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183;儿童#183;成长_鸟雀街上的孤岛论文

战争#183;儿童#183;成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争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弹子袋》

      2008年初冬,我遇到了《弹子袋》这本书。

      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是作者约瑟夫·若福对十岁那年的童年回忆,讲述了二战期间兄弟俩在法国被占领期间结伴逃亡的历险生活:夜晚穿越分界线,寒风中衣衫单薄,冻得瑟瑟发抖,一次次遇险,每每化险为夷……这个故事深深吸引了我。自从读了《弹子袋》,我心心念念想把它带给班里的学生,但那几年一直教低年级,总是无法实施。

      到2014年,我陆续读到更多以二战为背景的儿童文学作品,如《鸟雀街上的孤岛》《影之翼》《两个伊达》《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偷书贼》《数星星》……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年,我教四年级,学生还小,但我觉得,应该用文学浸润的方式让他们更多地了解这段历史,不要像我一样,直到长大,脑子里对二战几乎还是一片空白。于是,我们班用半学期的时间,开始了战争主题的“群书阅读”。

      ——《鸟雀街上的孤岛》《大卫之星》

      我给学生朗读的第一部战争主题的作品是《鸟雀街上的孤岛》,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了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分子在波兰华沙大肆抓捕、屠杀犹太人的故事。十二岁的亚历克斯在爸爸被抓走、妈妈下落不明的情况下,得到了爸爸好友的帮助,逃到已经成为废墟的鸟雀街78号躲藏。他冒险出去寻找食物,机智地改造住处;他临危不惧,用爸爸留下的手枪击毙了一个德国鬼子,救助了自己的同胞兄弟,还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在孤岛似的破楼里生活了五个月,亚历克斯终于等到了爸爸。

      这是一本惊心动魄的书,读读停停,猜猜说说,非常吊胃口。我用一个月的时间给学生朗读。每天一章,有的章节很长,但我坚持不懈,学生也乐此不疲。对话多的部分就邀请学生和我分角色读,偶尔读累了,也请班里的优秀学生替换朗读一会儿,有时还会用大屏幕将文本呈现出来“开火车”读。总之,运用各种读的形式让学生和我都不至于太累。即便是出差,我也会安排代课的教师朗读。听过这本书,学生对二战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这基础上,我迅速把图画书《大卫之星》呈现给学生。故事从一对犹太夫妇登上开往死亡集中营的列车开始,他们知道自己逃不过死亡的命运,只好忍痛将女儿抛出车外……女儿艾瑞卡在一位好心人的照料下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子孙,家族再次生根壮大,大卫之星依然闪亮。

      从听读《鸟雀街上的孤岛》生硬又不乏深刻的文字,到观看《大卫之星》直观但并不血腥的画面,这是很自然的阅读跨越。学生不断寻找画面的细节:拉起的铁丝网、站台上的童车、密集的人群、怀抱中的婴儿……还有末页那抹鲜亮的色彩,都深深烙在他们的记忆中。这两本书的重点不在于讲述纳粹的罪恶,而是要彰显正义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读过这样的书,学生会更加懂得珍惜当下的和平、幸福和美好。

      ——《数星星》

      有了两本书垫底,是时候该自主阅读了。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一周之内,《数星星》便人手一册了。这本书讲述了纳粹占领丹麦后,展开了追捕犹太人的行动,安妮挺身而出保护她的犹太朋友的故事。书不厚,四年级的学生读起来没有困难。我们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自由阅读,又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填写阅读单,画思维导图,画情节曲线图,上交流课……忙得不亦乐乎。这是“抛弃”语文教材的一周,是没有背诵默写和练习的一周,很任性,也很过瘾。

      交流课上,我们首先聚焦封面寻找特别之处。学生从项链上的“大卫之星”聊起,联系书名“数星星”,引出纳粹德国兵,在教师的引导下梳理人物关系,画出思维导图(如图1),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接着,聚焦书中“整个世界好像也变了,只有童话没有变”这句话,展开讨论。通过提取信息、交流碰撞,学生体会到战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导致人们失去了温暖、光明和自由。但是战争中的人们依然努力体面、快乐、优雅地活着,他们也获得了成长:爱丽丝的天真、可爱,使她们遇到德国兵时转危为安;彼德成为勇敢的地下反抗分子,最后壮烈牺牲;安妮的妈妈一直乐于助人,即使腿受伤疼痛难忍,依然心系犹太人的安危。我们通过重读片段的方式感受安妮的成长变化:

