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进入对我国零售产业集聚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资论文,我国论文,产业集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45X(2010)05-0001-05
一、研究背景
自2004年底我国零售市场全面开放以来,外资零售企业在我国市场扩张的速度明显提高,规模明显增大,从而使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零售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西部地区二、三线城市的零售市场竞争也被迅速激活,并被纳入全国市场一体化竞争格局中。这一切预示着我国零售产业集聚整合的历史时期的到来,这既包括产业内的企业集聚,也包括产业的区域集聚。而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集聚,对于本土零售企业来说,能否在这场集聚整合中崛起至关重要,其中的首要问题是:外资企业将如何作用于我国零售产业的集聚过程?
这一问题在理论上实质是零售企业国际化影响问题,即跨国零售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东道国零售产业集聚的影响。就现有文献看,西方学者对这一问题关注不多,只有少数学者做了研究。马里昂(Marion)等考察了美国食品零售业的外国直接投资特点以及这些投资对美国企业和市场的影响,发现外国直接投资在带来新产品和新的商业技术的同时,对东道国市场结构和市场竞争情况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由于在美国食品零售业的投资大都是通过兼并进行的,所以提高了该行业的行业集中度,产生了垄断势力,抑制了竞争;同时,即使美国的食品零售产业产生了大量的外资进入,但是这些投资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美元贬值影响而进入的,它们市场份额有限且单纯是为了获取市场势力而进入,所以不会对美国国内的企业和产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倒是本国大的零售企业的兼并活动可能对市场结构影响巨大,应该受到关注[1]。托克塔里(Toktali)等对土耳其市场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跨国零售商的市场兼并活动迫使土耳其的一些零售商退出市场,而且潜在的扩张趋势给那里的大型零售商形成了巨大的压力[2]。
相对而言,我国学者对此研究较多,但研究方法大多还处于直观描述和猜测阶段。李晓锦通过分析认为,虽然短期内入世加剧了我国零售业市场竞争,降低了市场集中度,但由于以下几点原因,我国零售业市场集中度在长期内将不断升高:(1)零售业规模不断扩大和规模经济壁垒的作用导致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2)开放条件下,跨国零售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兼并进入中国零售市场,兼并手段在帮助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实力、占据市场份额的同时,直接推动了产业集中度的提高;(3)技术进步使零售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更为显著,提高了零售业的规模经济壁垒,进一步推进了市场集中的趋势[3]。胡春艳认为,相对于生产企业,零售企业的规模经济更为明显,零售企业除了可以通过采购成本的节约、固定成本的分摊、风险抵御能力的提高、单位面积交易量的增大等多方面降低其成本之外,还可以通过高度统一的连锁经营模式,低成本的“复制”扩张来实现较强的规模经济,所以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跨国零售企业进入可能使东道国产业市场集中程度提高[4]。
综上可见,关于零售企业国际化对东道国零售产业集聚影响的研究,目前还不够深入。现有研究虽然表明外资进入会对我国零售产业集聚产生影响,但缺乏实证且没有回答如何影响。同时,现有研究更多注意了对产业内企业集聚的影响,即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而缺乏对区域集聚影响的研究,更缺乏对影响路径的深入分析。因此,本文拟基于零售产业性质与资源特征视角,探索外资零售企业国际化对我国零售产业集聚的影响及其主要路径。
二、零售企业国际化影响的主要路径与特征
(一)零售企业国际化影响的主要路径:加剧东道国零售店铺资源的企业集聚
零售企业国际化的内涵与外延十分丰富,本文无意作全面界定。此处所说的零售企业国际化,主要指跨国零售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而零售企业国际化影响则是指由跨国零售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而客观形成的对东道国零售产业集聚的影响。跨国零售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或者零售企业国际化行为,在我国主要是以连锁分店的复制/粘贴方式进行,而跨国零售企业之所以能进行连锁分店的复制/粘贴,是因为其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一方面,其拥有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累积形成的专有专用的交易设置知识体系,且这种交易设置知识体系已显性化为企业统一经营模式与品牌,从而使其天然具有无限扩张的可能性与内在冲动;另一方面,其还拥有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扩张支撑力,从而使其进行跨国连锁分店的复制/粘贴行为成为现实。