并通过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文献《人类环境宣言》。该宣言指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这次会议所取得的成果,把人类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推进一大步,“唤起了世人的环境觉醒”,构成了人类迈向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国际社会对全球环境问题的认同与关注,希望设立国际环境教育项目,推动跨学科在校内和校外及各级教育层次上进行的环境教育。为此召开了一系列的国际政府和非政府间的环境教育工作会议,许多国家的环境教育就是从那时起步的。

自斯德哥尔摩会议以来,人类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开展了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探索。“可持续发展”作为当代科学术语是1980年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制定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明确提出,并作了系统阐述的。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新发展观》一书中指出:新的发展观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在的”,其经济发展不仅包含数量变化,还包括收入结构的合理化、文化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以及其他社会福利的提高。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4月, 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可持续发展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同年12月,该报告经过联合国第42届大会通过。

宣言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作了经典性的概括:“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满足下一代人需求能力的一种发展。”它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原则:(1 )公平性原则。即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2 )持续性原则。发展必须以不超过环境与资源的承载能力为前提;(3)共同性原则。 人们应认识到我们的家园——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应该是共同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正式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为了进一步解决发展进程中的环境问题,1992年6月, 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举世瞩目的环境与发展大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认同。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正式确认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全世界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大方向。不久,中国政府立即开始行动。1994年3月,我国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实施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的国家。1996年,我国正式提出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在此基础上,21世纪初我国又提出了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发展观。

2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确立是人类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而深刻的变革。这一思想不仅是一种经济、社会、环境发展战略,也是一种全球伦理观,使有不同政治观点、道德观念的人得以沟通。这一思想既对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又展现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同时也使传统教育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实施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人类在世界观、发展观、道德观;在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对于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关系处理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公众是否认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这是实施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公众认识、参与的前提是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教育,教育是可持续发展从抽象的概念到实际行动的关键。

在众多教育中,环境教育首先把握了机遇,面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挑战,做出了积极回应。环境教育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促使自己重新定向,在环境教育的理念、目标、体系结构和内容上进行革新,并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可持续发展思想促使环境教育从自发状态进入自觉状态,从主要对应环境问题,传授环境知识,发展到对环境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和目标,使之更加迅速深入地开展。

《我们共同的未来》认为:“为达成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转变,教师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21世纪议程》有两个词语出现的次数最多,一是可持续性,二是教育。该议程再次肯定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极为重要,明确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重建教育”“目前对人类活动和环境的内在联系的意识仍然相当缺乏,提议开展一个全球教育活动,以加强环境无害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价值观和行动。”“从小学学龄到成年都接受环境与发展的教育。”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1992年制定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旗帜鲜明地提出“环境与发展教育将有助于实现持续的发展。”

《中国21世纪议程》也强调指出:“发展经济以摆脱贫困,关键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教育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提高全民的文化科学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道德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支撑,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不把教育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其最终发展必定是不可持续的。

可持续发展教育大致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确立而诞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经环境科学与教育科学等方面专家引入教育领域,通过不断思考、研究、实践,吸收融合了其他先进教育的研究成果,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推动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与教育的结合,从它诞生起,就显示了巨大魅力,并与时俱进,发展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教育领域。可持续发展教育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对环境教育重新定向到可持续发展方向,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内容和教学方式,以适应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大力倡导一种以平等为基础,以合作、参与、自主、个性、民主、开放为特征的教育理念。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目标,既包括知识与能力,也包括过程与方法,还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持续发展教育贯穿了启发性,渗透性、多样性和批判性等原则;提倡并经常采用参与式、合作式、探究式、直接的体验和实践等开放性教学方式;推崇既重学习过程又重学习结果,甚至更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着眼点,已从过去单纯追求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环境保护,上升到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模式的反思、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审视,对现实和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思考。可持续发展教育大大丰富了环境教育的内涵,较之环境教育更广泛、更深刻。环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环境教育的升华。

美国是较早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家。美国可持续发展总统咨询委员会将可持续发展教育定义为:“一种终身学习的过程,培养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与人文素养,以及承诺参与负责任行动的世界公民。”“可持续发展教育所扮演的角色如同桥梁,连接课堂与就业、校园与社区。”强调了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突出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而使国家的所有公民都走向并最终得到可持续发展。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的诸多共识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认识和理解。里约地球“峰会”接受并正式确认可持续发展战略,迅速推动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构建、传播与实施,开创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新时代。

可持续发展教育现在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发展教育的战略选择,是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教育新模式。这是全球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需要。综合性、实践性和广泛性都很强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显著特点,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课程纳入学校教育,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正在与本国的教育改革相结合,既有通过现有的各门课程,结合各自的学科课程特点,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渗透”在其中,又有专门设立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单独授课,两种方式并存。希望整个教育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推动国家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已将可持续发展教育正式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主要以在分科课程中按“渗透式”即“结合式”方式进行,还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选修课以及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进行。鼓励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创造性地达成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

