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不(有)”的认知语义分析_语义学论文

“不”和“没(有)”的认知语义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义论文,认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否定是自然语言中极为复杂的一种现象,可进行多侧面、多视角、多方法的研究。“不”和“没(有)”作为现代汉语两个重要的否定副词引发了大量的思考和论述,其中绝大多数是对其进行传统的词性辨析、语义描写和语义特征分析,理论上的概括性和解释力不足,比如春范(1980)、朱德熙(1982)、宋玉柱(1994)、郭锐(1997)、白荃(2000)、聂仁发(2001)、彭平(2002)等。认知语义学的发展为我们审视这一现象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一套新方法,本文运用事件语义学理论对“不”和“没(有)”的语义特点和差别进行分析,力图取得更高的概括性和更好的解释力。

一 不同语义理论对“不”和“没有”语义差别的处理

“不”和“没(有)”在语义上的细微差别在逻辑语义学中目前还得不到描写和解释。以下面两句为例:

(1)a.张三没来。b.张三不来。

它们的逻辑表达式都是:

(2)┐[来’(张三’)]

也许有人会说例(1a)表示过去时间,例(1b)表示现在时间,可以用不同的时态算子把例(1a)和例(1b)分别翻译为:

(4)现在张三还没来。

“没”和“不”的差别仍旧表现不出来,事实上也不可能通过例(3a)和例(3b)表现出来,因为二者的差别绝不只是时制问题。

词汇语义学中研究同义、反义、上下义等语义关系的结构语义学(structural semantics)目前还无法建立“没(有)”和“不”之间确切的语义关系。

目前普遍运用的语义特征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对语言现象进行充分详尽的观察,然后抓取关键性的语义内容设立区别性语义特征,每一特征有正负二值,通过一组不同取值的语义特征达到分化词义的目的。所谓关键性语义内容就是指词义分化能力强的那些特征。聂仁发(2001)运用这种方法对“不”和“没(有)”的语义差别做了详尽的分析,但不足之处在于:第一,因为着眼于词义的差别和分化,缺少对词语自身意义的关注;第二,语义特征之间有蕴涵关系,比如[暂态]蕴涵[活动],[实现]蕴涵[暂态],因此理论中存在冗余,而一个好的理论应当是无冗余的(方立1997:123—125);第三,词义被分解为一系列有正负取值的语义特征,缺乏整体性和概括性。

认知语言学背景下的事件语义学为以上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①。所谓事件,简单说就是“涉及变化的那些过程”(Ungerer & Schmid 2001:193),Hovav & Levin(1999)把事件定义为一个发生的事情或事情链,自然语言通过动词及其论元使之词汇化和概念化。崔希亮(2006)认为“事件是外部世界的一种动态现象,包括位移、致使一结果、活动、变化、行为、判断这些基本的意义范畴。这种动态现象与静态的状态相对立。语言中的事件是对外部世界事件概念的折射,说话人就是事件的观察者和报告者。”把事件作为一个语法客体,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事件的结构、方式及其句法语义表现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对于更好地解决意义的表达和理解问题以及句法和语义的接口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事件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以及各种事件构件进行多侧面、全方位研究,可以洞悉语言表达和真实世界的投射关系,获得对一些语言现象更透辟、更经济的描写和解释。Talmy(2000)全面深入地阐述了事件语义学的思想,崔希亮(2006)结合汉语事实丰富和发展了事件语义学。事件研究是国际语言学界近年来的热点,而在汉语语法研究领域,相关研究还几乎是空白。

下面我们将在观察语言事实的基础上,尝试运用事件语义学理论分析“不”和“没(有)”的语义差别,提出作为事件否定词,“不”是未然事件否定词,“没(有)”是已然事件否定词;作为状态否定词,“不”是内部状态否定词,“没(有)”是外部状态否定词。最后验证这一分析的解释力和预测性。

二 未然事件否定词和已然事件否定词

本节将通过对空间位移事件“来”、活动事件“抽烟”以及抽象位移事件“干”、“明白”和“认识”的分析,说明“不”和“没有”之间的语义差别。

2.1 空间位移事件“来”

请看下面的句子:

