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得以不断地发展,在许多方面有较大的应用空间,所以我们需要做好电气系统的维稳工作,也就是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做好设计与安装上的把控,有效合理的利用各项资源,进而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纵观当前电气系统故障中发现,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工作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解决。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接地;电气保护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水平不断地提高,电气行业也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用电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对电气安装的质量来说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我们进行电气设备安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安装质量,当前其接地保护系统在设计安装以及应用层面都容易产生问题,这对于整个的电气系统平稳运行来说存在巨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我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对应的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措施,从而提高供电的稳定性。
1电气接地技术概述
1.1tn-s系统
tn-s系统指的是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时电器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零线接地的接零保护系统。在整个电气接地系统应用上看来,tn-s系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通过地线和三相四线进行有序相加,能够满足相关的工作要求。此系统与其他系统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一旦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出现设备的外壳漏电的现象,它能及时将漏电产生的电流转化为短路电流,所以转化为短路故障,进而使得熔断丝熔断断电,避免漏电现象对工作人员造成生命安全影响,对系统整体安全来说具有较大的意义。通常情况下,如果电气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对于接地技术没有特殊要求的话,我们一般采用此系统,进而保证人员设备的安全。
1.2tn-c-s系统
通常在我们所说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可按不同的组成方式将tn-c-s接地系统分为两类:tn-c和tn-s两个系统。经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采用tn-s系统的话,其中性线与接地线接地之后,就禁止与其他电气进行连接。一般情况下,中性线大多不带电,对于整个系统的运行来说,tn-s系统能有效的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对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平稳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进而有效的保障了工作人员与设备的安全。除此之外,对于特殊设备的接地引线需要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接地电阻。目前技术水平下,我国大多数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多采用tn-c-s系统,而且对其研究投入较多。
2电气自动化中的接地保护措施分析
2.1直接接地
建筑行业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地发展,在现在智能建筑中会对电气设备加以应用,会出现通讯和自动化设备同时存在的现象,这对于我们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来说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要对自动化系统中的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把控,进而保证整体系统的稳定高效。也就是需要我们在实际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接地保护防范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对电子设备的相关数据进行科学的计量转换,将模拟信号和逻辑信号进行有目的性有限度的放大,并且结合微电流以及微电位作为平台,为电子设备的输出输入的信息和逻辑动作的有效实现提供对应的条件,进而保证在网络模式下,各设备能安全平稳运行。在此基础上,通过直接接地方式进行电气系统保护时,我们应当尽量选取大截面绝缘状态的铜芯作为接地的引线,在实际操作中,电子设备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位进行连接,这种方法能够保证系统电源与基准电位处于平稳的运行状态,进而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采用此方式进行工作时需要我们切记不可将其与地线或者中性线连接,避免出现接地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工作接地
就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操作而言,所谓的工作接地是指在系统设计和安装期间作为对象的变压器中线的正确接地。接线盒是工作场所的基本元素。它通常由屏蔽和抗静电设施组成。在工作场地中,终端通常在配电过程中被储存在机柜内,以保证工作场地的可靠性。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场地中,连接端子不得连接到 PE 线路以避免接地故障。在高压系统运行过程中,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科学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地电压状态,便于控制工作场地中的零序电压偏移问题,维持电压平衡。科学工作接地是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2.3防雷接地
当前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众多智能化设备在建筑中得以较大范围的应用,如相关的电子监控设备、自动报警系统等,这些设备对于防雷和防干扰的要求相对较高,但是从这些设备本身及其布局线路上看来,还存在较大的不足。所以我们要积极采取改进措施,帮助这些设备能够有效的发挥其价值,因此,防雷接地具有较大的重要性,我们需要结合建筑自身的设计特征,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安装防雷接地系统,也就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中要参照智能建筑的相关要求,开展相关的接地工作。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防雷接地处理,进而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
3电气接地保护要点分析
3.1增强细节的管控
在接地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执行。如果施工过程中有任何与设计图不一致或不能满足施工计划的地方,施工人员必须及时与各方沟通。对现场进行优化,并对施工方案进行了合理调整。协调完成并通过各方协商后,按照调整后的方案进行施工。未经设计机构许可,不得进行消除未经授权的设计更改。在施工准备阶段,要确保建筑材料的充足性,确保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物料和设备进入施工现场时,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验收。如果需要进行实验测试,则必须根据实验要求采样。如果发现材料设备不符合设计或规格要求,则必须退出施工。在电气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要求的施工方案和时间表,并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就地解决问题,并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因此,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公司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停止,直至完成检修,然后才能再次投入施工。
3.2相关安全防护
在当前我们进行智能建筑建造时,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接地处理,也就是从导电体入手,将电气设备中那些不带电的金属配件当做连接要素,进行接地处理,切忌与地线或者是中性线连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智能建筑中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接地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接地保护等措施需要更加精细化,降低安全隐患。
结语
综合来说,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接地保护是智能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关键环节。一旦电气自动化系统不稳定,当发生接地故障时,社会团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应积极采取措施,做好电气保护工作,科学运用电气接地保护技术,消除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隐患,为社会群体营造安全可靠的生产与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胡建平.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2):00217-00217.
[2]刘友锋.关于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00205-00205.
[3]樊建红.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0).97-98
[4]武义林.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6,23(10):96-96.
论文作者:王希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电气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