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浅析_弹性系数论文

对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及成因的初步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系数论文,弹性论文,能源消费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基本情况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一直处于剧烈波动之中。在这27年中,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有4年(1989年和2002~2004年)大于1,有4年小于零(1981年和1997~1999年),其余19年大于零小于1(见表1)。1978~2004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52,如果剔除以上8个特殊年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51。如果单独考察以上8个特殊年份,则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55。下面重点对1997~1999年和2002~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成因进行剖析。

二、某些年份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成因的分析

1.1997~1999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负的成因分析。

表1 1978~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年份

能源消费增长率(%)

GDP增长率(%)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1978 9.2

 11.7

 0.79

1980 2.9

 7.80.37

1985 8.1

 13.5

 0.60

1989 4.2

 4.11.02

1990 1.8

 3.80.47

1995 6.9

 10.5

 0.66

1996 5.9

 9.60.61

1997 -0.8

 8.8

  -0.09

1998 -4.1

 7.8

 

 -0.53

1999

   -1.6

 7.1

  -0.23

2000 0.1

 8.00.01

2001 3.5

 7.50.47

2002 9.9

 8.31.19

2003 15.4

9.31.66

2004

15.2

9.51.6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和《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7~1999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为

-0.09、-0.53和-0.23,导致这三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负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消费量下降。

从表面上看,1997年能源消费下降,主要是由于居民生活消费的能源(比上年下降1346万吨标煤)和其他服务业消费的能源(比上年下降781万吨标煤)下降;1998年能源消费下降,主要是工业消费的能源(比上年下降5670.9万吨标煤)和居民生活消费的能源(比上年下降1975.3万吨标煤)下降;1999年能源消费下降,主要是第二产业消费的能源(比上年下降3843万吨标煤)下降。从深层次看,这几年能源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由于1997年全国首次出现买方市场,加上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需求疲软,导致对能源产品需求的减少。

二是在这几年的结构调整中,我国有相当一批耗能高、污染大的“五小”企业相继被关闭,从而造成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下降。

三是由于产业结构变化导致能源消费下降。1997、1998年和1999年,我国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为50.0%、49.3%和49.4%,基本上保持稳定,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30.9%、32.1%和33.0%,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第三产业单位产出能耗要远小于工业,因而带动整个能源消费下降。另外在工业内部,轻工业增长一直快于重工业,轻工业单位产出能耗要远小于重工业,因此整个工业的能耗随之下降。

四是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这几年,由于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淘汰高耗低效设备,加上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基本上呈逐年上升之势。例如,1997、1998和1999年我国每度发电量耗煤量分别为375、373和369克,呈逐年下降趋势。

五是能源消费量的统计数字可能存在低估因素。由于我国规模以下能源统计一直比较薄弱,加上这几年淘汰“五小”涉及地方政府诸多利益,致使这几年煤炭产量和消费量的统计数字明显偏小。因煤炭为能源最主要的构成部分,煤炭的生产量和消费量的低估,必然造成整个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的明显低估。

从国际经验看,在能源消费下降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经济增长并非中国特有。例如,美国2001年能源消费下降1.9%,但GDP却增长0.3%,再如英国2000年能源消费下降0.5%,但GDP却增长3.1%,等等。

2.2002~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的成因分析。

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率为9.9%,当年经济增长率为8.3%,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1.19,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超过1(第一次为1989年,当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1.02)。2003年和2004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进一步上升,分别为1.66和1.60。2002~2004年能源消费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是由于投资高速增长导致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迅速扩张,从而造成能源消费快速增长。2002~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6.9%、28.1%和25.8%,年均增长23.5%,该增长速度为。1995年以来最高水平。在投资高速增长的拉动下,高耗能产品增长迅速。2002~2004年成品钢材产量年均增长22.8%,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7.4%,氧化铝产量年均增长13.8%,水泥产量年均增长13.6%,平板玻璃产量年均增长12.8%。高耗能产品的迅速增长必然带动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

二是产业结构变化导致能源消费增长加快。2004年,第二产业比重为53.0%,比2001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比重为46.0%,比2001年上升了2.5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为31.8%,比2001年下降了2.3个百分点。由于工业单位产出能耗要远大于第三产业,工业比重上升和第三产业比重下降意味着整个能源消费上升。另外在工业内部,2002~2004年规模以上重工业增长持续快于轻工业,导致重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04年,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占整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7.6%,比2001年提高了6.1个百分点,为近几年的最高水平。因重工业单位产出能耗要远大于轻工业,因此重工业比重上升必将使整个工业的能源消费增长加快。

三是居民生活消费的能源快速增长导致整个能源消费增长加快。2002~2004年,大量私人小汽车、手机、计算机进入居民家庭,家用电器销售快速增长,再加上煤气和天然气在居民家庭中的广泛使用,带动了整个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2002~2004年,(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年均增长54.1%,(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零售额年均增长16.0%,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年均增长60.7%。汽车、家用电器和通讯产品等大量进入居民家庭,是带动能源消费增长加快的重要原因。

