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掌握一门外语_英语论文

英语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掌握一门外语_英语论文

英语课程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发展,而不仅仅是掌握一门外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而不论文,仅仅是论文,一门论文,促进学生论文,英语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教师》:对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开设,人们曾有过讨论,一种观点认为英语应该作为中小学校的主修课程,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我国当前过于强调英语教育,应该适当削弱一些,甚至有人提出小学阶段没有必要开设英语课程。对此,您有何看法?

程晓堂:现在由于我们整个社会的“英语热”,大家对英语课程比较关注,一种声音是关注整个社会的英语学习问题,一种声音是关注中小学英语教育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外语?中小学为什么要开设外语课?对于这类问题,我写过一些文章表达过自己的观点。首先,我认为中小学应该开设外语课。为什么有人持不同意见呢?我国现在有这么多人在学英语,但这并不等于人人都能学好英语,也并不等于人人都能用好英语。凡是对英语课程价值产生怀疑的人,都是从实用角度来说的,但这是片面的看法。若完全从是否有实用价值的角度去质疑一门课程的意义的话,我们可以质疑中小学的任何一门课程。例如,学习数学的微积分、勾股定理等,学完了是否人人都要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还有学习音乐和美术,是否学了之后就要成为艺术家?

人的智力发展、大脑发展与语言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中小学生学习外语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渠道,而绝对不仅仅是掌握一种交流工具。对于一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课程,大家不能仅从实用的角度去衡量和评判课程的价值与地位,所以2011年版课标明确提出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价值定位。

《中国教师》:我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不仅存在地区差异,就是同一地区、同一学校、同一班级的学生两极分化也比较普遍。甚至有人指出,农村孩子的英语高考平均分比城市孩子低20分左右,城乡英语教育的差距已经影响了教育公平。对此,您有何看法?

程晓堂:对于这些说法,首先我们需要调查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其次,城乡教育的差异不仅仅在于英语学科,其他学科同样存在差异。差异是永恒的,而两极分化的问题,我过去也专门讨论过。如何界定两极分化?一个班级内语文、数学是否也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农村英语教育比城市的差,这是显而易见的。农村的教育资源显然没有城市的好。教育资源包括各个方面,例如家庭能提供的教育经费、学生的英语学习机会,等等。目前英语教育资源还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据我所知,有一些重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毕业生有去农村的,但是英语学科的毕业生很少去农村。我到一个县级市调研,发现那里的英语教师很少是师范大学英语学科毕业的。

《中国教师》:自2001年实验稿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您觉得中小学英语教育改革取得哪些方面的成就?对于接下来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实践实施,您认为中小学教师尤其要注意落实课标的哪些要求?

程晓堂:我觉得十年来我们的课程改革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例如,大家普遍地提高了对外语教育的重视程度,对英语教育目的的认识更加准确和清楚了。现在至少在我们圈内,都能正确认识英语课程的价值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会一门外语。另外,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材,都有很大的改进。现在的中小学教材,大学教师看了都非常欣赏,觉得内容新鲜、丰富,包括现在大家都抱怨的考试与评价,虽然大家还不满意,但与20年前、10年前相比,考试形式、内容、要求上都有改进,总体上还是有很大进步的。还有教师队伍,数量上有大幅度的增加,质量上也有提高,教师对教科研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要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中小学英语教师首先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内容。课标写得很精炼,教师有时候不容易把握,或者把握得不准。课标有很多具体的要求,对于这些要求教师要准确理解,理解之后要知道怎样去实现。要注意,知道怎样去实现还不等于就能实现。例如对于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师要真正地理解该理念,才能在课堂上去体现。若一个教师不理解课标的教育理念,就难以正确设计课堂教学。英语课程要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那我们课堂上学习内容和方式就不一样。举个例子,学习颜色和形状,如果我们单纯从学习语言的角度考虑的话,背诵单词即可:红色是red,黄色是yellow,绿色是green,长方形为rectangle,正方形为square,等等。如果我们认为学习英语不是单纯地为了记住这些单词,而是发展学生思维,那么我们就可以给学生不同的颜色和形状,让学生去观察、去描述。我们还可以给学生一种近乎于两种颜色之间的颜色,让学生说是什么颜色。有的学生可能说green,有的学生可能说blue,有的学生可能说这两者都不是。这样的课堂就不一样了。语言是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工具。教师还可以将颜色与形状组合在一起,让学生拼图或者设计图案,这时学习英语就不是简单地记单词、记语法了,而是通过英语学习培养想象能力、判断能力等。

