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优化措施探讨论文_唐建平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优化措施探讨论文_唐建平

(淅川县电业局 河南淅川 474450)

摘要:由于我国用电量不断的增加,在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与应用当中还需要不断的优化和发展,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所以更要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争取提高和完善其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确保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而有效的运转。

关键字: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优化措施

1前言

由于智能变电站复杂的运行模式,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给国家和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继电保护技术建设方面,经过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后发现只有合理的优化继电保护技术,才能最大限度的来实现智能变电站安全稳定的运行。基于此,本文结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特点及结构分析,全面阐述了当前国内在继电保护技术方面存在的不足,就如何改进和完善现阶段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的优化措施做出了详细论述。

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特点

2.1电力中的一次常规设备建设实现了智能化发展水平

一次常规设备在智能变电站的运用中,将智能组件和智能传感器同时安装到一次常规电力设备钟来,一次设备在控制和采样方面完全实现数字化。在实际运行中,通过光缆将控制命令和采样数据传输到一次设备与测量设备、计量设备、控制设备、保护设备和状态监测设备中来,通过智能组件和装置智能传感器完成安装后,一次设备就完成了智行能化的功能。2.2通信全面达到了标准化的规约

在建设智能变电站期间,严格采取相关的标准来对所有智能设备建立和完善通信接口和信息模型,加强统一标准来实现各设备之间无缝连接,通过各设备与变电站通信网络之间的连接,实现信息之间的资源共享。

2.3有效增强自动化运行水平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

智能变电站不但具有协调就地、区域和全局的功能,还可以把协同互动和在线决策进行更高级别的应用,自动化建设水平可以达到更复杂化和更多样化,因此在智能变电站中自动化的运行可以发挥较高的应用水平。

2.4功能结构和集成实现了紧凑化

在现阶段的智能变电站中,由于不断提高的智能化应用功能及其技术,有效地实现了智能电子设备与一次设备和传感器三者之间的紧密结合,同时功能集成和物理集成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和一次设备之间达到了紧密融合的层次,专业界限在变电站内变得更加模糊,可以说无论是结构还是功能集成在当前智能变电站建设中都具有紧凑化。

3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优化措施分析

3.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进行间隔保护就地化

在智能变电站中安装继电保护设备时,要最大限度的遵守设备就地化安装的原则。一方面可以当有效的保证继电保护设备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缩短反应时间,另一方面还可以由于减少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在现阶段所进行铺设的新型一体化微机线路方面,一般情况下都要求变压器保护措施与其一并进行,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合理配置被保护的设备,最大限度的提高和促进智能变电站的平稳运行,保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由于现阶段使用的新型保护装置大多都是采用的电缆采集数据模式,通过数字化处理具有一定的时间优势,同时通过计算机进行充分地分配和调配,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启动继电保护设备的,使设备的安全性有效得到了提高。

3.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进行有效实施站域保护的功能

在同一个计算机网络的中,利用自身的优势来随时支配整个网站的所有内容,在受到外来的微机信号攻击的情况下,传统的后备保护系统就会被计算机自动的开启,因为全部信息传递的过程都是通过电信号的方式来的完成的,所以后备保护动作的完成时间有限,要求具备较高的发电站智能化灵敏性,实时保护电路的功能必须具备,这就叫做站域保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进行减少端口,优化设备

现阶段,国内大多数变电站中使用的大多数电气设备都来自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知名企业,技术成熟,设备先进,但这些设备都是他们根据他们国家变电站的模式来生产制造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设备的过程中要注重设备的兼容性、结构的复杂性、单位能耗和技术的先进性等方面,在保证设备质量的基础上,还要实现优化设备配置,最大程度的使设备的复杂程度降低,尽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端口,要为设备提供便利的操作环境,同时也与智能变电站的节能环保要求相一致。

3.4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进行安全性优化措施

在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装置都是以IEC61850 标准系统为参考依据的,并且IEC61850 标准系统的数据其保密性较差,并且在互联网环境中其透明度较高,在这样的环境下运行系统,很容易面临网络黑客的攻击,并且智能变电站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安全也面临着威胁,所以要做好相应的工作,尤其是对运行的系统安全性进行分析。在未来的规划设计当中需要对IEC61850 标准系统有专门的加密系统,并做好多项的数据参考依据,来进行安全防护方面的措施。

3.5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进行可靠性优化措施

现今,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已经实施了全数字化的建设,在其运行的保护结构当中含有众多的电力电子设备,对于智能化变电站运行提供了稳定性和安全性,对持续供给社会用电提供了必要技术支持。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在选择电力电子设备时,需要对实际用电量和用电环境进行考虑,并做出相应的设计和规划,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应用性达到最优化,最大限度的有效抵抗外界因素对继电保护系统的危害,同时降低信息不同步或者电磁兼容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升系统的运行稳定性。而对于保护结构当中的硬件设备受到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比如在选择使用安全稳定的光线,以及使用自查性的系统来时刻进行稳定性的监测,对于不合理的部分做出相应的报警和提示,以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进而优化整个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3.6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进行实时性优化措施

实时性是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重要特点,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合并器链路传播延时,以及交换机延时因素限制,对变电站的数字化互感器传输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其传输的误差超出了合理的数值范围。所以针对这一影响,在对继电保护系统中对合并器连接,以及交换机实行并口连接进行合理的优化处理,确保继电保护系统数据传输实时化。

3.7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进行同步性优化措施

应对继电保护同步性问题,应做好过流与过压保护,在保护动作当中在输入信号幅值正确性的要求,对同步信号要求较小,这样在保护动作当中即使丢失同步信号,也不会对继电保护系统产生太大的影响。

4 结语

在确保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所以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对继电保护技术进行研究,并对智能变电站所具有的特点和属性进行分析,从而找到优化点,并根据研究的角度进行分析整理,选择最优化的办法措施,从而降低相应的因素对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效果的影响,进而优化整个系统,确保智能变电站正常而稳定的运转。

参考文献:

[1] 孟艳卿,安本迅,王飞等.关于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分析方案的探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1):16-23.

[2] 东春亮,牛敏敏.关于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分析与探讨[J].电子制作,2014(06):56-69.

[3] 刘巍,赵勇,石光.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一键式测试方法及系统[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02):152-155.

[4] 张晓莉,刘慧海,李俊庆,等.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测试平台[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18):91-96.

论文作者:唐建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优化措施探讨论文_唐建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