当携带有上述种种独特竞争优势的跨国零售企业进入东道国,必然会对东道国零售产业集聚产生影响。当然,这种影响作用的大小与力度,则取决于店铺地址这种稀缺性资源的可获得性[5]。这是由零售企业的立地性特征所决定的,即店铺地址这种稀缺性资源会对其扩张构成现实约束。因而,跨国零售企业进入东道国后的扩张行为及其对东道国零售产业集聚的影响将集中表现为对店铺地址这种稀缺性资源的争夺,其激烈竞争的结果必然是促使了店铺资源的企业集聚,即店铺这种稀缺性资源最终将集聚于少数大型企业。至于这少数的大型企业是外资企业还是本土企业,或者二者兼有,则取决于东道国市场竞争结构的特征,在深层次上也取决于东道国的市场制度安排。也就是说,假如零售产业企业集聚是市场竞争机制作用的客观必然,那么,在开放条件下,外资零售企业的进入则会加剧这种企业集聚进程,其加剧作用的主要路径是店铺资源的企业集聚。
(二)零售企业国际化影响的主要特征:加速企业集聚趋高与区域集聚趋低之势
集聚是正外部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相联系的生产机构的共定位,既包括产业内的行业区域集聚,又包括行业内的企业集聚[6]。零售产业集聚也如是,但由于零售产业的性质与资源特征不同于其他行业,因此其区域集聚与企业集聚的内在含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其特殊性。
零售业与传统的制造业相比,无论在职能定位上还是在资源属性上都有着明显的不同。一方面,零售业比传统工业具有更强的地域性特征。这是由于零售业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较传统的制造业更易受到人口地区分布和消费能力分布的影响,从而更加强调企业的布局问题[7],且其发展越成熟,服务的提供者越需要靠近服务需求者,其行业区域集聚程度越趋低[8],具体表现为店铺资源分布的区域离散化;另一方面,随着高速运输工具的产生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零售业这个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缺少规模经济的“地方性”行业和“原子性”行业,也开始呈现出产业内企业集聚发展的特征,但其产业内企业集聚的内涵以及与产业区域集聚的关联却不同于制造业。
零售企业扩张是以连锁分店式扩张为主,这种连锁分店式扩张类似于蜘蛛结网,众多的连锁分店犹如蛛网上的“结”,流通渠道犹如蛛丝,当一个地区(城市)的店铺被其布满或是受到了消费需求约束,就会进入下一个地区(城市),如此最终会在全国织成一张巨大的跨区域的网状组织。一般来说,一个大型的跨国或跨地区连锁企业,其店铺资源拥有量一定是相对大的,而其区域分布一定是相对广阔分散的。因而,这就决定了零售产业集聚的区域集聚程度与产业内企业集聚程度并不总存在一致性[8],其在企业集聚度提高的过程中区域集聚度会趋于下降。也就是说,当店铺资源在向少数企业集聚的同时,其店铺资源的区域集聚可能会趋向于分散。这也决定了零售产业集聚评价的二维特征,即以产业内企业集聚为横轴、产业的区域集聚为纵轴的二维评价模型[8]特征。
由上可见,连锁分店的这种蛛网式扩张实际上正响应了零售产业集聚特征的客观要求,二者具有天然的拟合性。因此,在开放条件下,零售企业国际化必然在客观上加速了东道国零售产业企业集聚趋高与零售产业的区域集聚趋低之势。
三、研究假设与指标设计
基于上述零售企业国际化影响的主要路径与主要特征,可就零售企业国际化与零售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提出假设1:跨国零售企业国际化与我国零售产业集聚相关;假设2:跨国零售企业国际化行为与我国零售产业内企业集聚正相关;假设3:跨国零售企业国际化行为与我国零售产业的区域集聚负相关。若要实证零售企业国际化对我国零售产业集聚的影响,只需进一步做如下研究:首先,证明零售企业国际化与我国零售产业集聚相关,以验证假设1;其次,证明零售企业国际化行为,即店铺资源及其相关变量与我国零售产业内企业集聚正相关、与我国零售产业内的区域集聚负相关,以验证假设2与假设3。
根据以上研究构思,本文拟分两步进行考察:第一步,利用赫芬达尔指数与基尼系数考察在外资进入下我国零售产业集聚的变动趋势,以求证假设1;第二步,把外资零售企业国际化行为放在我国零售产业集聚的二维空间下进行相关性分析,考察外资零售企业国际化影响的主要路径,以验证假设2与假设3。具体指标设计如下:(1)关于零售企业国际化行为指标,以跨国零售企业进入我国后所拥有的连锁分店数、营业面积、营业人员、销售额分别与我国相应总量的比率来描述;(2)关于零售产业集聚指标,具体以企业集聚度与区域集聚度两个指标来衡量。
四、研究假设的验证
(一)假设1的验证
1.外资进入下,我国零售产业内企业集聚的变动趋势。考察在外资进入下我国零售产业内企业集聚的变动趋势,从理论上说,应从1992年我国对外试点开放至今作为数据观察期,但由于1992-2000年期间的数据难以收集,同时此间外资零售企业在我国的扩张行为是受到严格控制的,其国际化行为对我国零售产业集聚的影响不是十分明显。因此,本文以2000-2007年为观察期,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代表我国市场总规模,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中国连锁百强企业》的100家企业代表N企业,按照前述公式,计算了反映我国2000-2007年间零售产业内企业集聚度的赫芬达尔指数。计算结果分别为:0.000021、0.000040、0.000071、0.000120、0.000260、0.000351、0.000448和0.000459。
