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W工法在临近地铁项目中的应用论文_冯京京

江苏省建苑岩土工程勘测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29

摘要:在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人们对于基坑开挖的工期要求也越来越高,SMW工法桩,兼有止水及挡土作用,可提高施工效率。通过SMW工法在临近地铁项目中的应用,为类似工程的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SMW工法 临近地铁 应用

0 引言

SMW工法连续墙,是Soil Mixing Wall 的缩写,于1976年在日本问世,现占全日本地下连续墙的50%左右,该工法现已在东南亚国家和美国、法国许多地方广泛应用,近几年在我国的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推广非常迅速,受到广泛的欢迎。SMW工法是利用专门的多轴搅拌就地钻进切削土体,同时在钻头端部将水泥浆液注入土体,经充分搅拌混合后,在各施工单位之间采取重叠搭接施工,在水泥土混合体未结硬前再将H型钢或其他型材插入搅拌桩体内,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连续完整的、无接缝的地下连续墙体,该墙体可作为地下开挖基坑的档土和止水结构。最常用的是三轴型钻掘搅拌机。其主要特点是构造简单,止水性能好,工期短,造价低,环境污染小,特别适合城市中的深基坑工程。

在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人们对于基坑开挖的工期要求也越来越高,SMW工法桩,兼有止水及挡土作用,可提高施工效率。通过SMW工法在临近地铁项目中的应用,为类似工程的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某工程下设一层地下室,采用桩基础。基坑面积约9400m²,周长约450m。

基坑位于城市中心,基坑东北侧为地铁,西侧为城市主干道,地下管线密集。基坑挖深约5.30m。由于工期要求,需要加快施工进度,在保证地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工期较短的施工工艺。

图1 总平面图

1.2 工程地质条件

①1a 淤泥:灰黑色,流塑,有腐臭味,主要分布于场地河道内。

①1杂填土:灰褐色,灰色,灰白色,松散,主要由碎砖、碎石及建筑垃圾混粉质粘土填积,密实度、均匀性差,场地局部分布有原有建筑砖混基础,土质不均,填龄 5~10 年。大部分有分布。

①2 素填土:灰黄色,灰褐色,主要成分为软塑~可塑状粘性土组成,夹植物根茎,含少量砖瓦碎块,较松散,土质不均,填龄大于 10 年。

②1 粉质粘土:灰黄色,黄褐色,软塑~可塑,局部为粘土,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缩性。除河道部位均有分布。

②2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局部夹粉砂、粉土,有淤臭味,含有机质。刀切面稍光滑,韧性及干强度中等,高压缩性。全场分布。

②3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灰色,流塑,韧性及干强度低,水平层理清晰;粉砂为灰色,饱和,稍密,局部夹有少量细砂,高压缩性。全场分布。

②4粉砂夹粉土:灰色,饱和,一般稍密,层面局部松散,含少量云母片,局部夹粉质粘土,中压缩性。全场分布。

②5粉细砂:灰色,青灰色,饱和,中密,局部密实,矿物成份以石英为主,具水平层理,含云母碎片,局部夹粉质粘土及粉土薄层,中压缩性。全场分布。

②6粉细砂:灰色,青灰色,饱和,中密,局部密实,矿物成份以石英为主,具水平层理,含云母碎片,局部夹粉质粘土及粉土薄层,中压缩性。全场分布。

1.3 地下水情况

1、地表水

拟建场地内东侧有贯通南北的河道,河道在场地北侧有一向西支流(河道宽约10.0~24.0米,淤泥厚度为0.20~0.60m,平均厚度为0.37m)。

2、地下水

(1)潜水

主要由①层填土、②1层、②2层、②3层软粘性土中的孔隙水构成含水层组。填土层较为松散,透水性好,有利于地下水的渗透及汇集,雨季时出水量较大,属弱透水地层。②1层粉质粘土、②2淤泥质粉质粘土和②3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饱含地下水,但渗透性较弱,给水性较差,属微~弱透水地层。

(2)微承压水

承压水含水层主要为下伏砂层,包括②4层粉砂夹粉土、②5层粉细砂、②6层粉细砂、③层粉细砂,该含水层富水性较好,透水性强,为透水层,因土层渗透性差异大具微承压性。2 基坑支护设计与分析

