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亲密无间到“同室操戈”,大学校园究竟怎么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同室操戈论文,亲密无间论文,大学校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血淋淋的事件
近年来,“同室操戈”的事件并不鲜见,而归纳这些恶性案件,似乎都有这样几个关键词:大学、室友、杀人……
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去世,他是被同宿舍室友在饮水机里投毒所害,起因是生活琐事导致关系不好。
2013年4月1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发生命案,大三学生小蒋被室友小袁挥刀刺中胸口身亡,起因是袁某没有及时给未带钥匙的蒋某开门。
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的常某因为对宿舍同学不理睬自己而感到不满,投毒杀害同学。
2004年,成绩优异的云南大学化学院学生马加爵,因为和室友打牌时发生口角,最终将室友及相关同学杀害。
1994年,年轻貌美、成绩优异的女大学生朱令就读清华大学期间,出现铊中毒的状况,并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由于朱令没有铊的接触史,因此被认为是投毒事件。当时有怀疑是同宿舍同学所为,但至今没有结案。
痛与思
人文教育之问
苏州日报:如今我们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医学更发达,发展理念也更以人为本,但没有改变的是,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压力。校园命案以凶险的方式告诉人们:象牙塔里并不太平,人文教育任何环节都不能松懈。
新周刊:投毒,在任何社会、任何群体中都是不容于世的犯罪行为。有人说,投毒案印证了中国教育的失败,我们不认同,这只是个案。包括黄洋在内积极进取的绝大多数大学生,才是中国大学生生态的主流。
解放日报:以一个极端个案便断言一所学校乃至一个社会教育的失败,或者断定某一群人或某一代人的人格缺陷,是不是太着急了点?从目前而言,我们大概只能说,这是一个人性的悲剧。
文汇报:不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关注并强化学生除知识之外的生命教育、心理教育、人格教育等这些影响一个人终身发展的教育,那么,类似的极端个案还会发生。
新民网:在教育理念上,我国的教育界一直把人格教育放在很高的位置上,但在教育实践中,因为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人格教育却被抽去了内涵,只留下些表面的形式。当孩子出现人格障碍时也难以及时发现和纠偏,直到反社会行为出现,才惊讶莫名。
大学生心理之问
人民日报: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育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是否像重视学习成绩、关注考上什么名校那样,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做他们心灵的“牧羊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曾经做过一项调查,近40%的大学新生和50%以上的毕业生存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困境”是最为突出的四大“心病”。
新京报:一项调查显示,在12所高校的数万名大学生中,仅四成大学生对寝室关系满意。教育专家认为原因大致有:年轻人个性比较自我,不习惯别人的生活方式,不善于处理新的人际关系。
东方卫报:我们整天忙于学知识,争第一,却没有学会如何包容别人,如何吸取别人优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仅依靠高校心理部门,更重要的是家长、中小学从小就要进行良好的引导,越早种下心理健康的种子,越不会结出恶果。
中国新闻网:爱因斯坦说:“衡量一个学校教育水平的高低是在学生书本知识遗忘之后,还留下怎样的素质。”中国的教育体系需要反省了:究竟是超常的学习能力重要,还是正常人的思维和心理更重要。
校园管理之问
新华网:在当下全国的各大高校都有专门排遣学生心结的心理咨询机构,但这种滞后和被动的疏导,其效果未必理想。学生不愿主动登门,老师又懒于沉下心开导,往往导致大学心理调节机制形同虚设。
新华社:悲剧事件不仅毁灭了学生和家长的未来,也给本应祥和宁静的校园带来了不安……人们不禁再次呼唤:建设安全校园,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子的人文情怀,使他们懂得悲悯、关爱和同情。
新闻晨报:学校要回归教育本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除学校教育高度重视外,还应该发挥学生自治力量,比如,成立学生社团,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进行自我教育和救助;而家庭教育和社会公益机构等社会力量也应介入。
