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建筑物防雷设计重要性探析论文_刘国军

景区建筑物防雷设计重要性探析论文_刘国军

杭州市防雷安全检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1

摘要:本文结合景区建筑物防雷实际,在分析了景区建筑物防雷设计重要性的同时,并分别从外部防雷、内部防雷两个方面探讨了建筑物防雷设计。

关键词:景区;建筑物;防雷设计;重要性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旅游事业在各地区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人类休闲、娱乐和交流的主要选择,也成为当地第三产业的主要经济支柱。各个地区不仅在景点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在服务设施方面更是层出不穷,唯独没有重视起景区内建筑物的雷电安全,对景区建筑物没有采取任何防雷保护措施或者是防雷效果差强人意,景区内的建筑物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使得雷击事故频繁出现,严重威胁着景区内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做好景区防雷设计,尤其是建筑物防雷不仅意义重大,且十分有必要。

1、景区建筑物防雷设计重要性

雷电灾害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计其数。就我国来说,过去防雷设计在整个建筑物设计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电气和专业设计人员根本不重视景区建筑物防雷设计,但雷击对景区造成的损失却不能忽视。近些年来,旅游景区建筑物因雷击导致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事故频繁出现。旅游景区的地理环境与城市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大量的雷击事故统计和实验研究表明,雷击地点和建(构)筑物遭受雷击的部位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景区内的建筑物大都是金属结构,再加上监控系统、网络系统、计算机系统等弱电设备的使用,增加了雷击概率,一些游客自身安全防护意识薄弱,旅游景区管理方面安全工作疏忽,并存在有侥幸心理,根本不重视防雷问题。现有的雷电防护装置设备、施工等工作与标准规范不符。一些防雷装置设计、施工还仍旧停留在传统的防直击雷、侧击雷等措施上,根本没有重视起感应雷、雷电波入侵的防护,使得景区建筑物内的电力、通讯系统、监控系统等电子信息化程度高的领域成为雷击事故的高发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景区建筑物防雷设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景区建筑物外部防雷

2.1接闪器

接闪器主要包括有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在使用接闪器的过程中,应根据相关规定要求从长度、高度、材料等方面综合选择合适的接闪器。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通常会选择屋顶建筑装饰物作为接闪器使用,以达到防雷和装饰的效果。在对其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到自身耐流和耐压能力两个重要的参数。将接闪器分别安装在景区建筑物的屋脊、阴阳角、屋檐等易遭受雷击的部位,以确保景区游客和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2.2引下线

可以将引下线看作是接闪器导体的中间部位,主要是通过并联电路通路组成。在设计景区建筑物引下线的过程中,可以将建筑物主体结构中的柱钢筋或者是圆钢作为引下线,还可以将建筑物中的金属构件作为建筑物引下线。引下线是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中间导体,其主要作用是对雷电流起到泄流和分压的作用。在对建筑物引下线进行安装时,应注意检查引下线数量、线径、长度是否与标准规定要求相符,充分发挥出引下线在防雷中的作用。

2.3等电位连接

应在景区建筑物内安装总等电位排,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金属设备与等电位排进行连接。若景区建筑物高度较高,应考虑设置均压环,将高层外立面的门窗等金属物与均压环可靠连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接地体

在对景区建筑物接地体进行安装时需要根据标准要求,其中做人工接地体时要做好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防护措施,还要对接地装置材料规格、埋设深度、与人行道间距等问题进行实地勘察并设计。做自然接地体时,可以将景区建筑物圈梁或者是桩基内的柱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或者是选择低层基础钢筋网作为接地装置,此时就形成了接地装置体。在设计防雷接地装置时尽可能选择建筑物基础,在使用防水水泥等人造材料水泥制作基础时,接地装置可以不用选择基础钢筋,可考虑其它办法。接地电阻值对接地装置作用发挥程度产生影响,接地电阻值越小,接地装置效果越好。

3、内部防雷

3.1屏蔽

为了降低电磁感应对景区建筑物的危害,可以将外部屏蔽、合理布线以及线路屏蔽措施进行综合,共同抵御电磁感应产生的危害。屏蔽措施主要是针对电场和磁场,景区建筑物内存在网络系统、计算机系统、监控系统等微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对设备、管道、线缆等的屏蔽措施,确保微电子设备安全。为了进一部增强电磁脉冲屏蔽效果,可以将电子电气设备使用金属管线包裹并接地。

3.2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连接是现代防雷理论中的重要措施。根据景区建筑物各设备所处的空间,在各区界面对内部和穿越界面的金属部件进行等电位连接。为了有效降低防雷空间金属部件与各子系统之间的电位差,避免电位差的出现对电子信息设备造成损坏,应做好景区建筑物内部的等电位连接。建筑物内金属构件和管道、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装置、供电系统应与总等电位连接。

3.3供电线路

一旦电源线路或者通讯线路上的雷电压或者雷电流达到一定强度时,在浪涌保护器的作用下雷电中的巨大雷电流会迅速泄放进入大地,进而保护相关设备的安全。应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供电线路选用金属管埋地敷设引入到建筑物内,其埋地长度应高于2(ρ为埋设电缆处得土壤电阻率,且不小于15cm),同时还要做好低压配电系统的浪涌保护器。对于低压配电系统来说,应根据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等级设置浪涌保护器:A级应在低压配电系统中选择3~4级电涌保护器;B级选择2~3级电涌保护器;D级应选择1级电涌保护器。在入户处安装电压开关型浪涌保护器作为第一级保护;在分配电柜线路输出端安装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作为第二级保护;在电子信息设备电源进线端安装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作为第三级防护。如果电子信息设备使用的直流电源,应根据工作电压,选择合适的直流电源浪涌保护器作为末级防护。

3.4信号线路防护

对于所有进入到景区建筑物的信号“飞线”应改为套镀锌金属管埋地敷设,由于景区面积相对较大,应在进建筑物前15m做好埋地敷设和接地工作。对于网络系统机房内的交换机、PC终端设备、服务器等,通讯系统内的程控交换机、分支器视频控制线路、有线电视系统放大器;监控系统内的分配器、摄像机等均要设置雷击电磁脉冲防护,也就是安装合适的电涌保护器。

4结论

随着旅游景区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旅游居住人员的增加和大量微电子设备的投入使用,雷电严重威胁着景区内人员和相关设备的安全。因此,做好景区建筑物雷电防护,应从游客人身安全出发,采取科学有效的防雷措施。另外,还要在景区内加大对游客防雷知识宣传,作为景区管理人员,应加强防雷设计,将各项防雷减灾管理和技术措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兴顺,熊江,余亚桐,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2005:103.

[2]王新友.泗水县景区综合防雷对策探讨[J].山东气象,2009,29(1).

[3]陈益梅,陈承滨,陈州川.清源山南台岩·天湖景区综合雷电防护设计[J].福建建材,2009(1):41-43.

作者简介:刘国军(1986-),男,汉族,浙江省景宁县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工作。

论文作者:刘国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  ;  ;  ;  ;  ;  ;  ;  

景区建筑物防雷设计重要性探析论文_刘国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