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对抗与创新&当代唯物史观解读研讨会综述_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对话、对抗与创新&当代唯物史观解读研讨会综述_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对话、交锋与创新——“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解读”学术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唯物主义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领域。200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与《哲学研究》编辑部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解读”学术研讨会,约30位学者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交锋激烈。

1.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争论的焦点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到底应该称作历史唯物主义还是实践唯物主义?学者们对此的观点不尽相同甚至对立。

中国人民大学段忠桥支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说法,并用分析哲学的方法论证指出,马克思本人没有提出过实践唯物主义概念,“实践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说法也不能成立,把实践唯物主义解释成一种“本体论哲学”或“实践本体论”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是不相容的或者说是格格不入的。

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则坚持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既要尊重马克思本人关于自己的哲学的说法,又要尊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特色和实质。他指出,尽管马克思也有过“新唯物主义”的说法,但这与“好唯物主义”、“先进唯物主义”的说法一样不是一个命名的方式,而“实践唯物主义”则是马克思自己唯一给自己的哲学说过的一个实质性的、类似于名称的提法,并且只有实践的思维方式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突出的特点。中国人民大学安启念也认为,马克思的本质思想是实践唯物主义思想。

中国人民大学郭湛认为,实践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活动,而历史则是人类实践的总和。实践思维方式与历史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的两大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初产生时是实践唯物主义,最后成型时则是历史唯物主义;由实践观走向历史观,这种转换是顺理成章的过程。

虽然在讨论中未达成共识,但学者们认为:其一,不能不承认“实践唯物主义”的提法确实存在着文本支持不足的弱点;其二,不能否认实践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本质的特点。

2.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文本、本义及其性质 由于学者们所依据的经典文本不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本义和性质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段忠桥认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表述。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都可以通过借助纯粹经验的方法观察到的事实加以确证。北京大学王东认为,《序言》只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表述之一,而从1843年开始包括《(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等在内的十大文本群,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经典文本。

安启念等对《序言》的经典文本地位提出质疑,认为传统教科书体系误解了《序言》。北京大学杨学功也认为,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变成一般的历史哲学违背了马克思的意思,而把《序言》视为经典表述则容易导致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公式化倾向。中央编译局鲁克俭则从专门的文本研究出发,指出不是唯物史观错了,而是我们对它的解读有误。

北京师范大学张曙光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生产逻辑的展开,它既不是简单的唯物主义,也不是简单的实证论思想,而是历史选择论。清华大学邹广文分析了历史唯物主义展开的具体逻辑,指出其逻辑起点是感性的人的活动,逻辑张力是人的二重性存在,而最基本的研究视野是对现代性的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孙伟平则集中讨论了信息时代唯物史观的新发展,指出整个社会正在向信息社会前进,信息史观集中反映了信息时代的新特点。罗骞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以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和反思为本质任务、把历史和实践概念统一起来的存在哲学。

中国人民大学马俊峰认为,不能简单地从世界图景意义上去理解哲学,从而将历史唯物主义局限在历史观内,而应该把它扩展为还包括自然、思维、社会在内的整个哲学。多数学者都是在这种广泛的意义上使用“历史唯物主义”概念的;不同的是,有的学者把它进一步指认为实践唯物主义,或者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是一致的,有的学者则把它指认为历史哲学。由此可见,不满意传统教科书的体系和解读已成共识,只是对如何构建新体系,如何定性历史唯物主义及其在哲学、历史观、社会学和实证科学等不同意义上的含义还尚无定论。但是,正如《哲学研究》编辑部鉴传今所言:毕竟问题的提出本身已蕴含了问题阐述的条件和解决的可能方向。

3.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当代解读的目的、路径和方法 面对现实生活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主题,学者们一致认为,需要本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精神重新解读历史唯物主义,并且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出路和方案。

从解读的目的来看,中共中央党校庞元正提出,解读不是为了文本和解读本身,而是为了推进、解决社会和人的发展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郝立新等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解读要以中国学者为主体,要依据马克思文本、立足当代现实构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形态,而不能简单地移植西方话语。回到马克思、回到时代、回到实践,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解释现实和改造现实。

从解读的路径看,学者们认为,既可以从历史唯物主义本身的研究出发进行解读,也可以从它的实践意义层面加以解读;前一条路径是文本解读、历史解读、理论解读,后一条路径是实践解读、时代解读、创新解读。中央民族大学贺金瑞强调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精髓指导下,在理论内容上积极创新。安启念认为,解读马克思唯物史观思想,一定要和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联系起来。中国人民大学冯景源认为,解读历史唯物主义,不应从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入手,而应从马克思的晚年著作入手。北京行政学院袁吉富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的出路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实力,反思已有理论,解答时代问题,重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

从解读的方法看,鉴传今强调:马克思教给我们的方法是放宽研究视野、打破学科壁垒、找准理论和现实的契合点,既考察理论本身,又考察理论的前提、实质和诉求,从而避免由文本缺失产生的随意解读和过度诠释,更好地理解理论的实质。马俊峰认为,对历史唯物主义应把它当作精神来解读,要立足当代条件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中国政法大学文兵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既是解读的对象,也是一种解读的原则和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学者都强调,当前十分有必要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给出一种合理的哲学解说。30年前的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回到了实践唯物主义,确立了实践的思维方式,这是改革开放的思想前提;30年后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立足实践的历史思维方式,确立能够理解历史、把握历史、创造历史的思维方式。

标签:;  ;  ;  ;  

对话、对抗与创新&当代唯物史观解读研讨会综述_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