海南日报:学校应当把法制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学生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是违法犯罪,彻底铲除校园犯罪这颗“毒瘤”。
法制网: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与其他犯罪现象一样,是各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是极为复杂多变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不能对它进行防范。比如,学校应该努力加强自身的管理建设:一要努力提高教职员工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二要大力整治学校内外环境。
光明日报:无论是大学实验室还是网络都需要一套能够扼住投毒之手的完善制度。拿大学实验室监管来说,如果严格有毒实验品的出入库审查和登记,使用时有多人互相监督,有毒化学品外泄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
荆楚网:2011年12月1日,国务院公布施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但高危化学物质监管混乱在中国依然存在。2012年,13岁的男孩武越因为自制火箭爆炸导致双手炸断,双目失明。而他购买原料的地方就是一家普通的化工门市,只花了45元钱。据孩子描述,购买的过程很爽快,“像买棒棒糖一样”。
舆论解读之问
新闻晚报:从复旦发布微博之后,网络上出现了多个集中讨论此事的帖子和微博。有不少网友提醒,此举可能涉嫌侵犯病人隐私。
千龙网:真相未明之前,作再多的“猜测性”解读,是对死者的不尊重,也是对法律的不尊重。当然,学校和公安部门应该及时将相关信息公开,这样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各种猜测性解读流传。
搜狐评论: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媒体在报道、评论时都能学会保护一个犯罪嫌疑人的权利,那么舆论本身将会更加健康,中国社会也将向前迈出重要的一步。在案件没有定论的情况下,实在不应过多地公开讨论犯罪实施的细节,否则可能会诱发模仿犯罪。
新华日报:网友的积极参与可以帮助搜集信息,有可能最大限度呈现“真相”,但若陷入主观臆断和情绪化,也难免失之偏颇。特别是网友纷纷“人肉”嫌疑人时,也跨过了基本的法律边界。毕竟,从法律的角度说,在法院终审定罪之前,嫌疑人都还不能说是罪人,结论不能下得太早,攻击谩骂更不合适。
还原生活真相
4月16日这一天,发生在南京和上海两所大学校园里的两起宿舍纠纷,分别让两位风华正茂的年轻学子失去了生命,而夺去他们生命的,就是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同学、室友。悲剧发生后,大学同学之间最流行的问候,竟然变成了互相感谢当年的“不杀之恩”。这带有几分戏谑的说法,让人感受到几分悲凉的同时,也对大学同学、室友之间可能隐藏的危险关系感到几分担忧……
危险关系类型
[不顾他人型]出门不带钥匙被迫换宿舍
毕业两年,卢晓(化名)至今说起大学生活心里仍存疙瘩。卢晓家庭条件优越,性格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经常出门忘带钥匙。“那时候社团也忙,还要约会,回宿舍都挺晚的。”卢晓每次回宿舍,都会吵醒室友起床开门,次数多了,矛盾就此产生。“她实在是太过分了,出门吃饭、洗澡、上课、约会都不带钥匙,以为我们都天天守着她回家啊。”卢晓当年的室友黄蕾(化名)气愤地说,“她是大小姐,在家没干过活,我们不是啊,凭什么寝室清洁她从来不动手。”黄蕾也是火爆脾气,有一次卢晓凌晨2点回到宿舍,大声敲门,黄蕾和其他两位室友硬是不开门。最后,卢晓忍不住,开始用脚踢门,声音大得整栋楼都听见了。然后,卢晓与三位室友大声争吵。
“后来,我就跟别人协商换了个宿舍。”经过了这件事,卢晓对自己的不足也有所反省,按她的话说就是,此后很少忘带钥匙,寝室工作自己也会帮着分担点。
[竞争对手型]为了保研谁也不理谁
小孙宿舍的几个人都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平常各自都忙着自己的学业,相处倒也融洽。“平常一般都泡在图书馆、自习室,回宿舍也就睡个觉,偶尔扯几句,相互没什么了解也没什么摩擦。”但让小孙惊异的是,自从大三下学期保研竞争开始,同宿舍的几个人就几乎不说话了。
“比如社团活动、比赛奖项、学习成绩,我们四个都不相上下。关键在于,每个人都在绞尽脑汁地想,如何再给自己多争取点优势。”小孙解释,一旦交流,各自都免不了“暴露实力”,所以索性默契地相互不搭理。
后来,小孙和另一位室友保研成功,另外两个室友也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过了三年再回想这件事,小孙有点啼笑皆非,“有时候会觉得挺没意思的,但现在我们四个人也很少联系,毕竟觉得尴尬。”