要落实课标的要求,教师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包括理论素养和课堂教学技能,还有语言素养。我们中小学英语教师在语言素养方面还有提高的空间。教师对所教的对象语言是否理解、是否清晰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过去教师教语法、讲单词就可以,没有涉及很多文化的问题、思维的问题等。现在的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懂得很多,需要积累很多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中国教师》:大家都说,学好英语不容易。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以及文化意识等方面适当降低了目标要求,这是否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程晓堂:应该说修订后的课标确实在有些方面略微地降低了要求,其目的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部分降低并不等于整体降低。另外,作为一个标准,要考虑全国的情况,至于部分地区学生学有余力,多学一些当然是可以的。

另外,课标对有些目标的要求略微降低,有的则略有提高,还有的则是更为明确,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指导更加明细、更加具体,提供了很多教案,提供了很多评价案例,使得课标对教学的指导更具有可操作性。

《中国教师》:另外,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习英语的效率会高一些?或者说,有效教学英语有什么窍门吗?

程晓堂:简单地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有科学的方法,都要根据科学的规律。至于有没有什么窍门呢,我觉得没有。因为我们对窍门的理解,往往是狭隘的,好像是什么特别独特的办法能教得很好、学得很好。对此,我是持怀疑态度的。那么会不会有一些学习效率更高的方法呢?肯定有,语言学习有规律可循。我们过去比较强调的一些机械的记忆、背诵、模仿、操练等,这些方法不会是高效的。学习是非常复杂的认知过程,人们学习任何事物,都不是通过机械记忆、模仿、操练而获得的。从我们掌握的很多证据来看,我们真正理解语言、学习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在实践中接触语言、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的过程,最后才能运用语言。

《中国教师》:我曾经接触过一位英语特级教师,她的教学特点是没有课外作业,但所教学生的成绩一直都很好。这说明学习英语也可以不用那么辛苦呀。

程晓堂:我也见过这样的教师。不仅学习英语不应该这么辛苦,别的学科也不应该学得那么辛苦。现在也有专家对“刻苦学习”这个说法提出质疑。刻苦学习,这里隐含的意思是学习是痛苦的事,需要刻苦才能学好。这不符合教育的客观规律。为什么学习就是苦差事呢?我们观察小孩子,就会发现小孩子其实是很乐意学习的。要让孩子学习,关键在于学习内容是否有趣,是否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学习方式是否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要是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都枯燥乏味,那么学习有何乐趣可言?

理论上讲,中小学生的学业任务应该主要在课堂内解决。我在小学做教学实验时,就与教师和家长讲,学生回家不用做作业,在课堂上该解决的学习问题都要解决了。再者,语言学习需要一个环境。英语课堂实际上是教师创设的一个学习环境,有老师,有同学,还有教室里布置的一些挂图,等等,这些都能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环境。学生回家之后,就没有这样的学习环境了。家长要是问孩子:今天你在学校学了哪些英语单词呀?孩子回答不出来,家长就着急了。这就是家长不清楚学习场所这个重要的问题。孩子在课堂上有学习环境,有教师的提示,有挂图等,在课堂环境下,他能说出来。回家之后,没有了这些情境,孩子就很难一下子回想起来。所以英语学习要尽量让学生在课堂内掌握,课堂内学会了,就能减轻课余的负担。

《中国教师》:许多人学的是“哑巴”英语,会应付考试,但不会运用。英语学科的评价如何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提升?

