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络与情报服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联网络论文,情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摘 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是全球高速公路的雏型。INTERNET对情报事业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研究INTERNET是情报界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情报服务 计算机网络
目前,全球INTERNET用户正以每月超过10%的速度增长,没有人能够正确地估量它对社会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对于情报界来说,多年来我们所梦寐以求的通讯条件,在我们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它已经来到了我们的面前。这得归功于计算机产业及通讯产业的飞速发展。由于INTERNET所固有的信息特征,INTERNET对情报界而言无疑是一场深刻革命。可令人奇怪的是,它至今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情报界对INTERNET的讨论与INTERNET将对情报事业所产生的影响是极不相称的。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到那时,大多数的商贸活动将在网络上进行,网上信息交换将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面对有史以来最大的转折,研究网络环境下情报服务新的对象,新的方式及新的手段。
INTERNET的出现给情报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 INTERNET给情报界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
1.1 政府对信息产业的高度重视。我国政府于1993年12月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1995年9月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又把“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写进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1996年初,我国政府又决定成立“国务院经济信息化领导小组”这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对信息的重视。各地方政府也相继提出了宏伟的发展规划:首都北京计划用15年左右时间,至2010年初步建成具有世界“信息高速公路”同期水平的高速通讯网,使北京成为重要国际信息港。上海制订“信息港”工程规划,至2010年在初步建成地区性的信息高速公路,成为经济社会高度信息化的国际大都市,包括覆盖全市电话、电脑、图像、多媒体信息之间的高速传输与交换,并与国内、国际互联的网络系统。广州出台信息化发展规划,将建设高速、宽带、智能化的信息高速公路,通向所有工商企业,机关事业、文教事业和城镇居民家庭。深圳、南京、杭州、沈阳也相继推出了其信息化规划。这些规划的实施,将大大促进社会对信息的需求,提高人们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
1.2 INTERNET缩短了用户与信息源的距离,使信息便于获取,便于发布。这增加了社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信息作为一种等同于物质、能量的资源的认识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决定成败的关键已从对物质、能量的占有变为对市场信息的占有。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因此,与传统观念上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相比,从这种意义上讲信息资源更重要。人们对信息资源认识的提高,尤其是企业界对信息依赖程度的提高给情报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1.3 国家教委的教学网,科学院的学术网的相继建成开通,特别是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自1995年4月的开通运营,给情报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虽然网络的用户还不多,但网络的开通,一方面,向国内引入了INTERNET,为联机检索提供了便利的通讯条件。另一方面,为国内信息机构采用国际标准,开发相应的中文检索平台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场所。
1.4 随着INTERNET的发展,电子出版物正跨入一个崭新的世纪。INTERNET将出版市场引向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全球性的大市场, Java与Java Script的出现使电子出版物的内容更丰富多彩,使死板的出版物增加了交互性这一新特征。人们可以实时地输入各种信息,然后得到相应的反馈,不再像以前的出版物填鸭式的灌输了。出版物不再因为交通、运输、语言的不便,而局限于地方性,她的读者可以遍布全球。
在1994年底,全世界仅有100家的电子报纸市场,到1995年底已经发展到了1000家。尽管总的来说,电子报纸还不赚钱,但许多电子报纸想争取自己的市场,对用户的争夺更是白热化。电子出版物将走入千家万户。
互联网络也为商业性数据库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由于地域、通讯条件所限制而得不到发展的内部数据库将不断地商业化,更多地面向社会用户,产业化将带来数据库建设的健康发展。
2 INTERNET给情报界机遇的同时也给情报界带来了挑战
2.1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情报业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商业性机构大量拥入,并且以其雄厚的资金投入及先进的技术设备,正逐步取得一定的优势。商业性机构面向企业,面向市场,对先进技术的吸收要快于情报机构。其信息产品的开发也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而情报界目前仍没有跳出传统的科技文献服务的圈子,信息产品的开发以研究为主,产生经济效益的较少,这严重妨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2.2 数据库的建设。在我国,数据库资源的总体发展水平是比较低的,不管是量还是质,与西方国家相比均有较大的差距。从数量上讲,有一定规模的只有数百个;从库容量来讲,我国数据库容量超过100MB的只占25%,而美国1975年平均数据库容量为175MB,目前美国已有超过1000MB的巨型数据库[(1)];在我国,数据库大多为部门所有,停留在自用小型库的水平,建库仅是为了管理,更新周期长,导致数据失真,检索软件不能适应网络要求,界面呆板;对数据库的宣传也不力。数据库的商用化程度很低。
2.3 检索工具的开发,INTERNET上信息资源浩如烟海,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信息资源非常分散。要查找特定的信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INTERNET提供一些非常有用的检索工具,但完全依靠它们达到目的几乎是不可能的。如何有效地组织和使用全球丰富的信息资源也是一个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重大问题。这里首先不是方法和技术而是如何组织、管理信息资源的根本问题[(2)]。对中文信息资源而言,目前网上中文信息资源较少,如何在开发中文信息资源的同时,有效地组织信息资源,同样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2.4 INTERNET的出现给情报理论建设带来了挑战。情报理论缺乏对情报实践的支持,这在情报界是一个公认的事实,理论的建设应符合二个方面的需要,一是能描述现象,二是能指导实践。传统的情报工作主要是编制检索性情报刊物,对文献资料如期刊、论文、工作报告等开展标引,撰写文摘与述评,编制索引题录,建立文献数据库,提供联机与脱机服务,情报服务人员介乎原始文献与用户之间,以提供二次文献为主。情报理论的发展从早期带有明显文献特征的布拉德福定律,到有申农《信息论》而产生的社会情报学,由定量研究而产生的引文索引概念为基础,情报学成熟起来,现代情报检索理论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情报学的完善,使情报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但是随着通讯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情报服务工作将在网上进行。特别是INTERNET产生了全新的服务方式、新的情报概念,因此,对网上信息源、用户及信息加工手段的研究应成为情报理论研究的主题。
2.5 人才的匮乏,由于互联网络发展太快,使全社会均缺乏网络管理人才及基于网络的数据库开发人才,情报界更是如此。在未来的几年里,可能会形成这样的共识,不懂INTERNET的就不是真正的情报工作者,因此,情报工作人员必须尽快地走完从书本式文献服务到电子式网络数据服务这个过程。
3 思路与对策
INTERNET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信息领域的一次革命。INTERNET近两年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商业性机构的介入,给INTERNET带来了勃勃的生机。情报界面对商业性信息咨询机构的介入,要想在今后的信息咨询业中占一席之地,必须:
重视商业性数据库的开发,除传统科技文献数据库外还应积极开发商务信息、新闻、黄页、旅游、人文等数据库,开发包括音频、视频、文字、数据、图像和影像等多媒体并适用于多平台的数据库。
重视对信息市场的研究,将现有信息产品商品化。
完善中文全文检索系统,实现中文按词全文索引和检索,开发与WWW协同工作的中文全文检索引擎及其中文相关排序技术。
加强对网上信息资源的研究,完成对网上检索者的有效指导,使用户在最短的时间,用最少的费用得到所需的信息。
培养适应于网络社会的情报服务人材及使情报产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使情报服务真正融入现代商品经济。可以预见,互联网络将给情报界带来更为宽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