像小孙和她的室友这样的情况虽然很极端,但大学生因学业、荣誉的竞争而产生间隙却是很常见的,特别是毕业季时,为了考研、就业等实际问题。“关系再好,面对竞争时,免不了存有‘他人即地狱’的心态。”小蔡在一所南京高校读博,一路读下来,面临过不少竞争,他颇有感触地说道,“当然最好的竞争是用实力去打败别人,而不是存有不健康的心态。”
[习惯差异型]喝了室友的水杯引人反感
东南大学选修心理课的部分大学生做过调查,发现最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是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一半以上的矛盾产生于此,特别是卫生习惯差异,很容易导致冲突。
一天,一个来自北方的男生上完体育课,口很渴,他冲进宿舍,发现同学水杯里有凉开水,随口就喝了。同学很不高兴,反复地清洗杯子。这让“北方男”感觉很不爽。“其实,在北方,特别是农村,杯子是可以轮着喝的,这甚至可以表示双方的关系很铁。”东南大学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郭晋林说,她本人从小就在北方长大,她知道这位男生的做法其实是带有一定的地域习惯的,但南方的学生,特别是城市里的孩子,水杯都是自己喝自己的。郭晋林介绍说,北方人大大咧咧,有些小东西一般不上锁,水果、零食,别人拿了也不介意。他可能在洗衣粉、洗发水用完时,顺手就拿了同宿舍同学的来用,也不会去打招呼。而有的同学,特别是南方同学,连自己的东西用到什么位置,都会细心得做标记。他的东西被别人随便用了,争执也就难免了。
“还有一些学生不注意个人卫生,身上臭烘烘的,别人可能就因为这臭味而讨厌你。”郭晋林说。
[另类原因]玩游戏吵架恨不得动手
现在大学生最大的摩擦来源,除了一些个性差别和生活琐事之外,男生脱口而出的矛盾竟然是:玩游戏,特别是涉及一些团队作业的游戏。
“玩起游戏来性格会特别暴躁,本科时没少跟室友因为这个吵起来。”现在已经读研的男生小谢认真地说道,“我属于游戏技术比较好的那种,就像网络段子说的那样,‘就怕遇见猪一样的队友’。”小谢坦言,游戏玩到紧张处,要是哪个“队员”犯了错,他会不顾情面破口大骂,“在气头上,什么也控制不住,回头想想,还真得罪不少人。”
“男生间的冲突大多来自一言不合,不会像女生那样因一点小事就会起摩擦,但一旦发作,就会很难收拾。”
原因剖析
记者采访时发现,专家都在关注事件进展,尤其关心受害学生的安危。与此同时,专家也提到,最近连续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恶性事件提示我们反思: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道德、法律意识……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1、同学,你恨的到底是什么——
姚建龙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
案件引起教育界的反思:遇到不顺心或挫折,学生的攻击心理何以这么强?从披露的案情看,投毒的水桶至少是寝室同学的公共饮水源,受害对象明显具有不确定性。从这一点至少可以看出,他对他人的生命是何等的漠视,折射出生命教育在年轻学生群体中的严重缺位。
犯罪心理学上有“挫折攻击理论”一说:当个人遭受挫折后,必然付诸攻击行动,他可能惩戒他人,可能自残,也可能自我消化造成无害结果。投毒者很明显选择了外罚攻击行为。如此大的憎恨,这背后是否折射着他内心对于大学的管理制度、对学校教育本身怀有不满?对同学只有恨没有爱,如此“成功教育”有什么用?
金忠明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
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矛盾,在遭遇挫折的时候寻求一个适合的解决办法,哪怕是个人权益受侵犯要维权,起码也要通过正当合理的途径——这些本应该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使命,但可惜,如今的学校教育在这一点上是“失职”的。
有个小学老师告诉我,他曾调停过一起学生纠纷:小学四年级的班级里,班长和学习委员闹矛盾。老师出面一调解,两个同学立马握手言和。两年后,这两个学生毕业前夕互赠“留言”,一个写的是“别以为我忘记了那件事,我过去、现在、将来都会恨你”,另一个同学也用类似的话“回敬”。这只是小学生啊,心头就有这么多“恨”。
有句俗话说,“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用在教育上极为合适。在一些孩子身上,学科知识的重要性从小被无限强化,而人格养成、道德教育被长期忽略——这个问题到高校才察觉已经太晚,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和反思。
2、学业过度竞争,迫使学生心灵日渐扭曲——学业过度竞争下的学生已经“变形”
上海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学生工作负责人
每年我都会遇到因为学业竞争而发生的同学矛盾。奖学金评选和各种重大荣誉评选时,收到的各种举报更多。有本科生因为竞争班级第一名没有成功,便在同寝室的同学保温瓶中加洗衣粉,在同学带的菜中偷偷地加洗衣液。
现在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总是最简单的成绩好或者坏。这样的教育导致学生把成绩看得重于一切。对学生不尊重,怎么培养出尊重生命的学生?
