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业思潮与中国农业现代化与自然化的选择_农业论文

世界农业思潮与中国农业现代化与自然化的选择_农业论文

世界农业思潮与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自然化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潮论文,中国农业论文,自然论文,农业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关于世界农业发展方向与道路的理论问题,目前学术界存在着三种思潮,现代化与自然化问题是这些思潮争论的重要焦点之一。从中国国情看,农业现代化是努力方向,集约持续农业是主要发展道路,自然农业从总体上难于推行,但其保护资源环境的思路与作法在局部上是可取的。

关键词 农业思潮;现代化;自然化

现代农业、自然农业和持续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三大思潮。将低效的传统农业改造为高效的现代农业,这是廿世纪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的,发展中国家正按照自己的道路(如绿色革命)在悄悄地进行着。但由于常规的现代农业带来一定的资源环境问题,这个问题当前似乎并不是国际上关心的热点,但实质上大多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仍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的。70年代出现的自然农业思潮,主张农业发展应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充分发挥自然力的作用,低投入,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减少机械使用等。否定现代农业的功绩,甚至将其贬称为“石油农业”,带有明显的回归自然色彩,目前这种思潮主要停留在西方学术界,80年代逐渐衰落,被持续农业思潮所替代。持续农业吸收了现代农业在强调农业产品的数量、效益、规模,以及注重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特点,同时也吸收了以往自然农业在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减少污染、降低化石能源使用量方面的所长,但目前对持续农业尚没有统一的认识。

三种思潮争论的一个重要焦点是现代化与自然化问题。现代农业是将粗放低效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农业转变为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的经营管理方法武装的集约高效持续发展的开放式商品性农业的过程。表现在用机械力替代人畜力,用化学化、水利化替代雨养农业,用高产品种与先进的耕法替代旧品种、旧耕法,仅近30年来,世界化肥用量增加了8.5倍,灌溉面积增加1.4倍,拖拉机增加3.4倍。 以现代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的出现与发展使世界农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农产品产量成倍增长,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均大幅度提高,使世界粮食由不足转为剩余。由此形成了世界性的农业现代化大潮,发展中国家开展的绿色革命,实质上也是现代农业基本经验的一种延伸。多年来,中国政府也一直在为此而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已经变为政府行为。

当然,常规的现代农业对农业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强调较多,而对生态效益重视不够,因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资源环境问题,基于此,有人甚至尖锐地指出,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人类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一种短期行为。

自然农业思潮虽然提法不一,名称各异,但思路却都是针对现代农业的某些弊端采取相应措施,主张农业要顺乎自然,保护自然,低投入,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减少机械使用,代之以有机肥、豆科作物、轮作等,认为农业要充分尊重自然、通过自然力维持生态平衡,实质上自觉不自觉地夸大了生态问题,夸大了自然与生态的作用,成为自然主义者,对现代农业持一种完全否定的态度。的确,与常规的现代农业相比,自然农业在减少污染、改善环境质量、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农业生态系统抗逆性等方面有较显著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某些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应该说,这里面包含着一些宝贵的、可为现代农业吸收的想法与作法,如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等。但是,在人类需求不断增加、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自然农业却遇到了自身难以解决的矛盾:

第一,自然农业封闭式的小循环与商品经济所要求的开放式的大循环间的矛盾。我们知道,随着社会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只有既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农产品,又必需大量消耗社会上的非农产品商品,才能维持其开放式大循环的农业生产系统的物质能量平衡。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环境中,养分的闭路循环很难维持系统内部的平衡。自然农业反对外部能量与物质投入,等于捆住了农业发展的手脚。

第二,土地生产率下降与人类生存对农产品日益增长需求的矛盾。各种自然农业思潮均从防止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出发,强调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合成物,而主张施用有机肥,采取轮作、豆科作物、农牧结合等方式维系土壤肥力,不可避免地降低农业生产率、产量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等,这与世界上还有5 亿多人口处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状况是矛盾的。