3 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

3.1 中学地理课程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载体

可持续发展教育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对于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特别是对促进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了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可以看作为相当长时期里处理人地关系的最高准则,赋予地理学、地理教育新的内涵。现代地理科学素养的核心目标是“人——地”系统的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代地理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支撑和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国际环境教育项目(IEEP)早就明确提出:对环境作“整体”的考虑,提高“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相互依赖性的认识”等等,却只能是以地球表层为研究对象、以人——地关系为研究核心、以处于自然——社会科学结合部为特色的地理课程应该承担的任务。《中国21世纪议程》也明确提出: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在……中学《地理》等课程中纳入资源、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地理学科的性质、知识结构和特殊功能,决定了中学地理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最重要的载体,是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课程。中学地理课程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课程。可持续发展教育需要凭借地理教育得到深化,而地理教育更应面向可持续发展教育,按照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要求对自身进行新的调整和提升。这也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地理教育的内涵所在。中学地理课程在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是基础教育其他课程,包括在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新设置的《历史与社会》《科学》都是不能与其相提并论的。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中学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关系最密切,包含有大量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知识、方法、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2 我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地位突显

可持续发展教育与我国中学地理教育相结合,推动我国中学地理的课程改革,集中体现在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刚迈入21世纪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变革上。

1982年秋季,地理作为必修课在普通高中陆续重新开设。普高地理(必修)借鉴了外国高中地理教育的研究成果,注意吸收国际社会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教育。当时的高中地理课程实际上承担了高中阶段环境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并为今后中学地理课程吸纳可持续发展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6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该大纲包括了初中、高中地理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及其安排、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内容要点和基本训练要求。该大纲环境教育色彩十分明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教育”作为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之一、了解“协调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作为高中地理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正确阐明人地关系”作为确定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一条重要原则等论述,首次在我国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出现。

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大纲对地理学的定义是:“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该地理教学大纲进一步明确把“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一项教学目的;把“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人地关系”,作为确定教学内容的一项重要原则。

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后,我国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增加了一点介绍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关内容。

1996年,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制订了同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中课程计划。与此同时,颁布了供试验区使用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在我国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正式引入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念等名词术语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想,是从1996年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开始的。突出以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是大纲最显著的特色。“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是大纲确立的四项教学目的中的一项。大纲在高中一年级必修课教学目标中提出“进行环境意识和全球观念的教育,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点。从全球和未来认识环境,培养对环境负责的观念和行为。”高一地理必修课安排了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等新内容。高二、高三地理选修课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000年,按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教育部对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对正在试验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也进行了修订,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于当年秋季逐步推广到全国继续试验。2000年的初中地理教学大纲对于全面确立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在地理教育中的地位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大纲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对初中地理课程、地理教育重新定位,首次对什么是初中地理课程作了比较科学的界定:“地理课程是初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初中各门课程中以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课程。”大纲坚信:地理科学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教学目的中,进一步增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比重。在四项教学目的中,有两项涉及可持续发展教育。例如:“了解地理环境的变化状况,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重大问题,知道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使学生初步形成地区差异观点,初步具有全球意识和环境意识……增强对全球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意识”等等。大纲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以人地关系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点为核心,以人类活动与环境、资源和发展的协调为主线”的重要原则。对此大纲有许多精彩论述。大纲认为:“使学生深刻认识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是中学地理课程的主要任务,也是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核心。在组织地理教学内容时,应当以人类活动与环境、资源和发展的协调为主线,着重阐明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大纲认为:“在教学中和编写教材时应当以科学的人地关系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点为核心。围绕着这一核心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培养各种能力,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纲强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是地理科学要研究的核心问题。在教学中和编写教材时必须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地关系观点、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综合国力和地区发展潜力观点,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其基本问题,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大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中都强化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大纲使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初中地理课程中已不是占有一席之地,而与人地关系一样居于核心地位。

2000年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在改进和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能够与人合作的精神;二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首次安排了高中地理研究性课题的内容和要求。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样是可持续发展教育所坚持倡导的。

3.3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更加突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

为配合从2001年秋季起进行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2001年教育部制订并颁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供实验区使用。该课程标准认为“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在吸取2000年初中地理教学大纲对地理课程定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课程标准对初中地理课程下了这样的定义: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标准把“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为课程的总目标。在课程标准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分目标中提出“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把“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确定为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并作为课程的一项基本理念。该课程标准还把“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和“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作为课程的另外三项基本理念,鼓励积极探究,重视课外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倡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上述初中地理新课程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所奉行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2002年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和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基础上,针对高中生年龄心理特征,对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了进一步深化,将高中地理课程界定为: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它在“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一基本理念中,涵盖了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的内容。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与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一脉相承,“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鲜明地突出“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中,也处处闪烁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火花。

我国新一轮中学地理课程改革是地理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可持续发展教育与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两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既有力推动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在我国的普及,又大大促进了我国中学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

标签:;  ;  ;  ;  ;  ;  ;  ;  ;  ;  ;  

可持续发展教育与中学地理课程改革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