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控股公司业务创新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国论文,业务论文,金融论文,公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部对各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金融创新贯穿于金融发展的全过程。金融创新主要有四种方式和途径:金融工具与融资技术的创新、支付与信息系统的服务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和金融组织的创新。
最近一段时间,金融控股公司越来越成为我国金融界探讨的热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金融控股公司的生命力在于其创新性的业务。如果金融控股公司仅仅是不同业态的金融机构的简单组合而没有创新性的业务,那它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一、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创新业务
从西方金融发达国家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来看,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集团的创新业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
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是指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向客户提供保险产品而进入保险领域。银行既可以通过设立自己的保险公司直接销售保险产品(Start-up),也可以作为保险公司的保险中介人代理保险产品,还可以与保险公司建立合资公司经营保险产品(Venture)。在金融集团的交叉金融创新业务中,银行业与保险业的融合显得尤其突出,二者不断融合形成了所谓的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以及保险银行(Assurfinance)或全能金融,现今,相当一部分发达国家的个人寿险都是在银行内办理的。这种保险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好处,就是购买保险将更加快捷,更加安全可靠。
银行保险的业务创新也促进了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并。例如,1998年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拥有银行保险业务的金融控股公司。1999年10月,英国国民西敏寺银行收购L&G(Legal and General)保险公司,组建了英国最大的拥有银行保险业务的金融集团。美国林肯国民保险集团在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进行一系列重大出售和收购行动后,1999年在全球启用了“林肯金融集团”的新名称,以表明它是集中办理银行保险业务的金融服务公司。2000年7月,英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商联保险集团与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宣布联手开拓银行保险业务。两集团将重组苏格兰皇家保险公司(RSA)和国民西敏斯特寿险公司(NWLA),从而使两集团在这两家公司中的股份各占50%,并通过这两家公司开展银行保险业务。这一系列银行保险合并案例的动因何在?林肯金融集团中国区总裁马浩德在分析金融服务一体化的趋势时,认为推动银行保险业务合并的因素至少包括:它们分别都能接触到更多的客户、加强交叉销售、最有效地综合利用技术、有利于全球化经营等。
(二)“一站式”金融超市(One-Stop-Shop)
面对未来的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一种“一站式”的金融服务,是金融机构迎接未来国际竞争挑战的一个必然选择。金融超市是指金融控股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的从申请信用卡、银行服务到抵押贷款、共同基金、投资顾问、投保甚至纳税等业务。消费者进入集储蓄、信贷、中间业务、投资和保险等多功能于一身的金融超市后,就如同进入大型超级商场。
金融超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背景原因:一方面,在世界金融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大量新技术在金融领域得到了普遍推广和应用,从而大大降低了金融综合经营的风险。另一方面,投资组合已成为成熟投资者的理性选择。于是,对提供便捷的一体化金融服务以降低其资金在不同领域的转换成本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于是,各类金融机构一方面保护着自己的传统领地,另一方面又向其他领域渗透,以迎合顾客全方位的消费需求。较高的渗透成本最终促使银行以金融超市的姿态出现,以发挥各类金融机构在其自身金融领域的优势和整体的规模优势,以较低的经营成本为顾客提供一揽子的金融服务,实现金融服务的一体化。
如今,随着高科技的应用及金融创新在金融业的不断发展,银行业务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号称“金融超市”的全能银行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一大重要趋势。银行开始涉足资本市场或金融衍生品市场,大量非银行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已成为当今银行的主产品。从收益上看,传统业务给银行带来的收益已不足40%。银行服务的综合化、全能化已成为现代银行的发展趋势。
(三)网络全能金融服务
网络时代金融服务的要求可以简单概括为: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提供任何种类(anystyle)的金融服务。显而易见,这种金融服务只能在网络上才能实现,这就迫使传统的金融业不得不进行创新。其主要表现是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程度上依托互联网拓展综合化的金融业务。网络金融服务必须是覆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理财等各个领域的全能金融服务。网络全能金融服务能够得到不断的发展,主要原因有: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规模经济。打破了传统金融业的地域限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金融服务。
