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本科临床医学3班 湖南长沙 410219
【摘要】:目的 研究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采用超声雾化与氧气雾化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接收治疗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超声雾化吸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不同雾化治疗后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对照组显效占75.7%,有效占l1.4%,有效率为85.7%;观察组显效占88.6%,有效占l1.4%,有效率为100.0%;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咳嗽、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分别为(4.09±1.23)d、(4.34±1.34)d和(4.84±1.67)d。观察组为(3.22±1.23)d、(3.29±1.27)d和(3.71±1.47)d,观察组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更应采用氧气雾化方式,在临床疗效上起效更快、效果更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氧气雾化;超声雾化;治疗效果
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医师经常面对的疾病,具有病程长、波及范围广的特点。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善通气质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1]。在多种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治疗各种方案中,雾化吸入治疗方法是临床比较常见和重要的治疗方法,雾化吸入能消除支气管痉挛、降低炎性反应、化痰并改善通气,病变部位直接接触药物,所以药效迅速,食物、胃液和肝脏代谢对药效几乎无影响,避免药物性肝损伤,选择合适药物是比较安全的治疗方式[2]。雾化可分为氧气雾化与超声雾化两种,本文采用对比方式研究了这两种雾化方式的疗效差异,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接收治疗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观察组中男41例,女29例;支气管肺炎32例,支气管哮喘38例;年龄45d--7岁;病程3--14d。对照组中男39例,女31例;支气管肺炎32例,支气管哮喘38例;年龄1--7岁;病程2--16d。将两组性别、年龄和呼吸性疾病类型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
1.2治疗方式
观察组患儿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将一次性气动雾化吸人器与氧气管道连接即可,湿化瓶内禁止放水,以免液体进入雾化器内使药液稀释,氧流量一般为6--8L/min。将面罩扣住口鼻部直至药液吸完为止。每次吸入时间一般为10--20min[3],结束雾化时,先取出雾化器,再关闭氧气开关。持续治疗1周。
对照组患儿采用超声雾化吸人治疗,使用超声雾化器,每次25--30min,每天l--2次。5d为1个疗程
1.3疗效判断
参照王莉等的方法[4],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咳嗽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痊愈;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咳嗽等临床症状有显著好转为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甚至病情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不同雾化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显效占75.7%,有效占l1.4%,有效率为85.7%;观察组显效占88.6%,有效占l1.4%,有效率为100.0%;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2.2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对照组咳嗽、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分别为(4.09±1.23)d、(4.34±1.34)d和(4.84±1.67)d。观察组为(3.22±1.23)d、(3.29±1.27)d和(3.71±1.47)d,观察组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多发于婴幼儿与学龄前儿童,严重的往往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危害着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由于患儿的上下呼吸道发育不够成熟,气管及支气管较成人短且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软骨柔软,弹力纤维缺乏导致支撑能力较差,黏膜腺体分泌不足导致气道干燥,纤毛运动较差导致清除能力较差,故小儿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在儿童呼吸疾病的治疗方案中,雾化吸入是十分重要的辅助手段,雾化吸人疗法通过将治疗药物经吸人装置分散成雾粒,通过吸人的方式沉积于呼吸道而起到治疗作用。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呼吸道而产生疗效[5]。其基本原理是借助高速气流通过毛细管并在管口产生负压,将药液由接临的小管吸出;所吸出的药液义被毛细管口高速的气流撞击成细小的雾滴,成气雾喷出。患者在吸入药物发挥消炎、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的同时,吸人氧气;呼吸道内氧气含量高,有利于肺泡内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使得在用空气压缩泵雾化时,可能出现的缺氧症状得到纠正。超声雾化器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定向压强,使液体表面隆起,在隆起的液面周同发生空化作用,使液体雾化成小分子的气雾,使药物分子通过气雾直接进入毛细血管或肺泡,达到治疗作用的器材[6]。氧雾化与超声雾化吸入效果比较发现,氧雾化吸人体内药物的雾粒比较小(大致为3--5μm),更加容易进入患儿病变部位,通常对患儿应用超过15min就可明显改善峰流速[7]。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显效占75.7%,有效占l1.4%,有效率为85.7%;观察组显效占88.6%,有效占l1.4%,有效率为100.0%;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咳嗽、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分别为(4.09±1.23)d、(4.34±1.34)d和(4.84±1.67)d。观察组为(3.22±1.23)d、(3.29±1.27)d和(3.71±1.47)d,观察组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更应采用氧气雾化方式,在临床疗效上起效更快、效果更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殷勇,尚云晓.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临床儿科杂志,2014,32(9):898-900.
[2]吕亚青.1O种药物在雾化吸人中的临床应用.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7):177—179.
[3]莫继芳.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7):144.
[4]王莉,单毓强.爱全乐等氧气雾化吸人对减轻术后咳嗽、咳痰及降低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3,18(8):910—913.
[5]李小寒.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0.
[6]徐文艳,付艳.中药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与护理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9(7):123.124.
[7]陶宝琴.氧驱动雾化给药对降低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吸人副作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5):159—160.
论文作者:胡婵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氧气论文; 呼吸论文; 统计学论文; 患儿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系统疾病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