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学指标水平与肝功检验对脂肪肝的诊断效果探讨论文_张兆仪1,舒海英2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脂肪肝临床诊断中血清学指标、肝功能检测分析的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脂肪肝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受试者35例,将其分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受试者血清学、肝功指标。结果:观察组受试者平均ALT、AST水平分别为(343.47±10.32)U/L、(341.19±12.65)U/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9.30±39.77)U/L、(46.41±9.33)U/L,P<0.05。观察组受试者平均TC、TG水平分别为(6.95±0.11)mmol/L、(3.13±0.33)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81±0.08)mmol/L、(2.20±0.08)mmol/L,P<0.05。结论:血清学指标、肝功指标明显上升是脂肪肝患者共有表现,此类检验可作为脂肪肝预防诊断重要依据,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血清学指标;肝功能;脂肪肝;诊断

脂肪肝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因素所致的,病因多种多样,患者过量脂肪在肝细胞内积聚,不同程度代谢失衡,继续进展会引发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可能致死[1]。本研究为寻求指导性的脂肪肝诊断方案,对比分析了健康受试者与脂肪肝患者两组血清学、肝功指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脂肪肝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9.5±3.2)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7.5±2.1)年,其中烟酒史7例、肥胖11例。观察组受试者B超检查显示肝脏异常增大,有模糊的包膜轮廓及圆钝下缘角,未发现局部隆起。另选取健康受试者35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48.0±2.8)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8.5±3.8)年,其中烟酒史6例、肥胖10例。两组受试者基础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受试者均晨起空腹状态采集5ml肘静脉血标本,3000r/min离心处理10min,获取血清并接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学指标、肝功指标测定分析[2]。其中肝功检测指标主要有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学指标主要有TC(胆固醇)、TG(甘油三酯)。转氨酶测定采用速率法,TG、TC检测采用酶法。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受试者肝功指标对比

观察组受试者平均ALT、AST水平分别为(343.47±10.32)U/L、(341.19±12.65)U/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9.30±39.77)U/L、(46.41±9.33)U/L,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受试者肝功指标对比(U/L)

2.2 两组受试者血清指标对比

观察组受试者平均TC、TG水平分别为(6.95±0.11)mmol/L、(3.13±0.33)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81±0.08)mmol/L、(2.20±0.08)mmol/L,P<0.05。见表2。

表2 两组受试者血清指标对比(mmol/L)

3 讨论

我国居民脂肪肝发病率高于20%,肥胖人群发病率更是在50%以上。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习惯的变化,脂肪肝发病率仍在持续上升,而且发病的年龄段也在降低,严重影响了国民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3]。

脂肪肝是由于肝组织里的脂肪含量过高,脂肪组织超过肝脏湿重的5%以上。部分肝细胞会发生脂肪病变,根据病情差别可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肥胖、长期酗酒、营养不良等因素都会加大脂肪肝发病率。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患者为多。因为成年后糖尿病患者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长期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糖类、蛋白质以及高热量食物有关。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饮酒后,90%的酒精在肝脏中转化成乙醛,而乙醛对肝细胞有毒害作用,加上喝酒后食欲降低,食物的摄入量减少,食物中参与和组成脂肪分解代谢的酶—胆碱的摄入量减少,多余的甘油三酯难以清除,长此以往,易导致酒精性脂肪肝。很多人认为脂肪肝肯定是肥胖的人才会有的,诸不知,其实营养不良偏瘦型的人也容易患上脂肪肝。有些人长期节食或素食,当人体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时,因低血糖刺激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加剧脂肪分解,过量脂肪酸进入血液,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增多而造成肝内脂肪蓄积。脂肪肝病情是进行性加重的,如果在前期不能有效控制,后期将造成很多危害。尤其是到了脂肪性肝硬化阶段,想要逆转的可能性很低,出现的相关症状也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

脂肪肝常用诊断方式为肝组织活检,患者需行肝脏穿刺检查,因个体差异会有一定风险和痛苦,患者接受率不高。如果配合有无创诊断方法,会大大提高诊断效率、减轻患者及医护人员压力。血清生化、临床指标及影像学检测都是常见的无创诊断方法,前者最为常用及有效,因为血清标志物变化密切关联到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与合成作用。转氨酶参与酮酸、转氨基的氨基转移催化过程,而肝细胞内含有AST与ALT,前者在细胞浆线粒体内常可发现,后者则多在细胞浆内。一旦病情进展、肝细胞受损,血清中ALT水平大大提升,而病情进一步加重就会对线粒体功能造成威胁,从而导致血清指标中检出大量AST。因此,肝损伤尤其是脂肪肝病变与上述两种指标的异常上升关联密切[4]。

本研究为寻求指导性的脂肪肝诊断方案,选取了健康受试者与脂肪肝患者两组血清学、肝功指标,接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学指标、肝功指标测定分析。此次研究中,观察组受试者平均ALT、AST水平分别为(343.47±10.32)U/L、(341.19±12.65)U/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9.30±39.77)U/L、(46.41±9.33)U/L,P<0.05。观察组受试者平均TC、TG水平分别为(6.95±0.11)mmol/L、(3.13±0.33)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81±0.08)mmol/L、(2.20±0.08)mmol/L,P<0.05。由此可见,肝功与血清学指标可作为临床筛查脂肪肝的有效手段,其对判断患者发病状况与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学莲.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7):1301-1302.

[2]张晓红.肝功与血脂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0):56-57,58.

[3]高述芳.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70例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24):3-4.

[4]张鹏.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29):269-270.

论文作者:张兆仪1,舒海英2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

血清学指标水平与肝功检验对脂肪肝的诊断效果探讨论文_张兆仪1,舒海英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