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东软信息学院,116000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飞速发展,新的科学技术对产业带来了新的变革,新型的工业结构也对相应领域的科学与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培养和能够适应当前工业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人才也显得越发重要。以本文以新工科为研究背景分析此方面影响下对于人才的教育教学理念的革新、专业建设的方向与建设思路、专业课程体系与机制的建设方式为主要的研究方向,探讨了物联网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为了满足全球工业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加强了对传统工业化的全面革新,提出了以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结合的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思路,利用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完善,实现高科技、高经济效益的发展理念,并实现减少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减少人力资源消耗的发展思路,将以资源为主导的工业模式转换为以创新为主导的新工业发展模式,使低端的传统产业进一步向高端产业转换。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对相关的传统人才培养体系与工科教育结构进行改革,教育部应当以培养满足新工业发展需求的高端技术人员为主要目标,探索相关教育的新模式。
要满足产业结构的革新,对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提出来新的要求,不但要求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对于前沿技术的理论知识有足够的掌握,并且对其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对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思路与培养理念进行科学全面的结构调整,以满足国家工业发展的新需求。
一、物联网行业背景及人才需求
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对互联网方面的创新成果有效的转换为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发展,并且明确了我国在互联网方面三到十年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这些政策都标志着物联网产业在我国今后经济社会的发展方面具有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有着重要的影响。
物联网也是我国六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之一,要发展物联网产业,对于相关的人才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而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对于该行业的人才培养不论实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满足不了产业市场的需求,相关的人才极度匮乏导致了物联网行业发展相对缓慢,为了满足各地政府与机构对物联网人才的迫切需求,要加强对此方面人才培养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新工科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目标及思路
2.1明确发展与建设目标
高等院校作为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首先需要自身有为国家培养信息技术产业高端人才的明确目标。在自身的人才教育与培养方面,要做到紧跟当前与未来物联网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要求学员有着扎实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程度的实践经验,并且强调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员的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国家在物联网工程领域各个高端技术的操作、开发与管理层面提供人才方面的发展基础方面贡献出自身应有的力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确定物联网专业的建设思路
针对物联网工程专业各个方面的人才需求,对其要进行输入的分析与调研,并结合自身的教学资源与实际情况做出深入的分析,才能确定院校在专业与规格上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所需要做的调整,构建出特色鲜明、科学合理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满足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路径。
其次要重视人才的创新能力。首先需要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与教学体系,加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与调整,在教育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对相关课程与活动的质量严格监督与评测,提高人才的实践经验。并利用课程或比赛等各种活动,激发和挖掘学生创业创新的兴趣与能力,根据毕业生工作单位的意见,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体系,健全与完善物联网工程方面的为市场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三、新工科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举措
3.1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优化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不断的出现对于物联网工程专业新工科的人才培养来说有着巨大的挑战。所以在物联网工程专业新工科的人才培养方式上,要利用对市场与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深入研究等多种形式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并结合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与变化及时调整与优化自身人才培养的方式与策略,对教学方案与教学资料及时的修整与修订,才能够满足物联网技术动态发展的发展特点。
3.2对互联网工程专科体的课程系进行调整
物联网工程技术作为一个高端产业,它的发展与进步是建立在不断的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并且要求相关从业人员一定要具备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所以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一定要满足物联网工程专业本身的特点,针对物联网专业的岗位与职能,分析其专业特征与职业功能,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课程与教学方针,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突出自身的教学特色,以达到学员能够满足物联网工程专业所需的知识要求与能力的教学目的,确保学员毕业之后能够满足新工科专业人才的标准与规范,建立院校在社会与相关行业的专业品牌,构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在提高自身教育水平的基础之上满足国家物联网工程专业提供人才需求,推动国家物联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总结
高校作为新型信息产业所需的创新应用型进行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关乎行业甚至国家的经济与科学的发展,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理念满足不了飞速发展的物联网工程技术的人才需求,所以高校需要对自身的体系进行革新与调整,针对日新月异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在传统与新增的学科体系基础上对其构架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整理与划分,增强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完善教学体系的建设,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物联网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市场要求并具备一定竞争能力的新时代人才,从而促进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实现我国产业转型的战略发展目标。
参考资料:
[1]吴宣够,郑啸,陶陶.面向新工科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05):83-84.
[2]朱参世.物联网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与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9):105-106+139.
[3]陶铭,曲超,洪小宇.“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7(21):39-43.
论文作者:王远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人才培养论文; 工科论文; 专业论文; 工程论文; 人才论文; 产业论文; 体系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