二、我国开展金融创新业务的新动向
近年来,中国金融业的服务品种越来越多,商业银行不断推出创新产品。中国加入WTO之际,在即将面临国外全能金融集团竞争的压力下,积极致力于金融创新是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选择。金融创新已经成为增强竞争力并事关金融机构生存发展和金融改革成败的关键。只有积极稳妥地进行业务创新,提升金融机构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才能增进金融体系的整体效率,使金融机构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我国近期推出的金融创新业务主要有:
1、银保联营
近年来,我国银行与保险公司有多项合作创新产品,如住房抵押贷款配套保险、保单换贷款、保险联合借记卡、分红保险等,而“投资连结保险”则可看作保险公司与券商联手的新尝试。
1999年7月,中国银行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签署了合作总协议和代理保险业务合作意向书。同年9月,双方就寿险业务达成合作。2000年以来,银行保险联手发展已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亮点。据统计,目前已有国内五大保险公司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及部分股份制银行在内的10家银行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其中大多数保险公司(银行)都有一个以上的合作伙伴。
目前,平安、新华、太平洋、中国人寿等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都已在部分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所设有代理点。银保一体化,从长远来看,对于银行、保险及消费者三方均是利大于弊的。对于银行而言,因其现有的网络可获得保险公司给予的报酬,并进一步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从而既加强了客户对银行的依赖和信任,又使客户与银行的联系更为密切,巩固了银行相对于其竞争者的地位;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通过银保一体化后可更快捷地进入银行的强大势力影响网络中,而且通过银行来分销产品的费用,实际上也较其它方式(如保险代理人)更为低廉;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将获得连锁式的金融服务,从而使综合费用大大降低。
2、银证联营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的合作不断推出新方式,银证转账、股票质押贷款等业务已普遍展开。同时,多家银行正加紧拓展电子银行服务,筹划开展债券柜台交易等,中国建设银行则积极准备推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
1999年6月,中国银行成功推出“一联网”(银证联网)的金融服务,实现了在41家分行开通证券二级清算业务。2000年10月,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长江证券与中国农业银行分别签署了“银证通”业务的合作协议,宣布将在全国部分地区推出“银证通”业务。
对券商来说,银证合作能够以较低成本取得跨越式扩张。目前,管理部门对新设证券部有严格的限制,开设新的证券部成本也比较高,目前拥有营业部最多的银河证券,也只有177家证券部,与工商行遍布全国的3万多个分支机构、农行6万多个营业网点相比,券商的规模局限非常明显。而利用银行现有的众多营业网点直接进行资金开户、电话炒股,券商的经纪业务范围将得以迅速地拓展。这种合作还将把广大储户吸引到证券市场中来。
通过银证合作,银行不仅拥有了与国外大银行完全相同的“私人理财业务”,还可以实现业务的多元化,为银行提供更多的客户源。随着“银证通”试点的成功,银证之间的合作会从代理证券交易资金的冻结与划转的简单层面向代理柜台业务发展。
3、金融超市
近年来,金融超市在中国已初露端倪。北京、上海、浙江、大连等地的银行纷纷建起了金融超市。农行上海分行提出这样的服务理念:只要您结缘于农行,便可在该行的金融超市货架上得到包括食住行、生儿育女、投资理财、置业等全方位的金融配套服务;同时,上海市各大银行还建立了“自助理财金融超市”,为聋哑客户提供手语服务的“无障碍银行”以及凭银行存单就可办理个人小额贷款业务;另外,工行浙江分行在实施服务创新工程中推出了新的金融服务项目“个人金融理财”,使原来单一存取款的储蓄所发展成为集存取款、贷款、咨询、委托代理等功能为一体的金融超市。
目前中国的金融超市仍处于初创阶段,其主要形式仍局限在银行服务方式的电子化、服务内容的综合化上,还没有达到西方金融集团金融产品交叉经营、一条龙金融服务的水平。我国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正力图搭建一个统一的服务平台,打通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之间的通道,以拓展新的业务范围。
三、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开展业务创新的建议
金融控股公司设立以后,如何进行有效的业务创新是关键。笔者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有效的业务创新机制,有效的业务创新机制应具有创新能力强、市场适应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特点。这包括改革完善业务创新组织机构、建立业务创新制度保障体系、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等。
2、把市场营销融入业务创新当中,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增强金融机构的服务意识。
3、为金融控股公司业务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
总而言之,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还是新鲜事物,在业务创新时,可遵循“洋为中用、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因地制宜”的原则。要在全面调查、掌握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需要创新的每个领域作实事求是的设计和推广,不能操之过急或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