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专项资金财务评价指标设计及应用研究——基于某省公路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专项资金论文,公路论文,评价指标论文,财务论文,绩效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公路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是指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对使用财政性资金投资的公路项目建设的合理性、必要性及产出绩效进行科学分析与比较,以综合评价财政支出公路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一个系统过程。公路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下,从财务管理角度分析项目的预算管理规范性、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并且预测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及投资回收期限,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进行绩效评价。
一、公路专项资金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公路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总体设计根据公路项目的特点及对公路项目绩效指标要素的分析,本文构建了公路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由实施内容、功能、资金管理、经济效益和公共效益五个一级指标构成;第二层次由项目的基本指标构成;第三层次为指标要素,是对项目基本指标进行明确和细化,是项目最基础的评价指标。公路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二)公路专项资金财务管理指标设计由表1可以发现,公路专项资金财务管理水平的指标主要有资金管理和经济效益一级指标,其中资金管理指标主要体现在资金管理的规范性、有效性、专项资金的影响能力等方面。该指标代表资金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公路项目绩效的好坏。体现公路项目的经济效益指标主要表现为项目的投入使用带来国民经济的增值,一般可仅对项目内部效益进行定量分析,从总体上可以分为:(1)投入产出效益或成本费用效益,是指项目的投入使用使相关道路车辆营运成本降低带来的效益。(2)直接经济效益。公路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可根据项目的性质和特点来决定是否进行绩效评价,这是因为公路是一项社会公益设施,一般不以获利为目的,只有用贷款建设并以收费偿还的公路项目才考虑直接经济效益评价。对收费公路项目按现行财务制度和现行价格进行直接经济效益评价,从财务角度分析、测算项目效益和费用,考察项目的获利能力、偿还能力,以判断项目在财务上的合理性。这种评价方法仅适用于收费公路项目,对于不设收费系统的公路不进行这项评价。
(三)财务管理指标及判断标准说明(1)资金管理一级指标。一是资金管理的规范性。该指标要素主要是定性评价项目资金管理制度的制定是否合理,执行是否有效,是否符合国家及有关部门的规定,以及定量评价资金违纪率的大小等,下设3个指标。其一,预算执行情况(定性)。将项目实施情况与预算和计划相对应分析,指出差距,差距越小分值越高。是否按照预算执行,按照预算执行得满分,不按照预算执行得零分。其二,项目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可操作性和程序性(定性)。管理制度(包括资金拨付制度、人员制度、采购制度)的健全情况,对本项目实施所起作用的大小,作用越大分值越大。各项制度完善有效得满分,缺少一项到两项或者有效性、程序性、可操作性不强的分数减半,其他的得0分。其三,项目违规资金比率(定量)。项目违规资金比重=×100%。二是资金使用的有效性。主要评价专项资金使用的效果如何,比如所调动的地方资金配套的比例,主要有以下4项指标。其一,专项资金到位率。该指标主要是评价财政资金到位情况。主要用定量指标来衡量,运用比较分析法来分析。专项资金到位率=×100%;(1-专项资金到位率)×分值。其二,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定量)。该指标主要是评价各地市政府对财政资金的配套能力和筹措能力。主要用定量指标来衡量,运用比较分析法来分析。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100%。其三,项目成本节约(超支)比率或系数(定量)。该指标是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比较,反映了资金使用效率。项目成本节约(超支)比率=×100%。项目成本节约(超支)系数=计划成本总额/实际成本总额×100%。节约超支系数小于0.9得0分。其四,工程资金未支付率(定量)。包括拖欠施工单位的资金和个人的工资。工程资金未支付率×100%。三是专项资金的影响系数(定量)。其一,专项资金的影响系数=项目总资金/财政资金×100%。(专项资金影响系数-1)×分值。(2)经济效益一级指标。一是投入产出效益(成本费用效益,只针对收费公路)。其一,财务净现值率(定量)。项目财务净现值与总投资现值之比,亦称现值指数。财务净现值率即为单位投资现值能够得到的财务净现值。单位投资能够得到的财务净现值越大越好。其计算公式为:财务净现值率=×100%。其二,财务内部收益率(定量)。。式中,R是实际财务内部收益率;CI是现金流入量;CO是现金流出量;t是计算期。财务内部收益率是指整个项目在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是反映项目所占用资金的盈利率,是考虑项目盈利能力的主要动态指标。其三,投资回收期(定量)。投资回收期是指以项目净收益抵偿全部建设费用所需要的时间,是反映项目投资回收能力的重要指标。公路项目投资回收期一般从项目投入运营年算起,投资期应小于或等于基准投资回收期,在此前提下,越短越好。其计算公式为:投资回收期=累计财务净收益开始出现正年份-项目投放运营年份+。其四,运营成本收入比率(定量)。主要评价年运营和公路养护的总支出占年总收入的比重。计算公式为:运营成本收入比率=×100%。其五,债务覆盖率(定量)。债务覆盖率=×100%。二是直接经济效益(只针对收费公路)。成本利润率=×100%。
