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医院放射科对急腹症患者的首诊检查价值论文_汤林峰

浅谈基层医院放射科对急腹症患者的首诊检查价值论文_汤林峰

汤林峰

(江苏省昆山市花桥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 苏州 215332)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放射科对急腹症患者的首诊检查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01月—2017年12月以来经临床综合证实的60例急腹症患者,均采取放射学检查,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螺旋CT扫描与X线腹部平片均诊出消化道穿孔、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肠梗阻、主动脉夹层、泌尿系结石、宫外孕出血、卵巢囊肿蒂扭转伴破裂出血,诊出率为100.0%。结论:基层医院放射科对急腹症患者的首诊检查对病人的进一步诊治是非常有价值意义的。

【关键词】基层医院放射科;急腹症;首诊检查价值

【中图分类号】R6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7-0072-02

急腹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多发病的总称,其特点为发病急骤、病情复杂、患者非常痛苦等,所以对其快速诊断并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1]。常见的急腹症包括消化道穿孔、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肠梗阻、主动脉夹层,泌尿系结石、宫外孕出血及卵巢囊肿蒂扭转伴破裂出血等,笔者在本文里只着重讲一些我们基层医院能遇见的比较常见的一些病种。现笔者收集了我院近几年来共60例急腹症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以上病例,来探讨分析我们基层医院放射科运用CT和DR等对急腹症的首诊检查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6年01月—2017年12月以来经临床综合证实的60例急腹症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从23~78岁不等,平均(50.5±6.4)岁。

1.2 方法

1.2.1螺旋CT扫描 将管电压与管电流分别设置为120kV与mAs,层厚为5mm,层距为5mm,将病变部位改为3mm层厚,间隔2mm进行重建。针对小部分病理实施增强扫描,将碘海醇(90~100ml)视为造影剂,将流速控制在每秒3ml,在实施增强扫描时经肘静脉注射造影剂,分别在20~30s、55~65s、160~180s时进行扫描从而获取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图像。将获取的原始数量经3D工作站进行处理分析,以多平面重建(MPR)为主,以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建(CPR)为辅的多种方法观察。

1.2.2 X线腹部平片 采用飞利浦双板DR机器,分别行立位及卧位摄片检查,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检查结果

经病理证实参加此次研究60例急腹症患者的疾病类型有消化道穿孔(7例)、急性阑尾炎(5例)、急性胰腺炎(6例)、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3例)、肠梗阻(8例)、主动脉夹层(6例)、泌尿系结石(7例)、宫外孕出血(9例)、卵巢囊肿蒂扭转伴破裂出血(9例)。采取.螺旋CT扫描与X线腹部平片均被诊出,诊出率为100.0%。

3.讨论

急腹症在临床上很常见,而且患者送到医院来看病的时候,大部分都已经比较严重,且承受了极大的痛苦,因此就特别需要我们医技检查科室赶紧检查,比如放射、超声、检验等等,尤其是我们放射,CT检查往往能检查出很多病变,基层医院临床医生可能经验有限,水平没有大医院那么厉害,所以有时候更期待指望医技科室第一时间检查诊断出是啥毛病,然后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若治疗不及时时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比如阑尾炎,刚开始只是发炎,如果诊断处理不及时,拖到后面化脓的话,那就危险性明显提高了很多,不但给患者带来危险性,还给临床外科医生的手术也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

通过研究证实采取.螺旋CT扫描与X线腹部平片对急腹症进行检查时,个疾病均被诊出。急腹症的疼痛范围比较大,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或者间歇性的时有时无,但是始终存在,病情发展到后面,往往表现也会越来越剧烈难忍。所以,在临床上,尤其在我们基层医院诊治水平一般的情况下,第一时间的医技检查就显得更尤为重要了。有些时候,很难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判定疾病的具体位置,因此选择影像学诊断(腹部16排CT)有着重要的意义[2]。我们医院就是如此,运用16排螺旋CT,解决了很多急腹症的初诊,给临床医生的下一步治疗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而且我们放射CT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检查时间短等特点,且诊断结果较为理想,从而给患者和临床医师都能带来很好的结果。我科16排螺旋CT显示出的图像比较清晰,精准的判断出了病变的发小、形态、位置等,同时也不会受到腹部肠道中气体等影响。放射CT在诊断急腹症时具有极大的意义与价值,当然有优势同样也存在劣势,笔者的经验是,在胆囊和生殖系统检查方面,放射可能就不如超声那么优势明显了,但是在胆囊壁的厚度、胆囊周围积液、子宫及附件的形态等诊断上利用CT检查也同样能够达到良好的诊断效果。此外,比如对于肠梗阻的诊断检查上,CT同样优势明显,它在肠管的扩张积液积气以及气液平面上,可利用CT在多平面重建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立体的有效观察判断,更为精准的对疾病做出判断[3]。

对于我们基层医院放射科来说,科室设备只有一台DR和一台CT。对于急腹症的检查,除了DR能对消化道穿孔和肠梗阻等稍微用一下,其他急腹症检查一般都用CT了。因为CT在急腹症检查中具有便捷、快速、准确性高的特点,而且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避免运动、呼吸伪影;对于一些组织或病变来说其特异性比较高,适用于危重急腹症患者的初诊检查,笔者的经验是对于此类患者直接行CT检查,一步到位,不要再拍片和超声了,耽误时间,影响诊断和救治。CT横断位扫描后,经薄层重建、二维及三维重建技术,更全面的显示出了病灶的位置、范围等,从而更为精准的对疾病进行判定,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综上所述,放射学检查这种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尤其是CT对于诊断急腹症是非常有效、快捷、便宜,准确性高的方法,笔者的经验是CT可列为一般急腹症检查的首选检查手段,必将给患者的及时检查和临床医师的正确治疗提供非常大的帮助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阮小军.基层医院CT平扫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4):65-66.

[2]杨剑,刘海明,黄锦钊等.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急腹症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2):54-56.

[3]楼益义,王永仁.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急腹症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4):733-735.

论文作者:汤林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浅谈基层医院放射科对急腹症患者的首诊检查价值论文_汤林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