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芳
湖南省肿瘤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探析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诊断胃癌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2月至2017年5月,研究对象:选取65例在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进行胃镜活检,术后再进行外科病理检查,观察其临床诊断结果。结果:胃镜活检在胃癌分化程度方面的检查准确性较外科病理检查低,P<0.05。结论:针对胃癌患者应用胃镜活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诊断结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再辅助结合外科病理检查,可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理论依据,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胃镜活检;外科病理;胃癌;临床价值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化道疾病越来越多见和频发,其中胃癌属于最严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该疾病发生后初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变化,可能会产生腹部疼痛、呕吐、纳差、消瘦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呕血,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1]。临床上待出现明显症状时,再进行检查治疗,胃癌可能已经发展至晚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风险。因此,在临床上对于胃癌疾病早检查、早诊断对治疗和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胃癌疾病给予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检查诊断的效果进行对比探讨,希望为临床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研究时间:2015年12月至2017年5月,研究对象:选取65例在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男女比例=33:32,年龄范围18~62岁,平均年龄(40±9.5)岁,患病时间1个月~3年,平均患病时间(1.5±0.3)年。
1.2检查方法
胃镜活检检查具体步骤如下:采用仪器为型号为FUJIFZLM590的胃镜以及型号为Olympus160的医用电子内窥镜进行检查,首先在检查前,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均进行解释说明,让患者积极配合检查治疗,通过结合患者的病情程度,选择合适组织细胞进行活检。对于隆起型胃癌,应该取隆起对基底部位的组织细胞进行活检;对于凹陷型病变,应该取溃疡局部组织进行活检;对于粘膜下组织病变,应选取粘膜中央凹陷部位的相关组织细胞进行活检。外科病理诊断,主要是结合患者的发病部位及病因等实施检查,将两种检查后分别取出的组织细胞,分别装入瓶中,并应用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后再送检。制作成的石蜡标本,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再由专业的病理检查医师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准确的记录,然后由2个以上的经验丰富医师进行结果判定[2]。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经两种不同检查方式后对胃癌分化程度的检出准确率
1.4统计分析
数据结果均采用SPSS16.0版进行本次实验所研究的数据处理,正态分布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检验,统计指标显示存在差异(P<0.05),并纳入了统计学范畴。
2结果
胃镜活检在分化程度方面的检查准确性较外科病理检查低,P<0.05。具体如图表1.
3讨论
肿瘤性疾病属于临床较难治愈的疾病之一,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中恶性肿瘤是经治疗后,不能够完全治愈,只能逐渐控制病情症状,是一类不可逆的疾病,其病死率极高。胃癌属于临床消化科较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疾病,主要与患者自身免疫缺陷、环境、遗传以及饮食等因素息息相关。该病病程较长,治愈率低,据有关研究记载显示,发生胃癌疾病的患者,约有75%均会发生死亡,该疾病易反复发作,增加了患者痛苦,同时也给患者带了较多的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甚至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3]。因此,在临床上及早检查、诊断和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目前,在临床上许多学者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以及胃粘膜息肉等疾病均属于胃癌前病变。所以,在临床中要及时检查,常见的检查方式包括:胃镜活检、外科病理检查等。胃镜检查可以反映胃粘膜的病理改变部位、不典型增生程度、癌变程度等。在正常情况下,患者胃黏膜多呈现橘红色,但发生胃粘膜癌变后,在胃镜下显示,其胃粘膜呈灰白或黄色等,黏膜也可出现红白相间的情况,且大多数为白色粘膜。胃镜活检已被临床实践证明,对胃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可以反映病理组织变化,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胃癌组织细胞的分化程度诊断不明显,主要与选取的癌变组织少,范围小以及病变周围存在炎性病变有关。通过应用胃镜检查只能判断其严重程度,不能从病变的全貌进行整体判断,尤其在癌变病理分化程度方面的检出率较低。在临床胃镜活检与病理检查中,将低分化型、未分化以及印戒系细胞癌等均归为分化不良型胃癌,并将高分化性胃癌归结为分化型胃癌。在本文中的实践研究表明,其胃镜活检在癌变分化程度中,分化型癌变的检出率为64.61%远低于外科病理检查的83.07%,且分化不良型的检出率为4.68远低于外科病理检查的16.93%,两种检查方式存在差异,P<0.05。应用胃镜活检不能为胃癌疾病的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理论依据,但外科病理检查,对胃癌病变部位的组织细胞采集取样涉及范围广,分别对癌变边界、溃疡性癌变等部位均进行采集,对胃癌的诊断性较高,属于临床胃癌检测的金标准。
综上所述,针对胃癌患者应用胃镜活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诊断结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再辅助结合外科病理检查,可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范永旗.比较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的异同[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74-75.
[2]梁立盛.胃癌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的异同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35):175-175.
[3]李军.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检查对早期胃癌诊断价值的比较[J].当代医学,2011,17(33):60-60.
论文作者:曹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胃癌论文; 胃镜论文; 病理论文; 外科论文; 患者论文; 疾病论文; 程度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