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_农民论文

新时期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_农民论文

新时期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农村论文,人民内部矛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日益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形成。这一巨大的变革,促其许多经济关系、经济利益进行新的调整,随之也暴露出了许多新的矛盾。例如: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矛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地域间经济发展平衡的矛盾;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农村生产力水平落后于全社会生产力水平之间的矛盾;腐败现象引发的干群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正是改革过程中矛盾客观必然性的反映。

党的十四大提出:“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纵观现阶段农村各类矛盾,并没有超越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其矛盾的性质而言,属人民内部的是非问题。但是这些矛盾处理不妥,本身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具有一定的制约力甚至反作用。因此,正确地分析现阶段农村各类矛盾的演化状况和表现形式,认清其特点,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搞好农村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方面。

一、从矛盾的内容上看,物质利益矛盾已成为现阶段农村矛盾的根源和主导方面。现阶段农村存在的各种矛盾,大多数是物质利益矛盾或由物质利益演化而来的。物质利益矛盾是占支配地位的矛盾,广泛地存在于农村生产、流通、消费诸领域。农村收入低而不稳,这一涉及到农民根本利益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在农业生产中,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农民有限的收入只能维持生活和简单再生产,无力扩大再生产。特别是由于农村流通渠道不够畅通,服务体系不健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一现实就造成自身利益和全局利益的矛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难以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也是农民物质利益受到损害的一个方面。人口多,人均占有耕地少,乡镇企业虽能消化部分劳动力,但地域间、群体间不平衡,仍然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拿农村的生产条件来看,先进的农业机械难以在窄小的绺绺田上使用,古老的传统耕作手段和现代化的工业形成了很大的反差,阻碍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影响了经济收入。从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的投入看,增加数赶不上物价上涨指数,在有些地方是负增长,致使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缓慢,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这是收入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国家职工的收入普遍增加,进一步拉大了城乡距离,造成了农民心理上的失衡。这些现象都摆脱不了物质利益矛盾这一主线。

出现这些新情况总的社会背景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底子薄、贫穷、生产力水平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除。在当前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物质利益普遍原则重新确立,物质利益的关系格局正在广泛调整,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并不奇怪。

当然,我们说物质利益矛盾是农村主导性的矛盾,并不是说在农村思想领域、政治领域不存在人民内部矛盾。实际上在这些领域内也是有矛盾的: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民主与集中的矛盾,改革与保守的矛盾等等。只不过这些矛盾与物质利益相比不那么突出罢了。今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些矛盾也不可能逐步突出出来。

二、从矛盾涉及的主体看,现阶段农村人民内部矛盾愈来愈突出的是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

解放后二十多年,农村经济实行垂直式的封闭管理,农村矛盾的主体结构比较单纯,突出表现为国家——集体——个人这样一种三元结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资料的生产管理的经营自主权,勤劳致富是谋生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家庭经济基础、文化层次、掌握科学技术的程度以及智力上的差异等等,造成家庭承包经济水平有好有坏,门路有广有窄,使其收入逐渐拉开了距离,逐步出现了利益主体趋于多元化。各种以群体形式表现的利益主体在不断地分化和扩大,其矛盾愈来愈突出。

目前农村出现的利益群体主要有:农民领导者及其集体乡镇企业领导者阶层;乡镇企业劳动者阶层;个体劳动者阶层(包括个体企业主);富裕户阶层;贫困户阶层等等。这些阶层还处在演化和明朗的过程中,但已构成了农村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格局,随着形势的发展,各种新的利益群体还会不断出现。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主要是由于群体之间的经济地位不同,经济资源的占有和经济收入的差距拉大,相互间的关系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其状况和特点各异:

智能型群体:主要是农民领导和集体所属乡镇企业领导层。他们掌握着农村基层组织行政领导或经营管理权力,对集体的生产资料具有管理权,劳动力具有支配权,分配上有决策权,生活待遇有一定的优惠和特权。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兼有,左右着农村发展的大局,因而是一个比较优越的群体。

