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适应竞争激烈的电力市场,满足社会需要,供电公司必须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管理。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电公司通过配电系统实现向电力客户的电力输送、变压和配置。将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到配电系统中,能够加强对配电的生产管理,优化配电网结构,保证配电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了供电公司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配电生产管理;应用
一、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1.1发展失衡
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较晚,速度也相对缓慢,电力企业使用的设备及技术都比较落后,同时我国是人口大国,但是人口分布却并不均匀,电力线路也是跟随人口分布进行布设的,所以就出现了主干线路长和分布点少这种分布失衡的现象。这严重降低了线路之间的联络程度,是直接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发展。
1.2配电自动化的应用较差
目前,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配电自动化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技术落后的问题且普及范围广,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仍然较差。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各方面因素影响,配电自动化技术并没有发挥出其最大效用。
1.3其他配电管理问题
我国配电自动化程度低,配电生产管理水平也较差,对于配电自动化技术了解不够全面,自动化设备没有投入使用到生产工作当中。建设配网时,还会出现配网规格不达标的问题。相关人员在配电网自动运行时没有起到很好的监管作用,严重缺少专业技术人员,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执行标准。
二、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原则
2.1安全性原则
人们生活水平已经越来越高,电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电力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到了没有电力就难于生活的境地。倘若电力系统发生了问题,就不能正常供电,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方便,而且给社会政治、经济等带来重大影响,曾经莫斯科市的一次大停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次在配电自动化的过程中,安全性必须要得到保证,配电自动化一定要遵循安全性原则。这是对人民也是对社会负责。
2.2可靠性原则
在配电系统中,在自动化运行管理时,可靠性原则也是要遵守的,这主要是保证用户用电的可靠性。比如在夏天,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空调、电扇已经是人们夏天不得不用的电器,假如供电可靠性不高,这将导致人们在生活中产生中暑等的严重后果。这个可靠性是指供电系统中,要避免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故障导致用户无法正常用电的情况,这要求配电自动化在运用中一定要做到:选用可靠的设备,要有可靠的网络通信系统,有可靠的设计布局,电源也要可靠。做到了这些,基本上是能够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在应用中的可靠性的。
2.3实事求是原则
配电自动化系统设备的选用要立足国情,假如选择了严重不符合我国技术情况的设备,那也只会导致设备闲置,浪费我国国家财产的同时,也使得我国的配电自动化发展名不副实。我国配电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就存在许多的没有遵从实事求是原则的现象,盲目的照搬照抄国外的先进技术等,背离我国的国情,许多自动化系统设施只能闲置着,实际运行的覆盖率严重不足。
2.4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原则
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综合性的工作,内容丰富,对技术的要求非常之高,所以对配电自动化发展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一步步推进,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不现实的,它需要在实际的发展中不断的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有规划的循序渐进进行设计,使得配电自动化建设能够逐步完善,并且根据国家电网建设的发展进行变化调整,做到与时俱进。
三、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联接线路故障切除及非故障段恢复供电功能的应用
在一条环网线路的基本结构中,每个变电站各配备一个出线断路器,且在线路的不同分段点上安装分段开关,其中一个为常开开关,其他开关在日常时期需要闭合。在每个开关的控制器上设置延时键,且延长的时间设置相等,当开关接收到电流之后,常闭开关在延时时间内实现开合,常开开关由主站系统进行开合。如果某分段线路出现短路状况,其相应的出线断路器就会自动跳闸,其他开关则由于失去压力同时断开,且断路器在延时时间之后重新合闸,经过一个连续的自动闭合开关和跳合闸过程之后,自动对故障进行了隔离,同时非故障线路恢复正常电力供应。
3.2远程控制负荷转移功能的应用
供电公司在配电线路及其开关设备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全部联接线路不停电转移负荷,提高了负荷转供能力,能够提高供电的稳定性,为电力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电力服务。首先,要统计联接线路的参数、变电站接线开关的容量、线路负荷数据;其次,对联接线路的线路、变压器串构成的网络闭合运行条件加以分析;再次,使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远程遥控功能,对不停电转移负荷进行远程控制。配电线路经过负荷转移的调整之后,负荷的配置更加合理平均,调整了整个配电网的运行方式,解决了配电运行中的问题,减少了停电时间,降低了电力运行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还能够降低配电路线的电能损耗,为可靠稳定的供电提供了保障。
3.3接地故障判断功能的应用
供电公司的配电调度值班人员利用配电自动化系统,将配电线路的分段开关从后向前进行遥控试拉,能够准确地判断接地故障的线路分段,并及时通知维修人员到进行现场检修,从而提供了供电公司的工作效率。例如,10kV的高压线接地,值班人员能过对高压线的分段开关进行远程控制,迅速判断出线路的接地点,节省了检查和维修的时间,提高了供电公司的服务水平。
3.4数据统计及分析应用
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在每5分钟内对流经线路开关和变电站接线开关的电流、电压数据进行采集,并将这些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对这些实时数据进行分析,能够统计出长时期内配电线路的运行和负荷状况,对这些数据处理之后自动生成负荷曲线图和报表,为供电公司的营销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完善整个配电网结构的建设。
3.5优化配电网结构
利用配电自动化数据分析功能,我们可以发现现行配电网运行中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对配电网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增加线路的分段点和分段开关,对联接开关进行改造,充分发挥联接开关的负荷转供功能,使线路负荷处于基本平均的状态,缓解载重过多的线路的负荷压力,促进配电网结构的优化。
3.6信息共享应用
配电自动化系统具有互联网数据浏览查阅功能,电力运行工作人员能够通过供电公司的内部网系统访问配电自动化联网系统,实时掌握配电网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和突发状况,通过警报系统通知运行管理人员和线路检修人员,维修人员利用联网实时监控功能,迅速对线路故障进行分析判断,运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准确找出故障发生点并及时赶到现场处理,非故障路段则有主站系统恢复电力输送。配电自动化能够在供电公司内实现信息共享,在故障处理阶段,能够减少停电时间,保证电力正常供应。
参考文献:
[1]苏毅方,顾建炜,王凯等.杭州配电自动化实践与应用[J].供用电,2014(9):28-30.
[2]曾庆明.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大科技,2016(34):148-149.
[3]柯联丰.分析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大科技,2014(24):114-115.
论文作者:孙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线路论文; 负荷论文; 电力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故障论文; 生产管理论文; 我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