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区宜陵中心卫生院;江苏扬州 225231)
【摘要】目的:观察饮食干预治疗在社区糖尿病防治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96例社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人,对照组患者给予降糖药物及健康教育治疗,观察组给予降糖药物、健康教育和饮食干预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GHbA1)的变化情况。结果: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治疗后的变化溶度,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经t检验,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及时采取给予饮食干预,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浓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关键词】饮食干预治疗;社区糖尿病;疗效
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正在迅速增加[1],成为了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人类常见慢性疾病后,又一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非传染病之一。随着对糖尿病认识的提高以及治疗的长期性,为了增加治疗效果,目前提倡社区治疗,并且社区治疗将成为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主要场所[2]。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本文将饮食干预治疗应用于社区糖尿病防治,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浓度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96例社区患者,诊断标准为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为诊断标准。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人;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23~77岁,平均年龄为(60.9±13.1)岁,病程最短为1年,最长为38年,平均病程为(10.4±8.4)年;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21~77岁,平均年龄为(56.5±17.1)岁,病程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38年,平均病程为(8.3±7.8)年。两者患者在男女比例、年龄、病程等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
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对患者进行一般性的门诊治疗和健康教育,并据此调整治疗方案以控制患者血糖变化。对该组没有进行详细及周密的饮食指导,但是与观察组一样每周固定监测一次空腔血糖。
1.2.2饮食指导方法[3]
与对照组不同的是观察组进行饮食干预治疗,首先发放糖尿病小册子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对糖尿病知识的详细介绍、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然后根据患者的体重、身高及每天的运动量,进行饮食控制,计算每位患者的日需要量,来制定合理的三餐供给量,每天按6:1:3的比例进食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早中晚的比例按照1:2:2的比例进食。同时要求患者定期到社区医疗单位监测血糖、体重,保证在治疗过程中的血糖监测记录及饮食记录,同时医生对患者的运动情况应进行详细记录,观察时间为6个月。
1.3监测指标
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GHbA1)建议每一周选一天测四次;体重每月检测一次。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对比情况,详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在治疗半年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社区糖尿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终身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任其发展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全身小血管病变和中大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这些并发症往往会导致患者残疾及过早死亡。但是社区糖尿病的控制并不是仅靠医生能够控制的,需要医生和患者的一起努力,对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已经被国际糖尿病联盟列为对该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治疗可以有效祛除糖尿病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有效控制了患者对三大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同时增加适当的运动,减少患者对该病治疗长期性的担忧和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有效的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从而达到有效的控制血糖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应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浓度的进展,同时要改善患者的饮食方式以及对糖尿病长期治疗的认识,较好的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60.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9-781.
[3]王长才.饮食干预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杂志,2011,03(3):69.
论文作者:生沪宁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患者论文; 血糖论文; 饮食论文; 糖尿病论文; 社区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