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化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王美丽 孙英娜 刘凌云

威海市立医院 王美丽 孙英娜 刘凌云【摘要】目的:探讨舒适化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化护理,采用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化护理可以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满意度,使患者战胜疾病信心明显增强,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 舒适化护理;满意度;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5-ZM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中老年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具有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以及发病率高的特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和心机梗死发病率不断提升,使CHF成为威胁我国老年人群健康最重要的病症[1]。 舒适护理模式是通过各种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各方面的舒适度,使人在环境、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达到最愉快的状态,缩短或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2]。根据这一模式,我们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采取舒适化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舒适程度,患者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同期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男48例、女12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3.8±6.9)岁;心功能分级:II级29例,III级21例,IV级10例。对照组男47例,女13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5.8±6.4)岁;心功能II级28例、III级19例,IV级13例。两组性别、年龄、心功能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入院初期采用常规医院治疗,采用强心剂,利尿剂,硝普钠的静脉微量泵入,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出现异常情况及时与主管医师汇报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具体内容包括①环境舒适:病房房间宽敞、光线明亮、空气对流好、温湿度适宜,医护人员进入病房能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技术操作轻、并注意尽量避免在患者床边讨论病情、避免大声喧哗以减少噪音。②生理舒适护理:首先强调满足患者的生理舒适,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其血管较细,血管壁薄、通透性强,静脉输液时穿刺难,输液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药液外渗,鼓励使用静脉留置针。持续吸氧患者会有鼻粘膜损伤或感到鼻腔内干燥,护士会定期检查鼻腔情况,发现鼻腔内有损伤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经常用液状石蜡对鼻腔进行滴注以防止鼻腔干燥,减轻患者因吸氧带来的不适感。③心理舒适护理[3]: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调动人体的内在康复能力,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护士面带微笑,对患者使用尊称,同时在生活上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患者感觉到家庭般的温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多年承受疾病折磨,会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如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变化。应根据不同心理情绪变化进行全程舒适护理服务,解决患者提出的疑难问题,加强正确面对治疗的信心。了解患者心理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解答患者的疑虑,消除不必要的优虑;同时指导家属在生活及情感上多关心患者,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与医护人员沟通,及时发现问题,使患者心理上达到适状态,降低心理焦虑程度,以利于疾病恢复。④社会舒适护理:社会舒适是人际、家庭、交际、职业、经济状况等关系上带来的舒适。老年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心理压力大,在病情允许情况下鼓励并协助患者根据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参加各种书画展、下棋、打太极拳等以调整患者情绪。在治疗前后与家属进行沟通,让其了解患者病情、治疗过程及效果等,在情感、精神、经济上给予支持,提高患者自信心,减轻焦虑度,有助于老年心血管病的恢复[4]。

1.3评价指标:在患者出院前或患者病情好转后,向患者发放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化护理满意率为100.00%,优于对照组88.33%,p<0.05.见表1

3小结

舒适护理在临床实践应用中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它拓展了护理服务领域,推动了护理学科的发展,是针对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新型的系统化整体护理,为患者解除病痛,提供最佳护理服务,同时又促进护理水平的提高,顺应了整体护理的发展,使患者的身、心、社会、灵魂达到和谐统一的健康状态[5]。舒适护理是一种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的系统的、整体的、具有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在“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理念基础上,通过实施相应护理措施,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感到舒适,缩短了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其焦虑程度,有利于疾病恢复。

参考文献

[1]秦芝莉.全面护理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11(21):1-3.

[2]萧丰富.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6版,台湾:华杏出版有限公司,1998:9.

[3]张瑶,孙淑龄,刘春梅,等.舒适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满意度及焦虑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5,10(21):43-44.

[4]项颖卿,罗萍,章国良,等.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使用医学杂志,2017,30(2):307-308.

[5]张仕梅,胡荣梅,汤春梅,等.舒适护理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导报,2017,19(4):67-68.

论文作者:王美丽 孙英娜 刘凌云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舒适化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王美丽 孙英娜 刘凌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