第三,农业生产率降低与经营者要求提高收益的矛盾。发达国家虽然存在农业生产普遍过剩,允许以暂时牺牲一定产量来换取高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但降低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必然要损害农业经营者的经济利益,如果这种损害得不到相应补偿,农业经营者是不会接受的。这就是自然农业思潮在生产过剩的发达国家普遍难以推行的主要原因。发展中国家虽然也重视环境保护,但当务之急是大幅度提高产量以解决温饱问题,推行自然农业的难度更大。

所以,自然农业及其所倡导的主张,只能是一种理想,是与现代社会要求发展、努力实现现代化的现实相背离的,其模式多是“纸上谈兵”或者只停留在小块试验田里,大多数农业生产者对此很冷淡,各国政府也不积极支持。

自然农业思潮观点在80年代初的中国也有所表现。当时,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推行了几年,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大部分地区农民开始由贫穷走向温饱,中国经济由70年代末的复苏进而起步,呈现出大发展的势头。此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还很不成熟,联产承包后部分农民急功近利,为了增产粮食和增加收入而不惜破坏土地、森林和草原,为了提高产量而去追求单一种植,化肥施用量、杀虫剂、杀菌剂的剂量越来越大,造成一些资源被破坏、生态失衡等方面的问题。于是,国内有些人引入了自然农业概念,并加以研究。保护资源环境、尊重自然规律应该是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从这种意义上讲,自然农业思潮在某些方面对中国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至少它提醒了人们在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同时不应该忘记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防止对土地等资源利用方面的短期行为。

但是,自然农业思潮由于过分强调崇尚自然,忽视了人类干预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过分夸大了某些生态问题,夸大了生态平衡的作用,因此,有些人在没有很好地分析一下中国国情的情况下就主张低投入,这对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其次,中国有12亿人口,保持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持续稳定增长是农业的一个长期任务,自然农业思潮过分强调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忽视粮棉油生产的地位,这对我国粮食生产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再次,对化肥的认识上走向极端,自然农业在重视农田施用有机肥的同时,把化肥作为破坏土壤、破坏环境的头号敌人,影响了化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战略地位。此外,自然农业思潮极力提倡林草的种植,认为可以“以绿色水库代替白色水库”,以旱地农业代替灌溉农业,致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处于停止或衰退状态。

与世界各国农业决策者与生产者对自然农业思潮的态度一样,尽管我国存在着一定的环境问题,如西部、山区生态劣化、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北方水资源问题较突出,来自工业的污染不断加剧,草原沙化退化等,但自然农业思潮在中国也被证明是行不通的,不符合中国人口众多、资源严重不足、农业生产需要发展的国情。

从中国实际看,笔者认为,农业现代化是方向,集约持续农业是主要道路。处于转折关头正在选择发展方向与道路的中国农业,在目前条件下,半经验、半自给、半人畜力的传统农业也已远不能满足国人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努力发展生产、集约利用有限的资源,变传统农业为高产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努力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将是中国农业的现实选择。自然农业思潮不符合中国人口众多、资源严重不足、农业生产需要发展的实际,从总体上是难以推行的,但局部的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思路与作法是可取的;发展应该成为永恒的主题,即在强调生产、经济和生态环境同等重要的前提下,首先应强调发展,只有在生产、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但发展不能破坏资源环境,要寓环境保护于农业发展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生产、效率、经济、环境的统一与协调;自然应该被尊重、保护,但是农业作为人工系统不能自然化;现代农业所依赖的现代科学技术是不能替代的,也不可能被替代,并且还应发展,好的传统技术应该发扬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现代农业及其所依赖的科学技术虽然在实施上带来的一些资源环境问题,但多是人们对现代农业技术的不合理使用或现代技术本身尚存在某些不合理因素所造成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新的技术进步逐步加以解决。

收稿日期:1995-08-16

* 本文根据博士论文整理而成,导师为中国农业大学刘巽浩教授,在此表示感谢。

标签:;  ;  ;  ;  ;  ;  

世界农业思潮与中国农业现代化与自然化的选择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