(5)a.他没来。b.他不来。

“来”是动作动词,例(5a)中的“没”是对客观事实的否定,意思是他未在某个场合露面,例(15b)中的“不”是对主观意愿的否定,意思是他已经决定不来或者不愿意来。这是传统的语义分析(彭平2002:82)。从事件语义学的角度看,“他来”代表一个位移事件,位移主体是“他”,“他”从离说话者较远的一处移动到离说话者较近的另一处。位移事件在空间上有起点和终点,映射到时间上有起始和终止。在现实世界中,位移事件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同时发生,“起点”和“起始”重叠在一起,“终点”和“终止”重叠在一起,我们分别用“起点”和“终点”表示这两个叠合的概念。人们在报告某个事件的时候会采用不同的视角(perspective)(崔希亮2006),“不”和“没(有)”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说话者站在事件的起点上否定“来”这一事件,而“没(有)”是说话者站在事件的终点上否定“来”。我们可以从例(5)的肯定式中得到证明:

(5′)a.他来了。b.他来。

例(5′a)带有体助词“了”,表示动作已完成,事件已结束,说话者站在事件的终点进行陈述。从时间上严格说来,说话者是在事件终止之后的时间参照点——说话时刻陈述这个事件,但因为说话时刻位于终止时刻一端的延长线上,我们简单地表述为在事件终点陈述,可以图示如下(“[ ]t”表示句子在语境中表达的具体事件)。

(6)

y轴为事件轴,它可以在空间和时间轴上占据一段区间,我们在这里只表现事件在时间轴x轴上的存在,而且把事件在时间轴上占据的区间与时间轴分离,画成平行的状态,以求简单地说明问题。事件有内部时间结构和外部时间结构(崔希亮2006),内部时间结构指事件本身的开始、持续、完成等过程阶段,外部时间结构指事件在时间轴上占据的区间,两者的关系也可以用y、a两个轴表示。(6A)表现的是例(5′a),从时间上看,说话者站在从终点到时间参照点之间由虚线表示的区间上的任一点向后看,报告[他来]p这一事件(用“[]p”表示一个抽象的原型事件)。因为事件[他来]p在说话时间之前已经完成,因此加上体助词“了”成为报道出来的事件[他来了]t。如果对这一事件进行否定性报告,即报告事件┐[他来了]t,则有两种可能:一是位移主体还在位移起点,事件未发生;一是位移主体未到达位移终点,事件未完成,在这两种情况下都用“没(有)”。比如:

(7)a.他(还)没来,因为没买上票。

b.他(还)没来,不过马上就到,路上堵车。

“没(有)”可以表达这两层不同的意思在语义特征分析中没有得到描写和解释,比如聂仁发(2001)只是引入[±实现]这一区别性语义特征说明像例(5)中“不”和“没(有)”的差别,对“没(有)”本身的细微差别无能为力。

例(5′b)不能带“了”,表示他决定来或愿意来,但还没有来,事件未开始,说话者站在事件的起点,严格说来是站在时间参照点和事件起点之间由例(6B)中虚线表示的区间上的任一点报告[他来]p,因为事件还未发生,因此不能加体助词“了”,事件报道的结果就是[他来]t,即例(5′b)。如果对它进行否定性报告,即报告┐[他来]t,那只有一种可能,即位移主体处于位移的空间起点,但移动事件不会发生,在此情况下用“不”。因此我们认为“不”是未然事件否定词,“没(有)”是已然事件否定词。

这里的“已然”和“未然”需要做一点解释。朱德熙(1982:70)指出“没(有)”加在谓词性成分前表示动作没有完成或事情没有发生;这也就是通常认为的“没有”放在谓语前面表示未然(王灿龙2006:41)。这里的“未然”是从说话者和听话者之外的第三者的角度,或者说是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对动作完成或进行的状况进行陈述,指出动作没有发生。而我们所说的“没(有)”是已然事件否定词,是根据说话者报告事件的角度,即站在事件的终点对事件的完成加以否定性报告,既然是事件的终点就隐含着已然,因此说它是已然事件否定词。相反,所谓“不”是未然事件否定词,是指说话者站在事件起点对事件进行否定性报告,既然是起点就隐含着未然。事实上,郭锐(1997)提出“不”是对非过程时状的否定,“没(有)”是对过程时状的否定,已经隐含了我们在这里阐述的未然和已然的思想。

