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智慧理答,开启思维之门论文_饶观芳

运用智慧理答,开启思维之门论文_饶观芳

——例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智慧理答”的运用

◆ 饶观芳 浙江省青田县江南实验学校 323900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理答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与交流的重要形式,是提升学生思维素养的有效抓手。教师要善于运用引导性理答,为学生指明思维方向;运用追问性理答,帮学生挖掘思维深度;运用跟踪性理答,助学生开展思维反思,以此推进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进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 智慧理答 思维素养 

在数学教学改革的浪潮下,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开始转向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史宁中教授指出:“尽管还没有为‘数学核心素养’给出统一的定义,但数学学习离不开对思维的训练,所以核心素养中一定包含了思维素养这一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理答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与交流的重要形式,课堂理答的基础就是要掌握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反应和反馈情况。教师在设计课堂理答时,要确保理答能为学生的思维提供“导向力”,从而使学生不断地深入到数学问题的思考中,实现对个人思维素养的有效发展。

一、运用引导性理答,为学生指明思维方向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是很严密,因此,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思维模糊的现象,此时,教师要利用引导性理答为学生指明思维方向。

1.进行有效点拨,为学生指明思维方向。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教师有时虽然提出了有效的问题,但学生可能有时候仍觉得毫无思路,究其根源就是因为他们对教师的提问理解不深入,所以在思维层面不清楚该如何对问题进行解决。此时,教师就需要通过引导性理答让学生的思维朝着预期的方向前进,并及时地进行点拨,以使学生走在正确的思考路线上。通过思维引导,学生就会被引向对问题逐渐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中,避免出现浅尝辄止的现象。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图形的认识”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看完这个动画,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生:梅花鹿的房子缺少一个烟囱。师(理答):假如你就是梅花鹿,你会为自己设计一个什么形状的烟囱呢?生:我想设计一个长方形的烟囱,因为长方形比较规整。生:我想设计一个圆形的烟囱,因为圆形看起来更光滑一些。师:那请利用小棍设计出你喜欢的烟囱样式吧。(于是学生开始摆弄自己喜欢的形状,教师则在一旁引导学生对相关图形的特点进行探究。)

以上案例中,教师在情境中让学生去发现缺少的烟囱,然后以“假如你就是动画中的梅花鹿,你会为自己设计一个什么样形状的烟囱呢?”的理答引入对图形认识的教学,并让学生动手操作对图形进行设计,保证了较高的课堂效率,也为学生营造了活跃的学习氛围。

2.进行适时引领,为学生指明思维方向。

启发性理答能有效地为学生的思维指引方向,当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遇到一些思维不清晰的地方,教师就可以通过启发式理答来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跨跃。

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欠缺,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里形成的数学思维一般是相互独立开的,为了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更加准确、完整的认识,教师就可以利用理答教学手段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整合,以促使学生对思维脉络进行梳理。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重叠问题”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通过前面的思考,不难看出:按照学校的要求,9、8、7、6、5人参加比赛都是符合规定的。为什么在相同的要求条件下,参赛人数有这么大的区别呢?生:如果有9个人参赛,那么就不会出现重复参赛的情况。生:如果是8个人参赛,那么就有一个人需要重复参赛。生:如果是7个人参赛,那么就有两个人需要重复参赛。生:如果是6个人参赛,那么就有三个人需要重复参赛;如果有5个人参赛,那么就有4个人需要重复参赛。师:很好,重复参赛的人数不一样,就会使参赛总人数随之改变。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在教师理答的帮助下,系统地掌握了重叠问题的有关知识。在理答过程里,小学生也学会了严谨的思维态度。

二、运用追问性理答,帮学生挖掘思维深度

小学生由于思维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可能会对某些数学知识的理解停留在知识的表面上。对于这种情况,为了让学生能进行更深入地思考,就需要教师以追问性的理答来教学。

1.借助巧妙追问,帮学生挖掘思维深度。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在严谨方面还不够,故而他们对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很可能表述不清,于是采用追问的形式就能加深学生的数学思考。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时,组织学生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探索,很多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用了“摆小正方形”的方法。

生:要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只要把长和宽对应摆出来,然后填满一个长方形就能得到它是15平方厘米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师(追问理答):如果没有把这个长方形完整地摆出来,那么能得到它的面积为15平方厘米吗?生:可以,只需要摆出长和宽,就可以看到长有五个小正方形,宽有三个小正方形,然后通过计算长方形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5×3或3×5,就能算出其面积为15平方厘米了。师:看看老师这儿的形状,是不是和你们没有摆出的部分一模一样?(把未摆出部分的图形投影到屏幕上,并说明了学生所提到的两种不同的摆法,继而让学生感觉到这种方法的简单和准确。)师(追问理答):我们只摆长方形的相互垂直的两条边,比摆出整个图形好在什么地方?生:不用那么麻烦了。生:以较少的材料就能达到目的。生:速度要快一些。生:我明白了,其实只需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就可以相乘求得其面积的大小。