可以看出,我国零售产业内企业集聚度从2000年开始一直呈现增长势头,从2000年的0.000021到2007年的0.000459,七年间翻了近30倍。从具体增长过程来看,在2003年之前比较平缓,而从2003年后开始呈现加速之势,直到2006年才重新趋于平缓。如此走势,正与我国零售产业开放的历史进程相吻合。我国零售市场在2004年底以后全面对外资开放,而从2003年开始,一方面,外资零售企业不管是已进入的还是未进入的都加快了扩张步伐,尤其到了2005年之后,跨国零售企业在华扩张出现了质的飞跃,不仅扩张速度加快,而且扩张的方式呈现多样化,更多地采用独资、收购、兼并、战略联盟等形式,以图尽快获取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在外资加速扩张的刺激下,我国本土企业也加快了扩张步伐,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频频发生。因此,假如说我国零售产业在入世前后,即在2000年前后曾出现过第一次扩张潮的话,那么在2003年前后,即我国零售市场全面开放前后,则出现了第二次扩张潮,由此,我国零售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而激烈的竞争加速了产业内企业集聚。这就是为什么在2003年之后赫芬达尔指数出现快速上升的内在原因。这也充分说明,外资进入是加速我国零售产业内企业集聚的重要因素。
如此,假设1得到部分验证。
2.外资进入下,我国零售产业区域集聚的变动趋势。由于连锁经营是影响零售产业区域集聚变动的主要方式,且跨国零售企业在我国的市场进入也主要是以连锁分店方式进行的,因此,以下分两个层次来计算我国零售产业区域集聚的基尼系数。首先,计算能反映全国范围内零售产业分布状况的基尼系数,借以考察零售产业在全国省市之间的均匀分布程度;其次,计算能反映连锁经营企业在全国省市之间分布状况的基尼系数,为进一步考察零售企业国际化行为影响做准备。
(1)零售产业整体视角下的空间基尼系数。此处以1999-2007年全国31个省市的国民生产总值数据、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销售总额数据为依据,按照前述空间基尼系数公式,计算了1999-2007年我国零售产业的区域集聚度,计算结果分别为:0.020908、0.020063、0.011821、0.010361、0.008363、0.009163、0.007610、0.007161和0.005922。
可以显见,1999-2007年,我国零售产业的区域集聚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1999年的0.020908下降到了2007年的0.005922,说明我国零售产业在空间分布上逐渐趋于发散。这一发散趋势在2000-2001年间最为显著,空间基尼系数下降了40%多,之后则以每年约10%-20%的速度逐渐下降,而且没有停止的迹象。结合我国零售产业对外开放的历程可知,我国零售产业的区域集聚度之所以在2000-2001年产生如此剧烈的变化,是因为伴随着入世,我国零售市场也进一步对外资开放。1999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将开放地域由原来的15个城市扩大到所有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同时允许外商开办连锁分店,股权比例经国务院特批可超过51%。此后,很多外资零售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隆等零售巨头为抢占先机,纷纷杀入我国二、三线城市,部分企业甚至不惜违规抢滩设点、跑马圈地,与此同时,本土企业也加快了扩张步伐。因此,也就形成了自1999年之后我国零售产业的区域集聚度持续下降的现象。
(2)连锁零售企业视角下的空间基尼系数。此处以《连锁零售商业企业专题数据2003-2007》中公布的2002-2007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商业企业统计数据为依据,以各省市国民生产总值与全国国民生产总值之比为参照,按照开店数、营业面积、从业人数以及销售额四个指标,分别计算了2002-2007年间我国连锁零售商业企业的区域集聚度。按这四个指标分别计算的基尼系数值分别用SIG、SIA、SIS、SIB来表示,具体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计算结果,连锁零售企业无论是从店铺分布,还是从营业面积、从业人员与销售额的分布来看,区域集聚度都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如前所述,外资零售企业在此期间的连锁分店式扩张应是其主要诱因。
由此,假设1得到充分例证。
(二)假设2与假设3的验证
1.相关性计算。基于以上讨论,此处进一步将外资零售企业国际化行为变量引入,以考察其与我国零售产业集聚度之间的相关性,即把外资零售企业国际化行为变量放在我国零售产业内企业集聚与产业的区域集聚这个两维空间下来进行评价,以考察其对我国零售产业集聚的影响。
