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护士不规范采血致检验标本溶血的原因与应对方法。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经某医院检验科检验的100例血液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出其中溶血的血液标本,并对其检验过程进行详细分析,找到导致血液标本溶血的原因,并采取相对措施进行预防。结果:在100例血液标本中,有38例出现溶血现象,溶血标本占总例数的38.00%。结论:对护士普及血液检验的重要性,提升护士的责任心,护士应对采血步骤进行反复练习,熟练掌握采血步骤,可有效的降低血液标本溶血现象的产生。
关键词:护士;不规范采血;检验标本溶血;原因;应对方法
血液标本的质量可影响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诊断的准确性,血液标本检验的准确性可严重影响病情的诊断和治疗[1]。临床上,通常会出现血液标本溶血现象,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进而对患者的治疗产生较大的影响[2]。为研究护士不规范采血导致检验标本发生溶血现象的原因和应对方法,现笔者对经某医院检验科检验的100例血液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研究内容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经某医院检验科检验的100例血液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100例血液标本中含有血常规检查的血液标本、凝血功能检查的血液标本、生化检查的血液标本、血沉检查的血液标本和免疫检查的血液标本。其中有64例男性血液标本,36例女性血液标本。其中有38例溶血的血液标本。
1.2 方法
通过对100例血液标本的统计分析,找到溶血的血液标本。并对其检验过程进行详细的调查,找出在采血过程中,护士有哪些不规范的操作,并予以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1.3 判定指标
对100例血液标本中,出现溶血例数进行记录,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调查。
2.结果
2.1 发生溶血的血液标本数量
100例血液标本中,有38例出现溶血现象,溶血例数占38.00%(38/100)。
2.2 血液标本溶血的发生原因
对38例溶血的血液标本进行分析,对其采血的整个过程进行调查,导致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的主要原因进行统计。具体详情见表1。
3.讨论
3.1 分析护士不规范采血导致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现象的原因
该院对38例出现溶血现象的血液标本进行反复调查分析,并对其采血过程进行调查,发现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具体原因主要有,(1)止血带的使用:使用止血带的穿刺静脉采血属于常规的方式,不过,扎上止血带之后,由于受检者的肢体的静脉回流受到一定的阻碍,导致受检者的静脉压力出现明显升高的情况,如若受检者扎止血带的时间太久,则容易出现组织的淤血和缺氧的情况,导致受检者的红细胞受到破坏,进而容易导致血液标本溶血现象的发生[3]。(2)静脉穿刺技术不过关:护士对于静脉穿刺技术的掌握度不佳,对于相关操作不熟练,在采血的时候对于定位进针并不准确,于受检者的同一个部位进行反复的静脉穿刺,针尖于受检者的静脉之内进行反复的探来探去,容易出现局部的血肿,引发标本溶血的情况。(3)集血方法不正确:采血的时候,由于试管中的真空负压比较大,导致静脉血自试管中央比较快的落入到管底而收集血液,具有比较大的动能,而冲击释放出来的能量也易引发标本溶血的发生。(4)混匀标本的方法不正确:使用含抗凝剂的真空负压的试管的时候,在混匀标本的时候摇晃太激烈,容易致使红细胞出现机械性的破裂,出现溶血的现象。(5)送检不及时:血液标本的送检不及时,导致血液标本等待检验的时间过长,可使血液中的成分发生变化,导致血液标本出现溶血的情况[4]。
3.2 预防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现象的措施
积极预防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现象的措施主要有,(1)进一步提升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加强静脉采血操作的相关护理工作人员的静脉穿刺技术的培训工作。在采血之前选取静脉需要综合考虑采血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充盈度比较良好、弹性比较好、粗直、不容易滑动的静脉。采血的时候尽量保证一次成功,如果穿刺并不顺利需要及时更换相关穿刺点,防止于同一个部位进行反复的穿刺,或者反复的拍打抽血。并注意采血的时候,扎止血带的时间不可以太久,应用止血带之后的1 min之内予以静脉穿刺,当见回血立即松开止血带[5]。(2)进一步规范护士的采血技术:增强护士对于血液标本的采集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培训,并规范相关技术操作。采集血液的过程中,需要将真空负压的试管进行45°的倾斜,使采血的针头斜面靠近于试管壁,促使采集的血液比较缓慢的流入到试管底部,减少其所产生的动能,避免对红细胞产生的破坏。待使用具抗凝剂的相关真空负压试管的时候,需要进行轻轻的摇匀,避免摇晃太激烈产生机械性的红细胞破裂的情况,避免出现血液标本溶血的现象[6]。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护士不规范采血可造成血液标本溶血现象的产生,主要导致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现象的因素有采血量不足、血液标本凝固、送检不及时、采血时间不合理以及采血容器选择有误等。
综上所述,导致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现象的因素有多种,对采血护士予以专业知识的指导,告知其血液检查的重要性,并对其操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可有效降低由护士不规范采血造成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的现象。
参考文献:
[1]王萍菊.60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4):72-73.
[2]王燕,徐灵玲,杨梅等.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浅析[J].中外医疗,2014,33(5):23-24.
[3]龙霞,潘庆玲.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6):3643-3644.
[4]徐淑娥.浅析导致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3):58-59.
[5]杨左钱.血液标本采集不规范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3(47):78-78.
[6]曾琼.56例标本溶血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10):65-66
论文作者:王玉梅,许国琼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标本论文; 血液论文; 静脉论文; 护士论文; 现象论文; 止血带论文; 发生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