程晓堂:如果说我们要综合评价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话,听力和口语肯定是要测试的。但是现在有许多技术问题、政策问题需要解决。技术上,在大面积的、大规模的考试中,我们如何能在短时间内让这么多学生考口语和听力?考听力还可以通过录音方式,考口语怎么考?现在有些地方在研究以人机对话的方式来测学生的口语,咱们且不说这种方式本身的可靠性,就算有这样的人机对话系统,怎么去操作?是否每个地方都能有人机对话系统?

政策上,我们从恢复高考制度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英语不考听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开始考听力。但之后又有几年取消听力考试。现在各省自己决定是否考听力。这是政策问题,但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技术问题、指导思想问题,甚至还有安全保障问题。所以高考听力也是一个热点问题。有的省高考不考听力之后,导致大面积地不重视听力的现象。我认为上课做听力活动,学生练习的不只是听力,而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就好比你我现在的对话,既不是练听力,也不是练口语,我们是通过听和说的方式来交流信息。如果我们上课不做听的活动,也不做说的活动,那英语课堂还做什么?所以,不重视听力活动,是对英语教育的内容、方法、目的的认识不清楚。对于题海战术,我打一个比方——你天天量身高,并不能让你长高。天天做模拟题,就相当于天天在量身高。量身高的这个过程,与人体自然生长没有必然联系,量身高这一个过程、这个结果都不会让人真正长高。

其实考试是否考听力,这只是评价综合运用能力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问题有待于思考。我们考试题里有语法题、词汇题和阅读理解题等等,这些题是否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能力,需要打一个问号。

《中国教师》:在师资培训方面,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您有何建议?

程晓堂:总体而言,我国对英语教师队伍的培养还须进一步重视。尽管现在投入很多经费,例如“国培计划”投入5个亿,但要把这5个亿分散到全国各个地方,落实到每个教师身上,还是微乎其微。再者,能参加国培的教师又有多少人?我曾经参加一个省的小学英语教师国培活动,一个县才能来一两位教师,还有多少教师没能来?所以说“国培计划”只能辐射到非常小的一部分教师。理论上讲,参加国培的教师要负责周围教师的培训,但这个实际上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另外,也须加强重视职前培养,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师。现在有哪些高校在培养中小学英语教师?能培养多少英语教师?高校培养的英语教师去向如何?这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比如我们现在的免费师范生教育,国家期望他们毕业后能到农村去,但他们真的去了吗?我们发现,免费师范生往往首选省会城市。我们中国的英语教师队伍还是不能满足教育的需求。

《中国教师》:假如英语教师都有培训机会,则在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方面该怎么做呢?

程晓堂:6月份我接受英国专家采访,他们就提出问题:如果现在中国培养英语教师,你们认为是培养语言能力为主,还是培养教学法为主?我认为,目前来看,两个都要。但是就全国情况来看,需求不一样。对于农村教师的培训,可能重点要放在综合语言素养方面的提高上,城市教师则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需要提高。

《中国教师》:针对2011年版课标的落实,您还有哪些提议或建议?

程晓堂:我现在发现一个新的问题。以前我们讨论外语该不该教,怎么教。现在,应该关注教什么的问题。如果教的内容不正确,或者选择内容不恰当,即使教学方法再合理,也不会有好的收获。这就好比,我们要去上海,但是方向错了,往西安方向走,这时我们走得越快,离目标越远。如果我们对教学目标没有搞清楚,对教学内容没有搞清楚,那么我们的教学方法越科学,危害越大。

另外,要学好英语,一定要在实践中运用。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关在屋里是学不好英语的。

《中国教师》:最后,您有何寄语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

程晓堂:通过这次课程改革,国家对英语教育更加重视了,投入也越来越多,对教师的期望也高了,中小学英语教师是既面临机会也面临挑战。重视了,投入多了,这都是机会。但是教师能否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这就是挑战。要是做不到,将来有可能被淘汰。假如国家有朝一日要强制地实行外语教师资格证,而教师达不到的话,结果将如何?期待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抓住机遇,奋发向上,为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标签:;  ;  ;  ;  

英语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掌握一门外语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