从事件语义学的角度看,已然/未然相对于某个时间参照点,可以是现在说话时刻的已然/未然,如例(5),也可以是过去或将来某个时刻的已然/未然,例如:

(8)a.三天前他(还)没来,今天上午终于来了。

b.三天前他(还)不来,今天忽然打电话说要来。

(9)a.如果明天上午10点他(还)没来的话,我们就不等了。

b.如果明天上午10点他(还)不来的话,我们就采取强制手段了。

已然/未然是事件的内部时间参照,时点是事件的外部时间参照(崔希亮2006),吕叔湘(1980:341)认为“没(有)”用于客观叙述,限于指过去和现在,不能指将来,这无法解释例(9a)的合法性,原因是没有区分事件的内部时间结构和外部时间结构。白荃(2000)也找出了许多反例,并解释说用于假设句或用来表示估计是“没(有)”用来否定将来动作行为的两个条件。其实无论是假设还是估计都不是“没(有)”内在的语义内容,这一点下面还要讨论。

2.2 活动事件“抽烟”

(10)a.他没抽烟。b.他不抽烟。

“抽烟”是一个活动动词,它所表达的事件在空间上没有个体的位移,但在时间上有起始和终止。例(10a)中的“没”作为已然事件否定词说明说话者是站在事件的终点上报告┐[他抽烟了]t,而例(10b)中的“不”作为未然事件否定词,说明说话者是站在事件起点上报告┐[他抽烟]t。传统语义学认为“不”可以表示对习惯和癖好的否定,例如朱德熙(1982:200),指出“不”加在表示动作的动词或词组前边“有时表示某种习惯或癖好”,例如:

(11)我不吃辣的。

语义特征分析也根据“不VP”和“没有VP”可以分别表达一贯性的活动和暂时性的活动而引入[±暂态]这一对区别性特征对“不”和“没(有)”的语义加以分离(聂仁发 2001)。我们则认为“不”和“没(有)”本身不含有“习惯”和“暂时性活动”的语义成分,例如:

(12)在昨天的宴会上他不抽烟。

“他不抽烟”在该句中没有习惯义。那么例(10b)、(11)具有的“习惯”义是从何而来的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强调否定是句法层面的一种操作,它所作用的对象不是词汇层面的词语,而是句法层面的句法成分,用认知语义学的术语来说它的意义是否定性状的存在或改变事件的内部时间特征。当说话者的视角是站在事件的起点向前看就用“不”,当他站在事件的终点向后看就用“没(有)”。例(10)是对例(10′)的否定:

(10′)a.他抽烟了。b.他抽烟。

从事件的外部时间参照来看,例(10′a)表达的是一次性事件,例(10′b)表达的是习惯性事件,换句话说例(10b)的“习惯”义来自“不”所否定的事件本身。当事件本身的习惯义消失后,“不”的习惯义也随之消失,比如:

(13)a.在昨天的宴会上他抽烟。

b.在昨天的宴会上他不抽烟。

“他不抽烟”在例(13b)中不再有习惯义,因为肯定式“他抽烟”在例(13a)中由于上下文的作用已不再有习惯义,例(13b)只表示在一个具体的场合下,他不愿意、不打算抽烟。那么“愿意、打算”等意义是否是“不”所固有的呢?

传统的语义描写和语义特征分析认为是这样的,而我们则认为“意愿”义是“不”所否定的事件本身含有的意义,跟“不”没有直接关系。在事件[他抽烟[:t中,事件的参与者之一、动作的施动者“他”是一个意志主体,可以决定是否让事件发生,也就是说:[他抽烟]t这一事件本身就含有“意志、意愿”义,当“不”作用于谓语之后在语义上逆转了意志主体的意愿,由愿意事件发生变为愿意事件不发生。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认知语义学胜于语义特征分析的一个方面,即将不属于词语本身的语义内容剥离出去,获得对词语意义更直接、更纯粹的认识,从而使词义具有更高的概括性。