崔丽娟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主任
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培养身心健康的人。但现在,好学生的标准变得只剩下“智”。
对学生的不尊重,使学生既不知道尊重别人,更不知道尊重生命。在学校里,常能看老师从不避讳当着别的老师或当着别的同学的面批评某个学生。事实上,很多家长批评孩子也毫不避讳,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学生连对别人起码的尊重都没有,更不要谈对生命的尊重了。
3、是时候等等落在后面的道德与法律意识——知书却不“达礼”,道德与法律意识淡漠
高明 上海市万方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闵行区区政府法律顾问
一个文明社会的秩序与安全有两把“保护伞”,一个是道德的自我约束,它包含社会行为准则、宗教信仰等;一个是法律的震慑,作为一种国家性强制措施,而“复旦投毒案”敲打着我们重新反思这两块基石——投毒者的行为既不符合道德,也不符合法律。
如今不少人“知书”却并不“达礼”,道德和法律意识远远没有跟上。学校里,为了应试,法律课绝非“主课”,而被逐渐边缘化。这个悲剧提示我们回头看看“道德”,看看“法律”,守住一些起码的底线。
4、当电视剧充斥着尔虞我诈的示范,如此社会熏陶令人心焦——整个社会要反思人文教育缺位
于莺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医生、人气博主“急诊科女超人”
国内的医学人文教育是长期缺失的。并且,即便现在有不少医学院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增开了课程,但人文教育也并非医学院可以“教”出来的。此外,国内的电视剧,从宫廷剧到婆媳关系,荧屏上充满着算计、市侩、鸡零狗碎的事情,这是否会对社会心态形成不好的引导?
这件事也让我们反思家庭教育。如今,我们的孩子抗压能力越来越差,另一方面,许多人把“羡慕嫉妒恨”挂在嘴边,这虽是句玩笑话,但这个短语的流行是不是也暴露出一种集体的扭曲心态——看到别人的成绩不是想着自己如何努力,或为别人喝彩,而是充满着负面情绪。
5、发生刑事案就给大学“贴标签”,很不妥——
张生 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
对于这起案件,请不要过分夸大和炒作。须知,同学之间因纠纷而付诸极端行为,出现伤人等刑事案件,在中外大学里都有,并不特别离奇。每有轰动的案件发生,媒体就大肆炒作,学校也无可避免地被贴标签。对于出现在大学里的这类不幸案件,一方面我们要反思,但作为旁观者,大家也要多一份悲悯,让逝者安息,而不是“上纲上线”。
专家建议
想动手时,心里停一秒好吗?
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桑志芹教授介绍说,和以前相比,现在学校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可以说是空前的重视。但在独生子女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确实要比以往复杂得多。悲剧的概率非常低,但可能只是一时的冲动,就会毁掉两个家庭,而这样的极端悲剧,其实有避免的可能。
即便怒火中烧,也要果断离开现场
一语不合,引发的肢体冲突最容易造成极端后果。“有的男孩会暴粗口,会动手,一动手,就无法想像后果了。”桑志芹说,这时,要用语言表达,而不能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情绪。心理学上,有个行为训练,就是你想动手时,停一秒钟可不可以?
桑志芹说,还有一种处理方式,在一个现场,你处于怒火中,这时可以离开现场,这种“逃离现场法”,往往能使人冷静下来,再想办法处理。
培养爱的能力,敬畏生命
剥夺别人的生命,也是缘于对生命的不敬畏。桑志芹说,有些学生,自己童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得到父母太多的关爱,成年后,就在爱的能力、爱的感悟方面有所欠缺。内在没有被爱,外在爱的能力就少。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可以通过多参加校园人际沟通活动,感受人和人之间的关怀,补充营养,获得更多能力去关爱别人。
“不要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与无生命的电脑为伴。没有热情,关怀,就有可能会无视生命。”桑志芹说,在她的课堂上,春天会让学生去观察盎然春意中发芽的小草,秋天去体味树叶凋零生命陨落的悲凉,这样的感情,有助于对生命的尊重、敬畏。有这样情感的人,应该不会因一时冲动,去剥夺他人的生命。
郁闷说出来,才发现可能误读
在桑志芹眼里,宿舍关系其实就是近距离关系,“对大学生来讲,由独处到四人一间,不喜欢也要面面相对,这个时候,有问题,找到一个倾诉对象很重要。”
一些学生会把负面的情绪压在心里,表面却显得与室友很和谐。其实,产生了情绪债务,一份又一份地不断积累,总有爆发的一天。“很不舒服的时候,可以到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在老师的倾听、接受中,压力得到释放。”桑志芹说,有时候说出来,他们反而会意识到,以前觉得别人是成心针对自己,其实并不是这样,反而是自己主观误读了别人的行为习惯。其实,很多事情是要看自己怎样去平衡,怎么去看待自己。
(文章来源:4月17日《文汇报》、4月20日《浙江日报》和4月21日《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