2.1 本工程特点以及主要解决的问题

1、基坑面积约9400m²,周长约450m。基坑实际挖深为5.30、5.70m。属于深大型基坑,需考虑适当的支护形式,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

2、基坑四周可用场地较开阔,基坑北侧与东侧为拟建食堂及报告厅,基础较浅,需考虑有效的支护措施,以控制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确保对已施工工程桩的保护。

3、基坑东侧为运营的地铁3号线,地铁埋深-17.05~-17.95。地下室外墙距离地铁轨道交通线最近距离为27.90m,需考虑适当的支护及降水形式,以控制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变形及降水对地铁的影响。

4、整个基坑土质情况较为均匀(自上而下土层分布为:第一层约1.00m的①2素填土,第二层约1.00m的②1粉质粘土,第三层约2.50m的②2淤泥质粉质粘土,第四层为5.00m的②3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第五层约1.50m的②4粉砂夹粉土,其下为粉细砂)。

基坑东侧原为一条河道,约2.0~3.0m深,现已将河道填平,河道内为新填土,河道以下土层与原始地层一致。需根据土质情况考虑适当的支护措施以控制基坑的变形。

2.2 基坑支护方案

【支护结构】

整个基坑采用Φ850@1200三轴深搅桩内插HN700×300×13×24型钢形式支护。东北角架设一层混凝土支撑。

基坑东侧由于地下室外墙距离正在运营的地铁三号线最近距离为27.90m。故对临近地铁区域基坑采用4排Φ850@1850三轴深搅桩坑内加固处理,搭接200。

【开挖过程中对地下水的处理】

整个基坑采用梯度降水设计,严格遵循“按需降水”的原则:降水井内水泵的位置应动态控制,不得将水泵直接放置于井底。土方开挖过程中,土体内的地下水位应控制在基坑底以下0.50m左右,即本工程降水设计目标为满足土方开挖前提下的最低限度减压降水。坑内布置40口降水井进行降水,基坑外设置14口观测井回灌井(观测回灌井仅作观测回灌使用,严禁降水);采用Φ850@1200三轴深搅桩作为止水帷幕。

图2 基坑支护方案

2.3 临近地铁区域相应的保护措施

1、基坑东北角临近地铁区域采用Φ850@1200三轴深搅桩内插HN700×300×13×24型钢@600(密插)+一层混凝土支撑形式支护。采用较小桩间距+一层混凝土支撑,最大限度减小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地铁的影响。

2、基坑东侧由于地下室外墙距离正在运营的地铁三号线最近距离为27.90m。故对临近地铁区域基坑采用4排Φ850@1850三轴深搅桩坑内加固处理,搭接200。改善坑内土体,减小支护结构变形对地铁的影响。

3、基坑内布置40口降水井进行降水,东侧临近地铁区域基坑外设置14口观测回灌井辅助降水。基坑周围采用Φ850@1200三轴深搅桩作为止水帷幕,止水帷幕桩底约为地面下20.0m,地铁隧道底向下约4.0~5.0m;东侧临近地铁区域三轴深搅桩加长,桩底约为地面以下25.0m,地铁隧道底向下约9.0~10.0m。增加地下水绕流,减少降水对地铁的影响。

4、对基坑土方开挖提出详细施工要求,对分层开挖高度、临时坡比等提出控制标准,充分利用时空效应原理,减少支护体暴露长度及基坑暴露时间。

5、提出详细基坑监测方案,加强对临近地铁区域的监测力度,严格控制基坑变形预警值。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密切关注地铁隧道及地面的变形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速度,做到信息化施工。

3 结论

较之传统的钻孔灌注桩+止水帷幕的方案,SMW工法在该种土层及挖深中施工,工期得到提高,且位移较小,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保证了在开挖过程中地铁的安全。目前该项目已经施工完成,回填至±0.00,基坑监测未达到报警值,安全快捷的完成了基坑开挖。本工程SMW工法的方案为该区域基坑支护的选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国斌,王卫东.基坑工程手册[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冯京京.南京江北新区京新小学项目基坑支护设计文件[R].南京:江苏省建苑岩土工程勘测有限公司,2018.

[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JGJ 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百度百科

论文作者:冯京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  ;  ;  ;  ;  ;  ;  ;  

SMW工法在临近地铁项目中的应用论文_冯京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