      生:初遇德国兵时安妮胆怯、害怕,德国兵只是用枪托敲敲她的书包,她就吓得浑身颤抖。

      生:安妮对爸爸说,我们要做犹太人的卫兵。她提到了“责任”一词,他们和犹太人建立了友谊,觉得保护犹太人是理所应当的。

      生:我认为,安妮心里也有一丝怀疑。第26页的底部有一句:“她会为犹太人牺牲吗?真的?在黑暗中,她不得不承认,连自己都有点儿怀疑这一点。”

      生:我觉得应该把这两个答案结合起来。安妮觉得自己必须肩负起保护犹太人的责任,但又怀疑自己能否担当起这责任。

      师:是的,她同时又感到欣慰,因为她不会被逼着为别人牺牲。当德国兵到家里来搜捕时,她有怎样的表现呢?

      生:她被吓坏了。

      生:“不要出声”,安妮下令,“可能很痛。”她握紧项链,用力一拉就把项链拉断了。门开了,灯光照进她们的房间。她把项链握在自己的手里,手指攥紧。

      师:从这一连串的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她“拉断”“攥紧”了项链,很果断。

      师:这之前,她说要当犹太人的卫兵,而此刻,她已经付出了行动。

      生:与大舅聊天时,安妮感到困惑,她不知道自己是否勇敢。但是大舅说她勇敢,她觉得自己不勇敢。

      师:那你觉得她勇敢吗?

      生:应该是勇敢的,她能临危不乱,帮助艾琳扯下象征犹太人的大卫之星,躲过德国人的追捕。

      师:其实你已经道出了勇敢的真谛,勇敢不是真的无所畏惧,什么都不怕,而是即使害怕,也会当机立断、临危不惧。

      生:德国兵到大舅家搜捕,问睡在棺材里的是谁,没有人回答,他们都看着安妮。这时她才醒悟过来,吸了一口气:“我的白蒂大姑婆。”她虽然在说谎,但声音却是坚定的。

      生:老师不是经常教导我们不能说谎吗?

      生:这个是善意的谎言。

      师:这个谎言关系到犹太人的生命,此时此刻她害怕吗?

      生:害怕。

      师:但是她的语气是那么的坚定,这就是勇气。

      生:她现在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她觉得自己能担当起这个责任。

      生:当她母亲的腿受了伤,罗森不小心把那条很重要的手帕遗留下来,安妮主动站出来要给大舅送手帕。在路上,她假装天真骗过了德国兵,从而让艾琳一家顺利乘船到达瑞典,获得自由。

      师:我们重读了这些片段,把安妮从害怕到勇敢的心路历程理出来了。现在你们能回答我什么是勇敢吗?

      生: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不惜牺牲自己帮助别人。

      师:是的,即使害怕也要帮助别人,这就是真正的勇敢。妈妈、彼德、爱丽丝、安妮……她们是千千万万普通丹麦人的代表,她们代表着正义、善良和勇敢。

      残酷的战争让孩子们成长,让大人继续勇敢地战斗。战争中,还有一些东西没有改变,那就是有“尊严”地活着。书上说,“人性尊严”指人类与生俱来不可侵犯的人格,是人权的基本理念。“他们仍然像以往一样挺直脊梁坐在那儿,就像他们在教室、舞台和教堂一样。看来尊严还有其他的来源,他们并不是把所有的东西都留在了哥本哈根。”请问,“尊严”的其他来源在哪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过于深刻的话题,因此我们并没有在课堂上充分展开讨论,而是留给学生继续阅读和思考。但还是有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说:“我认为小孩子的尊严应该是自由,大人的尊严应该是尊重他人,不侵犯他人隐私。”我追问:“你说小孩子的尊严是自由,请问,你需要怎样的自由,你现在有什么不自由?”“我现在没有什么不自由,因为我的爸妈都很尊重我。”我想,应该为学生有这样的理解鼓掌。

      三本书读完了,学生顺利升入了五年级,像《美丽人生》之类的电影还没有来得及带他们观看,但我相信,读过这些书的学生,会更懂得思考。这也正是理想的教育追求:培养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他们应当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有责任和担当。

      ——《十岁那年》

      新的学期开始,面对新的学生,开启新的阅读旅程,依然和战争有关。《十岁那年》是一部诗歌体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作者赖清河是越裔美国人。小说的主人公金河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家乡有她熟悉的生活和她的朋友,还有那棵木瓜树。但是这一年(1975年),金河和家人被迫离开家园,前往美国南部。然而,适应新环境是那么难,新的食物、新的邻居、新的同学,一个全新的城市……作者赖清河在这部获奖处女作中融入了很多自己的思考和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被描写得真实可信。