以上案例中,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实验,知道了该如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大小,而教师没有到此为止,为了让学生展开对比学习,以追问理答的方式刺激学生反思操作过程,从而总结出了更为简单的计算方法,然后再通过数学抽象,提炼出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公式。

2.借助深度追问,帮学生挖掘思维深度。

小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时,常常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表面进行分析,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采取深度追问,鼓励学生往数学问题的更深层次进行探索。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直线和线段”一课时,在学生掌握了什么是直线和线段以后,对学生进行了如下引导。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对直线和线段的概念已经有了清晰的了解。直线和线段二者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吗?生:它们都是笔直的。生:线段的长度是一定的,可以进行度量,而直线是无限延伸的,不能度量其长度。师(追问理答):你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说出了直线和线段的异同,那能把它们的异同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吗?生:线段具有固定的长度,而直线却是无限长的。生:线段有两个端点,而直线是没有端点的。生:直线上的一部分就是线段。

以上案例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还处于表面现象时,教师运用鼓励性的评价肯定了学生发现的异同,教师通过“那能把它们的异同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吗?”这一追问理答,使学生的思维上升到了数学思维的高度,在深层次思维的指导下分析了直线和线段的异同点,实现了高效的数学课堂学习。

三、运用跟踪性理答,助学生开展思维反思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可以犯错的,教师在遇到学生出现思维错误时,应利用好错误点,以跟踪性理答的手段推动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

1.运用及时跟进,助学生开展思维反思。

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他们可能不能准确地回答出教师在数学课上所提的问题,甚至会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有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可能与正确答案完全背离。此时,教师应利用跟踪理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从而通过自身地努力发现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片面的结论,及时利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修正。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学习“画角”环节,让学生自己在草稿本上画角。教师看到有学生在画120°的角时,画出了一个60°的角来,对于这一典型错误,教师让画错的同学到台上为同学们演示画120°角的过程。

师(跟踪理答):你们觉得他的画角过程有问题吗?生:他看错了量角器上的刻度,所以画错了。师:那从他的画角过程中,你觉得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生:在使用量角器进行画角时,要看准从哪一边去数刻度,不要看错方向了。生:在画角的时候,要思考题目要求画的角度是锐角还是钝角,然后同自己画出的角的大小在直观上进行比较,从而降低错误发生的概率。生:如果把这个角和正确的120°角拼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平角。生:如果反向延长所画角的任一条边,也能得到正确的120°角。……师:感谢你上台给同学们演示,虽然你犯了一点小错,但激发了同学们大量的思考,让他们从中发现了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这个教学实例里,教师以一个错误的示范,通过理答让学生去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了角的知识和画法。这就说明,学生的错误也是有价值的教学点,教师应在理答的帮助下推动学生对已有认知进行反思和探索。

2.运用适时诱导,助学生开展思维反思。

当学生出现思维的错误后,要让学生对自我进行反思,教师可以利用“诱思”性评价来诱导学生对已有认知的思考,从而促进数学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当学生知道了“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学生马上在草稿本上进行演算,并举手回答:

生:它的周长等于3.14×2×2=12.56厘米,面积等于3.14×22=12.56平方厘米。师(跟踪理答):回答正确,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是相等的。生:老师,你说得不对。师:我哪儿说错了,不都是12.56吗?大家认为我说的对吗?对这个问题学生们各持己见,于是教师就让学生们以自己的观点分成两组展开辩论:生1:我认为老师说得对,经过计算周长和面积都等于12.56,所以它们是相等的。生2:我觉得不对,虽然都算出了12.56的结果,但是它们后面所带的单位不同,一个是长度单位厘米,一个是面积单位平方厘米。所以它们代表的内涵不同,不能用来比较大小,只是二者的数据刚好一样,所以周长和面积是不相等的。

以上案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明辨周长和面积的区别,故意以错误的观点来诱发学生展开思考,学生在亲自经历对其概念的区别中,学习的效果比教师直接强调更好。学生则借助这个过程不但完成了习题,还自行对其做了深度分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则扮演了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总之,课堂理答体现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智慧水平,尽管它只是课堂上的一个小环节,但仍应得到各位教师的重视,以此实现良好的教学互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应利用具有“思维导向力”的课堂理答,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陈惠芳 小学数学课堂理答行为的现状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6,(03)。

[2]王春学 当前数学课堂理答行为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

论文作者:饶观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运用智慧理答,开启思维之门论文_饶观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