二、公路专项资金财务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一)评价结果采用表1的指标体系对该省8条(段)公路新改建项目和55条大中修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其中公路新改建项目绩效评价的平均得分为84.58,公路大中修项目绩效评价的平均得分为91.71。说明不论是该省公路新改建项目,还是公路大中修项目,通过工程建设,均达到了预期效果,满足了社会的需求。通过对公路新改建项目及公路大中修项目绩效评价各部分的得分情况分析可以发现,民众对公路建设的满意度很高,公路建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公路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就财务管理指标评价分析:(1)公路新改建。8条新改建公路的资金管理这一指标的综合平均得分21.08分(满分30分),说明新改建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良好,项目管理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比较健全。经济效益这一指标的综合平均得分13.5分(满分20分),说明项目的各项财务效益评价指标较好,投入产出效益较高,能尽快收回投资。8条公路新改建项目的平均专项资金到位率为97.31%(实际上省级财政下拨的专项资金到位率为100%),说明财政专项资金基本能够按时到位,保证了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平均专项资金使用率为97.31%,说明财政专项资金基本用于公路建设,没有发现资金滞留、挪用现象;平均专项资金配套率为22.5%、平均专项资金影响力系数为1.29,均说明公路的新改建项目有一定的地方配套资金投入,但比例不是太大,主要还是依靠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平均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为71.9%,相对于专项资金的到位率97.31%来讲,地方配套资金到位情况不太理想,一方面说明地方对于省安排的公路建设有一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地方财力的紧张。(2)公路大中修。55条公路大中修项目的资金管理这一指标的综合平均得分为19.12分(满分30分),说明资金管理的规范性、有效性以及财务管理制度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经济效益这一指标的综合平均得分为14分(满分20分),说明55条大中修公路的投入产出效益总体较高,能够在规定的时期内尽快地收回投资。55条公路大中修项目的平均专项资金到位率为100%,说明财政专项资金能够按时到位,保证了公路大中修的顺利进行;平均专项资金使用率为93.44%,说明除了未完工的项目外,大中修项目资金能够满足公路大中修的需求,也说明公路的大中修项目全部是依靠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由财政拨款来完成。同时,由55个大中修项目可以看出,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资金结余,这说明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较高,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节余了财政资金。
(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资金管理的有效性、规范性、程序性以及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有的项目建设不知何种原因未能及时实施,没有按照预算执行,资金管理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提升。(2)部分公路新改建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比较低,以及公路大中修批复文件下达时间较晚,影响了正常的工程建设程序,给各项工作带来一系列的滞后反应。(3)公路新改建项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标准相对较低,资金不足成为制约交通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4)部分公路项目存在工程超支现象。一方面可能是预算编制不科学,导致实际执行中项目超预算从而出现超支问题;另一方面可能存在超标准安排工程项目,没有按照原有的预算标准执行,从而出现超支现象。改进建议包括:(1)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绩效评价结果的合理运用。一是要研究和制定全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结果的应用管理办法,单独出台文件法规或在《预算法》、《审计法》等法律法规中充实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面的内容,对评价工作结果运用目的、程序、范围、权限等做出具体规定,指导和规范全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结果的运用。二是各地财政部门要结合本地的特点,分析、运用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成果,改进专项资金预算分配和预算执行监督管理工作。(2)进一步完善公路专项资金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该省从2006年才开始选取交通部门等作为试点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所以对于公路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的设计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还存在不完备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3)加强外部审计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存在部分专项资金未及时下拨、滞留账面;配套资金不到位;没有及时进行竣工核算等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外部审计监督,一方面保证有限的公路专项资金专款专用,防止出现资金挪用的问题发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证地方配套资金的及时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