      浏览第二遍的时候,我发现有很多章节提到了木瓜树。尽管主人公金河漂洋过海离开故乡,但木瓜的味道一直让她难以忘怀,还有故乡泰特节的场景,总是不断重现。木瓜树在书中已经成为一种意象,代表了故乡。我圈画出了这些章节,并迅速构思出了一节导读课。后来,在与责编的闲聊中,我欣喜地得知,这本书的台湾版题目就叫“再见了,木瓜树”。还记得十年之前,为了备好一节整本书的导读课,我读上十几遍也找不到切入口,理不出头绪。而这一次,仅仅浏览两遍,就敏锐地找到了突破口。

      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以“木瓜树”为线索,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讲述穿插,展开金河一家在战争中逃亡、生存的故事,体味文字中的情感,初步感受战争中人们的心路历程;初步学习预测、比照阅读、图像化、角色转换等阅读策略;初步感受诗歌体小说的魅力,激发自主阅读的兴趣。

      课堂分为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我选择了《木瓜树》《多了两个木瓜》《诺言》这三篇,让学生用边读边猜的方法,了解这是一颗随手扔进花园的木瓜种子,却发芽、生根、开花、结果了。金河发誓要第一个见证木瓜的成熟,并把它献给最爱的妈妈。我带学生朗读、回味木瓜的味道:“甜味适中,介于芒果和梨子之间。软软的好像红薯。”“如果让你接下去写这本书,你会写什么内容?”这样的引导,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又联结了学生的生活和写作。

      第二个环节,出示了魁哥哥的话:“不管妈妈做了什么决定,我们都不走。我要保护我的小鸡,你要保护你的木瓜树。”“剧情”大大出乎学生的意料,课堂从刚才的轻松变得有些微妙、凝重,学生的脑海中冒出了无数个小问号:究竟发生了什么?难道金河他们要搬家吗?他们要去哪里呢?木瓜树怎么办?这时,朗读《湿润的哭泣的》,并勾连第一部分,对比阅读“那粒种子看起来就像一只鱼眼睛,狡黠的闪亮的黑色的鱼眼睛”和“黑色的木瓜籽被吐了出来,就好像是一颗颗湿润的哭泣的黑眼睛”这两句话,引导学生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同一件事物,不同的境况,不同的描述,传达了不同的心情,并用笑脸和哭脸这样直观的形式将主人公的心情图像化。

      第三个环节,揭示故事细节:金河一家漂泊到了海上,她吃饭团的时候,想到的是木瓜的味道;她画的画全是吃的,当然少不了木瓜,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金河对木瓜树的思念。对此,我和学生一起分角色朗读,带着他们走进妈妈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体会妈妈对爸爸的思念之情就像这未成熟的木瓜一样,甜中带着苦涩。

      第四个环节,发放阅读材料《战争与和平》《烤饼脸》《华盛顿小姐的回应》,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己阅读,并讲述交流:金河的心情怎样,为何会有这样的心情,并勾画出其心理变化图。自己读一篇,听别人讲两篇,这样的小组合作群文阅读的形式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十岁那年》一书分为四个部分:家园、在海上、阿拉巴马和从现在开始。前三个部分,经常会写到木瓜树。为什么金河对木瓜念念不忘,仅仅是因为它的味道吗?“从现在开始”部分再也没有提到木瓜树,这是为什么呢?关于金河,关于《十岁那年》,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一个个问题,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这本书的兴趣。

      在这节课中,我引用了一张著名的越战图片,其由美联社华裔战地记者黄功吾摄于1972年6月8日,名为《逃离美军燃烧弹袭击的孩子们》(还有其他命名)。照片中的小女孩名叫潘金福,当时才九岁,她的背部遭受了严重的烧伤,曾历经数次手术。金福后来隐姓埋名,但还是被记者发现了。1997年11月,金福被任命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和平友好大使。她说:“我不再逃跑,不再是受害者。让心灵复活,让爱和宽恕成为战胜仇恨和死亡的良药。”

      每一部战争题材的作品,都是一段民族的发展史。了解历史的同时,其中涌现的人物,更会激励每一个学生的精神成长。童书中关于战争题材的描述,能让我们看到战争的暴戾和残酷,也能看到永恒的人性之美。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却用它寻找光明。对于这一届学生来说,我们战争主题的“群书阅读”才刚刚开始……

标签:;  ;  ;  ;  ;  ;  ;  ;  ;  

战争#183;儿童#183;成长_鸟雀街上的孤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