智力型群体:主要是个体劳动者和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知识者层。这完全是新时期崛起的一个群体。思想解放,经营有道,经济上自立,以获利为目的,政治上无过高要求,但是随着经济上的富足,必然会对政治上的兴趣越来越浓。

劳力型群体:主要是乡镇企业和其它劳动者层。所不同之处前者既有土地承包权,又有在企业中的固定收入。他们的共同点是文化层次相对低,自主经营能力差,思想不够活跃,易于满足,安于现状,求生存、求稳定是他们的最大愿望。这一群体目前占农村人数的多数,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现阶段农村各种利益群体的状况、特点、演化趋势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正确地认识,这是妥善处理新时期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关健。

三、从矛盾的表现形式上看,新时期农村人民内部矛盾正越来越由隐蔽转向公开,由渐变转向突发。

过去由于我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实行单一的行政化管理,管得很死,而且动不动就抓阶级斗争,割资本主义尾巴,压抑了群众的感情,人民内部矛盾处于隐蔽和渐变状态的多,不那么容易激化。改革开放以来,民主化进程加快,人们对阶级斗争的恐惧感逐渐消失。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行政管理逐渐放松了,而新的法律秩序正在建立过程中,这就形成了社会矛盾控制方面的某些空档。这是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由隐蔽转向公开,由渐变转向突发的条件。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建立之中,伴随的各种法律法规不断地趋于完善。特别是在封建社会统治几千年的历史背景下,人们的法制观念是相当淡薄的。就现有的法律法规,特别是一些经济法规,在具体实施中难度相当大。因此,广大的农民群众还缺乏自觉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的意识,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往往是“私了”或者采取一些过激的做法,从而导致矛盾的激化和突发。这是突发性矛盾发生的根源所在。

突发性矛盾是矛盾特殊性的反映,其影响和危害是比较大的。我们在工作中尤其要注意突发性矛盾的萌发点,及时采取措施,正确引导,以防扩大或激化。这是现阶段求稳定,促发展的重要方面。

总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新事物会层出不穷,各类矛盾也会不断涌现,农村这一广阔的领域更是如此。为了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尽早步入小康,最终达到农民共同富裕,理顺关系,重视矛盾,化解矛盾,消除矛盾则是领导方法和做好农村工作的重要课题。

第一、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不动摇。要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其真正担当起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重任,做到发展有人运筹,建设有人经营,问题有人化解,矛盾有人消除,切实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全方位驱动,为总目标和总任务而奋斗。

第二、要加快深化农村改革的步伐,尽快调整经济利益格局。国家要稳定增加给农业的投资,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完善农村双层经营制度,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农业适度规模和集约化、企业化经营。大力推动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加快发展一批优势产业、名牌产品、龙头企业,以带动区域化经济、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协调发展。

3.强化法制建设。农村是我国法治建设的薄弱区域。要广泛宣传《宪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社会治安管理条例》以及《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彻底消除“权大于法”、“族大于法”等封建愚腐观念,真正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社会稳定,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理权益,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为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健全农村民事调解组织,发挥自治作用。让群众推举德高望重的村民组成民事调解组织,机动灵活地协调处理各类纠纷,使小矛盾、小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它的作用是地方政权所无法替代的。这样有利于防止矛盾激化,也能减轻司法部门的压力,更有利于基层领导从烦杂的事务中解脱,集中精力抓经济。

5.加强干部群众的政治思想教育,要重点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广大民众的思想、政治和文化素质,增强识别是非的能力。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伪劣假冒,欺诈蒙骗等不法行为败坏社会风气、危害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教育群众与其划清界限,进行斗争,从而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和个人道德风尚。农村的各项事情就一定能够办好。

标签:;  ;  ;  ;  ;  ;  ;  ;  

新时期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