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仲举
(河北省青县清州镇卫生院 河北青县 062650)
【摘要】目的:对食用复方丹参滴丸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效分析与总结。方法:随机选取我院80例冠心病患者,并将整体分为实验组(40例)和常规组(40例),对常规组患者实行心绞痛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除了接受药常规治疗外还需食用复方丹参滴丸药物。结果: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实验组,实验组的有效率较高,两组之间的数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于治疗冠心病及心绞痛存在明显治愈疗效,且对人体不产生毒副作用,使其在医学界广为流传使用。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冠心病;临床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7-0090-03
据医学界相关统计,冠心病的发作人群集中在中老年人身上,属于经常性发作疾病之首,而冠心病引发的心绞痛则属于十分常见的病症,由此为中老年人带来的危害巨大并时刻影响其健康[1-2],若不能及时发现并控制病情,则极易出现休克或者是猝死甚至是生命健康受到极大损害的后果。而复方丹参滴丸由于其中药制剂的特点,所以即使是初步投入临床使用,其疗效同样十分显著并得到著名医师以及冠心病患者的青睐。所以本院抽取80例冠心病患者,为部分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并对此药物的疗效加以观察、记录,现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于20011年12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此整体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其中实验组患者40例,男患者19例、女患者21例,年龄处于44~68岁;常规组患者40例,男患者22例、女患者18例,年龄处于42~66岁。根据统计学检测、验证两组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均不存在差异性,所以二者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80例冠心病患者均经过了严谨的医学检查、验证,其诊断结果以及心电图检测报考均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冠心病病况标准一致,且均以此为统一标准得以最终确诊,不包括在本院治疗前已就医于其他医院或者是单独食用治疗冠心病药物的患者,并且所有患者的诊治方案都已事先征得患者以及家属的同意,均属自身愿意配合医院治疗。
1.2 方法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均接受抗血小板凝聚、抗凝降血压和调整心律失常的专业医护措施,并以此作为基础治疗之后为患者提供100mg的阿司匹林肠溶片[3-4],叮嘱患者每日一次于夜间食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方案治疗期间不得为患者提供能够使血管扩张的药物,若存在冠心病致使心绞痛的现象则应于舌头底部将硝酸甘油服下。二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以上治疗方案之后,还可适当食用复方丹参滴丸药物用以协助治疗,以每日三次、每次十粒的服用量食用,对此药物的服用需坚持1~2个月并对服药期间的疗效加以详细观察、记录。
1.3 观察标准
将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详细分析、比对,依据数据分析进一步实行统计学比对分析。现将临床效果评估标准分为以下几点[5-6]:①疗效显著,即心绞痛症状以及其他相关病症基本不再发作,且心绞痛发病频率下降76%左右;②有效,即心绞痛症状以及其他相关病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与改善,且心绞痛发病频率下降55%左右;③没有效果,即心绞痛症状以及其他相关病症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甚至是加重了心痛程度,且发作频率也高居不下。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数值运用SPSS系统的17.0版统计软件加以分析、总结,并以0.05作为检测标准,检测结果的可信任度高达96%,若出现P<0.05时则表示整体数据样本的差异值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数据经过专业的统计学分析可得出实验组患者达到显著效果的有21例、有效患者达16例、3例患者的治疗不存在任何效果,由此得知本组治疗冠心病的有效率是92.5%;而常规组有15例患者的病情较为显著、有效患者达16例、7例患者的治疗不存在任何效果,本组治疗冠心病的有效率是82.5%。比较两组数值,常规组的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且二者数值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依据,即P<0.05,详见如下表所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病例数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40 21(52.5)16(40.0)3(7.5) 37(92.5)
常规组40 15(37.5) 16(40.0)7(17.5) 31(82.5)
