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为留住高校人才,武汉自去年出台了人才公寓政策。本文利用第一手数据,对大学生留汉影响因素和武汉人才公寓政策实施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留汉影响因素可分为四个大类,在生存与发展这一类中,买房压力和物价水平影响较大。此外,住房地理位置和周边配套设施是大学生最重视的两个住房要求。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人才公寓;影响因素
一、引言
为改变武汉育人而无法留人的状况,2017年7月武汉市发布了首批大学生人才公寓,直面形势严峻的大学生住房问题。大学生选择留在武汉看重哪些因素,人才公寓政策又在留住人才上有多大的助推力。作为政策的实施对象也是直接受益者——就读于武汉的大学生,我们利用暑假进行了调研,以问卷、采访等形式搜集在校大学生、已入住人才公寓的留汉大学生的意见,基于第一手调研数据,对大学生选择留汉的影响因素和人才公寓政策的实施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武汉七校本科三四年级在校大学生以及研究生,采取线上线下问卷、实地访谈的调查方法,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374份,回收率98.4%。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基本信息,留汉意愿及影响因素,对未来住房的要求,政策了解程度和渠道。在留汉意愿及影响因素这个部分,我们设置了16个留汉意愿的影响因素(Q1人才公寓政策、Q2其他政策、Q3与家人的距离、Q4预期收入、Q5城市文化、Q6生态环境、Q7职业发展前景、Q8竞争压力、Q9物价水平、Q10人际圈、Q11他人建议、Q12城建设施、Q13教育水平、Q14买房压力、Q15社会保障与福利、Q16国际化程度),每个因素均采用likert五点量表记分方式来表示影响等级。
1.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打算何时参加工作方面,67.11%的被调查者选择“研究生毕业”,选择“本科生毕业”和“博士生毕业”的分别占20.56%和11.76%。在选择从事职业类型方面,选择“技能型”和“经管型”分别占35.56%和20.32%,其次“事务型”和“研究型”分别占17.65%和12.57%。由此,我们推断武汉最有可能获得在技能型、经管型、事物型和研究型这四个方面的研究生学历的人才。在留汉意愿方面,选择“不留汉”的比例最高,为37.17%;其次为“没有想好”,占比29.41%;而“长期留汉”只占比12.03%,总共留汉比例为33.42%。
2.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社会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信度越高,反映量表受随机误差影响的程度越小,反映出测试的可靠程度。本文对问卷中的16个影响因素的likert量表采用同质性检测方法,利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测量量表信度。分析结果为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09,标准化以后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11,大于0.9,且样本量较大,说明该问卷调查质量是很高的。
3.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可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因子。KMO值比较的是各变量间的简单相关和偏相关的大小,取值范围为0~1,一般认为KMO值越接近1,做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915, Bartlett’s球形检验的 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小于1%,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
根据因子固定数量为7的要求可提取7个公共因子,第一个共同因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23.148%,第二个共同因子解释了14.823%,这7个公共因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79.427%,即累计贡献率达到79.427%。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们采用正交旋转法与斜交旋转法进行分析,两种方法的分类结果相似,但从合理性的角度来说,采取斜交旋转法更符合实情,因为这些变量相互之间有一定影响。因此我们采用斜交旋转法的分析结果。将因子负荷表表中同一列因子载荷绝对值较大的指标归为一类,据此可解释共同因子的含义。公共因子F1由Q4、Q7、Q8、Q9、Q13、Q14、Q15所决定,荷载分别为0.713、0.787、0.809、0.805、0.751、0.834、0.810; 公共因子F2由Q5、Q6、Q12所决定,荷载分别为0.893、0.854、0.684; 公共因子F3由Q1、Q2所决定,荷载分别为0.889、0.897; 公共因子F4、F5、F6、F7分别由Q16、Q10、Q11、Q3所决定,荷载分别为0.910、0.925、0.899、0.977。
由于F1包含的变量较多,我们对其再次进行因子分析。KMO值为0.895, Bartlett’s球形检验的 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适合做因子分析。根据特征值大于0.6的要求提取2个公共因子,累计贡献率达72.618%。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个小公共因子由Q14、Q9、Q15、Q8所决定,第二个小公共因子由Q7、Q4、Q13决定。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对这16个影响留汉意愿的因素进行分类。四个大类:生存与发展,城市环境(Q5、Q6、Q12),政策因素(Q1、Q2),其他因素(Q16、Q10、Q11、Q3) 。其中生存与发展这一类又可分为两个小类: 生存压力(Q14、Q9、Q15、Q8),可持续化因素(Q7、Q4、Q13)。
三、结论与建议
1.“不留汉”比例虽高,但武汉市留住人才数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武汉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106.95万,位居中国第一,人才输出量较大,选择“不留汉”的比例高达37.17%。尽管人才流出比例较高,但选择“没有想好”占比29.41%,争取留住这些学生对于武汉市缓解人才流失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网安等四大国家基地在武汉建设,以光谷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良好,越来越多名企入驻武汉,将为武汉市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与发展机会。
2. 在生存与发展这一类影响因素中,买房压力和物价水平影响较大,住房问题依旧是焦点
尽管收入和个人发展前景长期以来是年轻人考虑的主要因素,但在房价居高不下、房租持续增长的今天,大学生就业初期越来越重视住房问题。采访中,很多大学生表示武汉市房价比较高,和工资水平不匹配,住房问题成为其选择去留的主要因素。
3.人才公寓建设应重视公寓选址和周边配套设施的完善
有关住房要求这一问题,我们考虑到了位置、周边配套设施、住户素质、内部装修等因素。从结果看,大学生对住房选址重视程度最高,其次是小区周边配套设施。此外也有部分住户反映3年租期标准较短。因此,在规划建设下一批人才公寓时,需要重视公寓的选址和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同时可考虑延长租期或出台3年租期期满的后续政策。
4.需采取有效形式加大人才公寓政策宣传力度
调查显示对人才公寓政策十分了解的同学非常少,仅占1.87%,而 “没听说过”占比接近1/5。根据同学们获取人才公寓政策信息途径的统计,这一政策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和学校宣讲等形式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2]王效容,张建坤,李灵芝.大学毕业生保障房居住满意度调查——以嘉兴人才公寓为例[J].城市问题,2014,(04).
作者简介:周宇航(1998- ),女,汉,湖北荆门人,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大三在读,主要研究公司财务管理、管理案例。
张思睿(1998- ),女,汉,湖北武汉人,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大三在读,主要研究公司财务管理、管理案例。。
论文作者:周宇航 张思睿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因子论文; 人才论文; 公寓论文; 武汉论文; 因素论文; 大学生论文; 政策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