2.3 抽象位移事件

请看以下三组例句:

(14)a.衣服没干。 b.衣服不干。

(15)a.他没明白我说的话。 b.他不明白我说的话。

(16)a.她没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b.她不认识柱儿。

例(14)中的“干”表达从“湿”到“干”的状态改变,是一种抽象的位移事件。该事件的位移起点为“湿”这一状态,终点为“于”这一状态。“没”作为已然事件否定词在例(14a)中表明说话者站在事件的终点表达位移主体“衣服”尚未完成状态的改变,事件未完成,“不”作为未然事件否定词在例(14b)中表明说话者站在事件的起点表达位移主体尚未到达终点,还处在位移过程中。关于这个例子下文第3节还有进一步的阐述。

例(15)中的“明白”和例(16)中的“认识”通常被称为认知动词,有学者认为只能用“不”对其加以否定(宋玉柱1994)。语义特征分析认为认知动词是静态的,因此只能用具有语义特征[-活动]的“不”来否定(聂仁发2001)。我们认为这是不符合事实的,例(15a)和例(16a)都是合格的句子。事件语义学认为动词本身不能指涉事件(崔希亮2006),一个句子表达何种事件由整个句子决定,因此同一个动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可以表达不同的事件或者表达性状。(15a)和(16a)表达认知状态的改变,是抽象位移事件,说话者站在事件终点陈述位移主体“他”和“她”尚未到达事件的终点,认知状态的改变未完成,因此用“没”进行否定。(15b)和(16b)表达认知状态,它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种性状,说话者用“不”分别陈述“明白”和“认识”的状态不存在。“不”既能做事件否定词,又能做状态否定词。

三 状态否定词与事件否定词

事件语义学认为真实世界里的情状包括状态和事件两大类(Talmy 2000,Ungerer & Schmid 2001,崔希亮 2006)。

(17)a.老王身体没好。b.老王身体不好。

例(17a)中的“好”指从生病到康复的状态改变②,是一个抽象的位移事件,说话者站在该事件的终点表达位移主体尚未到达位移终点,因此用“没”。例(17b)中的“好”表示“健康的,结实的”,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事件,对它加以否定表示这个状态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用“不”,不能用“没(有)”;“不”不仅是事件否定词,还是状态否定词。再比如:

(18)a.这种布料摸起来不柔软。b.*这种布料摸起来没柔软。

因为“柔软”表达性状,因此只能用“不”否定。

大家可能会说例(14b)中的“干”不也可以看作一种状态吗?这样一来,例(14b)应该是一个歧义句,可是我们并未感到它有歧义。我们认为例(14)和例(18)是不同的,例(18a)和例(18b)表达的分别是事件和性状,而例(14a)和例(14b)则表达的都是抽象位移事件。“干”这个词当然可以描述性状,比如“干果”中的“干”。性状表示某类事物具有的共同属性或某个体内在恒久的性质,因此“干果”不是指洗过后表面没有残留水珠的水果,而是经过脱水处理的水果,因此很难说例(14b)中的“干”表示性状,当然也不是绝对不可以,但其出现的语境非常特殊:自然界绝大多数物体都是含有一定水分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例(14b),并且其中的“干”表示性状。性状有程度差异,反映在语言中表现为可以对两个事物的性状进行比较,因此我们可以说例(19a),但一般不说例(19b):

(19)a.北京的气候比上海干。b.?这件衣服比那件干。

c.这件衣服快干了,那件还滴水呢。 d.这件衣服比那件干得更透一些。

而要说例(19c)、(19d)或其他,因为其中的“干”表达位移事件,例(19d)不是性状的比较,而是两个位移主体位移进程的比较。

现在的问题是“没(有)”能否做状态否定词?例(18b)似乎说明不可以,但我们认为实际上是可以的:

(20)门没开着。

(21)台上没坐着主席团。

(22)她手里没端着一盆水。

“开、坐、端”都是动作动词,在适当的语境中可以描绘事件,但当后面加上持续体助词“着”后情况发生了改变,“开着、坐着、端着”变成了持续的状态,这一类句子只能用“没(有)”否定,它和“不”的区别在于“没(有)”表示事物的某种外在状态不存在,“不”表示事物的某种内在状态不存在。