2002~2004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意味着这几年单位产出能耗在逐年攀升。自1978年以来,我国单位不变价GDP(按1980年价格计算)能耗一直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到了2002年却一反常态,首次出现上升,随后两年继续攀升。据初步测算,2004年我国每元不变价单位GDP所消费的能源为0.492公斤标准煤,比2001年上升了55.2克(见表2)。

表2 1978~2004年我国单位不变价GDP能耗

年份

能源消费量

 单位不变价

 (万吨标准煤)

GDP能耗(公斤/元)

1978

 57144

1.467

1980

 60275

1.334

1985

 76682

1.021

1990

 98703

0.900

1995

 131176  0.678

1996

 138948  0.656

1997

 137798  0.598

1998

 132214  0.532

1999

 130119  0.489

2000

 130297  0.453

2001

 134914  0.436

2002

 148222  0.443

2003

 171007  0.467

2004

 197000  0.492

从以上分析可知,2002~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大于1,固然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是在消费大量能源和原材料基础上取得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很粗放,并由此造成能源供需缺口不断扩大,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和运输紧张。由于我国不是一个能源丰富的国家,因此近年来不得不从国外大量进口石油和原油,以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显然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不利的。因此,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千方百计节约能源,成为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和健康发展的关键。

最后,应指出的是,由于能源消费量和GDP增长速度都是初步统计数据,不排除经过最终核实后GDP增长率上调和能源消费增长率下调的可能性。

三、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国际比较

1979~2004年,我国经济增长9.4%,能源消费增长4.9%,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为0.52。人们自然会问,这个弹性系数是否合理?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进行国际比较。由于数据的限制,我们只进行1981~2002年期间中国与部分国家之间的比较。1981~2002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53%,22年共增长了6.4倍。能源消费1980年为60275万吨标准煤,2002年为148222万吨标准煤,22年增长了1.46倍,年均增长4.17%。此期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44。从表3可以看出,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不仅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和印度),而且也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和澳大利亚),但高于美国、英国、法国和加拿大。由于我国经济起步晚和总量较小,因此GDP增长相对快些是正常的,另外能源消费增长慢于经济增长也是符合世界各国发展趋势的。从表面上看,这个系数是比较先进的,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就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是因为该系数是反映两个增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掩盖了我国单位产出消费能源较高的事实。事实上,从单位实际GDP(按汇率法计算,1995年价)所消费的能源看,2002年,我国为0.86千克油当量/美元,虽然分别比1980年的2.58千克油当量/美元和1990年的1.74千克油当量/美元低66.7%和50.6%,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显得很高。例如,中国比美国高出4.1倍,比英国高出6.2倍,比日本高出13.3倍,比澳大利亚高出4.7倍。即使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单位产出能耗也较高。例如,中国比巴西高4.7倍,比印度高1.5倍。由此可见,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根本算不上世界领先,而是处于世界落后水平。

表3 1981~2002年部分国家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注:由于国际能源署对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能源消费量数据进行了大幅调整,因此该数据与统计年鉴中的相应数据出入较大,这里仍采用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表中其他国家的数据都来自国际能源署。

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

表4 中国与一些主要国家单位实际产出能耗

(单位:千克油当量/美元)

国家1980

1990

2002

澳大利亚

0.20

0.18   0.15

巴西0.12

0.13

0.15

加拿大

 0.38

0.30

0.25

法国0.12

0.10   0.09

德国0.14

0.11

0.09

印度0.40

0.41

0.34

日本0.07

0.06

0.06

英国0.17

0.14

0.12

美国0.28

0.20

0.17

中国2.58

1.74

0.86

注:由于国际能源署对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能源消费量数据进行了大幅调整,因此该数据与统计年鉴中的相应数据出入较大,这里仍采用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表中其他国家的数据都来自国际能源署。

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一是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小很不稳定,从数据本身看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从整体上看,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小于1是符合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规律的,但少数年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可能有特殊原因。

二是仅利用能源消费弹性来衡量经济的能源利用效率是不全面的,最好同时采用其他指标(如单位GDP能耗等)进行综合评估,由此得出的结论可能更客观些。

四、有关改善能源统计的建议

从以上的初步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本身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为此我们建议:

1.加强能源统计,提高能源统计数据质量。一要加强对规模以下工业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统计,最好能够建立规模以下工业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定期抽样调查制度,提高能源统计数据质量。二是加强国际合作,改革和完善能源统计方法制度,借鉴和吸收国外能源统计中好的和规范的做法,增强中国能源统计数据的国际可比性。三要充实和加强能源统计队伍,提高能源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四是利用经济普查的成果,对能源历史数据进行一次彻底修订。

2.加强国民经济核算,提高核算数据质量。有时我国能源消费增长数据与经济增长数据不匹配,表明我国能源消费统计和经济增长核算都还存在不完善之处。我国GDP核算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服务业统计薄弱、价格指数不健全、专业数据不匹配等,需要通过改革制度方法逐步得到解决。

3.加强对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监测和预警,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和健康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生产量越来越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能源对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做好对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监测和预警,对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和健康发展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越来越重要。

标签:;  ;  ;  ;  ;  ;  

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浅析_弹性系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