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样本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 冠心病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代的工业产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居民的生活结构、模式、饮食习惯等方面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致使多数中老年人冠心病的发作频率居高不下。冠心病的病发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硬化、产生痉挛、内部保护膜受损所导致的,造成患者的血小板被激发、释活的现象,从而集体凝聚造成血液的粘稠度不断上涨,致使体内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引发体内严重缺氧进而造成心绞痛的病发。对于冠心病而言,其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不畅、心部悸痛,若得不到及时的发现与治疗,则会导致心肌梗死造成休克甚至是死亡。由冠心病引发的心绞痛的发病形式主要是心脏前方位置发生间接、停顿性的疼痛感,多数发病人群的根源是由于冠状动脉存在痉挛反应进而导致心绞痛自动发作。于中医学里被划分为“胸痹”、“心悸”的范围,主要方面是由于年老体衰,正气亏虚,脏腑功能损伤,阴阳气血失调,加上不良情绪、饮食不节、寒冷刺激、劳逸失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气滞血瘀,胸阳不振,痰浊内生,使心脉痹阻而致病。其中,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调,人体阴平阳秘的平衡被破坏,是发病的内在原因。内因是发病的基础,外因是发病的条件。
3.2 复方丹参滴丸
被视为中药制剂的复方丹参滴丸在帮助活络血液、融化淤血、打通脉络以及镇疼止痛方面存在显著疗效,由于此药剂主要是由丹参、三七以及冰片等药物所制练而成,所以会起到活血镇痛的效果。依据现代对药效的分析、研究显示,丹参是由具有脂溶性作用的丹参酮以及具有水溶性作用的丹参素所组成、而三七则主要是由人参苷所构成、冰片中富含右旋龙脑,三种药物的主要成分都能够有效地软化、破解动脉粥硬化以及硬斑块,能够打通已被阻塞的血液通道进而促进血液流通、扩张冠状动脉、降低阻滞现象带给血管的强大压力与阻力,进而保障冠脉的供血量以及供血速度。据有关报道记载,复方丹参滴丸对于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有着十分显著的疗效,且不曾检测出此药物的有毒以及相关副作用,是协助治疗心绞痛的佳药[7-8]。本院于实验组患者食用此滴丸后,对其进行详细的肝脏与肾脏功能的检查同样没有发现毒素或者是对身体的负面影响,患者没有出现出血或者是体质过敏、不适应的现象,说明本院研究结果同相关报道结果如出一辙,证明复方丹参滴丸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不曾对患者造成负面伤害,所以得到了医学界和冠心病患者的青睐,是治疗心绞痛的首要选择。
3.3 抗血小板与硝酸酯
抗血小板外表的活性和聚众集合现象能够控制、制止脂质被氧化以及受到损害,将自由基全部消灭并运用SOD用以帮助加强分子活力,进而使血脂和其粘稠度降至适宜程度,改变微循环使其达到最佳状态,达到调控心肌缺氧、缺血的最终目的。且抗血小板还能够致力于位于血管内皮的细胞处,帮助调节、控制内皮素的指数,使其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进一步使冠脉的痉挛现象得到舒缓,将冠脉内的血液得以流畅,加强心肌供血作用将其抵抗、舒缓心绞痛的作用发挥至极致。作为国际公认的有效药物,硝酸酯类对于治疗冠心病起着重要的作用,此药物作用的发挥归功于生存在血管壁里面的磂基,能够直接作用于冠脉的扩大、伸张工作,只是若长时间服用此类药物,会严重耗损磂基并使其濒临衰竭,反而会降低其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而且还会使身体对其产生依赖感与耐药性,若增加对硝酸之类药物的使用量,则极易造成血压下降并伴随副作用如头昏脑胀、恶心、眩晕等现象,更加注意的是患有青光眼并出现过休克现象以及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出现不适、过敏现象的患者更加不能使用。
3.4 疗效比对
根据本文中研究数值得知,常规组患者治疗冠心病的有效率远低于实验组,说明使用复方丹参滴丸的实验组有效率十分显著,两组数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复方丹参滴丸对治疗冠心病所引起的心绞痛具有活血化瘀、活络血管、镇疼止痛的功效,本文就其主要作用原理总结如下:于很大程度上将血管扩充、伸张到适度量,进而加强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调试心律,增加心肌内部的营养量,从而完善心肌内部的代谢功能和耗氧功能;降低、释解纤维蛋白酶,加强红细胞的快速变形功能,控制血小板的集中和脂质被氧化现象,达到改善心肌缺氧、缺血,为心肌增添保护膜,从而减少冠心病发作次数的最终目的,进而能够协助患者以最快的速度使心电图的变化恢复至正常状态,在临床医学上具有重要的用药地位。本院的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有效率和心电图的改善程度明显低于实验组,而且实验组患者在服用复方丹参滴丸之后其心绞痛的病发频率和血浆的粘稠度均下降致合理数值范围内,两组下降数值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袁峥嵘.复方丹参滴丸治疗5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06):741-742.
[2] 梁雨才,练慧亲.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评价[J].中医临床研究.2013(04):70-71.
[3] 关秀军,邓斌,周旭军等.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硬化的影响及心理干预[J].时珍国医国药.2013(02):88-89.
[4] 黄恒,李小春,卢达雄.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2013(02):97-99.
[5] 杨洋,李天发.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TNF—a影响[J].医学信息.2013(01):73-74.
[6] 徐芳琪.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05):56-57
[7] 林大梁,林先锋,袁小兰.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3(01):82-83.
[8] 李江,谢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04):264-265.
论文作者:于仲举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冠心病论文; 患者论文; 丹参论文; 实验组论文; 心绞痛论文; 复方论文; 滴丸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