关于外资零售企业统计范围及其国际化行为度量指标的计算问题还需做如下说明:此处所说的外资零售企业主要是指外商投资的连锁零售企业,具体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以及外商投资的股份有限公司,不包括港澳台投资的连锁零售企业;其国际化行为的度量,具体用连锁零售企业店铺资源及其相关变量数据占我国相应总量的比值来表示,比如,连锁分店数与我国连锁分店总量之比表示外资零售企业分店扩张的影响情况,如此类推,但由于统计数据收集的限制,难以将所有外资零售企业包括进来,只能用限额以上的连锁零售企业统计数据为依据。表2即是按照上述思路所计算的我国2002-2007年限额以上外资零售企业的店铺数量、店铺面积、从业人员数量、销售额这四项指标分别占我国相应总量的比值,分别用FG、FA、FS和FB来表示。进而可计算出2002-2007年外资零售企业国际化行为与我国零售产业集聚之间的相关性,即FG、FA、FS、FB与HI、SIR、SIG、SIA、SIS、SIB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如表3所示。
2.相关性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
(1)外资零售企业国际化与我国零售产业内企业集聚呈正相关。其一,FS与HI的相关系数为0.95,FG与HI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71,说明相关度较高。可以认为,就目前来看,外资进入主要通过从业人员的增加与连锁门店的迅速扩张进而加剧行业竞争的机制,促进了我国零售产业集聚度的提高。其二,外资零售额份额FB与HI指数的相关系数仅为0.03,说明二者没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说,从目前来看,外资零售额的变化并不是引起行业集聚度上升的原因,仅从营业额上目前无法观察到外资零售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影响及其程度。这也说明,只通过市场集中度指标来观察外资进入对我国零售产业集聚的影响过于简单,难以揭示外资零售企业国际化影响的真实状况。
(2)外资零售企业国际化与我国零售产业的区域集聚呈负相关。其一,从零售产业空间基尼系数来看,除了FB,FG、FA、FS与SIR的相关系数均较高,表明有较强的负相关。也就是说,我国零售产业从销售额来看,其区域分布趋于分散,这与外资的连锁门店扩张及其关联的营业面积、从业人员占比的增加密切相关。由此可认为,外资零售企业国际化行为是促使我国零售产业空间基尼系数下降的主要原因。其二,从与连锁门店扩张相关的各因素来看,影响程度又有区别,首先表现为营业人员影响,其次是连锁门店,这可从其相关系数看到。如FS与SIG、SIA、SIS以及SIB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95、-0.90、-0.91,而FG与SIG、SIA、SIS以及SIB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2、-0.68、-0.65、-0.63,都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唯独FB与SIG、SIA、SIS以及SIB的相关系数均为正,而且较小,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外资进入在市场份额上的扩张目前并未对产业的区域集聚产生较大影响。
至此,假设2与假设3得到实证。
五、结论与启示
综上,关于零售企业国际化与我国零售产业集聚的相关性,在理论与实践上可得出如下结论与启示。
1.外资零售企业国际化行为是影响我国零售产业内企业集聚趋高、区域集聚趋低的重要因素。
2.外资零售企业国际化行为的主要影响路径在我国目前主要表现为店铺扩张与人力资源的竞争,而外资零售企业市场份额的变化并不是影响零售产业企业集聚度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若要评价我国目前零售产业的安全状况,仅依据外资零售额占比的变化不足以说明问题。
3.从未来看,相当时期内,店铺资源的争夺与人才的竞争仍将是外资对我国零售产业集聚影响的主要因素。这是由我国零售产业结构在地域发展上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一方面,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由于流通产业发展相对落后,仍会把吸引外资作为加速当地零售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来运用,甚至不惜“过度开放”,因而在内外资企业之间,店铺资源与人力资源方面的竞争将在所难免;另一方面,在我国东部地区,由于零售市场开放较早,零售网点已趋于饱和,外资要想在东部地区继续扩张,购并必将为其重要方式,从而势必进一步加剧东部地区零售店铺资源与人才资源的竞争。
4.在市场制度安排上应有如下启示:(1)零售店铺资源作为关键性稀缺资源,应作为零售市场管理制度安排的重要手段与工具被予以高度重视,同时,在进行零售产业安全评价时,或者说在观察外资零售企业的发展动向时,不仅要考察外资零售企业在我国的市场相对份额,还要考察其连锁分店占有量的相对比重及其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全面描述在外资进入下我国零售产业集聚的发展趋势与特征;(2)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各级地方政府在零售店铺等关键性资源的市场管理制度安排上,应将如何防止过度开放、如何创造内外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问题提到零售产业安全防范的高度来认识。
[收稿日期]2010-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