“身体好”是人内在的某种状态,“柔软”是布料的内在性状,具有稳定性和恒久性,不容易改变,对其加以否定必须用“不”。而“开着”是门外在的一种状态,具有短暂性和不稳定性,这种状态的形成和结束都是某个动作的结果,比如“打开”和“关闭”,很容易改变,对其加以否定必须用“没(有)”,因此我们说“不”是内在状态否定词,“没(有)”是外在状态否定词。

语义特征分析认为“没(有)”的语义特征之一是[+活动],即它否定的是变化,是动态的,同时又认为它否定持续体。例如:

(23)天花板上没吊着灯,显得空荡荡的。

(24)车架上没挂着我的袋子,可能掉了。(聂仁发2001)

“吊着、挂着”都表示静止的状态,显然前后矛盾。

四“不”和“没(有)”在预设上的差异:解释力的进一步验证

认知语义学重在对语言事实的解释(沈家煊1995)。上文的论证已初步证明了我们对“不”和“没(有)”分析的解释力,这里再做进一步的论证。

聂仁发(2001)在辨析“不”和“没(有)”的语义差别时提出“不”的语义特征之一是[-暂态],相反“没(有)”的语义特征是[+暂态],简单地说就是“不”否定习惯性动作,“没有”否定暂时性动作。但这一解释对下列句子行不通:

(25)小王身体很好,不生病。

(26)张老师昨天晚上肚子疼,但不吐。(聂仁发2001)

作者认为“生、吐”等动词一般表示[+暂态][+活动],而例(25)、(26)又都是合格的句子,于是作者只能解释说在这两个例子中它们是对事物特性的描述,表示[-暂态][+活动]。我们的问题是如果上述例子中的动作都是对事物特性的描述,表示[-暂态],那么按理就不能用“没(有)”否定,但事实正相反:

(27)小王去了一趟西藏,没生病。

(28)张老师昨天晚上肚子疼,但没吐。

这里暴露出语义特征分析的两个问题:一是理论本身的一致性较差,有时前后矛盾;二是理论的预测性较差,有很多例外情况存在。

我们在2.2节已经指出习惯义不是“不”的内在意义,另外语言直觉告诉我们例(26)和例(28)的预设也不同,前者预设说话者对张老师是否会吐没有预测,后者预设说话者预测张老师会吐。这也可以用我们的分析来解释:“没(有)”是已然事件否定词,说话者站在事件终点报告对事件的否定,这一视角蕴涵着事件的发生,这就解释了“没(有)”的预设。而“不”是未然事件否定词,说话者站在起点报告对事件的否定,不蕴涵因此也就不能预设事件的发生。

对一些瞬间发生的事件而言,我们感觉事件的起点和终点几乎重叠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体会“不”和“没有”的差别,但两个词语诱发的预设上的差异却很明显。比如:

(29)a.灯没亮。b.灯不亮。

例(29a)预设说话者期待灯亮,比如我们每天晚上回到家进门开灯的时候。例(29b)预设说话者对灯是否会亮没有把握,比如在比赛竞答项目中规定选手如果回答正确指示灯就亮,而回答错误指示灯就不亮,当一个选手对回答没有把握时他会说例(29b)。

通过运用事件语义学理论辨析“不”和“没(有)”,我们感到认知语义学是一种动态的整体性研究,所谓动态是指从句子表达事件的功能角度考察语义,说话者和语境都会对意义产生影响,所谓整体性是指把一个词语的意义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把不属于它内在的语义内容分离出去,从而获得更高的概括性和更好的解释力。这种研究可以弥补传统的语义描写和语义特征分析法的一些不足。

附注:

①形式语义学中也有一个事件语义学的理论框架,详见刘丹青(2005:123—142),二者有本质区别。

②上文我们指出动词本身不能指涉事件,但是为了行文方便我们会把一个谓词在句子中表达某个事件简单地说成这个谓词表达某个事件。

标签:;  ;  ;  

“不”和“不(有)”的认知语义分析_语义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